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族民居營造技藝

俄羅斯族民居營造技藝

歷史上塔城曾有“東方莫斯科”的美譽,絕非歷史的偶然,這與近150年來的邊貿往來有著密切的關係。在近一個半世紀裡,由於俄羅斯人的遷入,使俄羅斯民居與建築藝術也進入了新疆,他們開始在塔城伊犁烏魯木齊等地修建房屋,按俄羅斯建築藝術並結合新疆的實際,修建了教堂、學校、民宅、辦公樓等各種建築。

2008年6月7日,俄羅斯族民居營造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俄羅斯族民居營造技藝
  • 技藝淵源:150年俄羅斯民居與建築藝術進入
  • 技藝流行:塔城、伊犁、烏魯木齊等
  • 技藝風格:擁有俄羅斯式民居
  • 技藝傳承:當一門藝術將其傳承下去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
  • 遺產編號:Ⅷ-184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建築特點,歷史沿革,

建築特點

位於新疆西北角的邊境城市塔城,是一座充滿俄羅斯風情的小城,其濃郁的俄羅斯味道,不僅表現在瑪洛什冰激凌、格瓦斯列巴、瑪林娜醬等俄羅斯美食上,那些俄式建築緩緩散發出來的獨特氣息更耐人尋味。斗篷式黑鐵皮屋頂、木地板、房屋高大、牆壁厚實,內部有毛爐、雕花桌椅,這些元素成就了風格獨特的俄式建築。而紅樓、雙塔、四中教學樓這些俄式建築,更成為了塔城的地標性建築。
俄羅斯族民居營造技藝俄羅斯族民居營造技藝
塔城的俄羅斯建築日益受到重視保護,據塔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主任郭向飛介紹,解放初期,塔城市擁有俄羅斯式的民居和公共設施近300座,僅存10座,其中19世紀末至新中國成立前建造的有6座,其餘的建造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東北哈爾濱,雖然也存在許多俄式建築,但多為當年官方建築,民居很少,當地也鮮有人會此營造技藝。
保護和傳承俄羅斯族的民居營造技藝,對研究中國新疆俄羅斯族的文化、歷史、建築藝術、民俗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塔城市準備將兩座百年俄式民居,依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復,布局復原,用舊的毛爐、地板、家具布置,院子裡是花園和鞦韆,這將是俄羅斯風格家庭的活態展示。

歷史沿革

塔城現存的10座俄式建築只是曾經的一個縮影,很多在“文革”時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原有的教堂和一些學校、民宅被拆除,許多建築的裝飾被毀壞,少數保留下來的,也因經費問題,未得到維修和保護,搖搖欲墜成為危房。由於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老式俄羅斯族建築逐年減少,會俄羅斯族民居營造技藝的隊伍也越來越小,真正懂得民居營造技藝的人才少得可憐。一些匠人年齡日漸偏大,而年輕人對此淡漠,因此俄羅斯族民居營造技藝面臨失傳。
塔城僅有十多人會俄羅斯民居營造技藝,年齡基本在60歲以上,除張懷升外,另有一名自治區級傳承人,為瓦匠。年輕人不願意學這門技藝,有著缺乏市場的客觀原因。郭向飛說,俄羅斯民居營造技藝已不能成為一種謀生手段,所以我們不主張學習者將其當成一項職業,而是當做一門藝術來熱愛,將其傳承下去。
塔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現每月組織安排一至兩次年輕人興趣小組跟傳承人學習,表現突出者予以獎勵。同時,也鼓勵現有非遺傳承人的後代學習,作為一項家族的責任。
上述做法讓張懷升感到欣慰。在他看來,如果不把俄羅斯木工手藝當做謀生手段,年輕人一定會愛上它的,就像當初他由不樂意轉向痴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