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功能學說

個人功能學說

傳播學110個名詞解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個人功能學說
  • 外文名:theory of personalfunctions
  • 2:自我傳播
  • 3:人際傳播
  • 4:群體傳播
傳播,傳播過程,“過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內容分析,皮亞傑、托爾曼、史蒂芬森的個人功能學說,個人的社會化,麥奎爾的傳播媒介的個人功能,大眾文化,大眾傳播的授予地位功能,大眾傳播的重申社會準則的功能,大眾傳播的麻醉功能,“潛網”,“權力的媒介”,報刊的四種理論,梅羅維茨的媒介理論 包括理論及評價,客群的個人差異論,客群的社會分類論,客群的社會關係論,認識的連貫論 認知不和諧理論,傳播效果的雙重含義,傳播效果的三個層面,第二代領袖是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

傳播

1、傳播是帶有社會性、共同性的人類信息交流的行為和活動。
2、自我傳播:體內傳播或人的內向交流,是每一個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溝通。
3、人際傳播:狹義指個人與個人之間面對面的信息交流。廣義包括群體傳播和組織傳播在內。
4、群體傳播:即團體傳播,指人們在“群體”範圍內進行的信息交流活動。
5、組織傳播:一種有組織、有領導、有計畫、有一定規模的信息交流活動。
6、大眾傳播:是指傳播組織通過現代化的傳播媒介——報紙、廣播、電視、電影、雜誌、圖書等,對極其廣泛的客群所進行的信息傳播活動。“大眾”,是指分布廣泛、互不相識的廣大客群。
7、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係的學問。

傳播過程

即傳播現象的結構、要素和各個要互之間的關係。美國學者戴維?伯洛透徹分析了傳播過程,
主要論點是:
①傳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無始無終,沒有界限;
②傳播過程是一組複雜的結構,應將其中的多元關係作為研究的基本單位;
③傳播過程的本質是變動,即各種關係的相互相互影響和變化。他提出“S-M-C-R”(訊息來源-訊息-渠道-受者)的傳播過程模式,強調了“過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學性。

“過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

線性模式、控制論模式、社會系統模式。拉斯韋爾把傳播過程分解為傳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動機兩個環節,把它變成7W模式。傳播學上的三大類基本模式:①線性模式,②控制論模式,③社會系統模式。
1、拉斯韋爾模式(傳播過程中的5W):拉斯韋爾把傳播過程分解為傳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2、申農-韋弗模式:線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為三種,把訊息分為發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3、傳統線性模式:以拉斯韋爾和申農-韋弗模式為代表,傳播被表述為一種直線型、單向型的過程。忽視了反饋和社會過程對傳播過程的制約。
4、控制論模式:以控制論為指導思想的傳播過程模式。變“單向直線性”為“雙向循環性”,引入了“反饋”機制。
5、反饋:傳播過程中的受者對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應。
6、“傳播單位”:每一個傳播的參加者,無論個人還是團體,都可看做是“傳播單位”,都兼有傳者、受者這兩種身份。
7、編碼和解碼(或解碼):編碼:認知-表述過程,就是把看到、聽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號。解碼:表述-理解過程,就是把符號還原成意思。
8、基本群體:也叫初級民眾、首屬群體,指家庭、鄰里、親密夥伴等。
9、參照群體:個人未必置身於其中,但以其為參照系而建立或改變自己的信念、態度和行為的群體。
10、馬萊茨克的傳播模式:有三個層面的制約和影響:個人層面、組織層面、社會層面。
11、歸納:以數據為基礎,把數據反映的實際關係組織為理論原則。
12、演繹:從理論解釋出發,尋求數據以檢驗理論的預測。
13、抽樣調查法:從研究對象的全部單位中抽取一部分單位進行考察和分析,並用這部分單位的數量特徵去推斷總體的數量特徵的一種調查方法。
14、隨機抽樣和非隨機抽樣的區別

內容分析

文獻研究的一種類型,是對印刷文字、影片、廣播、電視等傳播媒介中顯性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描述的一項研究技術。特點:①客觀性。②系統性。③定量性。④顯性內容。

