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

保定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

為激勵青年一代振興中華而積極投身於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在李維漢何長工等留法老前輩的建議與各級黨政領導的關懷下,中共中央於1983年2月批准,在保定育德中學舊址建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1992年6月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紀念館題寫了館名。1993年7月,育德中學舊址被河北省政府公布為 “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9月,留法紀念館被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8月,被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命名為“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保定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
  • 位於保定市金台驛街
  • 屬於河北
  • 譽為:“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簡介,主體建築,歷史源流,陳列,

簡介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位於河北保定市金台驛街原保定育德中學舊址,是一所歷史專題類博物館。
保定是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發祥地;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和領導者李石曾先生是保定市高陽縣人。原保定育德中學率先附設了留法預備班,現在還保留著一部分育德中學舊址。有關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文物史料多己收集到保定。
保定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

主體建築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的主體建築,是一座典型的清末時期磚木結構的四合院。大門(即原保定育德中學大門)座西朝東,是一個青磚、布瓦、黑色木板門的古式門樓。門楣上掛著一方白地紅字匾額,上面那流利的行書“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是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的親筆題詞。踏上石階,穿過門樓,步入滿是青磚墁地的四合院。院子中間那座面闊三間的過廳,把一個四合院隔成前後兩個部分,過廳的兩邊與前後院相通。這所小建築群,規模雖說不大,但嚴整對稱,一水兒的青磚瓦房,楠木色的門窗,清潔明亮,看得出是近年新修飾過的。南北瓦房原是育德中學的教務處所,現已闢為紀念館的展廳。後院西房的門楣上有一方白色大理石匾額,上面有“幼雲堂”三個金色陰刻楷書大字,這是育德中學的創建人陳幼雲先生的祠堂。堂內正面牆上有陳幼雲先生的瓷質遺像,遺像的面部在那眾所周知的十年浩劫中被砸掉了一大塊。遺像下面白色大理石的功德碑上,刻著陳幼雲先生的生平事跡。“幼雲堂”的西面原是育德中學的校長辦公室,現為紀念館的辦公處所。院內松柏蒼翠、花木繁茂,碎石矗立,幽靜清雅。
當年赴法勤工儉學人員乘坐輪船當年赴法勤工儉學人員乘坐輪船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的西面與保定飯店相鄰,東面隔金台驛街與保定賓館和金台酒店相望,距保定火車站只有一華里路程,地處市區中心,交通、旅遊、購物十分便利。

