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家巷鄉

舊鄉名。詳見佘家鎮。原佘家巷鄉,位於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東南,版圖面積123平方公里,海、陸交通便捷,特色、生態農業初具規模,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棗、棉、牧等農業主導產業優勢,是全縣冬棗產量最高、規模最大的鄉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佘家巷鄉
  • 別名:佘家巷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
  • 下轄地區:行政村55個
  • 政府駐地:佘家巷村
  • 郵政區碼:251903
  • 面積:123平方公里
  • 人口:3.8萬
歷史沿革,基本信息,鄉鎮簡介,轄區代碼,經濟建設,工業,畜牧業,招商引資,社會事業,計生工作,名勝古蹟,佘家港,東李文化遺址,傳統文藝,

歷史沿革

佘家巷原名佘家港,系覆鬴河下游古港口,1930年左右更名。1931年為無棣縣九區,1948年為佘家鄉,1950年9月為11區,1957年2月為佘家鄉,1958年9月為躍進公社,1959年1月為佘家公社,1984年5月改佘家巷鄉。
1973年鄧王公社併入佘家公社。1984年改佘家巷鄉、鄧王鄉。1996年,佘家巷鄉面積75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轄佘家巷、後張家倉、前張家倉、盧家倉、王家倉、馬家倉、杜家倉、劉家倉、楊家窯、小王家莊、東張、西張、王家莊、南石、北石、闞家倉、郭家倉、東道口、前道口、後道口、西李、東李、商家、蔡家、觀音堂、李官、程家莊、牛王東、牛王西、通官、郭官莊、王官32個行政村;
鄧王鄉面積48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轄中鄧、南鄧、東北鄧、西北鄧、武家莊、曾家莊、孫王莊、新立村、太平、塔李家、皂戶張、房家、東欒、西欒、單家、邢家、前店、趙家磨徐、小王家、楊家、栗家、邱家、姬家23個行政村。
2011年,撤銷佘家巷鄉,設立佘家鎮。

基本信息

佘家巷鄉(圖1)佘家巷鄉(圖1)
耕地面積:10.2萬畝
待開發荒鹼地:1萬畝
植棉面積:8萬畝
冬棗:300萬株
高速公路:2條津汕高速、威烏高速
省級公路:2條新海路、濱港路
縣鄉公路:2條信河路、蔡古路
鐵路:1條黃大鐵路
港口:1個佘家港
過境河流:5條小開河、青坡溝、小米河、白楊河、白楊支溝

鄉鎮簡介

無棣縣佘家巷鄉位於縣城東南部23公里。東、南毗鄰霑化縣,西南與無棣鎮相鄰,西連水灣鎮,北接西小王鄉。佘家巷鄉面積122.99平方千米,人口36639人。轄55個村委會,46個自然村。鄉政府駐佘家巷村,郵編251903。耕地面積10.2萬畝。信河路、蔡古路、張東路穿越全徑,即將建設的津汕、威烏兩條高速公路在該鄉交匯,交通便利。境內有大寨河、青坡溝、白楊河、小米河、小開河五條河流,農田排灌便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健全,有冬棗、棉花、畜產品、手套、葦簾以及水產品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產品。
佘家商貿步行街開工奠基佘家商貿步行街開工奠基
佘家巷鄉
佘家巷鄉位於無棣縣東南部,距縣城23千米。東、南毗鄰霑化縣,西南與無棣鎮相鄰,西連水灣鎮,北接西小王鄉。面積122.99平方千米,人口3.8萬人(2007年)。轄55個行政村,46個自然村。鄉政府駐佘家巷村。津汕高速、威烏高速、新海省道、濱港省道、黃大鐵路穿境而過,設有佘家火車站場。 佘家巷鄉位於無棣縣東南部,距縣城23公里。東、南毗鄰霑化縣,總面積123平方公里。轄46個自然村,55個行政村,3.8萬人口,耕地面積10.2萬畝。境內國家重點工程津汕、威烏兩條高速公路和黃大鐵路正在建設中,省道濱東路、縣級主要公路信河路穿越全境,村村實現通油路,交通便利;小開河貫穿全境,白楊河、青坡溝、小米河、白楊支溝四條河流橫貫東西。特色、生態農業初具規模,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棗、棉、牧等農業主導產業優勢。栽植嫁接冬棗樹300萬株,其中結果冬棗樹120萬株。擁有冬棗保鮮庫200座,冬棗銷售市場4個。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的格局。是全縣冬棗產量最高、規模最大的鄉鎮,人均冬棗收入超千元。植棉面積 8萬畝,人均棉花收入3000元。是全市重點植棉鄉鎮。

