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布鞋

做布鞋

布鞋的製作鞋的概念,呀呀學語、蹣跚學步的孩童都知道。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稱呼、材質、式樣都在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做布鞋
布鞋溯源,製作備料,備樣,做底,粘底子,納底子,工藝,手工布鞋的未來,

布鞋溯源

鞋的概念,呀呀學語、蹣跚學步的孩童都知道。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稱呼、材質、式樣都在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
《說文·履部》:“屨(jù),履也。”段玉裁注引晉·蔡謨曰:“今所謂履者,自漢以前皆名屨。”屨本為動詞,是踩、踐、著鞋的意思,後用作名詞,即鞋之前稱。《詩經·魏風·葛屨》:“糾糾葛屨,可以屨霜。”古代的屨,是用麻、葛、皮等製成。漢代以後,棄屨而稱為履。履,漢代以後對鞋的稱謂,逐漸成為鞋的總稱。《莊子·山木》:“莊子衣大布而補之,正緳(xié編者註:麻繩)系履而過魏王。”漢魏六朝詩文中不乏關於履的記載,如“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等。不僅見諸文字記載,而且有實物面世。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女屍即足蹬一雙絲履。古代鞋的稱謂還有屝(fèi)、屟(xiè)、屣(xǐ)、(jué)、舄(xì)、屐(jī)等。屝,粗鞋,多以皮、麻、草製作。《初學記》引《世本》:“於則作屝履。”屟,本指鞋中的墊,後用指木屐。《南齊書·孝義傳·江泌》:“泌少貧,晝日斫(zhuó編者註:用斧砍)屟,夜讀書,隨月光握卷升屋。”屣,鞋。《呂氏春秋·觀表》:“竊觀公之志,視舍天下若舍屣。”,用麻草做的鞋。《史記·范雎傳》:“夫虞卿躡擔簦(dēng編者注:帶柄的草帽),一見趙王,賜白壁一雙,黃金百鎰(yì編者注:古代重量單位,一鎰合20兩)。”舄,古代加木底的鞋。晉·崔豹《古今注》:“舄,以木置履下,乾臘不畏泥濕也。”屐,木製鞋,底多有二齒。顏師古註:“屐者,以木為之,而施兩齒,所以踐泥。”
古代制履,質料主要有三大類,即草葛、皮革、布帛。草葛履是以蒲草、稻草、葛藤等為基本原料,碾、搓、編織而成。皮革履是用獸皮縫製而成,生皮製履稱革鞜(tà),熟皮製履稱革鞮(dī)。布帛履是以麻、絲、綾、綢、緞、錦等織物縫製而成。古代、近代各種質料的鞋,式樣和名稱五花八門,多種多樣。如配以翹頭裝飾的翹頭履、底裝雙齒的木屐、纏足婦女穿的弓鞋、履頭翻卷的雲頭履、滿族婦女穿的旗鞋、漢族婦女穿的鳳頭鞋、流行全國各地的繡花鞋、流行於江南防滑耐水的釘鞋、輕巧便宜的草鞋、質料用途各異的靴子、花樣繁多的童鞋等。
近現代可以根據用途把鞋分為五大類,即通風透氣的涼鞋、輕便多用的夾鞋、越冬護足的棉鞋、防潮耐濕的雨鞋、用途各異的專用鞋。使用廣泛、普及面大的還是各類布鞋。
過去,冀東的布鞋主要有納幫鞋、軟幫鞋、夾臉鞋、水鞋、水襪子、偏帶鞋、五眼鞋、相巾鞋等。納幫鞋、軟幫鞋均屬夾鞋類。前者先納幫後暗鞝,多為尖口,結實耐穿,適宜勞動人民穿;後者鞋口可尖可圓,可明鞝可暗鞝,柔軟輕便,適應人群較廣。夾臉鞋為棉鞋類,分單夾臉、雙夾臉,多暗鞝裝棉套。水鞋、水襪子為勞動人民幹活穿的鞋,二者均為納幫、帶裝兒,翻鞝。前者防鞋中進土;後者帶耳,以襻帶繫於腳上,適宜淌泥水。偏帶鞋為女鞋,軟幫明鞝。五眼鞋系仿皮鞋形制,夾鞋、棉鞋均明鞝。相巾鞋大體在20世紀60年代才出現,鞋面上縫鬆緊布,穿脫方便,至今仍較普遍。

