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人生

佛教與人生

佛教與人生,指的是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星雲大師所著的書籍《佛教與人生》,余秋雨、釋金明法師也寫了《佛教與人生》的文章,另外上海青浦區政協經濟委員會等單位為弘揚佛教愛國愛教愛人民的優良傳統舉辦了《佛教與人生》的講座等。

基本介紹

書籍,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章節目錄,序言,價值,文章,余秋雨《佛教與人生》,釋金明《佛教與人生》,講座,簡介,參加,內容,建議,弘法,兩個問題,人性提高,少欲知足,無我為人,緣起唯心,

書籍

內容簡介

我們生活在人間,人間有男女老少,人間有五欲六塵,人間有生老病死,人間有悲歡離合。在缺憾的世間裡,我們如何獲得歡喜自在?如何發揮生命的價值?如何擁有安樂的生活?這是我們要探討的課題
佛教與生活是人間佛教系列叢書中的一本,主要闡述了佛教與日常生活的關係,並指出生活需要佛教指導這一觀點。
該書的內容涉及佛教與信仰、生活與信仰、生活與道德、生活與修持、生活與般若、善惡是非、行為向善、人生難題、如何美化人生等諸多方面。語言樸實無華,深入淺出,是一本為想了解佛教的初學者編印的佛學著作。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江蘇江都人,1927年生,12歲於宜興大覺寺禮志開上人出家。1947年焦山佛學院畢業;1949年赴台,擔任《人生雜誌》主編、“台灣佛教講習會”教務主任;1953年任宜蘭念佛會導師;1957年於台北創辦佛教文化服務處;1962年建設壽山寺,創辦壽山佛學院;1967年開創佛光山,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並融古匯今,手擬規章制度,印行“佛光山徒眾手冊”,將佛教帶往現代化的新進程。
在出家一甲子以上的歲月里,陸續於世界各地創建二百餘所道場,如西來、南天、南華等寺,分別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佛寺。並創辦十八所美術館、二十六所圖書館、四所出版社、十二所書局、五十餘所中華學校、十六所佛教叢林學院,暨智光商工、普門高中、均頭中國小等。此外,先後在美國洛杉磯、中國台灣、澳洲悉尼等創辦西來、佛光、南華及南天(籌辦中)等四所大學。2006年西來大學正式成為美國大學西區聯盟(WASC)會員,為美國首座由華人創辦並獲得該項榮譽之大學。
1970年起,相繼成立育幼院、佛光精舍、慈悲基金會,設立雲水醫院、佛光診所,協助高雄縣政府開辦老人公寓,並與福慧基金會於大陸捐建佛光中國小和佛光醫院數十所,育幼養老,扶弱濟貧。
1976年《佛光學報》創刊,翌年成立“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編纂《佛光大藏經》、《佛光大辭典》。1997年出版《中國佛教白話經典寶藏》、佛光大辭典光碟版,設立“佛光衛視”(現更名為“人間衛視”),並於台中協辦廣播電台。2000年創辦台灣地區第一份佛教日報《人間福報》,2001年將發行二十餘年的《普門》雜誌轉型為《普門學報》論文雙月刊;同時成立“法藏文庫”,收錄海峽兩岸有關佛學的碩、博士論文及世界各地漢文論文,輯成《中國佛教學術論典》、《中國佛教文化論叢》各一百冊等。
大師著作等身,撰有《釋迦牟尼佛傳》、《星雲大師講演集》、《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佛光祈願文》、《迷悟之間》、《當代人心思潮》、《人間佛教系列》、《人間佛教語錄》等,總計近兩千萬言,並被翻譯成英、日、西、葡等十餘種文字,流通世界各地。
大師教化宏廣,計有來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餘人,全球信眾則達數百萬之多;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倡導“地球人”思想,對“歡喜與融和,同體與共生,尊重與包容,平等與和平,自然與生命,圓滿與自在,公是與公非,發心與發展,自覺與行佛”等理念多所發揚。1991年成立“國際佛光會”,被推為世界總會會長;於五大洲成立一百七十餘個國家地區協會,成為全球華人最大的社團,實踐“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想。創會以來,先後在世界各大名都,如洛杉磯、多倫多、巴黎、悉尼等地召開世界會員大會,每次與會代表都在五千人以上;2003年通過聯合國審查肯定,正式加入“聯合國非政府組織”(NGO)。
為促進世界和平,大師曾與南傳佛教、藏傳佛教等各領袖交換意見,世界上亦德風遠播,舉其犖犖大者如:1995年獲全印度佛教大會頒發佛寶獎;2000年在第二十一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上,泰國總理乃川先生頒贈“佛教最佳貢獻獎”,表彰大師對世界佛教的成就。2006年獲香港鳳凰衛視頒贈“安定身心獎”,以及世界華文作家協會頒“終身成就獎”,美國共和黨亞裔總部代表布希總統頒贈“傑出成就獎”。
1978年起,先後榮膺美國東方大學、智利聖多瑪斯大學、泰國朱拉隆功大學、韓國東國大學、泰國瑪古德大學、中國台灣輔仁大學、澳洲葛雷菲斯大學等校之榮譽博士學位。
1988年,被譽為北美第一大佛寺的西來寺落成之際,除了傳授“萬佛三壇大戒”,為西方國家第一次傳授三壇大戒外,同時主辦“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六屆大會”,開啟海峽兩岸佛教界代表同時參加會議之先例,為兩岸佛教界首開平等交流之創舉。
1998年2月遠至印度菩提伽耶傳授國際三壇大戒及多次在家五戒、菩薩戒,恢復南傳佛教國家失傳千餘年的
比丘尼戒法。2004年11月至澳洲南天寺傳授國際三壇大戒,為澳洲佛教史上首度傳授三壇大戒。大師並積極推動台灣地區佛誕節的設立。
1998年4月8日,大師率團從印度恭迎佛牙舍利蒞台安奉;2001年10月前往美國紐約“9.11事件”地點,為罹難者祝禱;2002年元月與大陸有關方面達成佛指舍利來台協定,以“星雲牽頭,聯合迎請,共同供奉,絕對安全”為原則,後組成“台灣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員會”,至西安法門寺迎請舍利蒞台供奉三十七日;2003年7月,大師應邀至廈門南普陀寺參加“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界為降伏‘非典’國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大法會”;同年11月,應邀參加“鑒真大師東渡成功一二五。年紀念大會”;隨後率領佛光山梵唄讚頌團,首度應邀至北京、上海演出;2004年2月,兩岸佛教界共同組成“中華佛教音樂展演團”,至台、港地區,以及澳、美、加等地巡迴展演;2006年3月,應邀到享有“千年學府”之譽的湖南長沙嶽麓書院,講說“中國文化與五乘佛法”,是為歷史上第一位到此講學的出家人。同年4月應邀出席於杭州舉辦之首屆“世界佛教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說“如何建設和諧社會”,寫下宗教和平交流新頁。
2004年應聘擔任“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委員會主任委員,與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道教等領袖,共同出席“和平音樂祈福大會”,促進宗教交流;11月,與瑞典諾貝爾文學獎審查人馬悅然教授及漢學家羅多弼教授就“佛教與文學”、“佛教與世界和平”進行交流座談。
大師自1989年訪問大陸後,便一直心繫祖國的統一,主張一個中國。近年回宜興復興祖庭大覺寺,並捐建揚州鑒真圖書館、接受蘇州寒山寺的贈鐘,期能促進中國統一,帶動世界和平。
大師對佛教制度化、現代化、人間化、國際化的發展,可說厥功至偉!

