停喪

停喪

停喪就是反對厚葬的浪費財物,主張讓屍體速朽,返回自然界。有的人在理論上並不反對厚葬,甚或還是它的主張者,但是在行動上卻不實踐。他們把死者簡單裝殮,放在家中,或者暫存在寺廟等公共場所,不行入土安葬,等幾年以至一二十年後始行掩埋,這就是停喪不葬。這是一種習俗,至遲在北宋年間已經形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停喪
  • 含義:反對厚葬的浪費財物
  • 相關文獻:家范
  • 解釋:死亡,身亡,安葬
出處,解釋,俗語,

出處

司馬光在《家范》中指出,當時人相信陰陽家的風水說,要選擇上好的吉壤做墳地,還要挑選黃道吉日作為下葬的時間,如此要求不免一時難於達到,因此“久而不葬”,還有的人因為“貧無以辦具”,即沒有錢備置安葬的各種物品,也不能使先人入土。兩宋之際的莊綽也說當時人對於安葬,“信時日,卜葬嘗遠,且惜殯攢之費,另停柩其家,亦不設塗甓,至頓置百物於棺上,如几案焉”(《雞肋編》)。他們共同說明兩宋時代人們停喪不葬的風俗,究其原因是兩方面的。一是迷信風水,希冀葬事吉利,給生人帶來富貴興旺;二是想厚葬,但目下經濟力量不足,寄希望於日後發達了闊綽地打發先人。停喪不葬,兩宋以後愈演愈烈,至清代而極盛。因為宋人的那兩個原因始終存在著,所以就只能延續下來了。

解釋

死亡,身亡,安葬,人死後殯而不葬。

俗語

狗日的停喪:四川宜賓一帶俗語中意義,詛咒不喜歡的人家中發生不幸。
停喪不停雙:知民間停喪是指喪者在家停放,三,五,七單數天,而不能為雙數天,故為停喪不停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