轄區代碼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71623108:~200 121佘家巷村 ~201 122商家村 ~202 122蔡家村 ~203 122觀音堂村 ~204 122程家莊村 ~205 220王官村 ~206 220郭官莊村 ~207 122通官村 ~208 122牛王東村 ~209 122牛王西村 ~210 122石廟南村 ~211 220石廟北村 ~212 220王家莊村 ~213 220東張虎店村 ~214 220西張虎店村 ~215 220李官莊村 ~216 220小王家莊村 ~217 122東李村 ~218 122西李村 ~219 122東道口村 ~220 122後道口村 ~221 122前道口村 ~222 122郭家倉村 ~223 122闞家倉村 ~224 122楊家窯村 ~225 122劉家倉村 ~226 122杜家倉村 ~227 122馬家倉村 ~228 122王家倉村 ~229 220盧家倉村 ~230 220前張家倉村 ~231 220後張家倉村 ~232 220趙家磨徐村 ~233 220前店磨徐村 ~234 220單家磨徐村 ~235 220邢家磨徐村 ~236 220南鄧村 ~237 220中鄧村 ~238 220西北鄧村 ~239 220東北鄧村 ~240 220曾家莊村 ~241 220武家莊村 ~242 220孫王莊村 ~243 220塔李村 ~244 220小王家村 ~245 220皂戶張村 ~246 220房家村 ~247 220邱家村 ~248 220栗家村 ~249 220楊家村 ~250 220姬家村 ~251 220西欒村 ~252 220東欒村 ~253 220太平莊村 ~254 220新立村

經濟建設

工業

佘家巷鄉大力實施“12345”工程,(即:突出招商引資這個重點;鞏固冬棗、棉花兩大產業;抓好小城鎮建設、寄宿制學校建設、衛生院和敬老院改造三個重點工程;實施“農業穩鄉、工業興鄉、民營活鄉、招商強鄉”四大發展戰略;做好村級班子建設、社會穩定、財稅建設、棉花冬棗產業鏈延長,辦公條件改善五個課題。)把工作重點轉移到招商引資和發展民營經濟。惠德鋼構、聲旺建材、海豐製衣等一批大型招商項目相繼在我鄉落戶。2006年1--5月份,招商引資在建或投產項目18個,計畫投資5.75億元,現已到位資金3.1億元,達成意向項目6個,計畫投資2.45億元。台灣聯昱公司計畫投資2億元的印染項目,已落戶無棣縣工業園,占地面積150畝。年實現利稅達3000萬元。 王官工業園位於王官村東,省道濱東路貫穿工業園。陸路距京、津、唐,半島城市群,省會濟南只有3小時的路程,距威烏、津汕兩條高速和正在籌建中的黃大鐵路只有幾公里;水路與濱州港、黃驊港只有1小時路程,距正在籌建中的秦口河水運碼頭近在咫尺,交通便利,貨運方便,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冬棗園冬棗園
該位置地勢平坦、寬闊,距村莊較遠,認為干擾因素少,適於基礎建設和上大型工業項目。
該園區規劃占地1200畝(南北長1000米,東西長 800米),目前土地徵用手續正在辦理之中。首先修建一條由王官至濱東路的柏油路,設計路基寬 14米,油麵8米,採取向上爭取一塊、鄉政府支持一塊、在外鄉賢捐助一塊、村籌集一塊的方式修建,現已破土動工。然後以此為依託,建設兩縱兩橫4條高標準的主幹路,並使園區全部達到“四通一平”,為項目建設打好前期的基礎工作。
該園區建成,與正在建設中的佘家商貿園區相呼應,共同打造良好的招商引資平台。鄉黨委、政府將成立由主要負責人牽頭的園區管理委員會,具體負責招商、安商事宜,並為外商頒發《外商投資者優待證》和《外商投資者車輛通行證》,未經管委會許可,嚴禁任何單位、個人以任何形式鄉外來投資者亂收費、亂罰款,嚴禁向外商“吃、拿、卡、要”,保證為外商提供一個“安定、安全”的生產、生活環境。
2007年是佘家巷鄉實施大投入、實現大發展的一年,突出“三大項目區建設”(東部佘家港及臨港工業項目、中部商貿項目、西部物流項目),加快實施“八項重點工程”(即小城鎮建設工程、佘家港及臨港工業項目建設工程、商貿項目建設工程、商貿步行街建設工程、物流項目建設工程、鄉政府改建擴建工程、寄宿制中學續建工程、明德國小新建工程),努力在全鄉構建中部商貿突起、工業、物流“兩翼騰飛”的經濟發展格局,加快“大商貿、大工業、大物流”發展步伐。把佘家巷鄉從單一的農業鄉鎮建成棗棉之鄉、商貿之鄉、港口之鄉、物流之鄉,努力推進全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