章節目錄

總序:人間佛教正法久住
星雲大師略傳
佛教與生活(一)
佛教與生活(二)
佛教與生活(三)
生活與信仰
生活與道德
生活與修持
生活與般若
行為平坦的道路
身心安住的家園
人生十問
如何美化人生
談你說我
談情說愛
……

序言

《佛教與人生》序
淨 慧
2001年3月22日於河北趙州柏林禪寺問禪寮
潘宗光先生先著《心經與生活智慧》,以深入淺出、明白曉暢之文字,發輝般若奧義,頗受學界歡迎,洛陽紙貴,一版再版。今又著《佛教與人生》一書,蒙遠道以書稿見問,幸先讀為快。潘先生在書中緊扣佛教與人生之主題,就二者之密切關係,婉婉道來,言近旨遠,言簡意賅,對於當今時代弘法利生而言,實為當機之作。
講到佛教,過去太虛大師有過這樣的詮釋:“佛教由佛陀圓覺之真理與群生各別之時機所構成”。故佛教有兩大原則:“一曰契真理,二曰協時機。”非契真理則失佛教之體,非協時機則失佛教之用。契理契機,體用雙彰,方為佛陀出現世間之本懷,亦即佛教弘傳於世之使命。佛教能夠歷久不衰、彌久彌新,究其根本實在此也。
佛陀之教法流傳二千餘年之久,經過不同時空環境的歷練,在其自身發展的漫長歲月中形成了諸多特性,就其要者而言,有以下諸端:1、教主人格的莊嚴性。2、教義體系的完整性。3、教團組織的穩定性。4、教化目標的利他性。5、終極關係的圓滿性。6、佛與眾生的平等性。7、不同文化的包容性。8、不同時空的適應性。這應是佛教最具代表性的一些特徵,也是佛教契理契機原則的具體落實。
講到“人生”,佛教雖是普為一切有情所設,但以人為中心,人是十法界中迷悟升沉的樞紐,四聖六凡皆以“人道”為起點。
根據《長阿含經》卷二十《世紀經》所說,人類有三事優勝於諸天:
一者勇猛強記,能造業行;二者勇猛強記,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強記,佛出其土。
《立世阿毗曇論》說人類有八大優勢:
一聰明故,二為勝故,三意微細故,四正覺故,五智慧增上故,六能別虛實故,七聖道正器故,八聰慧業所生故。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等見品》說:
人間於天則是善處,……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
同經卷二十八《聽法品》載:
佛言:……我身生於人間,長於人間,於人間得佛。
因而,佛經中處處強調“人身難得”,要我們珍惜人生,珍惜生命,利用有限生命,廣作利他善事。
人之要義於此可見。所謂“生”就其應有之義,含有生命、生活、生死三個方面,但三即一、一即三,既不可混淆,亦不可等同。生命在剎那中起滅,生活在剎那中變化,生死在剎那中相續。有生命即有生活,有生活即有生死。有生命即有意識,有意識即有感受,有感受即有苦樂,有苦樂即有分別,有分別即有迎拒,有迎拒即有人我是非種種煩惱叢生。這大概就是我們所說的生活。生命也好,生活也好,均受種種條件的制約,不得自由,不得自在。佛教於此說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緣起性空。
佛教講人生之實義,最後歸結為轉變迷失之人生而成就覺悟之人生。在此轉變、成就的當下,認識到生命即生死、生活即生死,敢於直面人生,改造人生,推己及人,自他互利,此即於生死中而覺悟人生,於生活中而奉獻人生。能如此,則能於生活中覺醒生命,成就生命,提升生命,圓滿生命;能如此,則能在生活中了卻生死,在生死中淨化生活。至此,佛教與人生之實義方能躍然於紙上,亦能落實於言行之中。所謂坐而論,起而行,解行相資,理論與實踐合一,覺悟人生與奉獻人生不二。能如此,則五戒十善始於當下,六度萬行行於當下,佛教自他二利之精神必然光耀於世間。
在此書問世之際,謹贊數語,願與慕先生之名、讀先生之書者共勉。是為序。

