佬族

佬族

佬族(Lao),一般是指寮國境內的傣泰民族(泰老民族),是寮國的主體民族。

“Lao”(佬族)原稱“Tai”(泰族),寮國加入社會主義陣營後,寮國當權者為區分泰國等資本主義陣營的“Tai”(泰族),遂將“Tai”(泰族)更名為“Lao”(佬族),實際上與泰國的“Thai”(泰族)、高棉的“Tai”(泰族)、越南的“Tai”(泰族)、緬甸的“Shan”(撣族)、中國的“Dai”(傣族)、印度的“Assam”(阿薩姆族)是分布在不同國家、不同它稱的同一個民族,自稱均介於“Dai”與“Tai”之間的發音,越往北自稱越接近“Dai”,越往南自稱越接近“Tai”。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佬族
  • 外文名:Lao Nationality
  • 別稱:泰族、傣族、撣族、阿薩姆族
  • 人口:6800萬左右
  • 分布:中、印、緬、泰、老、越、柬等國
  • 語言:佬/泰語
  • 文字:佬/泰文
歷史發展,人口分布,語言文字,

歷史發展

佬族源於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在佬族先民活動的瀾滄江、怒江中上游一帶,出土了數量眾多的古文化遺址,其中的“玉水坪文化遺址”(怒江州蘭坪縣通甸鎮)經鑑定至少有10000年以上、“塘子溝文化遺址”(保山市隆陽區蒲縹鎮)經鑑定至少有8000年以上;從出土的房屋遺蹟、用火遺蹟、勞作工具、動物化石等各類實物可以看到佬族先民翔實厚重、形象鮮明生動的無字史書。
至少在3000年以前,佬族先民已經在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形成一些部落小國,其中以“勐掌”“勐”意為“地方、國家”,“掌”意為“象”,“勐掌”即“象之地”或“象之國”,“勐掌”包括瀾滄江沿岸的保山壩<隆陽區東>、杉陽壩<永平縣西>、漕澗壩<雲龍縣西>勢力最大。漢朝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中將“勐掌”記為“乘象國”。
公元前5世紀,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的佬族先民以“勐掌”為中心組成聯盟國家,“勐掌”君王成為整個聯盟國家的共主,各“勐”(國)百姓稱其為“詔隆”(多譯寫為“九隆”、意為“大王”)、各“勐”(國)君王稱其為“哀隆”(多譯寫為“哀牢”、意為“大哥”),“勐掌”也因此被稱作“勐達光”(意為“中央之國”,“達光”意為“目光焦聚的地方”,延伸為“中央、中心”)。《華陽國志》、《後漢書》等漢文典籍將這個傣族聯盟國家記為“哀牢國”,傣文典籍記為“勐達光”(音譯為“達光國”、意譯為“中心國”)
公元前2世紀末,漢朝征服“勐達光”(哀牢國)東面的“雟”、“昆明”、“滇”等部族和國家,順勢進入“勐達光”(哀牢國)設立軍事據點(縣);之後,“嶲”、“昆明”、“滇”等民族接連反漢,皆被漢朝軍隊追入“勐達光”(哀牢國),佬族先民吸收大量“嶲”、“昆明”、“滇”等民族人口後,形成勢力龐大的民族集團。
公元1世紀中後期,“勐達光”(哀牢國)在漢朝的擠壓下、被迫放棄怒江(薩爾溫江)以東的領土,將王城由“勐掌”(保山盆地)遷至“勐勉”(騰衝盆地)、繼續統治怒江(薩爾溫江)以西地區。《後漢書》等漢文典籍將這個政權記作“撣國”,《嘿勐沽勐》等傣文典籍仍將這個政權記作“勐達光”。
公元2世紀時期,“勐達光”(哀牢國)不斷向南伸展、王城也不斷南移,先從“勐勉”(騰衝盆地)移至“勐底”(梁河盆地)、又從“勐底”(梁河盆地)移至“勐臘”(盈江盆地)、再從“勐臘”(盈江盆地)移至“勐卯”(瑞麗盆地),逐漸崛起於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區。
公元3世紀初期,“勐達光”(撣國)為抵禦驃人進犯、將王城從“勐卯”(瑞麗盆地)南移至“蒲甘姆”(瑞麗江與伊洛瓦底江交匯處往南70公里、今曼德勒省太公城);此後數百年,佬族勢力不斷向南伸展,伊洛瓦底江流域很多部族被“勐達光”(撣國)兼併。
公元6世紀中期,怒江(薩爾溫江)以西、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區的佬族聯盟國家“勐達光”(撣國)被驃人瓦解,“勐卯”(卯地)君王組織民眾抗擊驃人過程中、被各“勐”(國)君王推舉為盟主,形成新的聯盟國家“勐卯”(卯國)。怒江(薩爾溫江)以東、瀾滄江流域地區的佬族先民也在東漢、蜀漢、西晉、東晉、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等中國內地王朝輪番統治後獲得獨立,以“勐”(盆地)為單位形成“勐掌”(保山盆地)、“勐嶲”(漾濞江谷地)、“勐舍”(巍山盆地)、“勐谷”(景東盆地)等數十個小國。
公元8世紀中期,“勐舍”(巍山盆地)的佬族先民入主洱海盆地建立聯盟國家“勐舍龍”(漢譯“南詔國”),統一雲南高原各大小部族及怒江以西的聯盟國家“勐卯”(卯國)。
公元9世紀時期,佬族先民伴隨著“勐舍龍”(南詔國)勢力的擴張、開始分布到更廣闊的地區,陸續在金沙江沿線、紅河下游、瀾滄江(湄公河)下游、怒江(薩爾溫江)下游、伊洛瓦底江下游建立越來越多的聚居點。
公元10世紀初期,“勐舍龍”(南詔國)政權被權臣篡奪,佬族先民陷入分裂狀態;洱海盆地及周邊的佬族先民大規模南遷西徙;怒江(薩爾溫江)以東、瀾滄江流域地區和紅河流域地區的佬族先民陸續歸附新崛起的“大理國”;怒江(薩爾溫江)以西、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區的佬族先民則另組聯盟國家“勐蓬”(漢譯“蓬國”)
公元12世紀末期,瀾滄江中下游的佬族先民脫離大理國、組建聯盟國家“勐泐(漢譯“景隴國”),佬族世界最南端的“勐庸”(庸地)也借勢向南發展。
公元13世紀初期,“勐雅”(昌寧灣甸盆地)和“勐卡”(昌寧柯街盆地)的佬族王子蘇卡法帶著9000多口人、300多匹馬、10多頭大象,歷經13年之久、西遷至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地,收服“摩蘭”、“那加”、“勃拉”等土著民族,建立城邦國家“勐頓順罕”(阿薩姆國)
公元13世紀中期,蒙古人征服大理國後,“勐蓬”(蓬國)、“勐泐”(景隴國)等佬族國家先後被蒙古人占領,導致很多佬族再次南遷西徙,“勐蓬”(蓬國)南面和西面、“勐泐”(景隴國)南面的佬族人口得到增加。此後,在蒙古人勢力範圍周邊崛起多個佬族國家,“勐頓順罕”(阿薩姆國)統治著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地區,“勐阿瓦”(阿瓦國)統治著伊洛瓦底江中游、薩爾溫江中游以西部分,“勐庸”(蘭納國)統治著湄南河上游、湄公河中游以西部分、薩爾溫江中游以東部分,“勐素可泰”(素可泰國)統治著湄南河下游及湄公河下游以西部分。
公元14世紀,留守祖地的佬族在反抗蒙古人統治中逐漸占據優勢,“勐卯”(瑞麗盆地)脫離元朝(原大蒙古國)、組建聯盟國家“勐卯龍”(漢譯“麓川國”),陸續將伊洛瓦底江上游、怒江(薩爾溫江)中上游、瀾滄江(湄公河)中上游、紅河上游以西部分納入統治範圍;“勐泐”(景隴國)也逐漸擺脫蒙古人的控制,繼續統治瀾滄江(湄公河)中游地區;“勐泐”(景隴國)南邊、湄公河(瀾滄江)以東的佬族也在對抗蒙古人過程中崛起,以“勐佬”(琅勃拉邦盆地)為中心、建立聯盟國家“勐佬”(瀾滄國),統治著湄公河中下游以東部分。
今“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寮人民民主共和國)即是從“勐佬”(瀾滄國)基礎上發展而來。

