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遙

余遙

余遙,農學家,小麥栽培專家,長期從事小麥栽培研究和科技管理,是中國作物栽培界德高望重小麥專家,是四川省首批評定的研究員。生於1934年,1956年畢業於四川大學農學系。曾任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所長(1985-1994年),曾任四川省作物學會理事長,省科技顧問團顧問,省科技廳項目論證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和農業部科技(小麥)顧問,中國作物學會常務理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余遙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34年
  • 職業:農學家
  • 畢業院校:四川大學農學系
  • 性別:男
人物概述,獻身小麥生產,當好顧問參謀,情系栽培科學,惜才如金,獲獎成果,主要論著,

人物概述

余遙同志是學術水平高,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在近50年科研和教學的生涯中,特別是在四川省農業科學院40年從事小麥栽培研究中,余遙和他的同事針對四川省不同時期小麥生產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社會需要,堅持內外結合、栽培育種結合的原則,先後研究提出“犀浦小麥高產經驗”,“晚麥高產技術”,“川西平原小麥高產途徑”,“四川省小麥小窩密植技術”,“小麥免耕簡化高產技術”等,發掘出“繁6”、“綿陽11”等著名品種的生產潛力,對四川省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小麥生產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獲農業部和四川省科技成果獎6項。余遙發表文章近50篇,參與<中國小麥學>編著,主編(編著)<四川小麥>等專著,撰寫的多篇生產建議,被省領導批轉全省參閱。余遙還在培養人才和振興作物栽培科學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余遙研究員是我省著名的農業科技專家,多次為全省的農業的發展獻計獻策,該同志學術、技術水平高,對農業科研和生產作出了重要貢獻。
1990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1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2年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98年被評為四川省學術帶頭人,1999年獲四川省委和省政府“九八年度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並獲第三屆“四川省優秀青年科技創新獎”;2000年獲中共四川省直機關工委“十佳”優秀共產黨員;2001年獲“四川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並獲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