製作備料

備樣

根據式樣和尺寸,分別將底、幫用紙剪出鞋樣備用。北京內聯升鞋店是創建於清鹹豐三年的老字號,常為王公貴族製作鞋靴。鞋店秘藏一本《履中備載》,記載知名京官、封疆大吏、王公貴族的鞋靴尺寸、式樣及特殊腳型。本人不來,同樣可以做出大小、肥瘦合適的鞋靴。所以,內聯升名聲大噪,譽滿京城。一家一戶自做鞋也需先剪鞋樣,成人專人專用,小孩適時更改尺寸或兄弟、姐妹延用。每家主婦都備書夾,用以存儲鞋樣。鄰里互替鞋樣也是常有的事。

做底

打袼禙
製作鞋底需先打“袼禙”。袼禙是用糨糊將棉布一層層粘合而成。用麵粉熬成稀稠適宜的糨糊,塗抹在木板(有的用飯桌代替)上,將棉布拼接糊在木板上,如此將3層~5層棉布粘合在一起,置於陽光下曬乾。打袼禙,農家多用拆洗的舊布,粘合時層與層之間的拼接縫要錯開;避開陰雨天,以免無陽光晾曬發霉;不用布面光滑的綢緞。

粘底子

(如圖)第一步,先按鞋底紙樣剪袼禙。剪袼褙再分兩步,先劃線“荒底子”,即略大於周邊線剪下;再“窠底子”,即按線準確的剪齊,此步又稱“開底子”。每一隻鞋底備3層~4層,其中底層周邊比底樣縮進5毫米左右,鞝鞋時針腳在縮進層外,為減緩針腳磨損,另剪一層後跟。第二步,用新平紋白布,與經緯均成45°夾角,斜向剪成寬6分左右的鞋掩條。以4層底為例,上兩層分別以鞋掩條塗抹糨糊掩邊;後跟只掩左右兩側和弧形部分;先將縮進的底層與下數第二層粘合在一起,再在縮進層一面滿塗糨糊,下數第二層上面只塗3分左右的邊,按塗抹範圍用白布全包。第三步,用糨糊將這些掩邊、包裹的袼褙粘合在一起,其中後跟夾在4層中間的跟部。粘好後的鞋底放在熱炕頭,上壓重物煲乾,不能日光曬,以防變形。

納底子

煲乾的鞋底用線繩或麻繩密密地納上針腳或圖案。冀東地區過去多不種線麻,所以一般用線繩納鞋底。線繩多用自紡自革的12股~14股繩。用白布全包有縮進的一面為正面,需納出勻稱美觀的針腳或圖案。一般在縮進層的範圍內,先圈一圈針腳,再從鞋尖一端起頭,用針錐從正面扎眼,從反面進針起頭。納底子講究錐孔要正,針腳要勻;疏密得當,勒得要緊。一般腳掌和腳跟部分針腳細密,腳心部分針腳可以適當稀疏一些。有的腳掌、腳跟部分納出疙瘩,即線繩到了正面,系一個疙瘩再穿入反面。帶疙瘩的鞋底防滑、耐磨又好看。姑娘出嫁擺笸籮的鞋,或給新郎做鞋,多精心納出各種圖案(如 圖)。線繩的接頭不系疙瘩,用繩壓繩的方法將繩頭壓在鞋底反面。
納鞋底示意圖納鞋底示意圖
縫幫
下料
鞋幫的面料有多種,家機布、小卡奇、大卡奇、斜紋、重禮服呢、條絨、呢子、緞子等,因經濟條件和時代的不同而異。男鞋多用黑色,女鞋過去用的顏色多種多樣。鞋裡兒一般用白色平紋或斜紋棉布。里、面兒分別按鞋樣下料,面兒略大於里兒,先畫後剪。棉鞋下料應該根據所絮棉花厚薄,比鞋樣大出1分~1.5分。圓口鞋、尖口鞋、偏帶鞋、相巾鞋鞋面均為連體料,一次剪下即可。灑鞋、水鞋、水襪子(見上圖)、夾臉鞋、五眼鞋、雲子鞋均為兩塊或三塊料縫製而成,需分別依樣裁剪。