皮亞傑、托爾曼、史蒂芬森的個人功能學說

傳播的個人功能,可以分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兩種。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社交性的談話是試圖影響對方或者實際上是在和對方交換意見。自我中心性的“談話”則是在對他自己“談話”,或者是為了同恰好在那裡的任何人發生聯繫而感到高興。
美國心理學家托爾曼認為,有很多傳播是屬於工具性的行為,即使是最明顯的自我意識的傳播也往往具有作為工具使用的目的。傳播行為既有目的性,又有認知性。
英國心理學家史蒂芬林認為,傳播的目的不是為了去完成任何事情而僅僅是為了獲得各自的滿足和快樂,而對某些導致行動的傳播則貶低為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
英國傳播學者丹尼斯?麥奎爾認為,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歸入客群研究的“使用與滿足”理論之中。他把傳播的功能和客群關注傳媒的動機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當的,個人動機只是一種主觀的願望。

個人的社會化

大眾傳播通常能夠潛移默化地使個人接受或認同社會公認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從而使個人和社會取得協調一致。

麥奎爾的傳播媒介的個人功能

英國傳播學者丹尼斯?麥奎爾認為,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歸入客群研究的“使用與滿足”理論之中。他列舉了傳播媒介個人功能在四方面的表現:信息功能;發展個性的功能;與社會整合的功能;娛樂功能。
麥奎爾把傳播的功能和客群關注傳媒的動機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當的,個人動機只是一種主觀的願望。

大眾文化

是以工業社會的發展為背景,經技術革命特別是傳播技術革命而出現的一種文化。大眾文化不同於高級文化,因為高級文化具有明顯的階層性;它也不同於鄉土文化和民眾文化,因為後者具有明顯的自發性。大眾文化的特點是:①商品性:即它伴隨著文化產品大量生產和大量銷售,大眾文化活動屬於一種伴隨商品買賣關係的消費行為;②通俗性,即大眾文化不是特定階層的文化,而是為社會上散在的眾多“一般個人”的文化;③流行性,即大眾文化是一種時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變化趨勢;④娛樂性;⑤大眾傳媒的依賴性,即大眾文化主要是在大眾傳媒的引導下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沒有大眾傳媒,也就沒有大眾文化。在這個意義上,大眾文化也是一種傳媒文化。

大眾傳播的授予地位功能

大眾傳播通過新聞報導等多種形式,能夠授予個人、團體、社會問題以及社會運動以顯赫的地位。

大眾傳播的重申社會準則的功能

大眾傳媒可以通過“揭露”某些背離公共道德的行為發起有組織的社會行動。

大眾傳播的麻醉功能

大大小小的傳媒給人們帶來的訊息,其數量之多已達到令人難以招架的地步。對社會問題和社會活動的虛幻滿足,反而削弱了人們的行動能力。
雙重行動模式:巴斯指出,傳播媒介的把關活動分為前後相連的兩個階段、兩個步驟,這就是他所說的“雙重行動”。其中的第一階段是新聞採集採集,這裡的把關人主要有記者。第二個階段是新聞加工,這裡的把關人主要以編輯為代表。

“潛網”

任何處於特定社會環境中的傳播媒介都擔負著社會控制的職能。而這類控制往往是一種潛移默化、不易察覺的過程,用一個形象化的詞來概括就叫潛網。如剛踏入新聞界的年輕記者無所顧忌、敢作敢為,但最終會變得同老記者一樣循規蹈矩,將自己逐漸融入那張潛網。這張潛網便是布里德所說的編輯部中的社會控制。

“權力的媒介”

美國傳播學者阿特休爾教授的所著。此書對自由主義理論與社會責任學說的主要區別作了評斷。即:自由主義理論主張新聞媒介應完全自由,不受任何約束,而社會責任論則認識到不受限制的自由會帶來危險。

報刊的四種理論

施拉姆參與撰寫《報刊的四種理論》,即:“報刊的集權主義理論”、“報刊的自由主義理論”、“報刊的社會責任理論”、和“報刊的蘇聯共產主義理論”。四種理論所涉及的傳播觀念及體制,基本上包括了大眾傳播興起以來的主要控制模式,即君主獨裁式、自由放任式、自我約束與國家統管式。 35、報刊的四種控制觀念(控制體系):
一、政治控制。集中表現在政府部門對傳播的限制與管理上。常見的手段有:立法、行政、操縱新聞。
二、經濟控制。關鍵媒介在所有權上,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廣告。
三、客群控制。客群對傳播的控制主要表現在反饋上。有直接表示意見建議的(通過信件、電話等),有間接顯示態度和看法(是否訂閱報紙、收看節目等),傳播者也主動收集公眾反應。
四、自我控制。一是媒介組織對本機構人員的紀律要求與行業規範,二是各類傳播從業者按照一般的行為準則和自身的職。
內容分析法是一種研究方法
貝雷爾森定義為“對於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的分析與描述的一種方法。”它不研究內容分析在傳播過程中的地位和意義,傳播內容(信息)的實質和分類,信息符號的區別及其內在的關聯性等基本問題。內容分析就是研究被分析的內容。“內容”是社會上傳播和各種各樣的信息。傳播內容是一個主要因素,體現和表達傳播者的意圖與願望。
1、可讀性:原意指新聞、文學作品等易於閱讀的程度,即作品使讀者易於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2、前台行為與後台行為(戈夫曼的情境決定論):戈夫曼的情境決定論將人們的社會生活同戲劇進行類比,他認為人人都在不同的社會舞台上扮演大量不同的角色,在每位或每群觀眾成員面前顯示自己的略有不同的“變體形式”。人們在特定的環境中的行為舉止可分為兩大類:“在前台的行為”和“在後台的行為”合適的在前台的行為代表擔任某一社會角色的人按其所扮演角色的社會規範應有的行為。