獻身小麥生產

余遙到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不久,即隨老同志到川西平原的郫縣犀浦鄉蹲點,搞樣板田,重點解決這一地區小麥產量穩而不高(1800公斤/公頃)的問題,經過周密調查測定和對比試驗,認識到:小麥苗期土壤速效氮嚴重不足,基本苗太少和品種感病嚴重是低產的基本原因。對症下藥,採取每畝增施硫銨20斤(150公斤/公頃),基本苗20萬(300萬/公頃),確保畝穗數達到20萬(300萬/公頃),即所謂“3個20”的技術措施,收到了顯著的增產效果。1965年,犀浦樣板田小麥單產比1963年增加84.6%,溫江地區大面積推廣犀浦經驗,比對照增產38.4%。犀浦經驗引起了當時國務院農辦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的重視,分別派工作組前來了解情況,金善寶副院長也親臨視察。在中國農業科學院黃佩民等的幫助下,余遙等於1965年在<中國農業科學>上發表了“突破川西平原小麥產量穩而不高的技術關鍵”的論文。
余遙在於1972年主動請命到廣漢縣北外鄉蹲點,同當地領導和農技幹部緊密合作,研究解決因發展三熟制而帶來的晚播低產問題。余遙等經過調查後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核心是選用適宜晚播的春性早熟抗倒高產品種,代替生產上的弱冬性中遲熟品種。在他們四處蒐集品種的過程中,四川農學院顏濟給他們推薦了自己培育的包括“繁6”在內的幾個品種,顏濟當時認為,“繁6”前幾年試種過,不理想,“雅安矮”等較有希望。余遙等以廣漢為中心,鄰近幾個縣為副點,就晚播的適宜品種、密度、肥水管理、防病防倒等問題,開展小區試驗與大田對比。兩年結果一致表明,並不被育種者看好的“繁6”在適當增加密度和施肥量、早促早管的條件下,表現十分突出,穗多粒多、稈矮抗倒、早熟高產,晚播比其它品種增產20%以上,引起轟動,參觀取經者絡繹不絕。這一研究結果不僅促進了當時的晚麥增產,更重要的被發掘出來的“繁6”,成了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四川、貴州等省大面積的主栽品種,最大播種面積達81.8萬公頃,同時也表明:品種及其適宜栽培技術的結合是多么重要。1978年,這項栽培成果獲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繁6”獲一等獎。
改革開放之初,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要求增產的呼聲很高,有關領導和基層同志前來進行求教的不斷,余遙不顧自已剛大病不久,他和同事們一起,開始了新形勢下迅速提高小麥產量的技術途徑研究。從1978到1984年,余遙等的研究工作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探索四川省小麥播種方式的改革,二是研究川西平原小麥高產的新途徑,兩方面的工作相互促進。
由於四川麥區多數土壤比較粘重,秋雨也多,形成了以每公頃不足15萬窩(穴,下同)的稀大窩為主的播種方式。20世紀50年代後期起,生產上即先後有一些縮小行窩距獲增產的事例,但未引起重視,也未進行研究,只是一味地推廣條播,這在少數能保證條播質量的平壩麥區取得了增產效果,但在廣大粘濕麥地則收效甚微,直到20世紀70年代後期,稀大窩仍普遍存在,導致出苗不齊不勻不壯,土地利用率低,一般每公頃穗數不足200萬,產量不到2200公斤。另方面,原先推廣條播獲得增產的平原麥區,隨著生產水平提高又暴露出條播群體生長不勻且不易控制,通風透光不良,倒伏嚴重等問題,不能適應進一步高產的需要。
據此,余遙等和全省40個縣區的農技部門合作,對改革播種方式問題開展大規模協作研究。余遙等在省農科院連續5年的正規試驗結果:3種形式條播產量差異不顯著,而每公頃45萬窩的小窩密植較條播增產5.3%-12.1%,達顯著或極顯著標準。東西南北多點試驗結果,小窩密植較稀大窩和條播增產率均在10%以上,達顯著或極顯著標準。余遙等的研究指出:小窩密植增產的原因是:出苗整齊均勻;植株在田間分布呈“大分散,小集中”狀態,通風透光好,無效分櫱少;次生根多,抗倒伏力強;葉片同化產物較多,且向穗部轉移較好;穗數特別是穗粒數較多,千粒重較高。因此,在大面積一般栽培條件下,小窩密植能促進播種質量的規範化和精細化,利於保證苗全苗勻苗壯,增加穗數,是低產變高產的有效措施;在精細耕作的高產栽培下,它對小麥生長又具有促控結合的作用,能使群體和個體在整個生長期得到健壯均衡而又適度的發展,在形成產量的關鍵階段,同化和向穗部轉運有機物質的能力都較強,從而在單位面積上達到一定的穗數和較高的穗重,實現高產更高產。
由於小窩密植具有確切而顯著的增產效果,1984年全省推廣面積達103萬公頃,占當年小麥總面積的47.8%,增產3.8億多公斤。余遙等關於“四川省小窩密植增產技術”的研究成果,湖南農學院盛承師等引用這一技術加以改進而形成的“密點播綜合豐產技術”,增產十分顯著,1990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同一時期,余遙主持的“川西平原小麥高產途徑與技術關鍵”研究也取得成功。研究結果指出:選用穗重型良種(如綿陽11號),適當降低基本苗,改條播為小窩密植,依靠較多分櫱成穗,在一定穗數基礎上爭取較高穗重,是解決生產條件顯著改善後穗數和穗重矛盾,高產倒伏貪青矛盾,實現產量從每公頃4500公斤左右提高到6000-7500公斤的可靠途徑和技術關鍵。余遙等親自在廣漢指導的高產田,連續兩年獲畝產505.9公斤和506公斤(相當每公頃7588.5公斤和7600.5公斤)的創紀錄高產,大大開闊了人們的眼界。綿陽11號的巨大成功引起了四川小麥育種工作者對選育穗重型品種的重視,之後一系列這類品種相繼問世,對近20年來四川小麥產量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余遙主持的這項成果獲1983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綿陽11號的育種者和所在單位,對余遙等對該品種所做大量工作一再致以衷心的感謝,至今仍念念不忘。
余遙等關於小窩密植和川西平原高產途徑這兩項成果的主要內容,已載入1985年出版的《四川省志.農業志》,寫進金善寶主編1996年出版的《中國小麥學》,和余遙主編1998年出版的《四川小麥》等專著,並發表在《中國農業科學》等多種刊物上。
1985年以後,余遙擔任了所長職務,不再下鄉長期蹲點了,仍主持或參與小麥栽培研究,經常下鄉作調查研究。
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大量勞動力的轉移,對糧食生產的要求從單純追求產量轉變為高產優質高效並重,要求種植技術從繁雜向集約簡化轉變。余遙和他的同事敏銳地把握住這一變化,仍然採用內外結合的方法,開展高效簡化栽培技術研究,於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了以少免耕、精量機點播、調整氮磷比和施肥次數為內容的小麥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實施結果,比傳統技術增產6.6%,節本16.8%,而且具有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在此基礎上,以後的研究又增加稻草覆蓋等內容,形成更加完善的“稻茬麥露播覆草栽培技術”,受到廣大農民民眾歡迎,21世紀初已在大面積生產上推廣,於2002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余遙主動提出不列入受獎名單(這對他說來已經是第三次了),但內心深感欣慰。
余遙勤於動筆。對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工作中得到的體會,生產中發現的問題,他都及時地加以總結,寫成文章發表,變為社會“財富”。據不完全統計,迄今他發表的文章,近50篇,出版著作5本。
余遙曾把自已從事小麥栽培工作幾十年的經驗體會概括成六句大白話:深入生產,尋找關鍵;集中力量,堅持數年;上下內外,協力攻關;品種栽培,緊密相伴;勤於總結,多作宣傳;和衷共濟,高峰永攀。一些同志聽後說:通俗形象,經驗之談,頗受啟發。

