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往何處去(顯克維支創作長篇小說)

你往何處去(顯克維支創作長篇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你往何處去》是波蘭作家顯克維支1896年發表的長篇歷史小說。小說通過羅馬青年將領維尼茲尤斯和基督徒少女莉吉亞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反映了羅馬帝國暴君尼祿荒淫驕奢的生活、慘無人道的暴政以及對早期基督徒的無情迫害,同時描寫了尼祿焚燒羅馬直至最後的滅亡。

作者試圖以早期基督教運動的悲壯鬥爭來啟示人們,人性必將戰勝“獸性”,仁愛定能制服暴政,人類的進步理想和堅定信念定能取得最後勝利。《你往何處去》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同具體背景,氣氛的描寫有機結合起來,取得很大成功,暴君尼祿殘忍多疑、乖戾、瘋狂的性格特徵尤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情節波瀾起伏。書中關於羅馬大火的描寫繁細而不覺冗長,尤見作者的語言功力。

《你往何處去》是一部完整再現基督教興起的史詩巨著,是100多年來唯一一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歷史小說。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你往何處去
  • 外文名稱:quo vadis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波蘭】顯克維支
  • 首版時間:1896年
  • 字數:551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年輕的羅馬貴族青年維尼茲尤斯愛慕少女莉吉亞,四處尋訪她的下落。因記起莉吉亞畫在沙地上的魚形,維尼茲尤斯始知她是基督徒。維尼茲尤斯進入基督徒在羅馬城基地的聚會處,遠遠見到了莉吉亞。維尼茲尤斯起先以為基督是救贖賤民們的迷信,但在接觸到羅馬基督教團體的生活之後,他被信徒們偉大而純潔的愛征服了。
你往何處去(羅馬帝國覆亡的歷史樞紐)你往何處去(羅馬帝國覆亡的歷史樞紐)
就在尼祿凱撒縱火焚燒羅馬,開始對基督徒大迫害之時,維尼茲尤斯接受彼得的施洗,皈依在主的名下。他成為從宮廷的陰謀到對基督徒的一系列迫害的見證人,也在患難中增強了信心。被擄的莉吉亞獲救後,與維尼茲尤斯一起離開羅馬。而維尼茲尤斯的叔父,尼祿的近臣波特羅紐斯,則因庇護同情基督徒而從容赴死。

創作背景

最初促成顯克維支創作《你往何處去》的是波蘭畫家亨利·謝米拉茨基。1879年,顯克維支第一次到羅馬,結識了熟悉羅馬的謝米拉茨基,後者不僅是位理想的導遊,而且也是《你往何處去》藝術構思的啟蒙者。謝米拉茨基的兩張巨幅油畫《尼祿的豪宴》和《尼祿的火刑柱》給顯克維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引起了作家對古羅馬歷史的興趣。1893年顯克維支再度訪問羅馬時,對古羅馬的歷史已有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在羅馬逗留期間,又著重研究了一世紀的歷史,“幾乎翻遍了圖書館有關一世紀的全部著作”。他特別愛好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的《年代記》,並在該作品的指引下重遊了羅馬城市和郊區,生出要在文學作品中再現羅馬古蹟的願望。尤其是古卡王城門附近一座小教堂門相上用拉丁文寫的“你往何處去”的題詞,深深震撼了顯克維支的心靈。這句題詞是早期基督教徒遭受迫害的史跡。傳說被追捕的基督使徒彼得匆匆逃離羅馬城,在路上問基督:“主啊!你往何處去?”基督回答說:“你既然遺棄了我的人民,我便要回羅馬去,讓他們再次把我釘在十字架上”。彼得返回羅馬城後不久便被釘上了十字架。早期基督教徒為信仰獻身的精神,觸動了作家的靈感,他決定用這句題詞作為書名,再現尼祿統治下的那個充滿了血和淚的時代。
促成顯克維支創作《你往何處去》的另一個因素,是鬱積在作家心田的亡國的憂憤。波蘭自1772年被沙俄、普魯士和奧國瓜分之後,一個多世紀以來受著三國的殖民統治和民族壓迫,波蘭人民舉行的歷次民族起義都遭到了殘酷的鎮壓。亡國的痛苦折磨著每一個波蘭愛國者的心。由於波蘭是個天主教影響極大的國家,人們往往把祖國的浩劫同基督為拯救世人而殉難的教義結合起來,認為波蘭民族的光榮在於為歐洲各民族爭取自由、解放的鬥爭做出表率和犧牲。這就是波蘭文學中流傳甚久的“民族使命主義”。顯克維支仿效前人,通過揭露尼祿對早期基督教徒的迫害來影射俄、普、奧三國對波蘭民族的迫害,以基督教徒的從容就義來表現波蘭人為拯救歐洲不惜作出最大犧牲的崇高思想和壯烈情懷。