工藝

繡花
繡花鞋的鞋面先依樣畫出圖案,先繡花後裁剪,為的是方便在花繃子上繃緊面料,容易繡花。設計的花草鳥蟲圖案繡好後,再依樣剪下鞋面。豬鞋、虎鞋等帶裝飾的各種童鞋,一般是先裁剪,後繡口、鼻、眼等,再綴耳朵、尾巴。
絮棉
做棉鞋,鞋面、鞋裡剪裁好後,開始絮棉花。將鞋裡兒或鞋面兒(鞋面兒則正面朝下)平鋪,向上面分層絮棉花。所絮棉花要厚薄均勻。絮好後,將鞋幫的另一面覆蓋,把棉絮壓實。夾臉棉鞋,除上述絮棉方法外,還可以裝套。棉花絮在鞋裡兒上,以稀疏的針腳“引”(方法縫衣部分有述)一遍,棉墊和棉鞋幫縫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鞋套,裝入鞝好的鞋中,鞋套以細密的針腳縫在鞋口上。
納幫
灑鞋、水鞋、水襪子均為夾鞋類,里兒面兒兩層要以細密的針腳縫在一起,此類又稱為納幫鞋。雲子鞋屬棉鞋類,里兒面兒之間絮好棉花即納鞋尖、鞋跟的雲子。納雲子是用線依照事先設計的圖案將面、棉花、里連在一起,納出雲子圖案。
掩邊
用鞋掩條把布料裁剪的毛邊(縫合部分除外)包裹起來,以達到美觀耐用的目的,稱掩邊。上邊即鞋口,一般用黑色掩條,也稱“掩鞋口”。先把掩條反縫在毛邊處(圍一圈),然後裹向裡面,包住里兒面兒兩層,再將掩條的毛邊向內折,掩條與鞋幫縫在一起。針腳要細密,里兒面兒毛邊掩藏在捲起的掩條下。明鞝鞋,鞋幫與鞋底連線處也需掩邊,一般用白色掩條,以達到和鞋底顏色協調一致(反上鞋下面不掩邊)。掩條裹向裡面,不用回折即可縫合,因為鞝鞋後,掩條的毛邊不露在外。裝套棉鞋,掩鞋口時,鞋掩條只裹鞋面,不需回折即可縫合。
縫合
凡是鞋幫由兩塊及其以上布料組成,均需按其結構縫合。夾臉鞋,在縫合鞋面的同時將“鞋臉”夾在前後的縫合縫中。鞋臉是用寬3分左右的黑色薄羊皮(或棉布)製作。夾臉分單臉和雙臉。單臉是將皮條面朝外,內裹一根線繩夾在縫合縫中與兩半鞋面縫合在一起,針腳在裡面。雙臉是先分別將皮條反縫在兩片鞋面接口處,再分別向里裹住一根線繩及布的毛邊,兩片鞋面縫合。
鞝鞋
把鞋幫縫合在鞋底上,稱鞝鞋。鞝鞋分明鞝、暗鞝、翻鞝。暗鞝也稱窩幫鞝。底面針腳在縮進層以外的下數第二層,距邊緣1.5分左右。鞝鞋時,先把鞋幫的跟尖臨時固定在鞋底對應位置,再依次穿針引線整圈縫合。鞝到臨時固定處,把臨時固定線拆掉。非納幫鞋暗鞝或翻鞝,鞝鞋前用稀疏的針腳將鞋幫的里兒面兒暫時連在一起,以免鞝鞋時走樣,鞝完撤掉。
五眼鞋、偏帶鞋、相巾鞋、方口鞋,一般都是明鞝。明鞝鞋幫上針腳露在外,線繩粗了殺不進去,為美觀起見一般用較細的8股繩。先把鞋尖、鞋跟暫時固定在鞋底上,使鞋幫下口掩邊與鞋底齊,不能出,也不能進,然後轉圈鞝好。
灑鞋、水鞋、水襪子、夾臉鞋等納幫(硬幫)鞋,一般都是暗鞝。暗鞝的針腳在鞋裡邊,為了結實又不影響美觀,一般用12股繩。先將鞋尖、後跟彎環處的底邊向里揻折打成細密褶(寬2.5分左右),用線穿起定型;再把鞋尖、鞋跟暫時固定在鞋底上;然後,邊向里折鞋幫底邊,邊行針縫合。
軟幫的圓口鞋、尖口鞋,一般是翻鞝。所謂翻鞝,是先把鞋幫翻過來,套在裡面朝上的鞋底上,然後行針鞝鞋。鞝完鞋,再先翻跟後翻尖,把鞋面翻過來。
