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瓜

倭瓜

倭瓜(學名:Cucurbita moschata)是葫蘆科南瓜屬的植物。因產地叫法各異,又名麥瓜、番瓜南瓜、金冬瓜,原產於北美洲。倭瓜在中國各地都有栽種,日本則以北海道為大量種植。嫩果味甘適口,是夏秋季節的瓜菜之一。老瓜可作飼料或雜糧,所以有很多地方又稱為飯瓜。在西方倭瓜常用來做成南瓜派,即南瓜甜餅。瓜子可以做零食吃。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栽培技術,1、品種,2、栽培技術,3、田間管理,4、病蟲防治,5、採收與貯藏,營養成分,經濟價值,

形態特徵

一年生蔓生草本;莖常節部生根,伸長達2-5米,密被白色短剛毛。葉柄粗壯,長8-19厘米,被短剛毛;葉片寬卵形或卵圓形,質稍柔軟,有5角或5淺裂,稀鈍,長12-25厘米,寬20-30厘米,側裂片較小,中間裂片較大,三角形,上面密被黃白色剛毛和茸毛,常有白斑,葉脈隆起,各裂片之中脈常延伸至頂端,成一小尖頭,背面色較淡,毛更明顯,邊緣有小而密的細齒,頂端稍鈍。卷鬚稍粗壯,與葉柄一樣被短剛毛和茸毛,3-5歧。雌雄同株。雄花單生;花萼筒鐘形,長5-6毫米,裂片條形,長1-1.5厘米,被柔毛,上部擴大成葉狀;花冠黃色,鐘狀,長8厘米,徑6厘米,5中裂,裂片邊緣反卷,具皺褶,先端急尖;雄蕊3,花絲腺體狀,長5-8毫米,花葯靠合,長15毫米,藥室折曲。雌花單生;子房1室,花柱短,柱頭3,膨大,頂端2裂。果梗粗壯,有棱和槽,長5-7厘米,瓜蒂擴大成喇叭狀;瓠果形狀多樣,因品種而異,外面常有數條縱溝或無。種子多數,長卵形或長圓形,灰白色,邊緣薄,長10-15毫米,寬7-10毫米。
倭瓜(圖2)倭瓜(圖2)

地理分布

原產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帶,世界各地普遍栽培。明代傳入我國,現南北各地廣泛種植。

栽培技術

1、品種

 倭瓜在中國栽培非常廣泛,常見的栽培品種在植物學上可分為三種類型:普通倭瓜(中國倭瓜)、筍瓜(印度倭瓜)和西葫蘆(美洲倭瓜)。南方地區主要栽培品種有:
倭瓜(圖3)倭瓜(圖3)
①蜜棗倭瓜:廣東省農林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育成。分枝力強,瓜形似木瓜,有暗縱溝,外皮深綠色,有小塊及小點的淡黃白色斑,老熟后土黃色,肉質近於實心,品質優,有市場前景,單瓜重1.5千克。
②枕頭倭瓜:瓜短圓筒形,中部較細,表面有瘤狀突出,嫩瓜濃綠色,老熟後黃色,具網紋和斑點,肉粗味甜,單瓜重4千克左右,耐貯運。
③大磨盤倭瓜:瓜扁圓形,老熟後瓜皮黃色,上生白粉、果肉橙紅色,肉厚而細,味甜,主要食老熟瓜,單瓜重10千克左右,較耐貯運。
④腳盤倭瓜:廣西地方品種,分枝力強,瓜扁圓形,瓜面有棱數條,臍凹陷,嫩瓜綠色有白斑,老瓜橙紅色有黃斑,瓜肉細緻而緊實,味甜,耐熱、耐貯運,單瓜重7.5千克,大的可達20千克以上。

2、栽培技術

倭瓜是喜溫的短日照植物,耐旱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肥沃、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為好。春播倭瓜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反季節栽培在7—8月播種。
選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的地塊或山坡地,按1.5米 3米、墩高1米築墩,每667平方米築150墩,施農家肥3000千克、蔬菜配方肥50千克,挖穴深施,拌泥覆土後靠穴邊定植或點播3—4粒種子。也可在新植果園空間起墩套種。

3、田間管理

植株甩蔓後及時整枝,一般長至7—10葉時打頂,留3—4條側蔓,一般具3—5葉後壓蔓。雌雄花開放時應在每天早晨 6~7時人工授粉,授3—4朵雌花,每蔓選留2—3個瓜,其餘儘早摘除。留瓜後在距瓜5-7葉處打頂,並及早清除側枝。坐瓜前一般不澆水,坐瓜後據土壤濕度及地力澆水3-4次,每667平方米每次施複合肥20千克,或豆麩30千克混合磷肥2千克、生物鉀2千克。

