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菊

供菊

《供菊》出自清代小說家曹雪芹所著小說《紅樓夢》的第三十八回,是小說人物史湘雲所作菊花詩,是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主要描寫了史湘雲像陶淵明一樣蔑視富貴、佯狂傲世的性情風度。此詩妙處在於詩中有畫,而且是活躍跳到的畫,寫出了菊之神韻,更表現了供菊者的氣質。這首詩頸聯採用“背面敷粉”的手法,從側面設色襯托主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供菊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紅樓夢》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曹雪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供菊1
彈琴酌酒喜堪儔2,几案婷婷點綴幽3
隔座香分三徑露4,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5,圃冷斜陽憶舊遊6
傲世也因同氣味7,春風桃李未淹留。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供菊:將菊花插在瓶中,放在房間裡供觀賞。
  2. 喜堪儔(chóu):高興菊花能作伴。儔:同輩、伴侶。
  3. “几案”句:即 “婷婷點綴几案幽”。婷婷:指菊枝樣子好看。幽:說因菊而環境顯得幽雅。
  4. “隔坐”句:即一座之隔而聞到菊花的香氣。三徑露:指菊,修辭說法(與下句“一枝秋”相對),用陶潛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意。“三徑”原出處參見前清客《蘭風蕙露》對聯注。“香分三徑露”:是說菊之香氣從三徑分得,與下句“一枝”一樣,正寫出“供”字。
  5. 霜清:仍是修辭說法,指菊花清雅。紙帳來新夢:房內新供菊枝,使睡夢也增香。因紙帳上多畫花卉,而真的菊自然大大超過所畫的花,所以及之。《遵生八箋》:“紙帳,用藤皮繭紙纏於木上,以索纏緊,勒作皺紋,不用糊,以線拆縫之,頂不用紙,以稀布為頂,取其透氣;或畫以梅花,或畫以蝴蝶自是分外清致。”
  6. “圃冷”句:書中黛玉說:“據我看來,頭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陽憶舊遊’,這句背面傅粉;‘拋書人對一枝秋’,已經妙絕,將供菊說完,沒處再說,故翻回來想到未折末供之先,意思深遠。”圃冷:菊圃冷落。斜陽:衰颯之景。舊遊:舊時的同游者、老朋友。
  7. “傲世”二句:說自己也與菊一樣傲世,並不迷戀世上的榮華富貴。春風桃李:喻世俗榮華。淹留:這裡是久留忘返的意思。

白話譯文

很高興在彈琴和飲酒的時候有菊花作伴,亭亭玉立地點綴在案頭顯得幽靜雅致。
隔著座位都能聞到菊花帶有院中露水的香氣,我不由得拋開書卷,仔細地觀賞這一枝秋菊。
她為我在清涼的紙帳中帶來新奇的夢境。每當夕陽西下面對清冷的花圃時,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過去賞菊的情景。
我同菊花一樣傲世不群是因為我們氣味相投,性情一致,面對著像繁花盛開的春天一樣熱鬧的塵世毫不留戀。

創作背景

《供菊》出自《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大觀園題詠以後,經過海棠詩會,到菊花詩會,這段時間看起來還是大觀園的“太平盛世”,但正統與異端的激烈搏鬥;嫡庶之間的生死相爭,已經連續發生。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年輕一代,在這座實際是危機四伏的“樂園”里,賞花飲酒,而衰亡的預感,也正在侵襲著他們的享樂生活。此次活動,由史湘雲和薛寶釵擬定題目,共十二道題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韻,由寶玉、黛玉、寶釵、湘雲、探春等五人自由選題。《供菊》是湘雲艱難的現實處境和樂觀心態的反映。她父母早逝,依附於叔父家中,而嬸母待她非常不好,常常要她終日勞作。能來大觀園中和姐妹們一起快樂相處,在別人看來也許並非大事,而在湘雲看來卻是“貴比金”。湘雲能夠參加大觀園中的詩社, 非常不易,因此史湘雲選擇《供菊》一題來抒發自己對在大觀園與姐妹相處的珍惜,以及自己的豪氣。