鞝鞋的針法大體有五種,即對針、跑針、倒接針、帶針、索線針。
對針
又稱雙行(xíng)針,一般用於明鞝。從鞋幫一面進錐穿孔(永遠如此穿孔),從鞋底一面進針;前行一個針腳的距離再進錐,從鞋幫一面進針;再前行進錐,從鞋底一面進針,並將繩頭壓在針腳內。如此前行進針,上下針腳均是跳行。鞝滿一圈,繼續前行進針一圈,補足跳過的針腳,形成上下勻稱的滿針腳。
跑針
明鞝、翻鞝均適用,一般用於童鞋和裝裹鞋(去世人穿的鞋)。如雙行針針法鞝完一圈為止,不繼續前行進針。跑針簡單出活,但適應範圍窄。
倒接針
一般用於翻鞝。鞋尖打褶後固定在鞋底上,先鞝鞋尖。從鞋幫一面進錐,從鞋幫一面進針起頭;向前一個針腳進錐,從鞋底一面進針;再向前一個針腳進錐,從鞋幫一面進針,將繩頭壓住;重刺第二個孔,從鞋底進針;向前一個針腳穿孔,從鞋幫一面進針;重刺第三個孔,從鞋底進針,如此反覆。不方便進出針的鞋尖鞝完,鞋跟按對應位置暫時固定在鞋底上,繼續行針。不方便進針處可用筒錐幫助引針。
帶針
外表似“對針”,一般用於暗鞝。線繩兩頭打“捻頭”(逐漸減線變細,以穿入針鼻),線繩穿入針孔後,大體調整到兩面各一半。向前一個針腳進錐,外面(鞋底一面)針引繩穿過,裡面線繩的“捻頭”夾入外面穿入的線繩中,外面穿入的線繩後退一段,將裡面的線繩帶出,里外線繩同時拉緊,形成第一個針腳。向前一個針腳進錐,裡面線繩上的針退下,外面線繩紉針並引線入孔,同法將裡面的線繩帶出,兩邊拉緊。也可不一次一紉針,先里線帶外線,後外線帶里線,交替行針帶線。如此行針,直至鞝完。
索線針
明鞝、暗鞝、翻鞝均適用,且比較方便,是使用比較普遍的一種針法。雖稱索線針,但不用針,只用直錐子和勾錐子。直錐子用以穿孔,勾錐子用以過線。先將線繩穿過幫與底,兩邊長度大體相等。用直錐子向前一個針腳進錐穿孔,明鞝從上往下,暗鞝從下往上;用勾錐子勾線繩過孔,明鞝從下往上帶,暗鞝從里往外帶;另一端的線繩穿入帶過的繩套中,拉線繩兩端,使交叉點大體在鞋底中間。如此行針,直至鞝完。
楦鞋
楦鞋,即為鞋整理定型,大體分兩種形式,一是用鞋楦頭,一是用濕沙子。鞋楦頭為木製,大小若干個型號,均分前後兩節,前節為鞋尖形狀,後節為鞋跟形狀。鞝好的鞋,將鞋幫噴水洇濕裝入鞋楦頭,前後兩節中間夾入木楔撐緊,陽光下晾曬乾。另一種辦法,是用水將沙子拌濕,至用手攥能成團。濕沙子入鞋裝滿,邊裝邊用木棍填塞,使鞋幫儘量撐起,放在陽光下曬至沙子乾透,清出即可。

手工布鞋的未來

現在,製鞋除沿用皮革、布料外,新型材料不斷增加,如橡膠、塑膠、人造革等。式樣不斷翻新,名稱不斷增加,根據不同用途又生產出各種專用鞋。如休閒鞋、夜禮鞋、牛津鞋、旅遊鞋、解放鞋、網球鞋、籃球鞋、登山鞋、跑鞋、歌劇鞋、芭蕾鞋等等,且多是專業化機械生產。青壯年農家婦女也不自己做鞋了,而是上市選購。當今,年過知天命之年會做鞋的婦女,少數自己做也是買泡沫底、模壓塑膠底,不再納鞋底了。水鞋、水襪子、納幫夾臉鞋已基本絕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