4、病蟲防治

①白粉病:受害時葉片或嫩莖出現白色霉斑,嚴重時整個葉片布滿白粉。可選用70%粉銹寧700倍稀釋液,或硫懸浮劑250倍稀釋液,或50%多菌靈500倍稀釋液,或退菌特500倍稀釋液,或硫黃膠懸劑250倍稀釋液,或百菌清600倍稀釋液,或倍得力700倍稀釋液防治,交叉使用,連噴3—4次。
倭瓜(圖4)倭瓜(圖4)
②病毒病:受害植株葉面出現黃斑或深淺相間的斑駁花葉,葉面出現凹凸不平,莖蔓和頂葉扭縮。可選用20%病毒A或病毒一號500倍稀釋液,或1.5%植病靈乳劑1 000倍稀釋液,或菌毒清400倍稀釋液,或83增坑劑100倍稀釋液,或菌毒寧600倍稀釋液,隔7—10天噴1次,連噴3次。
③斑點病:受害株葉斑圓形至近圓形,濕度大時斑面密生小黑點,嚴重時斑點融合,導致葉片局部枯死。可選用70%托布津800倍稀釋液,或50%撲海因1 500倍稀釋液,或75%百菌清800倍稀釋液,或硫懸浮劑500倍稀釋液,或倍得力 600倍稀釋液防治,每半個月1次,連噴2次。
④蟲害:主要有蚜蟲、黃蟲、瓜蠅、夜蛾等類害蟲。用抗蚜威加殺蟲雙或菊酯類農藥交叉使用即可防治。

5、採收與貯藏

倭瓜既可採收嫩瓜,也可採收老熟瓜。早期結的瓜以采嫩瓜為好,可以使往後生長的幼瓜有充足的營養而生長良好。嫩瓜以謝花後10—15天採收為宜。老熟瓜在謝花後35—60天採收。嫩瓜宜隨采隨賣。老瓜應在充分成熟、皮蠟粉濃、刻劃不動、皮色轉黃後採收。準備貯藏的倭瓜,應連瓜柄上約 5-10厘米長的瓜蔓剪下,宜選老熟、無損傷、無病蟲的活藤瓜,並注意輕拿輕放,以在天晴數日後的上午採收為宜。貯藏應選擇通風陰涼場所,下墊木板,單層碼放或搭架分層存放,並及時揀除爛瓜,一般可貯藏3—6個月,能連續不斷供應市場。

營養成分

倭瓜食物營養價值高,有很多種菜系佳肴做法。倭瓜無論蒸煮,清燉,還是燒鹵,煎炸,都風味香濃,營養豐富。倭瓜還具有較高的食療營養價值。
熱量(千卡)
22
硫胺素(毫克)
0.03
鈣(毫克)
16
蛋白質(克)
0.7
核黃素(毫克)
0.04
鎂(毫克)
8
脂肪(克)
0.1
煙酸(毫克)
0.4
鐵(毫克)
0.4
碳水化合物(克)
4.5
維生素C(毫克)
8
錳(毫克)
0.08
膳食纖維(克)
0.8
維生素E(毫克)
0.36
鋅(毫克)
0.14
維生素A(微克)
148
膽固醇(毫克)
0
銅(毫克)
0.03
胡蘿蔔素(微克)
0.4
鉀(毫克)
145
磷(毫克)
24
視黃醇當量(微克)
93.5
鈉(毫克)
0.8
硒(毫克)
0.46

經濟價值

該種的果實作肴饌,亦可代糧食。全株各部又供藥用,種子含南瓜子胺基酸,有清熱除濕、驅蟲的功效,對血吸蟲有控制和殺滅的作用,藤有清熱的作用,瓜蒂有安胎的功效,根治牙痛。
據《本草綱目》注,倭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化痰排膿、解毒殺蟲功能、生肝氣、益肝血、保胎。
利處:
疾病:防癌、杜蟲、治高血壓、治哮喘、治久咳、治浮腫、腹水、小便不暢、治慣性流產、治燒傷、燙傷、治支氣管哮喘及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治痢疾、止痛、治糖尿病、治熱燥性症候、治腎臟病、防神經性脫髮、壯陽、精強、預防男性前列腺腫脹。
弊處:
多吃會助長濕熱,尤其皮膚患有瘡毒易風癢、黃疸和腳氣病患者皆不宜多量食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