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九仙君

何氏九仙君

何氏九仙君是福建省傳統民間信仰之一。道化三清,而開諸天。道先一炁,世顯九仙。元始天尊因一為元,九為極,故元始天尊又將衍化世間萬物的九股真氣,歸聚成形為九真奉元無上聖蓮,收歸座下,代表宇宙從元至極渾然一體。 到了漢武帝時,天尊神遊玉京山,撥雲掃霧,俯視人間,見到中原地帶文化昌盛,而閩地地處南蠻,教化未開,山深林密,刀耕火種,缺醫少藥。天尊頓生惻隱,有心度化,心念轉動之間,座下聖蓮因為與他心意相通,竟泛起金光,微微顫動。”隨即自聖蓮寶座上舒展而起,輕呵了一口氣,九真聖蓮頓時化為仙真之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氏九仙君
  • 位置、浙、台及東南亞國家等
  • 類別:民間信仰之一
  • 被尊為:中國夢神
簡介,名人祈夢記載,葉向高祈夢,陳寶琛中舉,馬樂一日君,李光地“木”“目”相撞,王紹蘭祁夢斷案,林文炳析夢,“川之無才”,菇生肚臍上,“有”“無”不一樣,卒子敢過河,才能當車用,夢偷龍眼,考取“榜眼”,“滿山逐鹿”得佳偶,紙燒“灰”在,橫直“丈三”不用量,相關解釋,

簡介

元始天尊歷觀九州之東南,憫閩地民之苦楚,座下九蓮感之而下凡濟世,在九鯉湖處煉丹煉藥救民病苦,得道功滿乘九鯉九升,後駕臨到石竹山。
天尊又道“……如今南蠻教化未開。現在就派遣你們,應運降生,弘我道法,教化眾生,造福生靈。荷蓮相生,閩郡太守何侯,號任俠,江西臨川人士,素有正直俠義之風,受漢武帝信任,派為閩郡太守。就命爾等九人托生太守膝下,奉元修真”。又言“大道無形,且五色令人目盲,你等下凡,需以心為鏡,以夢為靈,感悟世事,點化世人”。傳說當年九九重陽之日,閩地百姓見滿天霞光中幻出一朵金蓮,分化九日,齊往福州于山所處飛去(故于山又稱九日山)。時何夫人正於後堂小憩,恍惚入夢,夢中所見竟與天象一致,但見九日直往她奔來,張口驚呼,卻見那九道金光,齊刷刷一併匯入何夫人口中。多年未曾得子的何夫人隨即受孕,先後誕下九子,分別取名應天厚福宏仁、廣富、濟世、體道、通神、顯聖、定慧,是為何氏九仙君。  九仙幼年的時候,除了長子額頭正中豎長一目之外,其餘的皆都目盲。何太守中年得子,滿心歡喜,但卻也因此不勝苦惱。