梅羅維茨的媒介理論 包括理論及評價

客群的個人差異論

以“刺激——反應論”的心理學模式為基礎,從行為主義的角度描述客群,認為不同的客群成員對大眾傳播信息的不同的接收行為,取決於個人特性的千差萬別。美國傳播學者德福勒歸納了主要觀點:
①各人心理結構是千差萬別的。
②個人之間差異的形成,主要由於後天習得的不同。
③在不同的環境下成長的人們接觸到大相逕庭的觀點,他們從環境中習得一系列看法、態度、價值觀和信念,這些構成他們的心理結構,並使他們每個人都與他人不同。
④人們由於後天習得的不同,導致他們在感知理解客觀事物時各自帶有自身的傾向性;各人的心理差異影響他們對信息刺激物的挑選,也制約他們對信息刺激物意義的解釋。
⑤心理結構各不相同的社會成員,對大眾傳播媒介內容的接受、理解、記憶、反應,也是各不相同的。
各人差異論的貢獻在於:促使人們重視個人的心理因素對客群成員的媒介信息接收行為的影響,從而使傳播學中對於客群的研究,可以從分析客群成員的心理入手。但測量心理因素非常困難。

客群的社會分類論

以社會學為基礎,注重各社會群體的特性差異對客群成員的媒介信息接受的行為的影響。主要觀點:
①大眾傳播媒介向社會公眾提供各種信息,但社會成員是有選擇地接收和解釋這些信息的。
②人們的這種有選擇的媒介信息接收行為之基礎,是社會成員在階層分明的社會結構中所處的地位。
③這種社會結構是由許多社會群體類別組成的;確定社會群體類別的分類界限的,是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工資收入等人口統計學上的因素。
④確定社會群體類別界限的因素,影響人們對於大眾信息的注意和反應形式,從而使各社會群體的內部成員們對大眾傳播作出大體一致的反應。
社會分類論可指導人們研究分析據以劃分客群為不同群體的可變因素與人們信息接收行為之間的聯繫,並進而指導傳播機構分析和預測不同客群群體的有選擇性的媒介信息接收行為,根據不同的社會群體的特點設計和製作訊息。但是,同屬於一個社會群體的客群成員並不見得一定會對同一條媒介信息作出同樣的反應。社會群體的特徵雖是對客群成員產生影響的一種因素,但並非唯一的因素,而是和心理因素等一系列因素共同影響客群的信息接受行為的。

客群的社會關係論

著重分析客群成員日常的社會關係對其媒介信息接收行為的影響。主要觀點有:
①媒介向社會成員提供各種信息,但社會成員是有選擇地接收和解釋這些信息的。
②造成社會成員有選擇的大眾傳播信息接收行為的重要原因,在於他們的社會關係影響著他們的接收方式。
③當個人對媒介內容的選擇性決策為家庭、朋友、熟人和其他與他有關係的人所改變時,就表明上述的社會影響在產生作用。
④個人對大眾傳播媒介的注意形式和反應形式,反映出他的社會關係網路。
⑤因此,大眾傳播媒介的效果既非一致的、強大的,也非直接的;個人間的相互影響極大地制約和影響著媒介效果。
社會關係論的基礎,是美國傳播學家拉扎斯菲爾德、貝雷爾森、卡茨等人的研究成果。他們的研究成果顯示:人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左右客群成員對大眾傳播信息的反應及對創新事物作出採納與否的決策。

認識的連貫論 認知不和諧理論

客群的選擇性因素,是幫助客群成員避開與自己固有觀念不和諧的信息的騷擾,從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認識一貫性的機制。根據這種觀點,人們有意識地選擇那些與自己的立場、觀點、信仰一致的內容,而對那些不一致的內容則不予注意、迴避或不接觸,避不開時則通過選擇性理解和解釋減少其對自己固有觀念的衝突。
1、使用與滿足理論
2、認識的連貫論(認知不和諧理論)
3、可獲得性(易得性)論