價值

正確地了解、認識佛教,星雲大師的這本著作,是一個適合的入門。撇開佛教而言,若你想得到一些正確人生態度的指引,《佛教與人生》也是值得推介的。《佛教與人生》中收錄的十三篇文章具體闡述了佛教與日常生活的關係,並指出生活需要佛教指導這一觀點。

文章

余秋雨《佛教與人生》

我只是一個文化思考者和文化研究者,每次到普陀山,總覺得除了崇敬之心外,還有一點點遺憾。宗教聖地需要有一種精神的啟悟,有一種心靈的洗滌。普陀山佛事很多,香燭很多,但是談佛教與人生的講堂還是少了一點。
平常我是很少參加各種研討會的,但這次我一定要來普陀山,其目的就是一起倡導普陀山文化。
我對佛法了解不多,但對人生很有感觸。在我的人生過程當中,佛教文化對我幫助很大。我出生在浙江餘姚的一個小山村,剛出生時,兵荒馬亂。這時候平心而論,在這塊土地上,沒有任何一種力量能建立起碼的精神秩序,但為什麼一代代人活下來了,這個社會大體能夠安定,像我還能夠識字求得教育,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在這塊土地上一直沒有失去的是佛教的種子。因為每家都有媽媽,每家都有妻子,她們都是佛教信徒的話,用文化語言來說,對每個家庭道德層面底線的維持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我曾經在《文化苦旅》中寫到一個非常驚險的故事,我二歲的時候被隔壁鄰居的一個土匪綁架,我外婆發現後在後面追,土匪則在前面逃,結果綁匪逃到了一個正在做佛事的寺廟裡,於是就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他進入了一個很擁擠的人群,抱著我邁不開大步子。他聽到了木魚聲,聽到了念佛誦經的聲音,受氣氛的籠罩,他在寺廟裡呆了很長時間,當最後走出寺廟時,他溫和地把我抱回我家中。後來,祖母告訴我,這是群體性的佛教儀式對一個不良之徒暫時性的啟迪。
到現在為止,我對學生的第一個要求是善良,如果沒有善良,後面的知識什麼都談不上。
大家知道,我換了很多很多的工作,而且每個工作都是我做得最好的時候不要了,離開了。這點對於不了解佛教文化的人一定感到非常奇怪。但我相信,對佛教比較理解的人一定能夠領悟我的行為。其實,你認為你是什麼家、什麼專業都帶有很大的虛假性。你是偶爾的進步,哪怕你有很大的成就,你也不能執著於此。你要破除這個執著。大家都知道我做過一段時間的院長,在做得最好的時候,我提出辭職,我一定要用我的行為,破除一個做官的執著,一個美麗的陷阱。如果一直做官,大家就看不到我後來寫的那么多書了。我不斷地破除對生命的執著,我把握住了自己生命的自由。在我不斷破除我的崗位甚至官位時,我還要破除空間的執著。家鄉是可愛的,但是我離開了。
我對中華文化到底了解多少?從書本到書本,有很多的不可靠,所以我開始旅遊。在《千年一嘆》里,我寫道法顯和玄奘,在巴基斯坦的一個山頭,我發現年邁的法顯從中國回來,還有年輕的玄奘,他們非常不容易。因為路上要背很多東西,不僅有經文還有禮物,他們還要投宿。一路上,我不斷尋找他們的足跡,使我能夠走完這么多的路。這一點,要感謝古代佛教旅行家的鼓勵。但是破除空間之後,你的文化感覺和人文感悟會完全不一樣了。
在考察的最後一段時間,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追蹤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地,一直到他苦修的山洞。那真是艱難。當時感覺佛祖釋迦牟尼在苦修的時候看到了太多的苦,所以在尋求一種擺脫苦的真理,來到菩提樹下打坐。一點一點使我對釋迦牟尼這種非常偉大地求得自己解脫和人民大眾脫離苦海的精神,求得了自己的理解,有了親身體會。你要脫離自己的空間,在走的過程中,讓你的生命與空間連在一起。
雖然我不是出家人,但是我的不斷離開,的確受到了佛法的影響。
現在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競爭戰場越來越大,競爭程度越來越激烈,……,在這個情況下,很多人希望通過文化來解決。其實文化裡面有著很多複雜的事情,光講文化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但是佛教文化可能拯救,帶來生機,否則,精神全面下滑,所有的生命質量都會大大地降低。