一日閒暇看到九子端坐室內,呆若木雞,頓覺悲戚,忍不住泣道“苦了我兒”。誰知長子應天朗聲對道:“父親不必悲傷,所謂大道無形,且五色令人目盲。茫茫紅塵,庸俗過甚,我等是擔心受到了外界的干擾,而破壞了修道的誠心。其實我們兄弟幾人心如明鏡,何嘗一日目盲?父親請放心,等到我們幾人道成之時,便是我等目開之日。”,太守凜然一驚,這不是先秦道家老子《道德經》里的話嗎?九子何時讀過經書呢?何太守心知有異。於是便差人找來《道德經》,由長子應天吟誦,領著眾兄弟修習。時黃老學說盛行漢室,何太守與九子應對之中,總能對治民理政有所裨益,而閩地百姓,更在何太守清淨無為的治理之下,得以休養生息。
後來淮南王劉安想要造反,對何太守說:“曾得一夢,見一木上破青天”。劉安據此認為這似乎是預示著自己可以破天登極,是一個成功有望的好兆頭。但九仙知曉之後卻告訴他的父親,木破於天,是個“未”字,今漢室強盛未衰,望太守勸諫劉安切不可逆天而行。後劉安果圖謀未成,而遭殺身之禍。
九仙在世33年,有一天,忽然對太守夫婦說道:“蒙父母親恩,生我血肉之軀,養我殘破之身,現在塵緣已盡,也該是我等離去的時候了。”言畢便魚貫而出。何太守夫婦不捨,言道:“你們九個人才有一隻眼睛,讓我如何放心”。九子應道:“也罷,那就請二老跟我們來吧”。到了閩江之濱,只見九子各取閩江龍津之水擦拭雙目,頓然目開眼明,炯炯有神。何太守夫婦既喜且悲:喜的是九子雙目已開,再不受那殘疾之苦,悲的是分離在即,但知天意如此,卻也無可奈何,傖然作別。
九子一路向南,飄然來到興化湖邊(今莆田市仙遊縣九鯉湖),結廬而居,煉丹治藥,教益百姓,且不時雲遊,澤被四方(故今日福建各地皆有九仙勝跡與傳說)。過了九年,九仙來到興化湖邊,各自掏出金丹一顆,口中念道“金鯉道友,且隨我去”。頃刻間,只見波濤翻滾,湖中有九尾鯉魚躍出水面,原來九仙在湖邊煉丹,湖中九條金鯉,因為受到九仙道法教益,竟也得到升天的造化。九仙將金丹拋入鯉魚口中,金鯉的頭頂上頓時生出龍角,騰空而起。九仙躍然而上,騎著金鯉魚升天而去。附近百姓,目睹仙跡,所以就將興化湖更名為九鯉湖,而仙遊縣的名稱,也因此而來。
九仙飛升之後,回到大羅天玉京山清微境,得到元始天尊敕示,領命下凡,至石竹山再行潛修,以夢點化世人,澤被黎民蒼生,聲名遠播海外。周邊百姓,祈靈如響。
石竹山下,龍江聚水成湖,當是九仙弘道安民興邦之時。

