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通尼法師

釋佛通,南宋時期遂寧香山比丘尼。俗姓高,自幼性好佛法,於成年時受具足戒。後向石門元易禪師求教禪機,因禪宗“以心傳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特點。故而元易禪師見佛通悟性非凡,便棒打佛通,趕出山門。佛通尼師當下即頓悟元易禪師之禪意,回到故鄉寺庵中便聲名大振。由此便成為佛門之一公案。

基本介紹

  • 本名:釋佛通
  • 別稱:佛通法師
  • 字號:佛通
  • 所處時代:南宋
  • 出生地遂寧
  • 主要成就:禪宗佛法
一次,佛通聽說石門元易禪師,佛法高明,善於用特殊的教學手法,啟發學生。平時,學禪學佛的弟子,只要到他那兒學習請教,或多或少,都會有所收穫,決不會讓你兩手空空,白跑一趟。
佛通聽說有這樣的好老師,自然心痒痒的,最後終於下定決心,破缽芒鞋,一肩笠帽,飄然來到元易禪師門下,求教禪法。
彼此見過之後,佛通見那元易禪師,龐眉古貌,慈祥中透出幾許威嚴,儼然是古佛一尊,不禁心生歡喜,施禮說道:“成都吃不得也。”
元易禪師一見佛通,頓時感到一股清靈之氣,直撲眉宇,早已料定她是個悟性非凡之輩,今見她忽然開口說了句沒來由的話,就有意要用不言之教,開導於她。於是,當佛通等在那裡,等待回答之時,元易卻緘口不發一言,操起身邊拄杖,一陣連趕帶打,把個年紀輕輕的佛通,轟了出去。
佛通被轟,氣得個兩眼漆黑,頭腦發昏。然而,正當她眼黑頭昏之際,心頭忽然閃出一陣火花,喔,原來是這樣。
猛然間,佛通在沒來由的被打被趕中,悟到了禪的真諦:原來佛法就像秋天的露水,春天的和風,又像盛開的鮮花,凋落的敗葉,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現成,那么的隨緣,來不得一點尋覓,半絲刻意。
元易自從把佛通一陣棒打,逐出之後,便拂一拂袖子,瀟灑地回方丈室去了。
這裡佛通被打被逐,忽現靈光,大開心智,也頭也不回,轉身持缽,覓路回故鄉寺庵去也。
在禪門中,這可以說是一個有趣而奇特的教學現象,也是一種教學實例,足以載入中國教育史而炳彪千秋,引為美談。
佛通,俗姓高,遂寧人。小小年紀,佛通就因為崇拜釋迦牟尼,嚮往清淨佛法,來到當地香山,披剃出家。平時,她最愛讀的佛經,就是集大乘佛教大成的《妙法蓮華經》。成年受具足戒後,佛通又開始傾心禪宗,後因聽說石門元易禪師,咽機賜教,所以特地離鄉外出,請求點撥。
此番接觸下來,竟出人意外地演出了一幕旁人不解,彼此自知的啞劇,由此佛通回山之後,名聲大振,四方善信,都樂意到遂寧香山,一瞻風采,親聆教誨。
後來,佛通一直住在遂寧香山,大宏宗旨。幾十年來,少說也有成百上千人在她那裡,獲得禪的智慧和人生的啟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