傳播效果的雙重含義

①它指帶有說服動機的傳播行為在受傳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態度和行為的變化。②它指傳播活動尤其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的活動對受傳者和社會所產生的一切影響和結果的總體,不管這些影響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直接的還是間接的、顯在的還是潛在的。

傳播效果的三個層面

①外部信息作用於們的知覺的記憶系統,引起人們知識量的增加和知識構成的變化,屬於認知層面上的效果;
②作用於們的觀念或價值體系而引起情緒或感情的變化,屬於心理和態度層面上的效果;
③這些變化通過人們的言行表現出來,即成為行動層面上的效果。
常識理論、現場理論、社會科學理論
戈爾丁認為大眾傳播的效果分為四種類型(看圖):英國學者戈爾丁以時間和意圖兩個要素相組合,將大眾傳播和效果分為四種類型:
①短期的預期效果。②短期的非預期效果。③長期的預期效果。④長期的非預期效果。
50、大眾傳播的社會效果的三個層面:①環境認知效果。②價值形成與維護效果。③社會行為示範效果
1、傳播流程:傳播流程是指由大眾傳媒發出的信息,經過各種中間環節,“流”向傳播對象的社會過程。代表成果有:拉扎斯菲爾德等人的《人民的選擇》,卡茲等人的《人際影響》,羅傑斯《創新及普及》等。
2、政治既有傾向:人們在接觸傳媒宣傳之前已有的政治態度。IPP指數。拉扎斯菲爾德等人提出:在人們就舉或其他政治問題作出決定之際,這種決定並不取決於一時的政治宣傳和大眾傳播,而是基本上取決於人們已有和迄今所持的政治態度。
3、選擇性接觸:客群並不是不加區別地對待任何傳播內容,鴯更傾向於“選擇”那些與自己的既有立場、態度一致或接近的內容加以接觸;這種選擇性接觸行為更容易在強化他們的原有態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導致它的改變。
4、意見領袖:在人們作出決定的過程中,有一些對他們施加個人影響的人物。
5、兩級傳播:大眾傳播的影響並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客群,而是要經過意見領袖這箇中間環節,即“大眾傳播→意見領袖→一般客群”。
6、說服性效果研究:受傳者的態度沿傳播者說服意圖的方向發生的變化,是一種“純效果”。
7、《人民的選擇》
8、信源的可信性效果。傳播者決定信息的內容,但從宣傳或說服的角度而言,不同的傳播者,人們對它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樣的。人們首先要根據傳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對信息的真偽和價值作出判斷。可信性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傳播者的信譽,二是專業權威性。“可信性效果”的概念說明,對傳播者來說,樹立良好的形象,爭取客群的信任是改進傳播效果的前提條件。
9、“休眠效果”。
10、“一面提示”與“兩面提示”。
11、“兩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拉姆斯丁認為,由於包含著對相反觀點“說明”,“兩面提示”就像事先接種牛痘疫苗一樣,能夠使人在以後遇到對立觀點宣傳時具有編輯部強的抵抗力。
12、“明示結論”與“寓觀點於材料之中”:明示結論呆使觀點鮮明,讀者易於理解,但易引起讀者反感。不作明確結論,則給讀者一種“結論得自於自己”的感覺。此方法容易使文章主旨隱晦,增加理解的困難性。
13、“訴諸理性”與“訴諸感情”:在開展說服性傳播活動之際,以什麼方式“打動”對象也是影響傳播的重要因素。有兩種做法:一是通過冷靜地擺事實、講道理;一是通過營造某種後氣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強烈的言辭來感染對方。
14、警鐘效果:運用“敲警鐘”的方法喚起人們的危機意識和緊張心理,促成他們的態度和行為向一定方向發生變化。“敲警鐘”有雙重功效:(1)它喚起人們的注意,促成他們對特定傳播內容的接觸;(2)它促使人們迅速採取對應行動。但是“敲警鐘”會給對象帶來一定的心理不適,易引起自發的防衛性反應。所以“敲警鐘”須掌握分寸,切合實際。
15、擬態環境(李普曼《公眾輿論》)
16、把關人(庫爾特?盧因)
17、傳播效果的魔彈論和皮下注射論
18、兩級傳播論(拉扎斯菲爾德的《人民的選擇》)
19、沉默的螺旋(諾依曼)
20、培養分析或數化分析
21、媒介即訊息
22、權力的代言人:阿特休爾在《權力的媒介》一書中所言,新聞媒介具有天然的政治屬性,是統治階級用以維護現存制度的工具,是實行社會控制的手段。此書對自由主義理論與社會責任學說的主要區別作了評斷。即:自由主義理論主張新聞媒介應完全自由,不受任何約束,而社會責任論則認識到不受限制的自由會帶來危險。
23.伊尼斯與波茲曼的媒介哲學
24、地球村