名人祈夢記載

葉向高祈夢

葉向高為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進士,官至內閣首輔。葉向高晚年曾對人說:“石竹何氏所棲,岩壑奇絕,祈靈如響。先少師公(即葉向高之父)為諸生,得夢甚驗。余為孝廉往祈,仙告以腰系白玉帶。余以為妄,而其後果然。” 葉向高不僅在山中祈夢求籤,還曾住觀中攻讀經書典籍。他功成名就後重游山中時,不僅在懸岩絕壁處題刻“洗耳泉”等摩崖,還在人稱“牛蹄洞”(實為“留題洞”)之中題刻一副意味深長的對聯:“一自名山傳夢後,而今玉帶愧橫腰”。  福清另傳一個葉向高到石竹山祈夢的故事。說是年輕的葉向高在一個清明節,和同學劉鎮、方茂學一起到石竹山遊覽,順便也去抽了一簽。簽上所寫文字“富貴無心想,功名兩不成”令葉向高大為不快。“這不是說自己功名無望么?”葉向高心想。劉鎮連忙安慰:“我們還是另請詳簽之人,或許還有新解。”葉向高於是請了一個老和尚詳簽。老和尚看了簽譜後笑著說:“可喜可賀,公子求的是個好籤啊。”葉向高不信。老和尚解釋說:“富貴無心想,‘想’字去了‘心’不是‘相’字么?功名兩不成,“戊戌”兩字都不象“成”,這預示公子將在‘戊戌’之年官居相位。”經老和尚這么一點撥,葉向高受到極大鼓舞。可他細想,覺得老和尚的話不可信,於是決定二上石竹山,祈夢以求印證。
第二次祈夢,葉向高夢見游山時折了一條竹桿做拐杖。上山時,不小心一滑手,竹竿撐著肚子。他醒來後大感不祥,只好再請老和尚圓夢。老和尚覺得很難為情,建議葉向高到石竹山下一老人處詳簽葉向高走到宏路真武殿(今“真豐村”)時,看見一個老人在耘田,叫道:“老丈,我昨夜得一夢,能否幫我詳釋。”老人見葉向高如此無禮,便說:“竹竿刺腹,十死九不活。”葉向高聽後一驚,覺察自己失禮,馬上脫下鞋襪下田向老人道歉。老人見葉向高知錯即改,便笑著說:“公子,這可是個吉夢啊。竹竿是駛船的篙,古語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官大肚量也大。’”葉向高滿心歡喜,謝過老人回去了。
另一個說法是,當葉向高和一友人第二次去祈夢時,兩人竟做了相同的夢,夢見一艘船從口中駛入肚子。葉向高去請教老人時,老人說:“你夢見船隻駛入肚子,說明你是宰相肚子能撐船。這可是一個好夢喲。”
第二次祈到好夢後,葉向高刻苦求學,仕途日進,最終官居相位。只因他後來不願與魏宦同流合污,被魏忠賢排擠出閣。葉向高晚年再登石竹山時,對友人講述自己祈夢的事,並感慨地做了七律《登石竹岩》:“嶙峋石竹插青霄,病起歡從勝侶招。蘿徑曲穿雲外洞,榕門斜接河邊橋。蒼崖月冷仙壇靜,碧海天空鶴馭遙。一自名山傳夢後,而今玉帶愧橫腰。”
葉向高《登石竹岩》詩,說明了他祈夢的實情,也流露了他對時政的不滿、對黨爭痛恨之情。從表面看,他重登石竹山似乎是“歡從勝侶招”,寫的是遊山玩水的閒情逸趣,其實不然。他雖然身在家鄉,而仍然心繫社稷。他致仕之後,神宗晚年更加腐敗,朝政愈益惡化。此時此際,他思緒萬千,一心惦念的是國家之安危、人民之疾苦,其心情是非常沉重、非常痛苦的。“玉帶愧橫腰”,道不盡他憂國憂民的情懷和苦衷。“玉帶愧橫腰",曲折表達了他忠心報國的赤子真情。所以當神宗駕崩(不及兩個月才登基的光宗又崩),熹宗繼立,諭旨召他進京復職之時,他明知“時事不可為”,但為了國家民族的興亡,臨危受命,結果還是抱病赴京,勉為其難,再次肩負起首輔的重任。葉向高以國本為重,不顧個人安危的高尚品格,令人敬佩。

陳寶琛中舉

清代閩縣人、刑部尚書陳若霖的曾孫陳寶琛,未出仕前曾到石竹山祈夢。他在夢境中見一人,一手提紫色長靴,一手提尿壺。陳寶琛夢醒後不解其義。 回家後,陳府一僕人見主人悶悶不樂,就問:“老爺祈了什麼夢?”陳寶琛告之夢境所見。僕人聽完後,想了想說:“老爺這科包中,‘紫靴’(按福清話讀音)不就是‘這科’之意,‘尿壺’土話不就是‘入內’(考中)之意嗎?”陳寶琛聽了僕人的話,頓時精神振奮。此後,他發奮讀書,一年晉京趕考果然中了進士,後官至太師之位,當了宣統皇帝的老師。
有一次,陳寶琛還鄉時特赴石竹山九仙觀還願。還願後在山中提筆撰寫了一副對聯:“雖痴人可與說夢,惟至誠為能前知。”該對聯後被刻成木匾,一直懸掛於道院的大客廳之中。