人物介紹

維尼茲尤斯
維尼茲尤斯是個羅馬的將領,他是個絕對的現實主義者,一切都以他現實的感覺為中心,但這種現實主義又透露出強烈的超越氣息,這主要表現在他對莉吉亞執著的愛情上。維尼茲尤斯的經歷表明:只要人還保留著追求的努力,基督教就能夠把他引向上帝,引向超越於現實世界的信仰。信仰就是現實的邊界,就是眺望,就是對於“信”的期待。
維尼茲尤斯是以自己純粹的欲望捲入這條靈魂的皈依之路的:他最初對於莉吉亞的迷戀完全是出於肉慾,但這種肉慾又是空靈的,帶有精神性的:“晨曦的光線一直透過她的身體。我甚至於以為,太陽一升起來,她就會象冰雕一樣融化在陽光里哩。‘愛本身就是矛盾,糾纏著靈與肉,只有最強健的精神才能把二者完美地結合起來,維尼茲尤斯有著天生的堅毅性格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勇氣,這為他的精神衝破原來的法則,不斷向上飛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力量。對於維尼茲尤斯,現實的一切都是他用於追求莉吉亞的手段,這雖然沒有超出現實的界限,但在拋棄現實世界的一切而言,卻在形式上與基督教的教義十分相似。基督教不是教導人們要只愛上帝嗎?維尼茲尤斯天然地只愛莉吉亞,對於現實的一切,他都可以拋棄,甚至自己的生命,這本身就已經是一種虔誠了。愛在本質上是一種同情心,愛要理解對方,就必須不斷拓展自己精神的疆界,維尼茲尤斯正是沿著他對於莉吉亞的愛一步一步走向對於基督的信仰的。
莉吉亞
莉吉亞是個純粹的基督教徒,她是被“拋入”這種信仰的,她只是憑著少女純真的理想信仰基督。她的信仰是善良的義母灌輸的,她並不知道其中的巨大力量,只是“為了上帝那仁愛的信條,為了上帝臨死所受的痛苦和他的光榮復活,用她一顆童稚天真的心熱愛著他。”在任何時候,她都自願地維護她的信仰:死神一步一步向她逼近,她卻在死神的陰影下越來越堅定自己對於基督,對於寬容和仁愛的信仰。她的身上集中體現了基督教力量的源泉之所在,也即一種普遍的寬容精神和同情心。在基督教的教義中,每個人都是上帝的“羔羊”,在這點上每個人都是絕對平等的,同時,對比上帝的全善而言,又是絕對卑微的。正是這一點使得基督教徒在面對任何事情和罪惡時都能保持超常的理解力和同情心,莉吉亞是藉此才逐漸進入基督教徒的角色的。
莉吉亞始終保持著高潔的信仰,但她也始終保持著對於現實世界的強烈感受,宴會給她打開了現實世界的大門,也給她帶來了現實中無盡的折磨,她到最後才將這兩種迥異的力量擰成了一股繩,而這信仰的終點就是奇蹟,奇蹟是信仰與現實的交合點:它是希望中的,也是現實中的。烏爾蘇斯的神力就是上帝的奇蹟。
波特羅紐斯
波特羅紐斯將所有的東西都還原為美和醜,而他則是作為一個藝術家和鑑賞者的身份“泰然處之”:一切善惡都消滅了,世界被簡化為美和醜的二元對立,他的工作就是找出哪些是美的和創造出美來”的確,波特羅紐斯是全書中最沉著的人。也只有他才不僅同情維尼茲尤斯和莉吉亞的遭遇,而且的確算得上是暴君尼祿的知己,在尼祿面前遊刃有餘,一次次挽救危急的局勢。也只有他真正做到了上帝才能做到的按自己的意志行事,雖然他經常面對的是殘暴的尼祿,但他卻總能讓局勢按自己預想的方向發展。尼祿在藝術鑑賞方面也不得不聽命於他,波特羅紐斯儼然成了藝術的化身。
尼祿
尼祿是全書矛盾的另一方,他是矛盾的製造者,所有的人物都籠罩在他恐怖的陰影之下。沒有他,全書的情節就無法展開,事實上,與其說是基督教推翻了尼祿的統治,毋寧說正是尼祿的殘暴促成了基督教的成長和壯大。有趣的是,尼祿那一件件令人髮指的罪行都是以藝術的名義實施的,這就使得尼祿更具魔鬼的氣質,對於一個現實世界的統治者而言,惡的動機已經不再需要利己,而是為惡而惡,這就在更深層次上凸顯了人性中惡的本質。
