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的觀眾

青少年可能持有這樣信念,即其他人像自己那樣的關注他們。他們認為其他人,特別是同伴一直在關注他們、評價他們並且對於他們的想法和行為都很感興趣。這樣的信念導致了對自我意識的強調,對他人想法的過度關注和對於現實和想像情境中他人反應的預期。假想觀眾使得青少年們必須時刻保持警覺以避免做出任何可能導致尷尬、嘲笑或拒絕的行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假象的觀眾
  • 外文名:Imaginary Audience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發展心理學
假想觀眾與個人神話,概念界定,

假想觀眾與個人神話

青少年期,個體在身體上、認知上和社會情感上都會經歷巨大的變化。這個時期他們對於自己非常地關注,自我意識顯著提高,他們似乎有這樣的看法,即像他們自己關注自己那樣,其他人也非常關注他們,而且他人對他們的評價與他們對自己的評價非常吻合。上個世紀 60 年代,受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的影響,Elkind把青少年這樣一些特殊表現解釋為認知發展中的自我中心(egocentrism),他提出了自我中心的兩個維度——假想觀眾(Imaginary audience)和個人神話(personal fable)。
專家們認為這樣的心理特徵影響了許多青少年的心理和行為現象,比如對自我意識的誇大感覺、對危險的過分輕視、年輕人的理想主義和對同伴壓力的過度敏感等。假想觀眾和個人神話這兩個概念一直沿用下來,並被用來解釋青少年一些特殊的心理和行為表現。

概念界定

在Elkind等人有關青少年自我中心的理論建構中,把假想觀眾和個人神化作為了自我中心的構成要素。所以這兩個結構最初是作為自我中心的兩個維度被提出的。這兩個結構反映的思維模式對於青春期一些典型的情感和行為,如自我意識、對同伴群體準則的遵奉以及冒險行為等似乎具有特殊的解釋能力。因此,假想觀眾和個人神話這兩個理念在青少年發展研究中成為長期被引用和探討的概念。
青少年可能持有這樣信念,即其他人像自己那樣的關注他們。他們認為其他人,特別是同伴一直在關注他們、評價他們並且對於他們的想法和行為都很感興趣。這樣的信念導致了對自我意識的強調、對他人想法的過度關注和對於現實和想像情境中他人反應的預期。假想觀眾使得青少年們必須時刻保持警覺以避免做出任何可能導致尷尬、嘲笑或拒絕的行為。從阿德勒學派的觀點來看,假想觀眾代表了一個更寬泛的群體,青少年希望歸屬於這個群體並從中獲得自我價值。而一些個體心理學家認為,假想觀眾的觀念反映了青少年渴望在同伴中顯得重要的願望。“青少年相信他的一舉一動都被關注和評價著,因此當他認為別人對他評價不高時,他就會聯想到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因此而影響到青少年的價值感和歸屬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