25、媒介即人體的延伸 ;這是麥克盧漢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認為,媒介是人的感覺能力的延伸或擴展。
印刷媒介是視覺的延伸,廣播是聽覺的延伸,電視則是視聽覺的綜合延伸。每種媒介的使用都會改變人的感覺平衡狀態,產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和反應方式。這個觀點說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質的社會影響,但它並不是嚴密的科學考察的結論,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礎上的一種思辨性的推論。
26、“熱媒介”和“冷媒介” 這是麥克盧漢關於媒介分類提出的兩個概念。
“熱媒介”傳遞的信息比較清晰明確,接收者不需要動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維活動就能理解。“冷媒介”傳遞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之際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維活動的配合。
例如,一張照片是清晰的,而一幅漫畫中的形象比較模糊,需要人進行聯想和思考。前者屬於“熱媒介”,而後者屬於“冷媒介”。
“熱媒介”和“冷媒介”的分類本身並沒有多少科學和實用價值,重要的是它給我們的啟示:不同的媒介作用於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為反應也各具特點,研究媒介應該把這些因素考慮在內。
27、“電視人
這是日本學者林雄二郎在將印刷媒介環境和電視媒介環境中完成社會化過程的兩代人加以比較後提出的概念,強調電視對現代人社會化過程的巨大影響,是對現代人行為方式特徵的一種概括。
“電視人”指的是伴隨著電視的普及而誕生和成長的一代,他們在電視畫面和音響的感官刺激環境中長大,是注重感覺的“感覺人”,與在印刷媒介環境中成長的他們的父輩重理性、重視邏輯思維的行為方式形成鮮明的對比。
同時,由於收看電視是在背靠沙發、面向螢屏的狹小空間中進行的,這種封閉、缺乏現實社會互動的環境,使得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養成了孤獨、內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社會責任感弱。
28、“容器人” 這是日本學者中野收用來描述現代人行為特點的概念。
他認為,在大眾傳播特別是以電視為主的媒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現代日本人的內心世界類似於一種“罐狀”的容器,這個容器是孤立的、封閉的;“容器人”為了擺脫孤獨狀態也希望與他人接觸,但這種接觸只是一種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對方的內部,因為他們相互之間都不希望對方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於是保持一定距離便成了人際關係的最佳選擇。
“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對任何外部強制和權威都不採取認同的態度,但卻很容易接受大眾傳播媒介的影響,他們的行為也像不斷切換鏡頭的電視畫面一樣,力圖擺脫日常繁瑣性的束縛,追求心理空間的移位、物理空間的跳躍。
該概念強調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個人社會化和人格形成過程的影響。
29、“媒介依存症”
這是現代人一種社會病理現象,其特點是:過渡沉迷於媒介接觸而不能自拔;價值和行為選擇一切必須從媒介中尋找依據;滿足於與媒介中的虛擬社會互動而迴避現實的社會互動;孤獨、自閉的社會性格等等。
30、“他律性慾望主義” 這是日本學者佐藤毅關於電視媒介對社會價值和消費文化的影響的一種批評觀點。
他認為,電視本身就是人們的欲望追求的對象,而且還是喚起和引發人們新的欲望的媒介,它把充滿誘惑力的商品世界以鮮明的色彩、影像以及豐富的意境展示在人們面前,直接刺激了他們對這些商品的占有欲和享樂欲。
這樣,儘管日本社會中依然存在著階層或收入的差別,卻出現了整齊劃一的追求奢侈化的傾向,而在這個過程中,日本人的價值觀也發生了變化,由勤勞、節儉和對社會的奉獻價值,轉向了個人主義的享樂和“充欲”價值。佐藤毅將這種現象稱為“他律性慾望主義”,認為正是這種由媒介引發的欲望主義導致了日本人的自私化。
31、“電子烏托邦”
這種觀點對媒介技術的發展寄予無條件的樂觀主義期待,認為新的傳播技術必將會把人類帶入一個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國。