畜牧業

無棣縣佘家巷鄉不斷加大對養殖戶在場地、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使全鄉畜牧業生產強勢推進。向規模養殖要效益。為提高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組建了“聯合共同體”。該鄉積極引導各村規劃建設養殖小區,入住養殖戶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建設高標準化養殖大棚。通官、郭官、蔡家、東道口等村利用村外荒地分別規劃了7個百餘畝的養殖小區場地提供給廣大養殖戶,並實現了水、電、路“三通”。觀音堂村張寶軍於2006年在通官村養殖小區建起了存欄量超萬隻的肉雞養殖大棚,年創收超10萬元。在他的帶動下,通官養殖小區及全鄉的規模不斷擴大,截至目前,全鄉共建起了高標準肉雞養殖大棚6座。
養殖基地養殖基地
養殖品種多元化。除肉雞養殖外,肉牛、生豬、肉羊、櫻桃谷鴨等養殖也漸成規模。2008年1—4月份該鄉肉雞規模養殖達到128戶,肉牛、肉羊86戶,蛋雞規模養殖4戶,櫻桃谷鴨25戶,生豬規模養殖152戶。2008年畜牧養殖產生的經濟效益,有望使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537元。
技術資金送到家。針對部分養殖戶技術匱乏實際,該鄉畜牧部門開展了送技術上門服務,主動深入到各養殖場提供手把手地技術指導,鄉遠教站則定期下載有關養殖防疫技術課件,並刻錄成光碟,將生產和防疫技術送到養殖戶手中,使全鄉動物防疫密度達到100%。該鄉信用社則藉助“文明信用工程”,優先為廣大養殖戶提供1—5萬元不等的資金扶持,有效解決了資金難題。

招商引資

1.搞好協調服務。幫助協調解決土地徵用、租賃電力設施的配套;協調貸款;由鄉招商辦公室為外商辦理營業執照等有關手續。
棉花基地棉花基地
2、抓好治安環境。切實抓好治安環境,並在重點外商企業設立派出所值班室,為外商企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3、強化生產企業的領導。重點外商企業由鄉黨委、政府領導兼任名譽經理(廠長),確保為企業搞好各方面的服務,解決好難點問題。
4、子女照顧。外商企業的子女需上學的,可在本鄉內安排上學,免交學費,也可將戶口安排在本鄉派出所。

社會事業

小城鎮建設發展迅猛,占地2000畝的工業園已劃定,為工業項目的建設創造了條件。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投資1000萬元的寄宿制學校正在建設之中。將建成教學樓、教職工商居樓、學生公寓樓、餐廳樓各一幢。辦學規模達到35個教學班,容納學生2000人。投資150萬元的衛生院門診、病房、防疫綜合樓,已投入使用。鄉政府5層辦公大樓將於10月份投入使用,辦公條件將得到明顯改善。

計生工作

2008年佘家巷鄉人口與計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圍繞市、縣提出的工作思路和目標,著力開再好“人口和計畫生育基層基礎建設規範提高年”、“計畫生育服務站標準化建設推進年”和“人口和計畫生育幹部能力建設提升年”三項活動年,在實際工作中創新、創造、創優,努力推動全鄉計畫生育工作再上新水平,實現全鄉計生工作的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大措施、大力度、大決心迅速開展好計畫生育春季清查活動,著重落實好流動人口計畫生育管理、清理好政策外懷孕的重點戶、指導已生育子女的婦女落實長效的避孕節育措施、徵收好歷年尾欠的社會撫養費四項工作重點。通過鄉村互動、部門聯運、全鄉齊動依法治理計畫生育,在全鄉掀起計畫生育光榮的宣傳高潮;二是真抓、真管,真獎、真罰。在責任和任務落實上對鄉、村幹部實施嚴格的包村分片制度做到真抓、真管;在工作中對成績顯著的單位設立一二三等獎,分別給予2000元、1500元、和1000元的獎勵資金,完不成目標的按比例扣除相應獎勵,做到真獎真罰,有效調動了全鄉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了計畫生育清理整治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是狠抓檢查和督促,對清理整治活動實行日調度、日通報制度,在督察中鄉黨委政府明確規定,看結果不看過程、看進度不看原因。如發現進度為零的辦事處和單位,其主要責任人要向鄉黨委主要領導做出說明;如有工作懈怠和應付現象則直接給予當事人調離、免職或停薪處分。
總之,2008年春季計畫生育清查活動是全年計生工作的開局之措,鄉黨委、政府決心通過強化一切措施將此項活動開展的圓滿紮實成功,為全年的計畫生育工作開好頭起好步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力爭使全鄉的計畫生育工作又好又快發展,為全縣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的健康有序發展再做貢獻。

