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

作物栽培

《作物栽培》是200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物栽培》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本書主要介紹全國重點推廣的作物栽培新技術。

基本介紹

  • 書名:作物栽培
  • ISBN: 9787040278996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第1版 (2009年11月1日)
  • 開本: 16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序言,

基本信息

叢書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平裝: 23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條形碼: 9787040278996
產品尺寸及重量: 26 x 18.2 x 1.4 cm ; 358 g
ASIN: B0034X0D5M

內容簡介

《作物栽培》按照“以學習成果為本位,以生產過程為導向,以套用能力為目的”的原則編寫,在編寫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作物栽培》根據各種作物的生產過程及相關知識分為8個單元。第一單元介紹作物栽培的基礎知識。第二單元至第七單元介紹小麥、水稻、玉米、大豆、花生、棉花、油菜、甘薯、甘蔗、甜菜、馬鈴薯和木薯等作物播種前準備、播種技術、育苗與定植、田間管理及收穫與貯藏整個生產過程,重點講述高產、優質、高效益、低成本的生產技術。

目錄

上篇 總論
1 緒論
1.1 作物及作物栽培學的概念
1.1.1 作物的概念
1.1.2 作物的分類
1.1.3 作物栽培學的性質和任務
1.2 作物生產的特點及重要性
1.2.1 作物生產的特點
1.2.2 作物生產的重要性
1.3 作物生產概況
1.3.1 世界作物生產概況
1.3.2 中國作物生產概況
1.3.3 中國種植業分區
1.3.4 我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
1.4 作物的起源及作物栽培學的歷史沿革
1.4.1 作物的起源
1.4.2 作物栽培的歷史沿革
1.5 未來作物栽培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趨勢
1.5.1 作物生產發展的目標
1.5.2 作物栽培學的發展方向
科技前沿視點——作物栽培學在分子水平的研究及其發展趨勢
複習思考題
2 作物的生長發育特性
2.1 作物的生長發育
2.1.1 作物生長、分化和發育的概念
2.1.2 作物生長的一般過程
2.1.3 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時期
2.2 作物的溫光反應特性
2.2.1 作物的發育特性
2.2.2 作物溫光反應類型及其形成
2.2.3 作物溫光反應特性對植株形態結構和生理生化的影響
2.2.4 作物溫光反應特性在生產上的套用
2.3 作物生長的相關關係
2.3.1 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係
2.3.2 地上部分生長與地下部分生長的關係
2.3.3 作物器官的同伸關係
2.4 作物生長發育與環境的關係
2.4.1 光照
2.4.2 溫度
2.4.3 水分
2.4.4 空氣
2.4.5 養分
科技前沿視點——作物生長發育的分子機理研究進展
複習思考題
3 作物產量與品質形成
3.1 作物產量及產量形成
3.1.1 作物產量
3.1.2 產量構成因素
3.1.3 作物的產量形成與生長分析
3.2 作物“源、庫、流”理論及其套用
3.2.1 源
3.2.2 庫
3.2.3 流
3.2.4 “源、流、庫”的協調及其套用
3.3 作物群體及其層次結構
3.3.1 作物群體
3.3.2 作物群體的層次結構與光能利用
3.3.3 影響作物群體結構及物質生產的因素
3.4 作物的品質及品質形成
3.4.1 作物品質的概念及評價指標
3.4.2 作物品質的形成
3.4.3 環境條件對品質的影響
3.4.4 栽培措施對作物品質形成的調控
科技前沿視點——不同生態型“代謝物”決定作物品質
複習思考題
4 作物栽培基本技術
4.1 耕作制度