馬樂一日君

明永樂年間,長樂有一位13歲就考中秀才,名叫馬樂(也叫馬鐸)的人,後來在考舉人時竟九科不中。有一年又逢科考,他聽說福清石竹山九仙賜夢預測很靈驗,就備好香燭到石竹山去祈夢。一路爬山涉水,到了石竹山下宏路時,他看見有一個魚販挑著一擔帶魚沿路叫賣。馬樂見狀,心想:假如今天不是去祈夢,一定吩咐侍童購買一些好好享用。 馬樂到了祈夢之所,竟連祈三天無夢,忿然之下在仙君樓的牆壁上題寫一首打油詩:“爬山涉水來求仙,三天三夜日不見仙;有朝一日能出仕,定除石竹草鞋仙!”詩中顯露不滿情緒。誰知題詩的當晚,馬樂即獲一夢。仙君以詩誡之曰:“千山萬水來求仙,何念帶魚口味鮮;是汝心不虔,罵我草鞋仙。念汝一日君,不然打一鞭!”
馬樂醒來後百思不得其解,但他知道詩意誡諭之意甚明,於是心存疑竇赴京趕考。此次考試馬樂竟中“狀元及第”,朝廷授他“翰林修撰”。因其名字要避諱永樂帝,遂由皇帝賜“馬驛”為名。當時正適春南郊祭祀,而此時永樂帝染疴,狀元及“天子門生”們就奉旨代皇帝祭天,所以馬樂又被稱做“一日君”。
後馬樂請旨回鄉,感念仙君賜夢,即上石竹山還願,於當年自已壁上所題詩的旁邊,又撰一聯曰:“一念魚羊三宵無夢,九仙賜馬一日為君”。此聯原存石竹山道房客廳中,據說在“文革”中被人毀壞。

李光地“木”“目”相撞

李光地是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1670年)中進士,官至直隸巡撫、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名聲顯赫一時。李光地未出仕前曾遊歷福清。一日他來到石竹山,因登山勞累住在寺中。夜晚,他夢見一隊騎兵要追殺他,他倉皇逃命,不料碰到了一根木頭,刺破他的眼睛。李光地夢醒後,眼睛疼痛難忍。他以前曾聽人說石竹山的夢很靈驗,由此想:“剛才一夢不說明自己前程無望嗎?”他感到十分失望。可後來,李光地卻仕途順利,官位通達,最後做了相國。他想起以前夢中之事,才頓悟到原來仙翁已將“相”字預告他了:“木”撞“目”,不就是“相”字嗎?

王紹蘭祁夢斷案

王紹蘭是浙江蕭山人。少年好學,深研經史。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考中進士。先後任屏南縣知縣、惠安縣知縣、閩縣知縣,後升福州海防同知、福建巡撫。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罷官回鄉,家居十八年,專心著述,成為經學專家。 當時傳說海口鎮裡美村財主俞世富,將女兒嫁給東張鎮的楊家。盜賊史文龍化名“龍文史”,以送禮為名潛進楊家,殺死新郎姦污新娘,又乘機盜走一個“龍鳳金耳扒”後逃往連江。王紹蘭接手此案後,遲遲無法破案,就上石竹山祈夢,以求仙君指點迷津。是夜,王紹蘭夢見福清龍江和福州閩江兩條河流交匯在一起,又夢見仙君說:“一江一江又一江,江東橋下數畦蔥。若待元宵佳節夜,龍光此案自然通。”王紹蘭醒來後,自己詳夢:“兩江交匯,不就是‘連江’嗎?‘元宵佳節夜’不就明說要在元宵節夜晚去抓罪犯嗎?”於是,當年元宵之夜,王紹蘭迅速帶上差役前往連江,果然在觀燈的人群中看見一個女人頭上插著一個“龍鳳金耳扒”。王紹蘭將女人抓來一審,她即招出其夫就是史文龍。此案終於真相大白。