釋金明《佛教與人生》

說到佛法,通常有句話說:“佛法無邊”,這句話並不是說佛有甚么法術,好像變魔術一般,千變萬化,令人捉摸不到。卻是說佛的道理,浩如煙海,我們即使盡一生的精力,也難窮究到徹底。那么,這樣多的佛法,當然不是在一兩個鐘頭的時間,可以說完的。所以,我今天只想從佛法與人生的關係這一方面,提出幾點來和諸位互相研究。
佛法,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釋迦牟尼佛的一生歷史,各位大多數都知道,我想毋須多說了。釋迦牟尼佛是降生在人間,成道在人間和說法在人間的,所以他的教法,跟我們人生是有很密切的關係的。
佛法是闡明人生宇宙的真理的,釋迦牟尼佛自己覺悟了人生宇宙的真理以後,為了要使世界上還沒有覺悟的人覺悟,便到處去演說佛法。當時佛所說的許多教法,經過後來弟子們編集,就成為三藏十二部經典。在那么多的教典裡面,它所詮說的道理,當然是很多很多,其間有四種道理,是極為重要的,不管是南傳的小乘佛教也好,北傳的大乘佛教也好,都認為它是最根本的。那么,這四種根本而重要的道理是什麼呢?它是:
一、無常——世界上的一切東西,沒有一樣不是時時刻刻在遷流變易的,沒有一樣不是剎那剎那在演化不息的。惟其變化無常,所以人生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不過一般人心粗,沒有覺察到這種剎那的變化罷了!中國有句話說:“滄海變桑田,桑田變滄海”,這就是說明世間是無常的。
一般人心裡,總有一種虛妄的執見,認為世間是常住不變的。因此貪求無厭,一切要占為己有。由是起惑造業,輪轉生死,不能解脫。所以佛法揭示無常,目的就是要破除人生的妄執。學佛的人,如果明白了這種無常的道理,便可悟到人生的一切,都好像空中的浮雲,水上的泡影,鏡里的空花,水中的明月一般,虛幻不實!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二、苦——我們的心理上,有貪、嗔、痴、煩惱擾亂的痛苦;我們的身體上,有老、病、死相繼而來的痛苦;我們在家庭里,有愁衣、愁食、生離、死別的痛苦;我們在社會上,有是非鬥爭,怨憎相會的痛苦;除此以外,我們內心有所求不得的痛苦;外界有風災、水災、兵災、瘟疫等痛苦;人生在世,實在苦難多了!苦,時時控制我們,威脅我們;苦,緊緊跟著我們,綁著我們,使我們動彈不得,解脫不能,所以人生就一直在苦中討生活了。
我平常最不喜歡談苦,因為一談到苦,不但眉頭會皺,好像心裡都苦起來。但是,現實的世間確實是苦的,使我不能不談。學佛的目的,便是要離苦得樂,所以我們應該要先認識苦。知道了苦,才能痛下決心,修習佛法,追求快樂,所以知苦是入道之門。
三、空——空是甚么?空是緣起。世界上一切形形色色、事事物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的。因,是生起事物的主要條件,緣、是生起事物的輔助條件;因緣湊合,事物就生起存在;因緣離散,事物便易告消滅,消滅即是空。所以佛法說空,乃是緣起性空,並不是空無的空。說得明白一點,就是一切事物既是仗因托緣而生,離開了因緣便沒有固定的自性,沒有自性,所以說是空的。我們人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組合而成的;四大離散,身體就不能存在,這就是空。其實,這四大離散的空,還是從淺顯的意義說的;若深一層說,我們四大組成的身體,即是現前存在的時候,也就是空;毋須等待四大離散時才空,因為四大的本身,當體即空。
許多不明佛法的人,往往誤解了這“四大皆空”的意義。比方好像信佛的人如果與不信佛的人為了某些事爭執時,不信佛的人便理直氣壯地說:“你們學佛拜佛的人,四大皆空,還跟我們爭甚么?”其實,四大皆空,不是專指學佛或拜佛的人,凡是有身體的,不管拜不拜佛,都是四大皆空。所以拜佛也好,不拜佛也好,要是大家對這四大皆空的道理,有了正確的認識,那社會上許多無謂的爭執,便可以大大的減少了。
四、無我——我是甚么?中文“我”字,左邊是手,右邊是戈。戈是干戈,代表兵器,手上拿著兵器的傢伙,殺氣騰騰,一望就知道不是個好惹的東西;所以一個我見重我執深的人,到處不受人歡迎。我,不是一個好東西;但是一般人都認為每個人都有一個我的存在。你要是問他:“你有一個我,我在那裡?”他一定拍著自己的胸膛,或者指著自己的鼻子說:“這不是我是什麼?”其實,我們的身體,是四大假合的,根本就沒有我!普通人一般都認為生命體是我。根據佛法分析起來,我們的生命體,是由五蘊組織而成的。五蘊是什麼?色、受、想、行、識;色蘊屬物質,受、想、行、識四蘊屬精神;在這屬於精神的四蘊裡面,識蘊是精神的主體,而受、想、行三蘊是精神的附屬。我們由這五蘊組成的生命體,只是因緣的假合,並沒有自體,不能常住,所以說是“無我”。
佛教雖有高深的哲理,但不是只講理論的宗教,而是特別注重實行的;就是要把所解悟到的理論,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起來;理論配合實踐,言行一致,才是真正的奉行佛法。
中國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先生,是一位通達佛法的佛教徒,他和佛印禪師是好朋友。有一天,蘇東坡去拜訪佛印禪師,恰巧佛印禪師正在講經,聽眾把整個大講堂擠得滿滿的。這時,佛印禪師便對他打著禪風機語說道:“此間無大學士的坐處!”蘇東坡是個學佛參禪多年的人,他聽了這句話,也用禪宗的話回答他道:“何不暫借禪師的四大之身為座?”佛印禪師是一位解行相應學養很好的高僧,當下便笑著對蘇東坡說:“老僧有個問題請教大學士,你若回答得出,即將身子給你坐;要是回答不出,請你將玉帶留在此間,永鎮山門?”蘇東坡聽了很得意,他以為自己通達佛法,這一回是穩操勝卷了,便說:“好的!好的!請你問吧!”佛印禪師問道:“四大皆空,五蘊無我,請問學士以甚么為座?”這一下,把才華橫溢滿腹經論的大學士蘇東坡,問得瞠目無以對!於是把皇帝賜給他的一條玉帶解下來,留為紀念。這一件事一直流傳到現在,成為千古佳話。
