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潛意識

個人潛意識出自於卡爾·榮格的人格結構論,在其看來個人潛意識是人格的組成部分之一,個人潛意識與自我、集體潛意識這幾個相互影響系統形成人格。

個人潛意識具體指:在心靈中曾經被意識到,但又被壓抑或遺忘,或在一開始就沒有形成有意識的印象構成。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潛意識類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個人潛意識
  • 學科:心理學
  • 套用:人格研究
個人潛意識的內容,具體理論來源,相關人格成分,

個人潛意識的內容

個人潛意識是人心靈中曾經意識到但卻被壓抑,或者是根本沒有被記錄的印象構成。與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相似,但是不全相同。自我與個人潛意識之間有雙向的交流方式。像各種經驗檔案一樣,可以存放在我們的個人潛意識中,也可以把它拿出來檢閱,再把它放回去。
在個人潛意識中,有一種特別的概念,被稱為“情結”,榮格認為情結是個體潛意識的主要內容。當我們在個人潛意識裡存放越來越多的經驗後,我們開始把它們組成起來,就成了“情結”,具體上就是隨著一個共同主題所組成起來的情緒、記憶、知覺以及欲求的模式和核心,即一組組壓抑的心理內容聚集在—起的情緒性觀念群,如戀父情結、性愛情結等。情結一旦形成,它會脫離意識的控制,但卻可以介入或影響意識。一個被情結占據的人,自己並不知道其影響,然而卻可以輕易地看到情結作用的效果。
榮格認為情結的作用是可以轉化的:它既可以成為人的調節機制中的障礙,也可以成為靈感和創造力的源泉。情結不一定指來自於我們的童年與成年經驗,也可以是來自於我們祖先遺留下來的記憶,那些包含在集體潛意識裡的種族遺產。

具體理論來源

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1907年開始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作,發展及推廣精神分析學說長達6年之久,之後與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揚鑣,創立了榮格人格結構論,得出“情結“的概念。人格結構論是榮格分析心理學的核心理論。榮格把心靈當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主張把人格分為意識、個人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三層。他的理論和思想至今仍對心理學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相關人格成分

榮格的人格結構論中,除了個人潛意識,還有自我與集體潛意識。
自我:人格結構的最上層部分,是心靈中關於認知、知覺、記憶、思維的那部分內容,其功能是使個人能夠適應其周圍環境。自我是意識的中心、自覺意識和個體化的目的所在。榮格還認為,在意識中存在一組對立的精神態度:內向性和外向性。內向的特徵是指向個人內在的思考和感受。外向的特徵是指向對他人及外部世界的思考和感受。同時人還具有四種功能:思維、情感、感覺、直覺。兩種精神態度與四種功能組合在一起成八種人格類型。
1.思維外向型 5.思維內向型
2.情感外向型 6.情感內向型
3.感覺外向型 7.感覺內向型
4.直覺外向型 8.直覺內向型
自我,作為人格的意識層次,包含著這些態度、功能以及人格類型,對描述人類的人格很有意義。
集體潛意識:人格或心靈結構最底層的潛意識部分,包括世世代代活動方式和經驗庫存在人腦結構中的遺傳痕跡。不同於個體潛意識,它不是個體後天習得,而是先天遺傳的;它不是被意識遺忘的部分,而是個體始終意識不到的東西。集體潛意識的內容是由全部本能和它相聯繫的原型所組成,本能與原型相互依存,本能是原型的基礎,原型則是本能內身的潛意識意象。由於人類遺傳下來的原型就不需要藉助經驗的幫助即可使個人的行動在類似的情境下與他的祖先的行動相似,”藝術家的創作如有神助”’就是原始意象起著一部分的作用。
人格系統主要有四種原型:
  1. 人格面具:指人格最外層的那種掩首真我的假象,總是按著別人的期望行事,與其真正人格並不一致。
  2. 阿尼瑪(或陰性基質)指男人身上只有的女性基本特質或特徵,當阿尼瑪高度聚集時,它可使男子變得容易激動、憂鬱等。
  3. 阿尼姆斯(或陽性基質)指女人身上具有的男性基本特質,當阿尼姆斯高度聚集時,則會讓女性具有攻擊性、追求權力等。
  4. 陰影(或陰暗自我)人格的最內層,具有獸性的低級的種族遺傳,類似於弗洛伊德所說的“本我”。
榮格認為,個人的人格總是不斷地向前發展的,個人、民族的歷史經驗對人格的形成是有影響,但更重要的是人總是為未來的目標奮鬥,從而達到人格各方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