歷史源流

五四時期興起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是在辛亥革命前後,旅法中國人士提倡並組織的留法儉學,巴黎中國豆腐公司工人工余求學,以及歐戰期間旅法華工教育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
中國留學生的工作場景中國留學生的工作場景
近代留學活動初興於19世紀70年代,容閎是中國最早的出國留學第一人,在他的提議下,清政府向美國選派了第一批12至16歲留美幼童。
1912年初,李石曾和吳稚暉、蔡元培等在北京發起成立了“留法儉學會”。其目的是鼓勵青年學生以低廉的費用和節儉苦學的精神赴法留學,從而把西方的文明輸入國內,以改良中國社會。後來遭到袁世凱政府的破壞,留法儉學會因李石曾、蔡元培等人被迫流亡法國而停止活動。
李石曾,祖籍河北省高陽縣,是清末大學士、軍機大臣李鴻藻的兒子,他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是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主要領導者和組織者。1902年他到法國留學,因為對大豆研究非常的成功,遂把中國的豆製品技術引入了法國,1908在法國巴黎西郊創辦了一所“巴黎中國豆腐工廠“,豆腐工廠里的工人都是他的家鄉高陽縣一帶沒有文化的農民。為了提高他們的文化知識水平和生產勞動力,李石曾在廠內成立了一所夜校,工人們白天做工,晚上學習(主要學習一些國文和法語)。經過幾年的“以工兼學”實踐,夜校里提出了“勤於工作、儉以求學”的宗旨,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勤工儉學的由來。在李石曾等人的組織下,“勤工儉學會”於1915年在法國巴黎成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遭受嚴重的戰火侵襲,中國向法國派遣了十幾萬戰地華工,這些華工到法國以後,給法國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中法教育界人士認為有必要對這些華工進行教育,於是在李石曾、蔡元培、吳玉章等人的組織下,1916年在法國巴黎成立了“華法教育會”,並創辦了華工學校,蔡元培任中方會長,歐樂任法方會長,李石曾任書記,吳玉章任會計。留法勤工儉學生赴法前,需要在國內進行必要的預備,學習一些法語、西俗和一般工藝技能,以便赴法後的交流、做工和學習。
20世紀初的法國馬賽港20世紀初的法國馬賽港
1916年袁世凱倒台後,被迫流亡海外的蔡元培、李石曾、吳玉章等人相繼回國,開始在國內大張旗鼓地宣傳和組織赴法勤工儉學。經過艱苦的努力,留法預備學校和預備班在全國先後建起了20餘所。其中,1917年,在保定高陽縣布里村成立的第一所留法工藝學校。學校設有實習工廠,中國共產黨早期創建人之一蔡和森就畢業於此校。
1917年秋天在保定育德中學附設了留法高等工藝預備班,該班教學質量之高,教學設備之良,赴法人數之多,是其他學校不能與之相比的。革命前輩劉少奇、李維漢、李富春等湖南學生就先後畢業於此班。1918年還在北京、長辛店設立了高等法文專修館,趙世炎、何長工等就畢業於此館。
何長工,原名何坤,因為他曾在長辛店留法班做過工,後來毛澤東詼諧地說:原來你是長辛店的工人啊!從此,何坤改名叫何長工。他曾驕傲地說:“我的名字是毛主席給起的。”

陳列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文物史料陳列”是該館的基本陳列,以圖片為主,附以實物與圖畫等,展線120米。基本陳列共分五個部分:
保定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交通圖保定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交通圖
主要展示了 “留法儉學會”、“勤工儉學會”“華法教育會”的建立過程,揭示出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是辛亥革命前後,在旅法中國人士提倡的巴黎中國豆腐公司工人工余求學、留法儉學以及歐戰期間旅法華工教育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
二、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熱潮
主要展示了在運動發起者們的積極倡導、認真組織以及各地政府和社會賢達的廣泛支持下,在全國建立起二十餘所留法預備學校的情況。其中包括湖南“新民學會”、天津“覺悟社”、北京“少年中國學會”等進步團體回響留法勤工儉學號召,積極組織會員赴法學習的翔實內容。
三、留法勤工儉學生在法國的工作學習鬥爭
展示了近2000名留法勤工儉學生先後抵達法國後,在法國學習、生活、工作的情況以及他們為爭取求學權、生存權發起的三次學生運動及所遇到的挫折。
四、旅歐共產主義組織的建立發展
展示了留法勤工儉學生中的先進分子,抱著振興中華的目的,注重學習馬克思主義,研究十月革命的經驗,考察歐洲各國的社會制度和工人運動,牢固確立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在蔡和森、趙世炎、周恩來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旅歐支部相繼建立,並率先在歐洲實行了國共兩黨合作,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從此揭開了新篇章。
五、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歷史功績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最巨大的功績是為中國共產黨準備了一批最有能力的幹部。在中國共產黨的老一輩革命家中,有一大批是從參加留法勤工儉學運動起,投身於共產主義事業的。有些人在以後的革命歲月里,成長為黨和國家傑出的領導人,如:周恩來、鄧小平、陳毅、聶榮臻、李富春、李維漢等。此外,還有相當多的人抱著實業救國、科學救國、教育救國的良好願望,矢志勤工,含辛茹苦,埋頭攻讀。學有專長,成為某學科、某領域的專家學者。
該陳列內容翔實豐富,形式樸素大方,真實地再現了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始末,讚頌了中法友誼和文化交流,熱情謳歌了以蔡和森、趙世炎、周恩來、李維漢、李富春、李立三、陳毅、聶榮臻、蔡暢、向警予以及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乎同志為代表的者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留法勤工儉學期間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與光輝業績。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