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遊戲

假定遊戲

假定遊戲也稱為假裝遊戲( pretend play) ,是兒童成長過程中必然出現的一種特殊遊戲類型,多年來引發了心理學界的廣泛研究。假裝遊戲是一種有意識的、 但不含欺騙目的的遊戲形式,以“好像” 的狀態為特徵,兒童在準確地感知到真實情境的前提下,有意想像出非真實的情形, 並根據這種想法做出非真實的行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假定遊戲;假裝遊戲
  • 外文名:pretend play
  • 心理學:發展心理學
概述,假裝遊戲與心理發展,套用,

概述

已有研究發現,假裝遊戲具有一定的先天生物學基礎, 因為無論是否來自於模仿, 假裝都會在人類個體( 乃至動物) 成長的過程中發生,甚至在某些父母不鼓勵假裝的文化中, 兒童也會這樣做。假裝遊戲的表現具有一定的刻板性,有著相對固定的時間表, 通常幼兒在 18—24 個月時就會開始出現假裝行為,直至兒童中期( 即 6 歲左右) 時逐漸減少並消退,3—5 歲時是進行假裝遊戲的“高發季節”。兒童假裝遊戲的發展有著相對固定的形式變化, 它始於簡單的客體替代, 接著出現更多的虛構客體或行為的假裝,再後來演化為複雜的、 帶有情節的角色扮演。假裝遊戲是一種頗為特殊的先天技能,因為絕大多數的先天技能( 如語言) 都會有助於兒童更好地適應當前世界, 而假裝遊戲則表現為有意引導兒童把真實世界想像成不同的樣子, 呈現出對現實的虛構或歪曲。

假裝遊戲與心理發展

早在 20 世紀 70 年代後期,研究者就開始對假裝遊戲與兒童發展之間的關係進行探討。越來越多的觀察與實驗證據表明,假裝遊戲和兒童發展之間存在著顯著相關。研究發現, 假裝遊戲與一些重要的心理能力如心理表征、 社會參照、 想像、 角色扮演、 協商、 問題解決等均存在聯繫, 並可能對非社會性認知、 社會認知與社交技能等方面的發展直接或間接地產生積極影響。
一些早期研究發現,假裝遊戲與控制衝動、 問題解決、 語言、 數學及表征能力均存在聯繫。近期研究進一步發現,假裝遊戲與敘事能力、 假設推理、 抽象思維、 創造性問題解決、 學業發展、 一般性知識的獲得等都有著密切聯繫,有助於兒童認知水平的提高。例如, 實驗表明, 在假裝情境中, 兒童更易理解故事的結構和情節,隨著這種理解力的增強, 兒童把握概念的水平與敘事能力也隨之得到發展( Christie & Roskos,2006,pp. 57- 73) 。又如,在假裝中, 兒童會有意地對物體進行不同於現實的表征,賦予其虛構的身份或屬性,從而有助於他們習得更多超越語言表達的內容, 獲得更多普遍性知識( Sutherland & Friedman,2012,pp. 1064- 1071) 。再如, 在排除了語言能力的影響後, 假裝遊戲得分與創造性測驗得分之間仍存在相關, 在遊戲中組織故事和想像力更好的兒童表現出更佳的發散性思維,在故事講述中也能體現出更高的創造性( Hoffmann & Russ,2012,pp. 175- 184) 。
心理理論指的是人們用以解釋和預測他人心理和行為時的一種能力, 已有研究發現它與假裝遊戲,特別是社會性假裝遊戲之間存在相關。來自腦電的研究也發現, 向被試呈現有假裝情節的錄像時,被檢測到所激活的腦區與完成心理理論任務時激活的腦區一致。已有研究表明,假裝遊戲與兒童的社交技能密切相關。參加假裝遊戲多的兒童更受同伴喜歡,並被教師認為社交能力更好; 更受歡迎的兒童會參加更多的假裝遊戲, 並在假裝中表現出更高的社交能力。第一,假裝遊戲提供了社會參照的機會。第二,假裝遊戲提供了角色扮演的情境。第二,假裝遊戲提供了角色扮演的情境。第四,假裝遊戲提供了更多心理狀態談話的機會。第五,假裝遊戲提供了社會文化學習的機會。

套用

自閉症兒童的社會交往、 溝通等障礙表明他們存在與環境互動的困難,這種困難實質體現在缺乏社會規則適應能力,無法有效地對社會規則進行理解和內化,再進一步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指導自身行為。自閉症兒童長時期通過摔打、 撕咬等遊戲方式來滿足自身的感官需求,當他們發展到能理解和依據玩具功能來開展遊戲後,必然要經歷假裝遊戲階段才能真正實現社會化,但由於他們一直處於低水平的假裝遊戲階段,甚至遲遲無法進入該階段,導致他們的社會化水平也遠遠落後於同齡普通兒童水平。研 究 者 采 用 假 裝 游 戲 測 驗 ( SymbolicPlay Test) 測試了 5—12 歲的嚴重社交障礙者和社交正常者,結果發現社交正常兒童的自發性假裝遊戲水平符合其年齡發展特徵, 但社交損傷者的自發性假裝遊戲水平落後於其年齡水平。
所以, 重視自閉症兒童的假裝遊戲, 儘可能去發展他們的假裝能力, 最終會促進其社會性發展,緩解他們的社交、 溝通等核心障礙的滯後程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