名勝古蹟

佘家港

佘家港,現名佘家巷,原是蕭米河、秦口河入海口處的重要港口,因黃河多次潰決泛濫,在此淤積,久成湮廢,民國二十年以後,改為佘家巷。附近,有秦台、光武城等秦漢時期的遺址,還有至今保留下的沿蕭米河北岸一字排開的八個以“倉”和四個以“官莊”命名的村莊,這些名稱是古代官府儲存糧草的文化遺存。上世紀的三、四十年代,佘家港、下窪還是漕運要道,蘆葦叢生的河道上呈現出一幅萬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盛世畫卷。從此乘舟,可南至登、萊,北抵天津,橫渡渤海至山海關。後來,河道淤塞,便把“港”改作“巷”但“巷”在本地口語中,不讀作“xiang”,而讀作“jiang”),1946年春,因海潮大漲,河水漫溢,一日夜半,鯨群誤入大下窪村東秦口河內。落潮後幾十條鯨魚陷入淺水中,當地農民曾捕捉數條,此事當時成為當地奇聞。黃河泛濫沖刷,致使鉤盤河、徒駭河相繼改道,秦口河上接溝盤河,與徒駭河匯集於套爾河窪注入渤海。黃河洪水多經徒駭河下泄入海,水流湍急,使秦口河河水受到頂托,又加溝盤河泥沙淤積,因而河道淤淺,航運日衰。原來的繁華化為歷史,沉澱在了人們的記憶中,成為了茶餘飯後長者所講的遙遠往事。現在佘家巷鄉政府正在重新建設佘家港,和濱州港對接,並以此為中心,利用附近近萬畝荒地,建設工業園區。
佘家巷鄉(圖2)佘家巷鄉(圖2)

東李文化遺址

東李文化遺址,位於佘家巷鄉東李村北20米處。1968年該村施工時,在地面下約3米深處挖出50餘個瓮棺墓葬,呈東西集中有序排列,皆為單人葬,大部為成人,4個童葬。瓮棺皆為泥質灰、紅陶,外徑40厘米左右,高50厘米左右,童葬瓮較小,有頂蓋,瓮外有細繩紋,大部分內有菱形戳印紋。瓮中只葬頭手足骨,無肢軀骨。在群瓮棺西北10多米處有6座大套瓮棺葬,座頂蓋俱全,加稻糠制坯。另有部分紅、灰夾砂陶片及里外兩層灰夾中間紅、里外兩層土黃夾中間灰、里外兩層淺灰夾中間深灰等多樣陶器(碎片),據葬俗、制陶工藝等考證為龍山文化遺址。同時,在另處還發掘出磚窩墓葬六座,出土陶罐、漢磚等大批文物。由於時處“文革”,文物大部被毀。其中一件灰陶罐,一尊瓷碗保存於無棣縣博物館,另有陶罐、漢磚散存該村。出土文物證明,從新石器時期到商周、秦漢,佘家巷一帶皆有人類聚居。

傳統文藝

竹馬是境內觀音堂村民眾性傳統文藝節目。常在春節期間演出,也曾到上級匯演並獲獎。“竹馬”需要舞蹈演員12人,常為8男4女。扮演角色為蒙古王子1、先鋒官2、士卒2、門旗手2、漢家小姐2、丫環2、旗手1、竹馬9匹。道具多為彩紙糊制,以細竹條或鐵絲為骨,馬身糊制為頭尾兩部,頭尾均有鐵絲控於演員手中。演出時將頭尾兩部分縛於演員身上,演員走動時雙手上下搖動頭尾,使馬作奔走狀。
所演故事情節為:元末明初,蒙古王子率騎兵南下,兩漢家小姐騎兵反抗,雙方追逐打鬥,表現中原人民英勇頑強的民族氣節。演出時蒙古王子騎黑馬,先鋒官騎白馬,士卒騎黃馬,小姐騎紅馬,丫環騎粉紅馬。騎馬者各持馬鞭,同時上場,雙方都有旗手領舞。舊時邊舞邊唱,後以舞蹈為主,配以鼓樂。演出花樣有“大小串花”“剪子股”“轉馬”等。動作彪悍奔放,古樸剛勁,尤以“轉馬”更為精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