佛教的道理雖然很多,但是上面所說的無常、苦、空、無我四種道理,卻是最根本的要義。接著下來,我要談到人生的意義了。人生的解釋,說的人各有不同,大約不出四種:一、生命,二、生活,三、生存,四、生死。前三種是連續的,因為生命是人生的延續,要延續人生的生命,必須要有適當的生活,而因有了適當的生活,人的生命才能夠生存;所以這生命、生活與生存,好像是三義一體的,而人生便是生命、生活與生存三者的總和。這裡值得提出一談的,是人生的生活問題,中國古人談到人生的生活,常舉出“食、色”兩個字;現在的人談生活,就說“衣、食、住、行”。不管是古人說“食色”也好,今人說“衣食”也好,“食”,應該要抱括兩種,那就是物質的食和精神的食。物質的食是飲食,可以滋養生命,使生命延續,使生命生存;精神的食是文化食糧,可以增進智識,能夠使人生的生活上軌道,過著有意義的生活,使人生的生存快樂,進而使生命升華。一般人只注意到前者,講究物質生活,對於後者的精神生活,卻被忽略了。所以那種沉迷與麻醉物質生活的人生,終歸是空洞的!
從佛法的觀點說,人生除了生活應該過得有意義以外,還要注意到生死的問題;惟有這樣,生存才有價值,生命才有歸宿。
生死,是一件大事,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上說:“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裡“大事因緣”,就是指生死大事。從這可見生死問題的重要!佛是覺悟的人,在佛的慧眼觀察起來,我們人生被無明煩惱所迷困,起惑造業,輪迴六道,枉受生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實在可憐!所以他慈悲心切,說法度生,其目的無非就是要喚醒沉迷在生死大夢中的眾生。所以解脫生死,是大小乘學佛的人一致的要求。
我們為什麼會輪迴生死?誰在起惑造業?誰在輪迴生死?這都是心,所以佛法教我們要修心。不過說到修心離欲,有些人覺得那是自討苦吃。他們說:“有好看的東西不看,有好聽的聲音不聽,有芬芳的香不聞,有可口的味不吃,這是多么傻啊!”可是他不知道我們的心,好像野馬一般,如果沒有人去騎它,去管束它,讓它隨心所欲,亂跑亂闖,那是多么危險的呀!所以一般人不要修心,只求享受,等到大限一到,就會手忙腳亂了。
從前有一個大富翁,一連娶了四位太太。大太太很體貼丈夫,時時跟著富翁,百依百順,照顧富翁無微不至;可是富翁卻嫌她不夠漂亮,不要睬她。娶個二太太,雖然漂亮一點,但是還不夠媚,起初富翁還有一點愛她,到了後來,便慢慢把她疏遠了。再娶一位三太太,不但漂亮,而且能幹,這使富翁愛戀不捨了。但是得隴望蜀,見異思遷,這是人之常情,富翁自從娶到美若天仙的四太太以後,他把大、二、三太太都忘了,他買了很多化裝品給四太太,用最香的肥皂給她洗身體,終日和四太太在一起,恩恩愛愛,相戀不離,大有“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之慨!然而韶華易逝,好景不常,富翁在與四太太過著甜蜜的生活中,漸近暮年,“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不勝慨嘆!
有一天,富翁患了不治之症,病入膏肓,醫藥失效。臨終時,富翁叫四太太到床前,跟她商量道:“我心愛的四太太呀!我雖然有四位太太,但是最心愛的只有你,所以也待你最好,我一刻也不能和你分離;現在,醫生說我的生命,已經維持不了多久,我想,我一個人死了多孤單,你跟我一道兒死去好嗎?”四太太聽了,花容失色道:“你怎么會這樣想?你年紀大了,應當要死,我年紀還輕,怎能跟你去呢?”說了也不再看富翁一眼,就跑開了。富翁嘆一口氣,沒有辦法,再叫三太太出來,把剛才的話再說一遍,請三太太跟他一同死去,三太太聽了發抖起來,連忙答道:“這怎么行?我年紀這么輕,你死了我還可以嫁給別人,怎么跟你去?”說著趕快跑開。富翁又是嘆一口氣,再叫二太太出來,又把剛才的話,來跟二太太商量;二太太聽了,連忙搖手道:“不能!不能!家裡的事都要我管,我怎么可以丟了家庭事務跟你去呢?為了夫妻的感情,你若死了,我會送你到郊外的墳墓!”富翁又失望了,這個時候,他想到平時不睬的大太來,無可奈何,又把大太太叫到床前來,這一回,富翁幾乎聲淚俱下了,道歉帶懇求地向大太太說:“大太太!真對不起你,我過去對你太冷落了。我現在要死去,一個人多寂寞,四太太、三太太、二太太都不要和我去,你肯跟我一道兒死去嗎?”大太太一口就答應道:“嫁夫應該要隨夫,做丈夫的死去了,我做妻子的怎么能單獨活著,我決定跟你一起死去!”這出乎意料之外的話,富翁雖然聽得很清楚,好像還不相信他自己的耳朵,他再問大太太:“你!你!你願意陪我一道兒去死?大太太點點頭;這時,富翁如夢初醒,很懊悔地對大太太道:”唉!以前我不知道你對我這么忠心,一直把你忘了;我愛四太太、三太太、二太太,那知她們忘恩負義,到現在都離開了我,不肯陪我死。想不到我沒看重你,你反而願意永久和我在一起。唉!我太辜負你了,我為什麼不早對你好呢?“富翁說了之後,就和大太太擁抱一起死去了。
這一則精彩的故事,是從前釋迦牟尼佛對他的弟子們說的。故事中那美若天仙的四太太,就是指我們的身體,每個人都為自己身體,裝飾得美麗,打扮得年青,但美麗年青,對我們的將來,並沒有幫助。要再改嫁的三太太,就是指大家喜愛的錢財,人死的時候,再多錢財也要讓給別人用了。要照顧家庭的二太太,就是指那困難時才思念的親戚朋友,親戚朋友在世間未完的事還多,人去世時,他最多在送殯的行列中走一程。一向沒有得到理睬的大太太,就是我們的心,心常常跟著我們,為我們服務,我們卻不去理睬它。這故事不但精彩,而且饒有意義,它警示我們人生要時常護心,時常修心。人生除了要解決生活問題以外,還要注意到生死問題。
佛法說世間一切是變化無常的,所以痛苦是有解除的可能。你若不肯努力向上,好的樂的可能因無常變成壞的苦的;你若肯努力向上,壞的苦的也可能因無常而變成好的樂的。
佛法說人生是痛苦缺憾的,所以我們不應該苟安現實,尤其不能因痛苦而畏縮,而應要努力去爭取改進與擺脫。
佛法說世間一切是緣起性空的,所以利人就是利己,害人就是害己。利己要在利人中求,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
佛法說人生是五蘊和合無我的,所以我們應該捐除我見,打破我執,積極為人群、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謀幸福。
佛法是指導人生的,改進人生的,淨化人生的,因此,儘管人生是苦難重重的,但是我們能夠跟著佛法的指導去實踐,便可以由缺陷達到美滿,由迷夢達到覺悟,由生死達到解脫。所以,佛法與人生,是有極密切的關係,我們應該修習佛法,向人生的真、善、美的目標邁進!