“電子烏托邦”思想是建立在對新媒介某些技術特性的期待的基礎上的。例如,有的學者認為,電子傳播網路的雙向性使每個人既是傳播者又是受傳者,它將改變傳統的大眾傳播過程受到傳播者支配的局面,使傳播過程變得更加平等,而這種平等也必然帶來社會關係的平等;有的學者認為,新媒介技術將保障每個人自主發表言論的權利和機會,並形成“真正的觀點的自由市場”。但是,單純的技術上的可能性並不能必然保證理想的社會形態的出現,而是需要更加複雜的社會條件。
32、傳播媒介
傳播媒介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傳遞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電話、計算機及其網路、報紙、廣播、電視等與傳播技術有關的媒體;二是指從事信息的採集、選擇、加工、製作和傳輸的組織或機構,如報社、電台和電視台等。
這兩個方面都是傳播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一方面,作為技術手段的傳播媒介的發達程度如何決定著社會傳播的速度、範圍和效率;另一方面,作為組織機構的傳播媒介的制度、所有制關係、意識形態和文化背景如何,決定著社會傳播的內容和傾向性。
33、“把關人”
“把關人”是傳播學四位奠基人之一盧因在研究群體中信息流通渠道時提出的一個概念。50年代,懷特將這個概念套用於新聞研究,提出了新聞傳播的“把關”過程模式。懷特認為,新聞媒介的報導活動不是,也不可能是“有聞必錄”,而是對眾多的新聞素材進行取捨選擇和加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傳播媒介形成一道關口,通過這個關口傳達給客群的新聞或信息只是少數。
“把關人”既可以指個人,如信源、記者、編輯等,也可以指媒介組織。
34、媒介技術決定論 對麥克盧漢媒介理論的一種批評。
麥克盧漢認為,媒介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是區分不同社會形態的標誌。在原始社會,口語是主要的傳播媒介,由於聽力的物理限制,人們必須生活在小空間的部落群體中,相互保持著近距離的密切聯繫。文字和印刷媒介產生後,人類由“耳朵的社會”轉向了“眼睛的社會”,由於交往和傳播不再以物理空間的接近性為前提,人與人的關係變得疏遠,部落社會便發生了解體。電子媒介尤其是電視的普及再次改變了這種情況,它們把遙遠的世界拉得很近,人與人之間的感覺距離大大縮小,於是人類在更大的範圍內重新部落化,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個新的“地球村”。
麥克盧漢強調了傳播媒介在人類社會發展演進過程中的作用,這一點無疑是正確的。但他把媒介技術看作是社會發展的唯一動力,使得他的理論帶上了極端性和片面性;但另一方面,由於媒介是人創造和使用的,人如何利用和控制媒介、媒介的社會占有結構、所有制關係如何,反過來也規定著媒介活動的特點和作用性質。
麥克盧漢僅強調媒介巨大能動性的一面,而沒有看到社會制度和所有制形式對它制約的一面,因此其觀點是片面的。
35、媒介功能融合 指單一功能媒體向綜合功能媒體的發展趨勢,即多媒體化趨勢。
傳統的媒介多是單一功能媒體,如書籍、報紙是視覺媒體,廣播是聽覺媒體等等。由媒介功能融合而產生的多媒體具有十分豐富的功能,如多媒體電腦集文字、影象、聲音、數據儲存、處理、雙向通信、網路等功能於一體。多媒體的出現和普及大大提高了人類的傳播效率,是媒介發展史上具有革命性意義的事件。
36、媒介內部控制 傳播學控制研究的領域之一。
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傳播媒介通過組織制度、報導方針等對新聞或信息的收集、選擇、加工和報導過程的控制;二是指傳播媒介通過制定職業紀律或道德準則來規範傳播活動和傳播工作者的職業行為。
就前者而言,任何傳播媒都有其政治的、經濟的和意識形態的傾向性,都是為一定利益服務的。這種傾向性通常體現在媒介的報導方針上,按照報導方針而進行的層層“把關”活動,體現了媒介組織內部對新聞和信息的傳播過程的控制。就後者而言,由於媒介是提供新聞和信息服務的機構,只有自主規範傳播活動和傳播工作者的行為,才能維持媒介信譽,爭取廣大客群和提高傳播效果。因此,傳媒自律也是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
37、傳播學的經驗學派:研究注重經驗和實證。但它①過分偏重微觀研究;②過分依賴定量方法;③很多人站在維護現行體制的立場上。
38、傳播學批判學派:注重從巨觀上研究傳播和社會制度、政治經濟結構的關係,對資本主義體制下的政府和傳播持嚴厲的批判態度。
39.“V晶片”:《1996電信法》規定,13英寸以上的電視,必須內裝能夠接收節目等級訊號的“V晶片”,以便通過V晶片的作用,使包含有害內容的節目自動刪除。
40.黑客:通過破譯別人的通訊代碼,擅自闖入後者的網頁,亂加篡改,造成對後者的騷擾攻擊或者網上竊取信息等。
41.數位化:與模擬技術相對而言的數位化技術,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數位化產品和未來的數位化時代。