基朗
基朗的吸依是基督教勝利的一個象徵。基朗是個典型的希臘人、無神論者。他的皈依證明:基督教對於一個覺醒的獨立個體即“我”來說是多么必要。從理論上講,基朗並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他的皈依是因為他需要一個上帝:“他只覺得他的身邊是一片無邊無際幽暗可怕的空虛,在這片空虛中,他只是看見受難者的那雙對他進行著審判著的眼睛。”正是基朗向自己內心的第一次注視使他感到了基督的必要。而基督是寬恕的。當格勞庫斯寬恕基朗後,基朗便脫胎換骨了:“過了一會兒,基朗才站起來,但是他的臉完全變了,連廷臣們都覺得他是另外一個人了。他的眼裡有一種異忽尋常的光輝,他的皺紋密布的額頭上也放射出奕奕的神采:剛剛還是個贏弱無能的希臘人,現在看起來儼然象一個祭師,受到神靈的感應,正要把人所不知的真理公諸於眾。”這時的基朗並不是以上帝自居,而是更加虔誠,接受了洗禮,最終成了基督的羔羊。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小說展開了古羅馬帝國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描寫了豐富的社會內容,既有豪華奢侈的宮廷飲宴,又有下層平民苦難不幸的遭遇,既有統治者的殘忍和暴戾,又有基督徒的善良和虔誠,既有貴族醜亞的宮廷鬩,又有超越種族的純真的愛情。通過這些描寫,作品反映了羅馬多神教和基督教之間尖銳的鬥爭,小說中貴族維尼裘斯轉向基督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基督教的勝利。另一方面,小說揭露和抨擊了古羅馬統治者的專制殘暴,反映了信仰基督教的廣大下層人民的悲慘命運,表現了作者的民主思想。
你往何處去(顯克維支創作長篇小說)
小說首先突出了早期基督教徒們的平等關係,用以同奴隸社會中奴隸主和奴隸的不平等關係對照。在古羅馬的奴隸社會裡,等級觀念、種族觀念是非常嚴格的,只有羅馬的公民才能受到法律的保障,而外國人則受到歧視,奴隸們更是受到無情的壓迫和折磨,根本不把奴隸當人看。可是在早期基督教的集體裡,外國人受到平等對待,不僅像使徒彼得那樣的外國人受到教徒們的尊敬,就連密里阿姆母子這樣貧窮的普通教徒,也得到教友們的喜愛。在古羅馬的奴隸社會裡,特別是奴隸主中間,為我主義、自私自利是人們行動的準則。然而在基督教徒中間,互相幫助、互相愛護成風,不但彼得和保羅樂於助人,就是普通教徒也能互相幫助、見義勇為。莉吉亞多次逃脫尼祿的迫害和維尼茲尤斯的追蹤,就是得到了基督教徒們的掩護和供養。
信仰的力量強大到無可估量,因為那來自上帝,源於內心,這一點小說展現得淋漓盡致。教徒們對基督有著虔誠的信仰,而除了這些教徒,顯克微支在《你往何處去》中還描寫了在基督教仁愛思想的感召下棄惡從善的人,從中能深刻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之偉大。
這部作品一方面顯示了顯氏歷史知識的豐富,栩栩如生地領人進入尼祿的宮殿,倘佯於古羅馬的街道、集市和廟宇,見證羅馬的焚毀,被迫害基督徒的受難。它已不僅僅是歷史的再現、事件的重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對初期教會神學思想的造詣。彼得的布道,保羅的講論,多個基督教領袖的演說,既有思想又有個性。