林文炳析夢

清道光年間,福清文士林文炳在未出仕之前,有一次到石竹山祈夢。夢中仙君告訴他:“明早要去紫雲洞口觀竹……” 次日,林文炳按時來到紫雲洞口,看見一個中年婦女在洞口竹林前哭泣。林文炳細問原由,中年婦人說:“我是龍田鎮上薛人,人到中年一直無後,昨夜祈夢夢見仙君要我來紫雲洞前觀竹,可我到這裡一看,竹子卻都已枯黃,看來求子無望了……”林文炳見狀,連忙安慰道:“嫂子,你做的可是好夢呀,不知你是否聽過‘孤竹公有二子’的故事?”婦女搖搖頭。林文炳又說:“以前有個叫孤竹公的人,到了晚年才生得伯夷叔齊兩個兒子。您還年輕,何必擔憂呢?”婦女聽罷,感激地說:“假如真像公子所說的那樣,那公子必是‘兩榜之才’呀。”
後來,中年婦人果然連生兩個兒子,而林文炳也在中舉後連捷進士。

“川之無才”

清朝末年,有一個四川商人在福建經商,他兒子幾次參加考試,都不得中。一日,聽說石竹山祈夢很靈,父子倆就備了香燭上山祈夢。 商人的兒子夢見仙君提筆寫“川之無才”四字。夢醒後,他覺得仙君譏笑四川沒有人才,遂決心返回四川老家苦讀,並暗下誓言,定要取得功名。後來果然中了進士,官授福建巡撫。到任之日,他派家僕帶衙卒到石竹山,揚言要除掉石竹寺,看仙君還敢不敢說“川之無才”。到山下時,一老人攔住他。他問了原由,老人拊掌大笑:“仙君夢靈驗了。”接著說:“請你回去稟告老爺,‘川’下加‘之’,‘無’旁添‘才’,作何解釋,老爺自然明白”。

菇生肚臍上,“有”“無”不一樣

有那么三個人,同樣生活困頓、前途迷茫,於是相約到石竹山祈夢。一個夢見自已肚臍上生出香菇,一個夢見“有”字,一個夢見“無”字。夢見生出香菇的和“有”字的兩個人,自然滿心歡喜,以為前程似錦,而夢見“無”字的,則垂頭喪氣。 誰知道,此後幾十年的生涯,和他們自己猜想的相反。夢生香菇的,一生充當官員的走卒,官員出巡,他在後張傘,這“傘”形像“菇”,傘柄剛好舉在肚臍上。夢“有”字的,終身為人奴僕,替主人背包袱,“有”字形似左肩背著包袱。而夢“無”字的,卻飛黃騰達,當了大官,坐著大轎子,八面威風。原來這“無”字上邊像轎形,下邊四點像四人在抬轎子。

卒子敢過河,才能當車用

過去有兩個當兵的,服役多年,仍然還是小卒,不能升為將官。為卜前程,他們兩人同到石竹山祈夢。夢中仙君指示,要去問放鴨子的人。 於是,兩人回去時到了一條河邊,果見對岸有個放鴨子的人。卒甲見河水不深,就蜷起褲管,涉水過河,來到牧人面前施禮請教。牧人舉起趕鴨子的竹竿,向他道賀說,你雖然還是個小卒,但敢於涉水過河,自然可當“車”使用。既過了河,就要勇往直前,其“將”自然可取。
卒乙膽小,繞道行走,找了好遠地方,見河水乾涸地方才過河,同樣請教牧人。牧人對他說,卒子懼河不敢過,有何用處。後來果然卒甲升任將領,而卒乙卻終生為卒,實在事在人為。

夢偷龍眼,考取“榜眼”

有一個姓鄭的秀才,幾次考舉人都不中。一日,來石竹山祈夢,夢見自己到一個依山面水的鄉村,村邊龍眼樹上果實纍纍。他一時口渴,便摘下兩粒解渴。突然村中追出六七個大漢,說他是賊,把他捆在龍眼樹下。他一夢醒來,驚得心魂無主,從此絕意功名。他的好友感到奇怪,就問他為何不去赴考。鄭秀才對朋友說了夢境。朋友聽了連連作揖,祝賀說,我兄前程無量:“榜在龍眼樹下”,這不是“榜眼”嗎?於是他拿出川資,助他赴考。一考,果然中甲科第二名進士(世稱“榜眼”)。