42.MSNBC:微軟公司與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聯合建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電視台,該有線頻道在網際網路上建立了自己的網址。
43.批判學派的“批判”:①對當今不合理的、異化的傳播現象進行批判性的揭露和分析;②對商業化、實用化、經驗化的傳統理論進行否定性的抨擊與揚棄。
44.單面人:馬爾庫塞在《單面人》中指出,發達工業社會已蛻變成一種“單面的社會”,活動在其中的只是具有“單面思維”的“單面人”。單面人只知道物質享受而喪失精神追求,只有物慾而沒有靈魂,只有屈從現實而不能批判現實。即純然地接受現實,盲目地肯定現實,將自身完全融入現實中。
45.盧卡奇的“總體性”方法:批判學派都直接或間接地繼承了盧卡奇的“總體性”方法,表現盧卡奇所言“渴望總體性”的傾向。總體方法認為,總體並不等於部分的簡單總和,商品化包含著部分所沒有的東西,用總體的目光審視傳播,才能洞見其內在的歷史關聯,正像馬克思強調的只有總體才具體的、現實的
46.物化:盧卡奇提出,物化是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每個人的必然的直接現實,它最集中的表現就是商品拜物教。
47.文化霸權:葛蘭西提出。文化霸權是指統治者除依賴暴力來維護社會的政治經濟秩序之外,還必須具有意識形態上的領導權,由此導致被統治者在心理觀念上的順從和滿足於現狀,而這種領導只能建立在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共同信仰上,也就是建立在統一的意識形態之上。
48.意識形態:人們被幻想束縛,很難對生存問題作出正確的回答。弗洛姆認為這種幻想是由“意識形態”造成的。意識形態的功能有:①製造並傳播種種幻想和神話,從而把人們的思想淹沒於其中;②把現在的真相壓入到無意識中去,阻止人們去覺察事實的真相。
49.多元主義:多元觀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相對抗的。它不承認資本主義社會存在階級和階級對立,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由多元的社會群體和個人所構成。在多元化社會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社會成員對某些社會價值和規範的共同意向,即所謂“廣泛的社會合意”,而大眾媒介無非是它的反映和表現。
霍爾指出,多元主義是虛偽的騙局,它掩蓋了已開發國家“經濟資本和政治權力的集中壟斷,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分配的巨大的不平等”。“廣泛的社會合意”只是一種人為的虛構,是由大眾媒介所編織出的一個美麗的童話。大眾傳播媒介並不是所謂“社會合意”的反映和體現,傳播媒介並不止於消極地傳達新聞和信息,而是積極地從事著某種有意識的灌輸活動,它在意識形態內容的生產和再生產中充當著重要角色。
50.“社會過濾器”:弗洛姆讓為,任何來自生活的實際經驗或體驗在上升到意識的層面上之前,都必須首先經過“社會過濾器”。他把社會過濾器分為三個方面:語言、邏輯、社會禁忌。
51.消費者主權論:傳統學派把消費者主權奉為王牌,消除“控制”這一重要命題。宣稱,獲取利潤是媒介的首要目的,對生產“信息”這種商品的大眾傳播企業來說,消費信息的“客群”自然擁有“至高無上的主權”。批判學派從媒介的收絕大部分來自於廣告而非自於一般客群這一基本事實出發,認為對傳播內容起決定作用的是廣告主的意志,而所謂客群主權乃形同虛設。
52.異化:人的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及其產品變成脫離盛產者、同生產者相對的異己力量,並反過來統治生產者的一種社會現象。法蘭克福學派認為,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更多地看到了生產過程的異化,而沒有注意到在當今時代已同樣被異化的消費過程。
53.大眾文化:大眾文化包括流行歌曲、暢銷書、電影等,是控資本主義文明的衍生物。從本質上講,大眾文化同整個社會的異化統治相一致,構成異化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文化在這裡不再標誌為一種富有創造性的人的生命的對象化,而僅僅體現為對個性的消滅。流行音樂以及整個大眾文化都是以機械性的節奏、標準化的模式榨乾人們的生命生量,使人在完全被動的接受中痴呆化。
54.法蘭克福學派:法蘭克福學派始終自認是馬克思批判理論的繼承者,始終把自己的理論看作馬克思批判理論的直接延續。法蘭克福大學哲學系教授霍克海默,擔任研究所所長後,網羅了一大批志同道合、學識淵博的人才,代表人物有馬爾庫塞和阿道爾諾。霍克海默在1932年創辦了研究所專刊《社會研究雜誌》,一批地資本主義醜陋文明滿懷厭惡和義憤的年輕思想家,便以此為陣地,用一篇篇冷峻嚴厲、入木三分的文字,對社會現實展開全面的剖析和深刻的批判。“法蘭克福學派”的名稱便由此而來。法蘭克福學派雖然形成於二戰之前,但直到60年代中期之後,才由於馬爾庫塞的作用而出名,馬爾庫塞成為“法蘭克福學派中最

