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合金

假合金

金屬發汗材料(metal sweating materials) 出現於20世紀30年代。最先獲得套用的是鎢銀和鎢銅發汗材料。是一種特殊的散熱材料,用於製造耐高溫的太空飛行器器件和電器開關觸點。這種材料用高熔點金屬構成多孔的基體,孔隙中滲入低熔點金屬;在高溫下工作時,低熔點金屬蒸發吸熱,藉以冷卻材料的表面。這是依據人體蒸發汗液吸熱降低體溫的原理設計成的,因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假合金
  • 外文名:pseudo alloy
  • 定義:因兩種以上金屬各以獨立、
  • 發展歷史:金屬發汗材料出現於20
簡介,定義,發展歷史,舉例,銅鎢複合材料,製備,

簡介

定義

因兩種以上金屬各以獨立、均勻的存在,不形成合金相,又稱偽合金,是金屬基複合材料

發展歷史

金屬發汗材料出現於20世紀30年代,最先獲得套用的是用粉末冶金工藝製成的鎢銀“假合金”(pseudoal-loy)和鎢銅“假合金”。它們是以為基體,含有約20~50%的,用作高電壓、大功率的電器開關的觸點。在假合金中,存在於鎢基毛細孔中的銀或銅在高壓電弧所產生的高溫下液化蒸發,吸收了大量的電弧的能量,降低了電弧區溫度,因而這種假合金的燒損量不僅大大低於低熔點金屬銀、銅觸點的燒損量,而且低於熔點最高的金屬(鎢)的燒損量。當時未用“金屬發汗材料”的名稱,而稱為“假合金”。
50年代末,固體燃料火箭的發展,理論燃氣溫度和壓強分別達到3593℃和0.703kgf/mm2,原來用的純鎢的噴管已不能滿足這樣的使用條件,當時的其他材料也無法滿足要求。60年代初,馬特(R.E.Matt)和戈策爾(G.Goetzel)等人根據“發汗冷卻”的概念重新研究了鎢銀“假合金”,詳細研究了製取工藝對材料性能的影響,以及發汗冷卻、抗熱震等機理。60年代中期,美國研製出鎢銀髮汗材料(W-10Ag)火箭噴管,裝備於“北極星潛艇飛彈中。其他一些火箭有用鎢銅噴管的。某些在溫度稍低的條件下使用的部件,也採用了銅和鉬銀髮汗材料。

舉例

銅鎢複合材料

銅鎢複合材料是以銅、鎢元素為主組成的一種兩相結構假合金,是金屬基複合材料。銅、 鎢無論在固態、液態都不互相溶,均勻混合後無化學反應發生,各自保持原來的物理和機械性能。這種合金用粉末冶金特定的工藝方法製取。鎢在"合金"中形成骨架,銅滲透於鎢骨架間隙,綜合了鎢本身熔點高、耐高溫;銅塑性好,填充於燒結鎢孔隙之間,並有部分銅滲入鎢顆粒,因而降低了"合金"的缺口敏感性,提高了"合金"塑性。

製備

鎢銅合金的一般製備方法為熔滲法和混粉液相燒結法,然而由於鎢在液相銅中低的溶解度和鎢銅界面高的潤濕角,材料難以燒結緻密。同時熔滲法容易產生結構缺陷,影響材料使用性能,一般添加少量的Ni、Co等元素可以提高材料的緻密度,但這些活化元素的添加同時惡化了銅基體的熱學和電學性能,許多學者嘗試了不添加助燒劑,而是通過細化鎢粉顆粒和提高鎢銅粉末的均勻性來促進液相燒結中的顆粒重排達到全緻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