講座

簡介

2008年3月1日,為弘揚佛教愛國愛教愛人民的優良傳統,陶冶良好身心,鑄造積極人生,構建和諧社會,由上海青浦區政協經濟委員會、青浦區工商聯、清華大學同學會(上海地區)聯合在上海市青浦區區委黨校禮堂隆重舉行“佛教與人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專題知識講座。
“佛教與人生”講座現場“佛教與人生”講座現場

參加

陝西師範大學佛教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吳言生教授應邀作學術報告。青浦區政協主席張布爾先生、副主席顧鋒先生、張正翔先生,秘書長李金榮先生,清華大學上海同學會會長顧強先生,清華大學國學班項目負責人劉鐵龍先生,上海蘭生集團總裁湯建華先生,上海東方證券董事長王益民先生,以及青浦區政協委員、青浦區工商聯常委、執委,清華大學國學班、總栽班等學員,佛教屆法師、居士約四百餘人參加了講座。講座由顧鋒先生主持。

內容

吳言生教授的講座從四個方面,探討了佛教對人生的啟迪作用,以及佛教思想對構建和諧社會的積極意義,講座將禪與生活打成一片,獲得了強烈的共鳴,大家紛紛表示,要把對“佛教與人生”講座的體悟,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要樂觀積極,豁達包容,勇於擔當,勇於奉獻,活出一個精采的人生,奉獻的人生,為建構和諧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建議

