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鎮(雲南維西縣保和鎮)

保和鎮(雲南維西縣保和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保和鎮位於雲南維西縣,永春河東岸寶華山麓,東、南、北三面與永春鄉接壤,西與維登、中路兩鄉毗連,面積310平方千米。其地勢自西向東傾斜,背靠雪龍山,面臨永春河。海拔2 320米,年平均氣溫11. 4℃,l月平均氣溫3.7℃,7月平均氣溫18.4℃。總人口32672人(201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保和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雲南維西縣
  • 面積:310平方千米 
  • 人口:32672人(2017) 
概況,沿革,建築建設,民居建築,建設發展,教育方面,歷史沿革,地圖信息,

概況

保和鎮位於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南部。縣政府駐地。面積310平方千米,人口32672人(2017)。轄南路、白鶴山、十字街3個居委會,保和(農村)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十字街,距州府336千米。石德公路過境。

沿革

1975年設立保和公社,1984年改保和鎮。1997年,面積14平方千米,人口0.9萬,轄街道、農村2個行政村。
[郵編]674600 [2007年代碼]533423101:~001南路居委會 ~002白鶴山居委會 ~003十字街居委會 ~201保和村

建築建設

自清雍正六年設治建城後,相繼興修了關聖殿、文昌宮等廟宇,有清一代,於城內及城邊建造的廟宇共十多座,加上衙署等,為鎮內規模恢宏的建築。

民居建築

一般民居建築比較朴,屋面多用木板覆蓋,宅院多用籬笆圍柵;只有少數殷實之家能建較大的宅院,打圍牆,蓋瓦屋頂,其中較突出者建有四合院或三方一照壁的住居。清代至民國年間,街市由十字街往小平街延伸發展,規模較小,道路泥濘。

建設發展

保和鎮作為縣人民政府駐地,市政建設有很大的發展。新建房屋成倍增加,新城面積向四面拓展,比老城擴大四倍多。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人均住房23平方米。絕大多數居民建蓋了瓦屋面樓房,不少人家還建蓋了磚混結構的平頂房。營業大樓、教學大樓、辦公大樓拔地而起,鱗次林比。街道改為水泥路面,建成一條環繞城鎮的馬蹄形大街。1958年開始用電燈照明,此後在生產及日常生活中用電日益普遍。1990年建成自來水廠,鋪設供水管道13.33公里。1995年12月開通直撥國內外程控電話。交通方面,1960-1985年,只有往來於麗江的汽車客運,近十年間,先後開通了直達昆明下關中甸德欽蘭坪鶴慶麗江魯甸的班車,鎮內則有通往各鄉的班車。文化娛樂場所有影劇院、工人俱樂部以及個體或集體經營的歌舞廳、錄像放映廳等;還有文化館、站,電視衛星地面接收站,縣圖書館等設施。

教育方面

除縣一中、民族國小、幼稚園等縣辦中國小外,有鎮辦初級中學1所,完全國小及村小各1所。1995年“康莊希望學校”建成並開始招生,這是縣境第一所希望工程學校,實行九年一貫制教學。1995年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以上,國小及國中教育基本上得到普及。醫藥衛生保健方面,除了縣醫院。婦幼保健站。防疫站、皮膚病防治站外,尚有鎮辦衛生院1所,個體中、西醫診所多處。

歷史沿革

保和鎮原為一片荒煙蔓草掩蓋的山坡,清雍正六年(1728)春,首任通判陳權選定此間建築城垣,是為維西廳治所。此後,以漢族為主的外來移民源源不斷湧入,大多聚居在這裡。二百六十多年間,它一直成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清代直隸於維西廳署管轄。民國2年(1913)廢廳設縣,以此作縣城,稱城區。民國25年(1936)改設實驗鎮,稱“寶華鎮”,隸屬於第一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隸第一區,1953年改稱保和鎮,義取保衛世界和平。“文化大革命”中曾一度改名“紅旗鎮”。1975年由永春公社管轄改為縣轄,設立區一級的保和鎮公社。1984年5月政、社分開,設保和鎮人民政府。下設街道辦事處1個,分管7個居民組;農村辦事處1個,分管13個農業社。

地圖信息

地址: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