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農業

佛教農業

佛教農業是中國佛教文化的傳承之一。指以寺院(或佛教協會)為基本單位,堅持“人間佛教”的思想(人間佛教積極進取的思想),三個傳統(農禪並重、注重學術研究、國際友好交流)的指導下,以貼近自然的農業生產方式,將佛教獨特的修證精神融入其中,以農業發展寺廟經濟,以農業陶冶僧眾情操,以農業與村民和睦相處,以農業引導眾生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等,以及在此基礎上開展的一系列利益社會利益眾生的農業勞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教農業
  • 佛教文化:屬於傳統佛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起源:東晉
類型模式,意義,

類型模式

寺院是僧人修學、住持、弘揚佛法的道場,是保存、發揚佛教文化的場所,是僧人從事服務社會、造福人類活動的基地,具體在佛教農業建設上,可採取兩大類型六種具體的創建模式:
僧人們收穫麥子僧人們收穫麥子
一、 莊嚴國土型
莊嚴國土型,重在強調利用自然的、生態的、環保的農業生產優勢,不斷綠化、美化、淨化寺院環境,創造美好的人間淨土。包括傳統農業模式,自然生態模式,環保模式。
1)傳統農業模式:
主要表現為村廟,村廟一般位於村落的中心地帶, 據調查,村廟是一個多種文化的綜合體,村莊是原始農業文明的產物。而佛教僧侶,參予村莊的管理,指導影響人民的生活。僧侶和村廟是村莊的中心。除了傳佛音,解佛法等之外,僧侶也參加世俗的活動,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古時,很多村莊的建立是由於僧人們在荒蕪之地先建立了寺廟,隨著僧人們開墾荒地種田收穫,逐漸吸引農人們在周邊安家落戶,並形成一個村莊型的經濟體,分工協作,共同生活。歷史上,很多村莊名稱來源於寺廟名稱。
2)自然生態模式:
“天下名山僧占多”,佛寺所體現的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是自然山川與建築、綠化的景觀與人文景觀完美結合。將審美活動引申到哲學高度,導引人們進入禪境。作為遊人、香客,從佛寺的一草一木、一經一偈都可體會到常住的良苦用心,他們正是通過此種親切的感受來認識佛教。佛寺自然景觀是其形式,佛教的信仰、教化則是其基礎。
3)環保模式:
基於佛陀所說的“有情無情,同圓種智”的理念,佛教主張在環境尚未被破壞之前,就應該進行互利共生的措施。亦即從事環保不是為了爭取生存空間,而是希望擁有平衡的自然生態。現代的佛教界,也應該順應時代的變化,而有種種實際的環保運動與措施。
二、弘法利生型
弘法利生型,重在強調佛教中慈悲的、濟世的、利眾的人文思想,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改善環境,提升農產品的文化品位,從而在勞作之中淨化世道人心。包括產業化模式,素食文化模式,扶貧救困模式。
1)產業化模式:
佛教禪寺多在高山叢林,禪僧務農,大都因地制宜,採茶製藥,以資生息。“自古名寺出名茶”,許多名茶,最初皆出於禪僧之手;許多珍品,最初皆出於禪僧之口。如九華佛茶,即為禪僧所命名;地藏黃精,即依禪僧而得名。其於茶之種植、採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黃精之採集、選用,多有創造。中國佛教不僅開創了自身特有的禪文化,且使茶禪融為一體,使黃精與成佛合二為一,成熟了中國本有的茶文化、黃精文化的產業化。
2)素食文化模式:
眾所周知,佛教是講慈悲戒殺生的,但在傳入我國初期,僧人還允許吃三淨肉。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梁武帝篤信佛教,嚴禁僧人食一切肉,從此全國成千上萬的佛寺一律素食,可以說正是由於佛教對素食的提倡與需要,才使中華素食體系得以形成並大放異彩。兩千多年來,它一直以田園生活的清新氣息和佛道兩教的濃郁色彩,活躍在名山古剎的齋堂和南北都會的素菜館中,深受中外僧、俗人士的喜愛。事實證明,素食不僅符合佛教的慈悲、護生、環保、節儉世界觀,也符合世界公認的健康生活理念。
3) 扶貧救困模式:
僧團要在社會上立穩腳跟,除了內部的建設,還當謹記六祖名言:“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本著濟世利人的大乘精神,深入社會,切實做好扶貧救困的工作。一座寺院,地處一村、一鎮、一路、一區之中,就可為這一村、一鎮、一路、一區的老百姓做些有益的福利事業。特別是在農村,與其農業生產相結合,在文化科技信息方面對農民有所幫助,讓廣大農民實際收益,老百姓最看實際,只有密切聯繫民眾,服務世人,才能博得社會大眾的認可和讚譽。

意義

中國的農業自古和佛教就有緊密聯繫,據記載寺院自耕農田最早始於東晉,以農悟道的生活習慣和修行方式,曾經是古時寺院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許多祖師大德多是農家子弟出身,也因此帶動了古時農事活動和農業技術的發展。農業是國家存立的根本,中國人從農業中培養出刻苦、耐勞、勤儉的精神,這種精神與佛教惜福愛物,精進忍耐的觀念十分相契。尤其百丈禪師倡導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思想,為大眾樹立起勤勞生活的榜樣。佛教在新植物品種的引進培植方面也貢獻巨大,例如菠菜、新羅茄子、胡桃、胡椒、胡蘿蔔、菠羅密、貝多樹等植物,都是古時通過僧侶們的弘法交流活動引進中國的。
僧人們收穫麥子僧人們收穫麥子
現代社會工業化發展迅猛,青青田園污染重重,食物的安全性失去了保障。加上經濟利益驅使科學技術濫用,讓糧食和蔬菜也被過度工業化種植,營養成分越來越少但是農藥殘留卻越來越高,甚至轉基因種子泛濫,食物的健康性也成了社會大問題。我們一直希望讓農業回歸原生態的種植方式,挽救日漸失去的農耕田園生活,讓人們吃到更多天然的食物。中國佛教精神的復甦,使佛教文化重新引入農業,將佛教思想尤其是其思維方式引入農業理念和實踐,它不但有利於農業本身的健康發展,而且在農業實踐中,促農業道德體系樹立,促進農產品質量和安全,將對人們的生命健康和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做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