作品鑑賞

整體鑑賞

這是史湘雲所寫的第二首詠菊詩。在詠菊組詩中編排在第五位。題目為《供菊》,意即把菊花採摘下來插在花瓶中,供觀賞。即為《紅樓夢》第三十七回中史湘雲所說的:“相對而興有餘,故折來供瓶為玩”;故《供菊》的重點仍在“觀賞”上著墨,所表達的思想與《對菊》亦相同,不過觀賞的空間由花圃轉移到室內案頭。
《對菊》一詩還沒有把史湘雲的性情懷抱抒發到極致,因而這首《供菊》就顯得非常必要。訪也訪了,種也種了,人菊相對更是感情激盪,接下來便要將菊花插在案頭,與之朝夕相處,樂以忘憂。史湘雲在這首詩中描寫了自已像陶淵明一樣蔑視富貴、佯狂傲世的性情風度。採用“背面敷粉”的手法,由觀賞室內插瓶的菊花寫到園中賞菊的風雅,繼而回想起往日賞菊的天真爛漫。頸聯和尾聯又進一步擴大了全詩的意境,豐富了吟詠的內容,深化了寫作的主題。
《供菊》首聯與《對菊》有所不同,開首兩句就直接入題。首句以“彈琴飲酒”來襯托觀菊者對菊的特別喜愛,願意以菊作為朋友。第二句中的“几案”點明了賞菊的地點由花圃轉入室內,應詩題中的“供”字。首聯“彈琴酌酒”、“几案婷婷”,還是上首詩“知音”主題的進一步皴染。
頷聯說隔座猶能聞得菊花香氣四溢,人不禁連書也懶得看,專心致志和菊花神交,此即所謂“拋書人對一枝秋”。應該說這一句確實把人對花的痴情痴意刻畫了出來,逶迤著一種瀟灑的風姿,不愧秀句詩眼。
頸聯中,“霜清紙帳”實際上是說菊花之影映照紙窗上,十分曼妙,讓人連夢中都有菊花。對下一句,書中通過林黛玉評論說:“據我看來,頭一句好的是‘ 圃冷斜陽憶舊遊’,這句背面敷粉。‘拋書人對一枝秋’已經妙絕,將供菊說完,沒處再說,故翻回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遠。”這當然是從寫詠物詩的藝術技巧上讚嘆,作者也是在借黛玉之口暗示湘雲的詩才是菊花詩的翹楚。“來新夢”、“憶舊遊”也是在影射未來佚稿中家族敗落後史湘雲的撫今追昔。
尾聯說對“春風桃李”沒有留戀,卻對秋天的菊花情有獨鐘,因為菊花“傲世”,所以和詩人“同氣味”,這是在“一擊兩鳴”家族敗落後寶玉和湘雲的情況。

名家點評

中國古代文化研究學者季學原《紅樓夢詩歌精華》:這首《供菊》的 妙處主要在於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詩是跳動的詩,畫是活躍的畫, 一轉一深, 新意迭出,既詠透了菊之神韻,更深現了供菊者的詩人的氣質和情愫。

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1764),清代小說家。名沾,字夢阮,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寧遼陽,先世原是漢族,後為滿洲正白旗“包衣”。曹雪芹一生正好經歷了曹家盛極而衰的過程。少年時期曾經在南京過了一段“錦衣紈絝”、“飫甘饜肥”的生活。十三歲遷居北京。雍正(1722—1735)初年,曹家遭受一系列打擊,家產抄沒。乾隆十五年(1750)左右遷居北京西郊黃葉村(現為曹雪芹紀念館),“蓬牖茅椽、繩床瓦灶”,貧病交加,又加上幼子夭折,生活非常悲涼。最後因貧病無醫而逝世。曹雪芹性格傲岸,憤世嫉俗,豪放不羈,嗜酒,才氣縱橫,善談吐。能詩善畫。其詩立意新奇,風格近唐代詩人李賀。他最大的貢獻在於小說創作,他所創作的長篇小說《紅樓夢》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成就,在世界文壇上享有崇高聲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