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時代國小科學課程教學策略研究

信息化時代國小科學課程教學策略研究

《信息化時代國小科學課程教學策略研究》是2021年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遠新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息化時代國小科學課程教學策略研究
  • 作者:遠新蕾
  • 出版社:冶金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
  • 頁數:151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248705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在詳細介紹科學教育與國小科學課程的基礎上,對當前國小科學教育實施效果進行調查分析,查找國小科學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從國小科學涉及的各個領域的教學目標及特點入手,將信息技術與國小科學學科的深度融合,提出物質科學領域、生命科學領域、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以及技術與工程領域的信息化教學策略,為國小科學教育一線工作者及研究者提供行之有效的信息化教學策略。每章後都列有教學套用案例,力求做到理論性與實用性的統一。
本書可供國小科學教育工作者、信息技術教育學科課程融合方向的研究者及師範類教育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圖書目錄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1.1 國家層面要求教師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
1.1.2 資訊時代學生的學習特點要求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
1.1.3 國小信息化學習環境支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
1.1.4 國小科學教學改革要求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
1.2 研究的意義
1.3 問題的提出
2 國小科學課程概述
2.1 國小科學課的性質
2.2 國小科學課程基本理念
2.2.1 面向全體學生
2.2.2 倡導探究式學習
2.2.3 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2.4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2.3 國小科學的課程目標及分析
2.3.1 科學知識目標
2.3.2 科學探究目標
2.3.3 科學態度目標
2.3.4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3 當前國小科學教育實施效果調查分析
3.1 問題的提出
3.1.1 問題提出的緣由
3.1.2 問題提出的意義
3.2 當前研究與存在不足
3.2.1 有關“國小高年級階段”的研究
3.2.2 有關“科學學科”的研究
3.2.3 有關“評價”和“教學效果”的研究
3.2.4 已有研究的不足
3.3 研究假設
3.4 研究思路和方法
3.4.1 研究思路
3.4.2 研究方法
3.5 研究過程
3.5.1 T檢驗
3.5.2 題總相關
3.5.3 信度檢驗
3.5.4 探索性因素分析
3.5.5 問卷人口學資料
3.5.6 問卷信度
3.5.7 驗證性因素分析
3.5.8 各變數的描述性
3.5.9 教師的自主性對學生認知的影響:中介模型檢驗
3.6 研究結果
3.6.1 學生性別與教學效果之間的關係
3.6.2 學段與教學效果之間的關係
3.6.3 學校所在地與教學效果之間的關係
3.6.4 學生家庭所在地與教學效果之間的關係
3.6.5 學生班級成績排名與教學效果之間的關係
3.6.6 學生課堂記錄與教學效果的關係
3.6.7 科學教師學歷與教學效果的關係
3.6.8 科學教師專業與教學效果的關係
3.6.9 科學教師年齡與教學效果的關係
3.6.10 科學教師性別與教學效果的關係
3.6.11 科學教師家庭住址與教學效果的關係
3.7 國小高年級階段科學教學中問題的成因分析
3.7.1 應試教育根深蒂固,學生學習興趣銳減
3.7.2 地方資源不均衡,課程資源不充分
3.7.3 科學教師專業能力不足,缺乏終身學習的理念
3.8 結論與反思
4 物質科學領域信息化教學策略
4.1 物質科學領域教學內容分析
4.1.1 探究與理解相結合
4.1.2 顯性具象化物質認識幫助構建抽象化物質
4.1.3 從定性描述到定量表達
4.1.4 在物質的組成和機構認識上,從巨觀現象深入到微觀理解
4.1.5 對能量形式的認識
4.1.6 對於能量轉換的認識
4.1.7 力的作用與運動
4.2 物質科學領域的教學策略
4.2.1 靈活運用多種媒體,生動創設情境
4.2.2 互動式課件,增強課程互動性
4.2.3 實驗信息化,增強有效觀察
4.2.4 數字科技館,豐富教學資源
4.2.5 虛擬仿真實驗,彌補實驗課缺失
4.3 套用案例
4.3.1 案例:垃圾分類
4.3.2 案例:簡單電路
5 生命科學領域信息化教學策略
5.1 生命科學領域的教學內容分析
5.1.1 對“生物”的認識
5.1.2 對“植物”的認識
5.1.3 對“動物”的認識
5.1.4 對“人”的認識
5.1.5 對“生命現象”的認識
5.1.6 對“人與自然”的認識
5.2 生命科學領域的教學策略
5.2.1 數碼顯微鏡,將微觀世界的視窗放大
5.2.2 善用思維導圖,結構化呈現知識體系
5.2.3 人體解剖3D模型,人體結構具體化
5.2.4 圖像識別技術,快速識別動植物
5.3 套用案例
5.3.1 案例:食物在體內的旅行
5.3.2 案例:校園的樹木
6 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信息化教學策略
6.1 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的教學內容分析
6.1.1 宇宙系統
6.1.2 地球系統
6.1.3 人類與地球
6.2 地球與宇宙科學領域的教學策略
6.2.1 三維太陽系模型,直觀認識太陽系天體
6.2.2 三維地理信息系統,用上帝視角去看地球
6.2.3 虛擬現實技術促進緘默知識傳播
6.2.4 引用短視頻,從不同感官引導刺激
6.3 套用案例
6.3.1 案例:地球表面的地形
6.3.2 案例:日食和月食
7 技術與工程領域信息化教學策略
7.1 技術與工程領域的教學內容分析
7.1.1 科學、技術、工程三者之間的關係
7.1.2 對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的認識
7.2 技術與工程領域的教學策略
7.2.1 技術工程實踐活動與創客教育相結合
7.2.2 國小科學教學與STEAM教育相結合
7.2.3 圖示化表達設計流程
7.3 套用案例
7.3.1 案例:巧改廢棄物
7.3.2 案例:搭支架
8 教育信息化通用工具
8.1 網路協同
8.1.1 智慧型化內容管理
8.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