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同

個人認同

個體認同來源於Tajfel提出的社會認同理論,被認為是社會群體中個人的認同作用或帶有個人自我參照特點的自我描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個體認同
  • 所屬學科:社會心理學
  • 相關理論:社會認同理論
一、概述,定義,具體解釋,二、理論研究,社會分類,社會比較,積極區分原則,

一、概述

定義

個體認同理論是Tajfel對社會認同理論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Turner 和 Tajfel(1986)區分了個體認同與社會認同,認為個體認同是指對個人的認同作用,或通常說明個體具體特點的自我描述,是個人特有的自我參照;而社會認同是指社會的認同作用,或是由一個社會類別全體成員得出的自我描述。
從而,Tajfel(1978)將社會認同定義為:“個體認識 到他(或她)屬於特定的社會群體,同時也認識到作為群體成員帶給他的情感和價值意義。”

具體解釋

Tajfel認為社會認同最初源於群體成員身份。人們總是爭取積極的社會認同。而這種積極的社會認同是通過在內群體和相關的外群體的比較中獲得的。如果沒有獲得滿意的社會認同,個體就會離開他們的群體或想辦法實現積極區分。人們會使用各種策略進行區分,Turner 和Tajfel 認為有三組變數會影響群體間區分:
(1)人們必須主觀上認同他們的內群體;
(2)情景允許評價性群體間比較;
(3)外群體必須是可以充分比較的。
Tajfel 認為對社會認同的追求是群體間衝突和歧視的根源所在,即對屬於某群體的意識會強烈的 影響著我們的知覺、態度和行為。

二、理論研究

社會認同理論認為,社會認同是由社會分類 ( social-categorization )、 社 會 比 較 ( social comparison )和積極區分原則( positive distinctiveness)建立的。

社會分類

Tajfel 在 1963 年的一個實驗表明,當要求被試從不斷變化的標為 A 的四根短線和標為B的四根長線中判斷長度時,他們傾向於誇大 A 和 B 之間的差 異。這種現象稱為“加重效應”(accentuation effect)。加重效應同樣表現於對社會刺激的知覺上。Secord 1959 年在一系列研究中,給被試呈現一系列人的 面部照片,其中包括純種的高加索人一直到純種的黑人,要求他們評價相貌上的黑和心理上的黑。結果被試將圖片分為黑白兩組,並趨向於誇大一組內 的相似性和兩組間的差異。這種基本的加重效應在許多其他的研究中也得到充分的證實。
Turner(1985)進一步提出了自我歸類理論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對Tajfel的社會認同理論進行了補充,他認為人們會自動地將事物分門別類;因此在將他人分類時會自動地區分內群體和外群體。當人們進行分類時會將自我也納入這一類 別中,將符合內群體的特徵將會賦予自我,這就是 一個自我定型的過程。個體通過分類,往往將有利的資源分配給我方群體成員。

社會比較

社會比較使社會分類過程的意義更明顯,這樣使積極區分的原則起作用,而積極區分滿足了個體 獲得積極自尊的需要。群體間比較通過積極區分原則使個體尋求積極的自我評價的需要得到滿足。在 進行群體間比較時,我們傾向於在特定的維度上誇大群體間的差異,而對群體內成員給予更積極的評價。這樣就產生了不對稱的群體評價和行為,偏向於自己所屬的群體,即從認知、情感和行為上認同所屬的群體。

積極區分原則

社會認同理論的一個重要假設就是,所有行為不論是人際的還是群際的,都是由自我激勵這一基本需要所激發的。在社會認同水平上的自我尊重是以群體成員關係為中介的,社會認同理論認為,個體為了滿足自尊的需要而突出某方面的特長。因 此,在群體中個體自我激勵的動機會使個體在群體比較的相關維度上表現得比其他成員更出色,這就 是積極區分原則。社會認同理論認為,個體過分熱衷自己的群體,認為它比其他群體好,並且從尋求 積極的社會認同和自尊中體會群體間的差異,這樣就容易引起群體間偏見、群體間衝突和敵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