2008年3月1日晚上,清華同學會的同學們舉辦了“佛教與人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專題座談會。更慶寺住持益西仁波切,希望大家將之運用到生活中去,轉化成生命的受用,並從活學活用、智慧慈悲、體驗無常、放下雜念、生命輪迴、平常心態六個方面,作了精采的開示。

弘法

兩個問題

不過在這裡有兩個問題:一般社會不明佛理的人,的確有誤會佛教是人死的,不是人生的,因他們看見許多人平常與佛教沒有什麼關係,每到家裡死了人,才到廟中請僧尼去念經,這不是證明佛法是到人死的時候才用得著的嗎?還有人誤會佛教是消極厭世的,逃避現實的,與人生社會沒有什麼關係,因佛教專門談空,說一切法都是空的,既然一切法都是空的,還不足以證明佛教是厭世,是逃避現實社會的責任嗎?所以認為佛教與人生似乎沒有多大關係。關於這兩個問題,現在簡單地先來解答一下:
佛教的法門,原有兩類:一類法門是注重現實人生的身心健康,家庭和樂,社會互助,政治修明,國家繁榮,世界太平,如藥師法門,及菩薩所修的六度法門等等,都是正視現實,憑自己的力量,廣建善業,以期自利利人的。一類法門是提倡念佛禮誦,加被生者消災滅罪,福佑死者往生樂土。如求生淨土的彌陀法門,就是憑他佛菩薩的力量扶助,使罪業沉重者轉危為安。但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盛行很廣,大家都認為念佛容易,尤其能幫助死者往生,所以造成家裡死了人就請僧尼念佛念經的風氣,於是有人看到這種情勢,就認為佛教是人死了才用到的,把佛教注重現生行善修福,面對人生,正視現實的人倫正法,善生之道都疏忽了,遂使人生的佛教,變成人死的佛教。同時佛教講空,是要空去煩惱主觀的執障,並不說空了什麼都不要,如果是這樣,何必勸人為善?為善有什麼用!

人性提高

先從人性來講,佛教與人生最親切的關係,是在提高人性。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發現大地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的都可成佛,這佛性,就是人性的提高與發展。這一發現,給予人生無限的光明與福樂,也找到了人生向善最高的目標或歸宿;在佛陀沒有發現佛性以前,我們的人生,可說是迷迷糊糊,渺渺茫茫,長夜漫漫,黑漆一團,沒有光,也找不到熱。同時這個發現,在人生社會,引起兩個很大的啟示作用:一是人人皆有佛性,則人生社會,絕對平等,一切社會不平等的階級制度,在平等的佛法中都站不住腳。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是如此。一是人人都可做佛,給予人生很大的鼓勵,因為不但富貴智慧的人可以學佛,可以成佛,就是貧窮愚痴的人,只要自己能向善學乖,一樣可以有成功的希望。如佛陀在世時 ,做馬夫的優波離,掃地的周梨盤特,擔糞的尼提,都能夠從學佛獲得成功,他們從最卑下的奴隸賤民,而翻身為最尊貴的聖者。就拿現在來講吧,亦有人因境遇坎坷,時運不濟,往往心情消極,意志消沉,走向自殺的道路,想要毀滅自己,後來聽到佛法,或看見佛經,體會佛陀的道理,對人生種種的啟示興鼓勵,自己可以創造自己的福運,改變自己不良的環境,即生可以實現理想,因此激發本能,心情由消極轉趨積極,改變觀念,重新做人。
在兩年前,我在一個佛教雜誌上,看到張君志聖寫的「信佛因緣」。他有個小康之家,家裡有一妻一子,生活尚好。但在他廿九歲那年,忽然發生不幸之事,妻子急症亡故,跟著兒子放學回家,又被車撞死,真是禍不單行,使他的精神陷於極度痛苦,朝晚都徘徊於海邊,想跳海自殺。而因他常常徘徊海邊,小偷又乘虛而入,偷了他的財物,使他對人生更感悲哀與失望,再也生活不下去。可是一次無意中經過寺門,被人拉入法堂聽經,剛剛聽到法師在講三世因果的道理,說及人生的父母兄弟,妻子眷屬,都有冤緣的關係,有緣的是來報恩,令你歡喜,有冤的是來報仇,令你苦惱。使他想到自己妻兒的逝世,害他痛苦,莫韭前世害過他們,今世來報仇,於是心就平了一半,精神的痛苦也減輕了。因為多與佛門中人接觸,有些人知道他過去生命中的一頁慘史,也時時以佛理開解他,使他的心情漸漸的積極起來,重建家庭,重新過著溫暖的生活,且為我佛信徒,幫忙佛教做了許多慈善事業。一個人到了死亡邊緣,而被佛法救回來,重新做人,這正是佛教對於人生有益的證明。

