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曾

李石曾

李石曾(1881年5月29日—1973年9月30日),原名李煜瀛,字石僧,筆名真民、真石增,晚年自號擴武,河北高陽人。中華民國時期著名教育家,故宮博物院創建人之一,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私立南通大學(Nantung University)首席校董。早年曾發起和組織赴法勤工儉學運動,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石曾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881年5月29日
  • 逝世日期:1973年9月30日
  • 職業:教育家、文物學家
  • 信仰三民主義
  • 主要成就: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
    私立南通大學(Nantung University)首席校董
人物生平,出身,赴法,國民黨元老,主要貢獻,

人物生平

出身

李石曾出生於晚清的一個顯宦之家。其父李鴻藻在清同治年間曾任軍機大臣,是以保守著稱的清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石曾是李鴻藻的第三子,6歲即熟讀詩書,15歲從京城名儒齊禊亭習漢學,積累了深厚的國學根底。

赴法

1902年,李石曾隨駐法公使孫寶琦赴法國。在巴黎,李石曾入蒙達頓農校學習,畢業後又入巴斯德學院及巴黎大學學生物。1906年,他和張靜江吳稚暉等人在巴黎組織了“世界社”,宣揚無政府主義。同年,經張靜江介紹,李石曾加入同盟會巴黎分會。
1909年,李石曾在巴黎西郊創辦中國豆腐公司,以機器新法制豆腐,因而獲得豆腐博士的雅號。1911年李石曾回國參加辛亥革命。在天津,他和黃復生等組織了京津同盟會,出版《民意報》,在北方宣傳和組織革命。1912年李石曾和吳稚暉等人在北京創立留法儉學會。1913年初,首批由儉學會資助的30名學生赴法,李石曾安排他們進入巴黎南郊的蒙達學院。二次革命失敗後,李石曾避往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法國北方陷於戰火之中,中國的儉學生大都避往法國西南部,一進生活無著,處境艱難。1914年李石曾與蔡元培、汪精衛等組織了留法西南維持會。1915年6月,李石曾援引豆腐公司的成例,和蔡元培等一起組織勤工儉學會,號召留學生勤於工作。儉以求學,用自己的勞動收入來維持生活和學業。
1917年李石曾應蔡元培之邀回國擔任北大生物系教授。他一邊教書,一邊繼續為赴法勤工儉學奔走。他和蔡元培等人在北京建立了華法教育會和留法勤工儉學會。1917年,他在高陽縣布里村創辦了全國第一所留法工藝學校。同時,李石曾還在保定育德中學附設了留法高等預備班。這個班的設備好,教師水平高,是向法國輸送留學生最多的預備班。1918年,北京成立法文專修館,李石曾任副館長並親自授課。由於赴法學生與日俱增,華法教育會應接不暇,心繫勤工儉學事業的李石曾再度到法國,親自為學生們安排工作,學習和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經濟蕭條,大批工人失業,許多中國留學生也無工可做,陷入困境。李石曾利用自己和法國官方及教育界人士關係,多方奔走,解決了部分學生的工作。1920年,李石曾在北京創辦中法大學。同年,他得到孫中山和廣州政府的經濟支持,在法國建立里昂中法大學。

國民黨元老

1924年,在國民黨一大上,李石曾和吳稚暉被選為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驅逐了末代皇帝溥儀出宮。11月5日,李石曾以民間代表身份參與其事,出任故宮財產清理保管委員會主席。
1926年,張靜江和蔡元培也入選監委。李、吳、張、蔡四人因關係密切,並稱國民黨四大元老。1925年成立故宮博物院,李石曾任院長。
1927年4月,李石曾與吳稚暉、張靜江等人多次開會密謀,鼓動和支持蔣介石反共,“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李石曾又全力支持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
1928年9月,應張孝若之邀任私立南通大學(Nantung University)首席校董。
抗戰期間,李石曾在歐美從事外交活動。1948年他回國任總統府資政,1949年以後去瑞士。
1956年,李石曾定居台灣,1973年逝世, 終年92歲,葬於台北陽明山

主要貢獻

早年曾發起和組織赴法勤工儉學運動,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