“滿山逐鹿”得佳偶

福清人鄭某,年屆三十而未娶親,於是上石竹山祈夢求問婚姻,夢見“井底開花”、“滿山逐鹿”。他不解其意,回城後求教於陳老師。陳先生圓夢說:滿山,即三十歲,逐鹿,加六,就是說,鄭某滿三十六歲可得佳偶。井底開花,在四十歲以內會生子女。後來鄭某果然娶得一個如花似玉的閨女。洞房花燭之夜,鄭某特用大紅喜帖請陳老師赴筵。

紙燒“灰”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宣布對日作戰。一九四五年,美國核子彈炸了日本國。其時高山鎮官路村王榮昌僑居日本,其妻江寶宋聽到訊息,日日心神不定,於是到石竹山祈夢。夢見紙煤(舊時用草紙搓成的紙條,用來點火)灰。她回鄉後請人詳夢。詳夢人對她說:“你夫平安無事”,接著解說:“紙燒了,灰(福清方言,與“夫”字同音)還在。”後來其夫果然由日本安然回家。

橫直“丈三”不用量

一個婦女到了中年還未生子女,就上石竹山祈夢。到了寺門口,見寺門緊閉,就舉手敲門。門內人問她什麼事?她說祈夢求子嗣。門內人回答:“祈嗣的,從後扉來。”這婦人聽了,心中悶悶不樂。因為“扉”字與福清話“世”近音,“祈嗣後世來”,不是說這世沒希望了?於是就心灰意冷地回家去了。 原來她在家中開了一家裁縫店,替人做衣服謀生。一日,一個人拿一塊布叫她做衣服。她拿尺準備量一下布的長度,做衣服的卻說:“橫直丈三,不用量。”這婦人聽了,更覺不祥,這“丈三”又與福清話斷生”同音。後來她果然終生沒有生兒育女。

相關解釋

祈夢,就是祈夢者誠心誠意地帶著問題去祈求神靈賜夢的意思。通過夢境達到預測和解決疑難解決的問題。能夠白日做夢,而且所夢又能成真與靈驗,是必須有特殊的地理地貌和特定的時空點。石竹山聖境形成於67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由於地質結構變化,火山噴發的岩漿不斷堆積,形成了今天的石竹山,就像一條巨龍逶迤,應了易經風水學上的“寶地”之徵。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和大旅行家徐霞客到石竹山探勝。《徐霞客遊記》詳細記述了他暢遊石竹山的經過:“在遊記中寫道:“……石竹山,岩石最勝,亦為九仙祈夢所……”向來,人們都把石竹山稱作“九仙祈夢所、石竹仙境、中華夢鄉”。古時候,山中多是修仙煉道者眾,留有諸多的夢驗譚記。“石能留影常來鶴,竹欲摩空盡作龍”、“無清靜心莫求仙,有奇雅想即是夢”這是石竹仙境中華夢鄉千古寫照,按照現代的語言,也就是這裡地磁場特彆強,容易激發人的靈感與淺意識。
宇宙結構的複雜模式,易經能以八卦分列其位,萬物的象徵就都包括在其中了,易源於象,有象即是易,歸象為易,無象無易。卦象是象的一種,那么,夢境就是夢象,所有能說出來的夢都是一個卦象,通過長時間的研究與實踐,通過夢境之象連通易象,再由易象的陰陽五行八卦的規律來分析解釋而達到圓夢,效果非常之準確。主要方法是以萬事萬物的象徵歸於易中之卦,再根據易象來分析,這裡很關鍵一點,是要求圓夢者要非常熟練的掌握易象的萬物的象徵和陰陽五行的規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