當好顧問參謀

四川省西南部一些地方,多雨寡照,土壤粘濕,稻茬麥產量一向很低,效益差,20世紀90年代中期,部分民眾改小麥為高產牧草,發展奶牛,收入大增,省里組織專家前往考察。1981年,余遙等在廣漢縣推廣小窩密植技術,當余遙對這種因地制宜調整作物結構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後,一位領導同志說,余專家發話了,我可以放心大膽宣傳他們的經驗了。
從這些事例中,余遙認識到,要使專家的知識和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首先要讓領導接受,才能變為決策的依據和動力。1983年以來,余遙曾先後擔任四川省和部分基層單位的科技顧問、農業部小麥專家組顧問和省作物學會的領導職務。他總是認真對待這些社會兼職。據不完全統計,近20多年來,余遙就小麥生產、作物結構調整、加強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問題,向農業部、四川省領導提供的建議即有20多件,均被領導同志批轉或在報刊上發表。
1988年小麥秋播時,陰雨連綿,濕害嚴重,主管農業的副省長十分著急,問計余遙,余提出四條對策,領導認為很好,遂連夜寫成四篇技術建議,第二、三天即在四川日報發表,對當年戰勝濕害起了較大作用。1994年余遙為農業部《諮詢與決策》刊物撰寫的“對發展高產、優質、高效小麥生產的認識和建議”,得到部有關負責同志的好評。1997年,余遙根據多年在河南省的所見所聞,對比四川情況,找到差距,給省領導寫了“學習河南小麥生產經驗,提高四川小麥生產水平”的報告,省長、主管農業的副省長批示:看了這份報告“深受啟示”,認為“所提建議可行”。報告以<政府工作通報>的形式發到全省,對全省各級加強對小麥生產的領導,起到了作用。
余遙還特地總結自己的經驗和體會,撰寫成“寫好生產建議是農學家的一項重要任務”一文,在有關學術會議和幾種刊物上發表。

