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和平坊

保衛和平坊

保衛和平坊坐落於中山公園南門內,是一座寬17米,高10.9米,四柱三樓藍琉璃瓦頂的青石牌坊。牌坊正中鐫刻郭沫若題寫的“保衛和平”四個鎦金的大字,字跡遒勁凝重。碑坊原建在東單北大街北西總布胡同西口外的大街上,原名叫“克林德碑”坊。

1952年,為了紀念在京召開的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和平會議,將“協約公理戰勝紀念”坊,更名為“保衛和平”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保衛和平坊
  • 原名:克林德碑,公理戰勝坊
  • 始建:1901年
歷史,位置,樣式,

歷史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興起了義和拳運動。五月十八日,德國駐北京的公使克林德用手杖毆打經過東交民巷的中國人,並無理拘押其中一人。五月十九日,克林德指使德國士兵登上城牆開槍打死城外正在操練的二十多名中國人。後來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五月二十四日,中國政府決定宣戰,並照會各國使節,讓他們在24小時內離京。克林德拒不撤離,反而要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交涉,當他乘轎帶領士兵路經東單牌樓北面時,與巡街的中國軍隊發生衝突,克林德從轎內開槍,軍官恩海開槍還擊,克林德當場被擊斃。1900年8月侵略軍攻陷北京。
克林德之死成為列強向清政府進行威脅、訛詐的藉口,他們把此事列入《議和大綱》的補充條款,要挾清政府必須派一名親王專使到德國,向德國皇帝當面道歉,還要在克林德被害處樹立與其品位相當的銘志碑坊,碑上用拉丁、德、漢三種文字敘述中國皇帝對此事的“惋惜之意”。《辛丑條約》第一條就是讓清政府為“克大臣”在其遇難處建立牌坊一座,並讓醇親王載灃親赴德國為此事“代表大清國大皇帝暨國家惋惜之意”。無能的清政府屈服於帝國主義的壓力,對所提出條款一一照辦。光緒二十七年七月(1901年8月)派醇親王載灃等大臣,赴德國賠理道歉。北京當年6月至1903年初按德國要求,在東單北大街上建了與街同寬的這個石碑坊,這個石碑坊成為清政府喪權辱國的見證。在銘文中,光緒要求看到此碑的人都要“睹物思人”
1903年1月18日牌坊建成,位於西總布胡同西口的大街正中。牌坊的坊心刻有以皇帝的名義撰寫的碑文:
德國使臣男爵克林德,駐華以來,辦理交涉,朕甚倚任。乃光緒二十六年五月拳匪作亂,該使臣於是月二十四日遇害,朕甚悼焉。特於死事地方敕建石坊,以彰令名,並表朕旌善惡惡之意。凡我臣民,其各懲前毖後,無忘朕命。
保衛和平坊
碑文中一字未提“無辜、不幸、悔過、認錯、道歉、贖罪”等等字眼,只是籠統地說了說“遇害、哀悼”而已。在當時敵強我弱的條件下,不失為一種應付敵人的巧妙舉措。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7年中國參戰,成為協約國的一員。1918年大戰以同盟國戰敗投降而告終,中國成為戰勝國。勝利訊息傳來,人們認為克林德碑是國恥,就把它拆除了。
這時候,協約國責令德國把已拆除的石牌坊材料,移到中央公園(即今天的中山公園),再建一座新的牌坊,以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當時,協約國戰後的宣傳口號是“公理戰勝,強權失敗”,石碑坊遂被改名為“公理戰勝坊”。重建的石牌坊碑文改刻“公理戰勝”四個大字,背面刻著英文RIGHTCONQUERSMIGHT。牌坊改稱“公理戰勝坊”。
1952年10月2日,亞洲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在北京召開。為了表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功績,大會決定將公理戰勝坊改為“保衛和平坊”。為此把中英文“公理戰勝”文字鐫去,刻上郭沫若題寫的“保衛和平”四個鎏金大字。至今此牌坊成為北京的一處著名景點。

位置

保衛和平坊
保衛和平坊坐落於中山公園南門內。碑坊原建在東單北大街北西總布胡同西口外的大街上。

樣式

保衛和平坊是一座寬17米,高10.9米,四柱三樓藍琉璃瓦頂的青石牌坊。牌坊正中鐫刻郭沫若題寫的“保衛和平”四個鎦金的大字,字跡遒勁凝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