4.1.1 種植制度
4.1.2 養地制度
4.2 土壤耕作
4.2.1 基本耕作
4.2.2 表上耕作
4.2.3 保護性耕作法
4.3 播種與育苗移栽技術
4.3.1 播種期的確定
4.3.2 播種技術
4.3.3 育苗與移栽技術
4.3.4 種植密度和種植方式
4.4 田間管理技術
4.4.1 作物施肥技術
4.4.2 作物水分調節技術
4.4.3 中耕除草
4.4.4 覆蓋栽培
4.4.5 其他管理
4.5 收穫與貯藏
4.5.1 適時收穫
4.5.2 收穫方式
4.5.3 乾燥與貯藏
科技前沿視點——輕型簡化栽培技術的發展及套用
複習思考題
5 作物化學調控與設施栽培
5.1 作物的化學調控技術
5.1.1 作物化學調控技術的概念
5.1.2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吸收與運輸
5.1.3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作用特點和影響因素
5.1.4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分類和作用
5.1.5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作用
5.2 設施栽培
5.2.1 溫室栽培
5.2.2 無土栽培
科技前沿視點——保護地作物二氧化碳施肥技術
複習思考題
下篇 各論
6 水稻
6.1 概述
6.1.1 發展水稻生產的意義
6.1.2 水稻生產概況
6.1.3 我國水稻產區劃分
6.1.4 稻的起源與分類
6.1.5 我國稻作科學的發展
6.2 水稻的生長發育與溫光反應特性
6.2.1 水稻品種的生育期及其變化特點
6.2.2 水稻的生長發育過程
6.2.3 水稻的器官建成
6.2.4 水稻溫光反應特性及其在生產上的套用
6.2.5 水稻生長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6.3 水稻產量的形成與調控
6.3.1 生物產量與經濟產量
6.3.2 水稻產量構成因素的形成過程與調控
6.3.3 水稻群體質量指標及高產優質群體的構建
6.4 稻米品質的形成與調控
6.4.1 稻米品質的概念與內涵
6.4.2 稻米品質評價
6.4.3 稻米品質形成的生理生態基礎
6.5 水稻的基本栽培技術
6.5.1 育秧
6.5.2 稻田耕整
6.5.3 移栽與密度
6.5.4 水稻營養與施肥
6.5.5 稻田水分管理
6.5.6 水稻大田生長發育診斷
6.5.7 水稻的收割與貯藏
6.6 水稻其他栽培技術
6.6.1 水稻拋秧栽培
6.6.2 水稻機插栽培
6.6.3 水稻直播栽培
6.6.4 再生稻栽培
6.6.5 水稻旱種栽培
6.6.6 發展申的水稻栽培技術
科技前沿視點——全球氣溫升高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複習思考題
7 小麥(附大麥)
7.1 概述
7.1.1 發展小麥生產的意義
7.1.2 小麥的起源與生產概況
7.1.3 我國小麥產區劃分
7.2 小麥栽培的生物學基礎
7.2.1 小麥的植物學分類與栽培種
7.2.2 小麥的生長發育過程
7.2.3 小麥的器官建成
7.2.4 小麥的階段發育特性及其套用
7.3 小麥產量形成與高產群體的培育
7.3.1 小麥產量及產量構成因素
7.3.2 產量構成因素的形成
7.3.3 小麥高產群體結構與質量指標
7.4 小麥子粒品質及其調控技術
……
8 玉米
9 大豆
10 馬鈴薯
11 甘薯
12 棉花
13 苧麻
14 黃麻與紅麻
15 油菜
16 花生
17 甘蔗
18 菸草
主要參考文獻
主要參考網站
漢英名詞索引

序言

《作物栽培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本教材面向全國,但以南方大面積栽培的農作物為主介紹相關知識內容。
作物栽培學是結合中國國情所開設的一門特色專業課程,是農學專業的核心課程。自1958年以來,我國先後不斷完善出版了約4代不同版本的作物栽培學教材,並分為總論與各論兩種形式。一般情況下,總論與各論是由不同作者在不同時間完成的。本書是一部嘗試將總論與各論合併為一體的教材,由於合併編寫並綜合思考,使得本教材在吸取原來不同版本教材精華的基礎上,進一步統一了總論中共性與各論中個性的關係、減少了分開編寫所出現的重複與遺漏,更有利於編寫者與讀者理順作物栽培知識體系的縱向層次與橫向結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