情系栽培科學

余遙從事栽培工作的科研和教學已近50年,對栽培研究的重要性有較深刻的認識,對栽培科學產生了一種“情結”。余遙認為:“生產條件是增產的基礎,優良品種是增產的‘內因’和‘先導’,栽培技術則起著綜合自然優勢、生產條件和品種特性,使之發揮最大增產效益的作用”。
曾經一段時間,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的作物栽培研究呈現萎縮之勢。面對這樣嚴峻的形勢,余遙同全國栽培界的同仁一起,利用各種機會,為振興作物栽培科學吶喊。1995年11月,他在一次全國性會議上發言說:“國家的計畫,總理的講話,已把作物栽培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抓住時機,進行具有說服力的呼籲,同時,栽培隊伍內部要認真總結經驗,提出切中時代需要能得到領導支持的研究項目”。在退休後兩年多的2002年5月,余遙又在第十次全國小麥栽培科學學術研討會上,滿懷激情地作了“時代需要與作物專家使命”的發言,並就此提出一些具體建議。2004年2月,余遙還在四川省科技廳召開的關於糧食安全計畫的座談上,就加強栽培研究作了專題發言。

惜才如金

常有人對余遙說:你真是不簡單,培養出那么多重要人物,應該授予你“伯樂獎”。他先後培養出了一批在川渝農業科技界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四川省省學術帶頭人和大專院校的領導,如現任的四川省農業科學院院長李躍建研究員,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的黃鋼研究員,以及西昌學院院長的夏明忠教授,重慶市科委副主任張文高級農藝師等農業科技人才,都認為他們的成長同餘遙老師的幫助支持分不開。
余遙對同他一起工作的年輕同志,家庭有困難的,給予資助,搬新家缺家俱的,贈送沙發,而在工作上學習上卻要求十分嚴格,有時甚至發火嚴厲批評,但年輕同志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沒有怨言。
余遙對年輕科技人員如何成才有一套自己的看法:高度的事業心是靈魂;廣博的知識、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較強的表達能力是基礎;深入實際,勤於動手,善於學習、思考是途徑;善待同行,團結協作是保證。
余遙在長期實踐中深感建立對科技人員業績評價的科學體系,對人才成長十分重要。為此,他經過認真調研,於1994年撰寫了“儘快建立對科技人員業績評價的科學體系”,發表在《中國科學報》1994年2月16日第一版。
已近古稀之年的余遙說,如果說幾十年來我有一些貢獻的話,第一位就是發現和提攜了一批有為的年輕人成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余遙非常樂意同年輕同志一起工作。他說,同這些人在一起,心情愉快,自己仿佛也年輕了許多。

獲獎成果

1、“晚麥高產技術”1978年獲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該成果促進了獲國家發明一等獎的小麥新品種“繁6”的示範推廣。
2、四川省小窩密植增產技術,獲農業部1984年技術改進一等獎,並被列為2000年我國小麥生產上大面積推廣的10項技術之一。湖南農學院盛承師等引用以上技術加以改進而形成的“密點播綜合豐產技術”,增產十分顯著,1990年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3、“川西平原小麥高產途徑與技術關鍵”,獲1983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這項成果既促進了川西平原等高產麥區產量的較快提高,又大大促進了綿陽11號良種在省內外迅速推廣到146萬公頃,成為四川省自育品種中推廣面積最大的一個。
4、“稻茬麥露播覆草栽培技術”,2002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5、“小麥免耕簡化高產技術”、“提高小麥產量的技術途徑研究等獲省科技進步成果獎