少欲知足

再從修養來講,佛教與人生的關係亦很切實。佛陀成道不久,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講阿含經,常常教誡門徒做生活修養的工夫,先由「少欲知足」,做到「離欲清淨」。這欲,是指飲食男女等貪慾。人生有貪慾,就有煩惱,有煩惱障蔽佛性,失去靈明,愚痴無智,是非不辨,爭奪以興。故阿含苦陰經中說:「以欲為本故,子共母爭,母共子爭,父子兄弟親族輾轉共爭,更相說惡,何況他人?」這是說明家庭鬥爭,親族鬥爭,都起於私慾。又說:「以欲為本故,王王共爭,民民共爭,國國共爭。彼因共相爭故,以種種器杖轉相加害,或以手杈石擲,或以杖打刀斫。」這也是說明人類由於私慾作祟,弄得王與王爭,民與民爭,國與國爭。因此佛陀誡人少欲知足,除了為公眾的利益與人論辯,決不為達到私慾的希求,貪取無厭,與人爭執。故由少欲知足,做到離欲清淨,身心快樂,是佛陀從經驗中教人修養的一貫工夫。
世人皆因徇於一己的私慾,被私慾俘虜,做私慾奴隸,世間才有戰爭,使人類受到腥風血雨的災劫。如世界第一次大戰時,許多人都說是為了「麵包問題」。及戰爭結束,所耗去的軍費,以美鈔連續起來,可繞地球幾個圈子。倘以這些所耗的軍費,轉移過來發展農業,增加農產,推想收成足以養活另一個星球的人。可見打仗並不完全為了麵包,還是為逞私慾、斗英雄。又以世界第二次大戰來說,第一次估計二千二百萬人死亡,三千零四十萬人受傷。毀滅物資,難以估計。所受的影響,遍於地球每個角落,慘痛之深,史無前例。可是戰爭結束,人心仍未痛定思痛,不見有何覺悟,依舊各為其私,乘亂取勢,以人食人,以人殺人。這種由貪慾而自私的禍害,試想除了佛法的法藥──少欲知足,離欲無爭,慈悲濟拔,犧牲小我,成全大我,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能使世界和平,眾生安樂呢?

無我為人

人類的多難,起於多欲,是指自私的欲愛。這欲愛有自我的欲愛,眷屬的欲愛,境界的欲愛,而以自我的欲愛為主體。自我的欲愛,是愛自己的身體,為人生最大的禍根,一切的貪慾,都因執我而起。由於執我的身體,跟上來的就有我的財產,我的名譽,我的妻子,我的車馬,以及我所占有的一切東西。凡是我心所欲,我力所及,莫不恣意爭逐,據為己有,爭之不已,世界從此多事,人生也就從此淪於苦海的泥淖,越陷越深,難以自拔。對於人生執我為是的道理,佛經中有個比喻說得很好:從前有一個人,天天想金,想得發狂。一天經過鬧市,看見一間金店,便走進去,拿了金子就跑,當堂被店主人捉住送將官里去。官問他為何在眾目睽睽之下,竟敢拿走人家的金子?這人答得很妙:當我拿金時,只看到金子,沒有看到旁人。這比喻執我的人,只知有我,不見有人。人們為了滿足自我的私慾,不惜明爭暗鬥,要爭權,要奪利,要享用豐富,要優越他人。你要如此,我亦要如此,弄得人我鬥爭,團體不和,社會不寧,禍根都從一個我字,生出一個私字,使人生走入了不光明的黑暗時代。
佛法的修養,首先注重無我,但要知無我,須先識唯心,一切都要從自己的本心做起。這從消極方面,先要剷除自己的私慾,打掃自己的心境,清淨無染,如鏡照物,明察秋毫,不被塵污;從積極方面,由透視一切事物的緣起性空,如幻如化,舍小我為大我,發出大智大悲無畏的精神,深入社會,廣建淨業,不惜犧牲自己,而為社會大眾廣謀福利,爭取世界和平,使人生趨於昇平樂業的和善之境。

緣起唯心

佛教的無我,是從緣起法上闡明的。佛教闡明世間一切的事物,它的生起,都有它的主因與助緣,單獨是不能生起的。如這張桌子,木料是它生起的主因,但如果沒有人工等助緣,是不能做成這張桌子的。由此一物推至其他的東西,因緣所生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如此,人生社會的存在,無非是種種主因與助緣的交織和合,所以社會應互助,人生應合作。同時人生社會既是從緣而起,這緣若是好的,人生就清淨和平,這緣若是壞的,人生就貪染雜亂。所以法華經說:「佛種從緣起」。又說:「隨於染淨緣。遂分十法界」。十法界分六凡法界與四聖法界。六凡法界的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是從染緣而起的;四聖法界的佛、菩薩、聲聞、緣覺,是從淨緣而生的。而染淨之緣的諸法,都是從心所造,心是一切萬法的總源,源清則水清,源濁則流濁,所以佛法注重修行必先修心。修得心淨則家庭淨,沒有了家庭鬥爭;心淨則社會淨,沒有了社會鬥爭;心淨則國家世界俱淨,沒有了國家鬥爭,世界鬥爭。故楞嚴經說:「當平心地,則世界一切地皆平」。在這裡,我們應深深地理解到佛教的推行與否,與人生的泰否,世界的安危,是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在儒書大學上說:「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儒學主張治國平天下,先由格物明理,誠意正心做起,這與佛教的基本修養,先修其心的道理,亦很接近。而憨山大師解釋格物之格字,為格去君心之非,格去物慾之蔽,則更顯出佛教息欲止爭,離欲清淨的道理,與人生向善,世界昇平大有關係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