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規律

供給規律是指某種物品的供給量與價格是正相關的關係。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般而論,隨著商品價格的升高,生產者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商品數量增加;相反,隨著商品價格的降低,生產者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商品數量減少。即生產者的供給量與商品價格之間呈同方向變動。這一規律被稱為供給規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供給規律
  • 影響因素1:商品本身的價格
  • 影響因素2: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
  • 影響因素3:其他商品的價格
相關資料,影響因素,NOTE,

相關資料

以下出自保羅薩繆爾森個體經濟學第十六版中文版
首先先定義需求曲線(demand curve)和需求表(demand schedule):在條件相同時,一種物品的市場價格與該物品的需求數量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係。這種價格與需求之間的關係叫做需求表,或需求曲線。
1.一般來說,價格與需求的關係即為需求曲線的下傾規律(law of downward-sloping demand),對於這種現象,個體經濟學給出的兩個解釋是替代效應(substitution effect)與收入效應(income effect)
2.在相同條件下指除過價格之外其他所有條件假定恆定的情況下,需求量與價格是按照需求曲線變動的,一旦其他任何一個或者多個條件變動,那么需求曲線本身就會發生變動,即外移或者內移。
在定義供給曲線(supply curve)和供給表(supply schedule):在其他條件不變時,該商品的市場價格與生產者願意生產和銷售的數量之間的關係。
1.對於價格與供給的關係即供給曲線的上升規律,保羅沒有給出像替代效應或者是收入效應那樣的解釋。
2.如同需求中的2一樣,決定供給曲線的有很多因素,比如政府政策,生產成本,其他因素等等,一旦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個變化,現存的某個相應的供給曲線就會左或右地移動。
供給與需求的均衡,即市場均衡(market equlibrium)
均衡價格(equilibrium price)是指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需求量等於生產者所提供的該商品的供給量時的生產價格。均衡價格是由需求和供給兩種力量共同決定的。在均衡價格下的交易量稱為均衡交易量或均衡數量(equilibrium quantity)。
供給表(supply schedule)是描述在每一可能的價格下商品供給量的表列。供給表直觀的表明了價格與供給量之間的一一對應關係。
供給曲線(supply curve)是表示商品供給量與價格之間關係的曲線。供給曲線是向右上方傾斜的,即它的斜率為正值。這說明,在影響供給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條件下,商品的供給量與自身價格之間存在正向的依存關係,即商品價格上升,供給量增加;商品價格下降,供給量減少。這就是供給規律。

影響因素

影響供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商品本身的價格
由於廠商的目標是追求利潤極大化,在其他條件既定的條件下,如果某種商品價格上升,廠商就會投入更多的生產資源用於該商品的生產,從而使其供給量增加;反之,則廠商就會將生產資源轉用於其他相對價格較高的商品的生產,從而該商品的供給量減少。
二是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
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即使在同一價格水平下,也會提供更多的產品,供給量增加。
三是生產要素的價格
生產要素價格變化直接影響到商品的生產成本。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要素價格上升,廠商利潤減少;反之,則供給增加。
四是其他商品的價格
如果商品間的相對價格發生了變化,將使資源重新配置,從而影響商品的供給。
五是對未來的預期
如果賣者預期某種商品的價格將上漲,就會囤積居奇,待價而沽,從而該商品的短期供給會減少。反之,如果預期價格將下跌時,則會大量拋售,是短期供給增加。
另外,其他如氣候、廠商數量、時間等因素也可能會影響供給。如果把影響供給量的所有因素作為自變數,把供給量作為因變數,則可以用函式關係來表達商品供給量和這些影響供給量的因素之間的依存關係,這種函式稱為供給函式(supply function)。

NOTE

1.在證明市場均衡的時候,保羅給出了一個很簡單的玉米黍片的思想實驗,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保羅提到了需求曲線的下傾性質是“建立在常識和經濟理論的基礎之上,並且通過了經驗材料的檢驗和證明,幾乎適用於一切商品。”我個人認為這句話很重要,因為保羅本人也知道,簡單的歸納推理不能得出經濟規律,而必須有經濟學的證明,這即是說所有的這些例子,比如汽車,玉米黍片等等,他們的需求與價格呈反比這種常識性事實不能用來證明需求曲線下傾這條規律本身是事物間的本質規律,而必須有其經濟學的理論證明的基礎,這就是為什麼保羅強調建立在常識和經濟理論基礎上的原因。
2.對於需求曲線的下傾的這種規律,保羅給出的兩個經濟學解釋就是替代效應收入效應,而對於供給曲線的上揚規律他並沒有給出經濟學解釋,而僅僅給出了常識性的例子。
3.這個看似簡單的供求關係卻反映了一個極為深刻的問題,那就是僅憑統計學的出的現象能不能總結出正確的規律與結論?比如很簡單的一個例子,有一個統計學現象就是一般來說,富裕的國家電視機擁有量高而貧窮的國家電視機擁有量底,如果我們僅僅是知道這個現象並且把它當作一個規律的話,就會造成什麼後果?向非洲國家出口電視機以幫助他們脫貧?顯然是荒謬的,此外,如果這種簡單的總結就能得出事物間的關係的話,那么科學就被淪為了簡單的歸納總結了。所以那些影響供求的因素以及用來解釋需求的兩個效應才是科學的思維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