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平(廈門日報首席編輯)

何清平(廈門日報首席編輯)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何清平,男,漢族,1978年10月出生,福建仙遊人,中共黨員。2000年8月起從事新聞工作,廈門日報首席編輯,編輯職稱。大學本科學歷,經濟學學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清平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福建省
  • 出生日期:1978年10月
個人簡歷,榮譽與成就,主要事跡,重大報導的“健將”,小有名氣的“標王”,新聞創新的“老兵”,

個人簡歷

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福建省仙遊縣度尾中學學習
1996年9月至2000年7月,江西財經大學學習
2000年8月至今,廈門日報工作

榮譽與成就

2010年,榮獲第七屆廈門市十佳新聞工作者稱號
2009年,榮獲廈門市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
2011年,獲評廈門日報社優秀共產黨員
2010年,編輯的《高鐵時代的觀察與思考之“輪渡華麗轉身”系列報導》獲得福建新聞獎報紙系列、連續和組合報導二等獎
2009年,編輯的“廈門日報6月2日第一版”獲得福建新聞獎報紙版面一等獎、《廈門一中闖入京城辦學》獲得福建新聞獎報紙訊息一等獎
2008年,編輯的《市委參訪團今赴台交流》獲得福建新聞獎報紙訊息類二等獎,《水》獲得福建新聞獎報紙評論類二等獎
2005年,參與創辦和主編的《視點》欄目,獲得福建新聞名專欄獎

主要事跡

重大報導的“健將”

九八投洽會,他是“老九八”;海峽論壇、兩岸文博會台交會,他也是老將。何清平同志在廈門日報的11年多時間裡,廈門發生的重大新聞,幾乎都能見到他在幕後忙碌的身影。
2010年春節的大年初一初二,胡錦濤總書記來到廈門視察,與特區兒女共度新春佳節,為廈門特區帶來親切的關懷、巨大的鼓舞。每一位廈門日報人都深受這種情緒感染,大家興奮地工作,通過文字與版面,將總書記的廈門之行與特區兒女的感動之情,第一時間傳播出去。為了更好地與全市人民共享這份喜悅,廈門日報決定創新報導方式,推出圖片專版,正月初六晚上,恰好是何清平同志擔任值班主任,經過一夜的忙碌,正月初七早晨,《讓鏡頭留住溫暖與感動——胡錦濤總書記在廈門》的精美圖片專版,隨著油墨飄香的廈門日報,走進了廈門千家萬戶。隨後,廈門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學習貫徹落實總書記來閩、來廈視察重要講話精神的高潮,何清平同志全程參與這場跨年度的重大報導戰役,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與廈門日報團隊一道,圓滿完成這項重大的政治任務。
在何清平同志的新聞經歷中,還恰逢廈門經濟特區從風華正茂的“雙十年華”走向成熟穩健的“三十而立”,他見證了這段歷史,也參與了這段歷史,與這座城市共成長。2001年,當時年輕的他,參與撰寫了“紀念廈門經濟特區建設20周年系列評論”。2006年,廈門經濟特區建設25周年,他參與策劃了“兩岸媒體總編看特區”大型新聞採訪活動。2011年,廈門正在隆重紀念經濟特區建設30周年,他再次參與策劃“海西黨報總編看特區”大型新聞採訪活動,期待著金秋時節,與海西黨報總編們相會在美麗的鷺島。

小有名氣的“標王”

作為一名編輯,最難的就是做標題。從事編輯工作以來,何清平同志一直注重研究和製作標題,他撰寫的《淺閱讀時代的標題製作》、《報紙如何向網路學做標題》等論文分別在《青年記者》和《傳媒天地》刊發,他見報的標題也常有得意之作,久而久之,編輯中心的同事都戲稱他是“標王”(“標題王”)。
2009年5月8日,溫家寶總理來廈考察,新華社播發了長篇通訊,全文兩千多字,竟然沒有一個小標題,讀起來很不方便。當晚何清平同志編輯一版,他在編輯過程中,發現這篇通訊其實脈絡清晰、層次分明,溫總理的“廈門24小時”躍然紙上。於是,他靈機一動,將通訊切成四塊,用四個小標題串起溫總理的“廈門24小時”——“上午:下飛機直奔台企”、“下午:考察廈金小三通”、“傍晚:深情眺望金門島”、“晚上:與台企負責人座談”。第二天通訊見報後,社會反響非常好。報社領導評報說:“今天這個版可作為今後中央領導來廈考察報導的範本。”
對台是廈門的區位優勢,也是廈門日報的報導優勢。何清平同志參與製作的幾組對台報導標題,令人印象深刻。2008年12月15日,兩岸隔絕59年後實現全面三通,廈門日報推出 “三通時刻” 專題報導,《四船首航廈台朝發夕至》、《包機游台 價格直降四百》、《鴻雁直飛 一了59年夙願》等標題,字數整齊,角度民生,為整組報導增色不少。2006年9月7日,廈門日報組織在廈金門籍老人跨海會親,一道淺淺的海峽,不再鄉愁瀰漫,直教人感慨萬千,《曾經恨離別今朝相擁喜淚千行》、《團圓夢成真 從此不再望斷海峽》兩個標題,飽含深情,直擊人們心中的最柔軟部分。

新聞創新的“老兵”

在編輯中心,何清平同志歷經多次崗位變動,但在每一個崗位上,他都敢於突破、敢於創新。2007年11月29日,他編輯了廈門日報的首個純新聞封面版。在當天的版面上,他對版面編排進行全新謀劃,精選主打導讀和圖片——閩台中心漁港開建,凸顯廈門的對台特色和區位優勢;左欄導讀,以新一屆中央政治局首次集體學習及三個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內容為主,突出重要性和服務性;右欄導讀側重人物,中國律師張月姣就任世貿大法官和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退伍”交出軍權,既有整合,又有對比,形成整體感和形式美。
他的創新精神,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參與創辦與主編福建新聞名專欄《視點》欄目。《視點》2002年元旦正式創辦,2005年榮膺第二屆福建新聞名專欄獎,至今仍是廈門日報的“王牌”欄目。通過《視點》,何清平同志在廈門日報開創了組合式的報導模式,滿足了讀者易讀性的閱讀需求。在《視點》這塊“實驗田”中,他發明了“核心提示”、“主打文章”、“新聞縱深”及“馬上評論”等眾多小欄目,“核心提示”向讀者提綱契領展示新聞的全貌,“新聞縱深”配合“主打文章”對新聞進行深化和強調,“馬上評論”則提供個性化的觀點。這些小欄目“組裝”在一起,使《視點》欄目閱讀之“易”,幫助讀者釐清新聞脈絡;容量之“大”,披露儘可能詳盡的新聞資訊;指向之“專”,深入開掘新聞背後的真相和本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