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擴張

信用擴張

信用擴張亦稱“存款貨幣擴張”。“信用緊縮”的對稱。銀行通過放款和投資而引起銀行活期存款增加的經濟現象。假定某甲有現金100萬元存入A銀行,法定存款準備率為20%,A銀行在繳納20萬元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後不保留超額儲備而把80萬元全部貸放給某乙;又假定某乙把80萬元全部轉存B銀行。B銀行與A銀行一樣,在扣除了16萬元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後把其餘64萬元全部貸放給某丙;某丙又把這64萬元全部轉存到C銀行,C銀行又如同A銀行、B銀行那樣,在提取20%的存款準備金後,把餘款如數貸放出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用擴張
  • 實質:即信用膨脹
  • 內容:刺激經濟成長的一種貨幣政策手段
  • 性質:貨幣政策手段
基本定義,主要影響,相關實例,影響因素,

基本定義

信用擴張 即信用膨脹
實體經濟就是人類生產、服務、消費和流通的活動,而虛擬經濟則是指信用膨脹形成的金融資產及與實體經濟沒有聯繫的交易活動。金融市場的信用膨脹肇始於貨幣的信用化和資本化。貨幣的初始形態是貴金屬,它與實體經濟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係。隨著經濟的發展,紙幣和信用貨幣取代了金屬貨幣,這就是貨幣的信用化過程;而隨著股票和債券的出現,貨幣成為了一種金融投資工具,即所謂的貨幣的資本化。貨幣的信用化和資本化是虛擬經濟的初始形態,它不再與實體經濟存在對應關係,而是信用擴張的結果,具有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內在要求。這時就形成了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分離的二元結構

主要影響

信用擴張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它的好處毋庸多言。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信用擴張是一把雙刃劍,它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包含著巨大的危險。這是因為,在信用擴張的過程中,信用市場上對信用的濫用和各種投機行為很容易引發信用膨脹,即信用市場上的價格已經不能反映經濟運行中真實的經營績效,完全是信用濫用和投機的結果。二戰以後,國際資本流動金融自由化獲得了巨大的發展,這些措施在最佳化資源配置的同時也在世界範圍內加劇了信用膨脹,造成了世界經濟的不穩定。

相關實例

一些事實說明了信用膨脹的嚴重程度。從金融資產的數量看,1998年全球股票市值債券餘額已達到60萬億美元,衍生金融工具櫃檯交易額為80萬億美元,遠遠超過了實體經濟。而且,無論是已開發國家還是開發中國家,金融資產的增長速度都高於GNP增長速度2—3倍。從世界經濟的格局看,美國的GNP只占世界的25%,但外匯交易中美元占了90%,美國的股值和債券餘額占全球50%,這說明美國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地位大大超過了其實體經濟在全球的地位。從國際金融市場的的參與者看,市場的主體是機構投資家,他們更重視短期的收益,這使得金融市場的交易活動與實體經濟的偏離越來越大。
信用膨脹的結果是虛擬經濟具有巨大的不穩定性和脆弱性,而這又會對實體經濟產生災難性的後果。信用是建立在人們對未來償付能力的預期上的,它反過來也在不斷加強這種預期。信用膨脹缺乏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持,高漲時它會把金融資產的價格推得很高,然而一旦人們的預期出現問題,就會引起信用鏈條的連鎖反應,造成整個信用體系的崩潰,最終使得實體經濟也陷於癱瘓。

影響因素

具體地講,虛擬經濟會從下面幾個方面影響實體經濟。首先,虛擬經濟大大增加了實體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企業經營要面臨匯率、利率、股票價格的波動,虛擬經濟的發展使得波動的原因不僅來自巨觀經濟的變化,更受到金融市場投機活動的影響。其次,虛擬經濟的虛假繁榮會掩蓋實體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供求失衡和結構性問題,誤導投資者擴大投資和消費,進一步刺激虛擬經濟的增長,造成經濟過熱金融泡沫。又其次,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兩元市場的格局會造成兩個價格信號。在雙重價格體制下,投資者追求利潤的理性會扭曲資源配置,造成市場失靈;同時,通貨膨脹從商品市場轉向資本市場,可能形成隱性通貨膨脹。再次,金融市場對實體經濟的偏離會誘發投機炒作活動,減少生產性資金,隱含鼓勵分配、壓制生產的制度誘導,形成惡性循環路徑依賴。最後,東亞金融危機的事實也告訴我們,虛擬經濟崩潰以後社會穩定和國家經濟安全會受到極大的損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