人口分布

全球有佬族人口約6800萬,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部、印度東北部、越南西北部、高棉西北部、緬甸北部、寮國、泰國等地區。
寮國有佬族人口約500萬左右,是寮國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寮國地勢平緩地區。

語言文字

佬族語言屬於東亞(漢藏)語系。
泰語分為暹羅方言(泰國中南部、寮國南部、高棉西北部)蘭納方言(泰國北部、緬甸東北部、中國雲南南部、寮國北部、越南西北部)、大泰方言(緬甸中北部、中國雲南西部、印度東北部)三大方言,方言之下分別含多個次方言,如大泰方言含南次方言、北次方言、阿薩姆次方言等,蘭納方言含泐次方言、痕次方言、庸次方言等。
泰語各大方言都有共同的語法結構,臨近的方言之間發音差距很小,隨著空間距離的拉大,發音差距也拉大,但不論何地方言均能進行簡單交流。
泰族文字源於古印度的婆羅米文。
婆羅米文的變體巴利文隨佛教傳到東南亞各地後,被多個民族改造成自己的民族文字,佬族先民也參考巴利文創造出多種佬文。
佬文有暹羅佬文(泰國文)、瀾滄佬文(寮國文)、蘭納佬文(傣泐文/傣庸文)、越南佬文(傣端文)、南方大佬文(傣繃文)、北方大佬文(傣哪文)、阿薩姆佬文(古阿薩姆文)7種字型,均來源於婆羅米文,都是自左向右書寫、自上而下換行的拼音文字。
現代國家概念形成以前,操暹羅方言的泰國中南部、高棉西北部、寮國南部使用暹羅佬文(泰國文);操蘭納方言的泰國北部、寮國中北部、緬甸撣邦東北部、中國雲南南部使用蘭納佬文(傣泐文),越南西北部使用越南佬文(傣端文);操大泰方言的緬甸中北部使用南方大佬文(傣繃文),緬甸西北部、中國雲南西部使用北方大佬文(傣哪文),印度東北部使用阿薩姆佬文(古阿薩姆文)
現代國家概念形成以後,泰國全境使用暹羅佬文(泰國文),寮國全境使用瀾滄佬文(寮國文),其它地區的佬族使用所在國文字,只有少數人還在使用屬於自己的佬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