第二代領袖是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

1.馬爾庫塞:法蘭克福學派代表人物。二次大戰後,馬爾庫塞留在美國。到六七十年代西方青年學生選擇運動風起支涌時,他被奉為新左派的思想導師、精神領袖。人們甚至將他同馬克思、毛澤東並稱為“三M”。法蘭克福學派雖然形成於二戰之前,但直到60年代中期之後,才由於馬爾庫塞的作用而出名,馬爾庫塞成為“法蘭克福學派中最著名的”人物
2.霍克海默:哲學家,是法蘭克福大學哲學系教授。擔任研究所所長後,網羅了一大批志同道合、學識淵博的人才。於1932年創辦了研究所專刊《社會研究雜誌》,從此法蘭克福學派出現。1937年,霍克海默在《社會研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為法蘭克福學派奠定思想根基的論文《傳統理論和批判理論》。他指出:批判理論是同傳統理論相對立的。兩者之間本質區別是:①傳統理論把自己置於現存社會之中,旨在幫助社會再生產過程;批判理論則把自己放在既定秩序之外,旨在推翻這個社會再生產過程。②傳統理論總是從既定的事實出發,通過實證性的研究,得出同現存社會秩序相調合的順從化結論;③而批判理論首先是要破壞
一切既定性、事實性的東西,證明它們是不真實的,是同人的本質相背離的。④所以,批判理論作為一種否定的理論而出現的,傳統理論則以肯定的面目出現。
批判理論首先表現為一種立場,其次才是一種特定的理論。
3.知識溝:1970年,美國傳播學家蒂奇諾得出:由於社會經濟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會經濟地位低者更快地獲得信息,因此,大眾媒介傳送的信息越多,這兩者之間的知識鴻溝也就越有擴大的趨勢。
4.上限效果:艾蒂瑪和克萊因於1977年提出“上限效果”。觀點是:人上對特定知識的追求並不是無止境的,達到某一“上限”後,知識量的增加就會減慢乃至停止下來。社會經濟地位高者獲得知識的速度快,其“上限”到來的也就早;那些經濟地位低者雖然知識增加的速度慢,但隨著時間推移最終能夠在“上限”上趕上前者。
5.主流化:格伯納等人認為傳播媒介的“培養效果”主要表現形成當代社會觀和現實觀的“主流”,而電視媒介在“主流形成”過程中尤其發揮著強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載不同的社會屬性,在全社會範圍內廣泛“培養”人們關於社會的共同印象。
6.培養理論:也稱培養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格伯納等人認為,在現代社會傳播媒介提示的“象徵性現實”對人們認識和理解現實世界發揮著巨大的影響。由於傳播媒介的某些傾向性、人們在心目中描繪的“主觀現實”與實際存在的客觀現實之間發生著很大的偏離。同時,這種影響不是短期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培養的過程,它在不知不覺當中制約著人們的現實觀。在這個意義上,格納等人將這一研究稱為“培養分析”。外圍研究有的三方面:①制度分析。②訊息系統分析。③培養分析。
7.信息社會:是指信息成為與物質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資源,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以信息為核心價值而得到發展的社會。
8.信息爆炸:是指媒介發達帶來的社會信息絕對量的增加,他主要體現為人類擁有的信息量以指數函式的速度急劇增加,倍增的時間周期越來越短的現象。信息爆炸的直接結果是其所產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衝擊著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結構和形態,並推動著信息社會的到來。
9.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種高速度、大容量的光纜網路和信息系統工程,是一種集廣播、電視、電話、傳真、電子郵政、電子出版、計算機通信等各種信息媒介於一體,對音聲、影象、文字、數據等進行綜合處理和傳輸的多媒體雙響信息系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