主要論著

1陳禹平,彭祖年,廖思樟,余遙(執筆).郫縣犀浦公社1964年小麥大面積高產經驗總結.中國農業科學,1964(9):18-21.
2餘遙,廖思樟,葉賢余,譚中和.突破川西平原小麥產量穩而不高的技術關鍵.中國農業科學,1965(10):17-20.
3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廣漢基點,等(余遙執筆).三熟條件下小麥遲播高產的幾個問題.農業科技通訊,1974(10):10-11.
4餘遙.科學栽培在川西平原小麥高產中的重要性.四川農業科技,1980(4):4-7.
5餘遙,吳光清.川西平原小麥高產途徑研究.農牧科技情報,1981(22):23-27.
6餘遙,吳光清,梁伯誠,袁禮勛.小窩密植是小麥高產的優良播種方式.農業科技通訊,1982(8):6.
7餘遙,吳光清,梁伯誠,袁禮勛,蔣永良,聶祥凡.小窩密植在小麥高產中的作用.中國農業科學,1983(4):36-43.
8餘遙編著.小麥高產途徑與主要技術.成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9黃鋼,袁禮勛,余遙,趙玉庭,宋治世.四川盆地稻茬小麥免耕栽培增產效果分析.作物雜誌,1990(4):26-27.
10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余遙,黃鋼執筆).“八五”四川省小麥畝產250公斤的可能性及關鍵措施.四川農業科技,1991(5):17-19.
11袁禮勛,黃鋼,余遙,趙玉庭,宋治世.四川盆地免耕稻茬麥增產機理研究.西南農業學報,1991(4):49-55.
12餘遙編著.小麥高產關鍵技術.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13餘遙,黃鋼,袁禮勛.成都平原小麥高產的實踐與展望.盧良恕主編《中國小麥栽培研究新進展》第78-84頁.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3.14餘遙.穩定提高我省小麥單產的途徑和措施.四川農業科技,1993(5):5-6.
15餘遙.儘快建立對科技人員業績評價的科學體系.中國科學報,1994年2月15日,第一版.
16餘遙.農業科技轉化要抓系統工程.四川日報,1995年5月26日,第三版.
17餘遙.如何實現我省小麥持續增產.四川日報,1995年10月22日,第二版.
18郭紹錚,余遙,沙征貴,黃鋼.南方冬小麥栽培技術.金善寶主編《中國小麥學》第二十章(651-693頁)。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年.
19餘遙,袁禮勛,黃鋼,吳光清.對發展高產優質高效小麥生產的認識和建議.江蘇農學院學報,1996(專刊):8-11.
20餘遙,黃鋼,吳光清,袁禮勛.振興作物栽培要處理好的幾個關係.江蘇農學院學報,1996(專刊):1-3.
21餘遙,黃鋼,袁禮勛,湯永祿.科學栽培在小麥生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原則.西南農業學報,1998(院慶專輯):9-13.
22餘遙,馬孝玲,毛正軒.小麥棉花高產栽培技術(中國農村文庫).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8.
23餘遙主編(第一、十一、十二、十三章主筆).四川小麥.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8.
24湯永祿,張大學,袁禮勛,余遙.栽培因素對丘陵旱地小麥的影響.四川農業大學學報,1999(2):152-158.
25袁禮勛,湯永祿,黃鋼,余遙.不同類型春性小麥品種的播期效應及其生產意義.西南農業學報,2000(2):25-31.
26餘遙.對適當調減四川小麥面積的意見.全國小麥栽培科學研討會論文集.北京:2000年,44-46.
27餘遙.亦師亦友贊先生-賀李堯權教授80華誕.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01(4):297-298.
28餘遙.認清形勢,開拓進取,迎接新世紀.四川農業科技,2001(1):1.
29餘遙.積極發展麵包小麥,促進小麥生產的產業化.四川農業科技,2001(11):4.
30餘遙.時代的需要與農學家的使命.四川農業科技,2002(9):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