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森

何永森

何永森,漢族,1941年10月生,天津人。中共黨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永森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天津
  • 出生日期:1941年10月
  • 職業:政工師
  • 畢業院校:中南大學
  • 主要成就:“國際級功勞者”
    “世界級終身成就獎”
  • 代表作品:《機械管內流體數值預測》
主要業績,獲獎經歷,

主要業績

1965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現名:中南大學),分配到長沙礦山研究院,主要從事混相流管道輸送,礦山裝運機械流體傳動與控制領域的研究工作。1982年6月受冶金部派遣,赴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機械系生產技術研究所,在石原研究室和小林研究室從事流體機械、流體傳動與控制及計算流體力學的學習和研究工作,取得8項主要研究成果,並發表數篇學術論文,將這些成果匯總,完成博士學位論文,獲工學博士,1988年10月學成,按期回國返院。回國後,繼續從事以上專業領域的科研工作。現任湘潭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計算數學與工程計算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大學工程力學系兼職教授、湖南省機械學會機械設計與傳動分會副理事長,湖南省力學學會流體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專家、《自然科學進展》審稿專家、《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中、英版)編委和湖南省科技獎勵評審專家。共取得20多項研究成果,並撰寫學術論文、研究技術報告和譯文共100多篇,在國內外刊物和學術會議上公開發表50多篇。1997年11月,國家人事部留學回國人員科技活動擇優資助項目(A類)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的成果“錐形擴散器內紊流數值預測套用軟體包與計算機仿真診斷系統的開發研究”通過技術鑑定,鑑定委員會評價:“該成果具有國際領先水平”。

獲獎經歷

1994年,“液壓伺服系統管路內脈動流數值預測套用軟體研究”成果獲聯合國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
“機械管路系統內紊流、過渡流和脈動流數值預測的研究”成果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
關於錐形擴散器內紊流數值預測的一篇學術論文獲湖南省自然科學一等優秀學術論文獎;
還有兩項成果獲省部級三等獎。
2003年獲周培源優秀水動力學論文獎。
與劉邵英合作完成的專著《機械管內流體數值預測》融入了作者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包括機械管內流體計算機仿真與數值預測的6項成果。鑑定委員會同行專家評價其中3項具有國際領先水平,3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該書由國防科技圖書出版基金資助,國防工業出版社於1999年出版,國內外發行。此外,參加完成的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大洋採礦項目“輸送軟管對集礦機行駛性能影響的研究”(計算機仿真)成果,於2000年通過技術鑑定和驗收,同行專家們評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現主持國家“十五”重點科技攻關“深海多金屬結核開採虛擬現實研究”之“非均勻流場中集礦機輸送軟管多體系統數學模型研究與動力學分析”專題等科研項目,為研究生和本科生講授“計算流體力學”、“粘性流體力學”和“專業英語”等課程。被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IBC)認定為“20世紀傑出成就者”、“國際級功勞者”,獲“20世紀成就獎”證書;被美國名人傳記協會(ABI)認定為“20世紀傑出人物”和“有世界影響的學術帶頭人”,被評為“世界級終身成就獎”和“2000千年榮譽獎”獲得者等。應邀(免費)入載《中國世紀專家傳略Ⅲ》、《東方之子》、《中國專家大辭典》和《世界科技名人錄》等20多部典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