藝術特色

《你往何處去》在塑造人物方面頗有獨到之處。作家採用了對比和供托的手法來處理他的人物,而且把人物的性格發展同歷史事件的進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使各種不同身份,不同處境,不同才智的人在生活的激流中,在鬥爭的漩渦里施展各自的本領。他筆下的人物幾乎都處於尖銳抗衡的地位,他們的言行舉動,以至一顰一笑都恰到好處地表明他們在性格和品德上的差異。
《你往何處去》在藝術上的成就還表現在刻畫人物時語言的性格化、善於運用伏筆和懸念諸方面。作家慣於使用幽默的語言,各種人物的幽默又都和他們的身份、個性十分相稱。烏爾蘇斯的幽默天真、樸實,符合這個頭腦簡單、忠厚老實的大力士的身份。基朗的幽默油腔滑調,處處帶著一股邪氣。彼特羅紐斯問他是什麼學派,他回答說:“老爺,從我穿的是破衣爛衫來看,我是個犬儒派。因為我能忍飢受苦,所以我是個斯多噶派。我沒有轎子,只好徒步走路,從這家酒店走到那家酒店,沿途教導那些願意為我付出一壺酒錢的人,因此,我又是個逍遙派。”完全勾勒出了一個無賴的嘴臉。彼特羅紐斯的幽默既高雅又含有辛辣的諷刺意味,合乎他的“風雅裁判官”的素質。在小說中有彼特羅紐斯在場的辯論,他少有不占上風的,而這往往也是靠他妙語連珠。他對尼祿的輕蔑和憎惡都是用詼諧和嘲諷表現出來,而且不露痕跡,使人聽起來真是忍俊不禁,卻能叫那個不會聽話聽音的笨皇帝為之感動。在他被堪自殺前,寫給尼祿的告別信里,由於已無所顧忌,便以挖苦、調侃的筆調,把尼祿最敏感,看得最重的“藝術才能”徹底否定。
作家幾乎在小說的開篇就埋下了伏筆,暗示了羅馬城的毀滅。尼祿曾多次宣稱他討厭羅馬,希望它毀於火災或地震。書中還出現了許多不祥的徵兆,構成了大禍將臨的懸念。這些都為後來的羅馬大火作了有力的鋪墊。由於書中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烏爾蘇斯力大無比,因此後來他能扭斷野牛的脖子,救出莉吉亞就不會使人感到不合情理。彼特羅紐斯的死也是經他幾次預言有朝一日不得不切開動脈而後發生的。就連他那隻心愛的玉杯,也是在多次提到絕不留給尼祿,最後他才向石板地上摔得粉碎的。

作品影響

《你往何處去》的譯本種類和發行量之多居顯克維支所有作品之冠。另外它還曾被改編成話劇和歌劇,以它的故事還創作了大合唱,編成了芭蕾舞在許多國家上演,甚至還繪成了連環畫在巴黎出版。作品被譯成30餘種文字,後來義大利、法國和美國好萊塢又多次將它改編拍成電影在各國上演。因此,《你往何處去》不論是以小說的形式出版,還是以其他形式出現,其影響範圍之大,在波蘭文學作品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作者簡介

亨利克·顯克維支(H.Sienkiewica,1846—1916),波蘭19世紀作家,1846年出身於波蘭一個地主家庭,1872年開始文學創作,擔任《新聞》雜誌的特約撰稿人,開始發表作品。主要著作有《你往何處去》、《十字軍騎士》、《火與劍》、《洪流》、《伏洛竇耶夫斯基先生》、政論《旅美書簡》等大量作品。190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