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坤

何正坤,字子貞,彝族,1908年生,雲南曲靖宣威板橋龍沿村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正坤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雲南曲靖宣威板橋龍沿村
  • 出生日期:1908年生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履歷,

人物簡介

幼時在本村上學,學習刻苦,寫得一手剛健清秀的小楷。1921年考入板橋兩等國小新制高小第二班。學習益勤,對同學和校外夥伴都很要好。1924年畢業,考入曲靖省立第三師範,與徐文烈、周子安同在新制第二班,作文寫得好,記敘、論辯能力強。他對人誠懇,做事認真,在同學中享有威信。1929年在三師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積極參加三師的學生運動,1929年被學校當局開除學籍,但又幸得畢業。

人物履歷

1930年7月,他在三師畢業後,受黨組織安排到陸良馬街國小以教書為掩護開展革命活動。他與另一教師劉苑梅反對街捐由政府收取,主張轉由學校收作教育經費,深得民眾支持得以實現。1931年秋,他返回宣威任文閣兩級國小校長,並邀徐文烈前往任教。他們組織師生於是年新年公演了反對貪官污吏,批判封建婚姻的話劇,他還把他在三師畢業的證書給徐文烈,讓徐改名何坤於1932年初考入東陸大學。
何於1932年轉往板橋兩等國小任教。初任各年級的音樂課,他彈風琴拍節明朗,唱歌聲音洪亮,學校充滿了歌聲。1933年秋季學期任高小第九班的班導師並上語文課,他教育培養了該班後來參加紅九軍團長征的樊同功等人加入黨的外圍組織。他上課態度嚴肅,講述得體,要求嚴格,深得同行和學生們的好評。這時他是板橋國小僅有的一位共產黨員,雖然雲南黨組織1930年底遭受破壞而使他失去了組織聯繫,但是宣威的幾位黨員,還自動組成支部,何亦參與其間活動。
1935年4月26日,紅一方面軍九軍團長征經過板橋。軍團部於下午四時許駐進板橋國小即展開活動,有的聯繫學校,集合學生講話,有的在牆壁上寫了:“先進的革命學生,加入中國共產黨”,“紅軍不拉夫”等大字標語。板橋國小早年畢業的,經過輾轉,加入崗山紅軍、當時任紅九軍團部作戰科長的劉雄武,在學校大門外與民眾談家常,講革命道理。何正坤曾遭反動派種種排斥,幾經挫折,今天遇到自己的軍隊,格外高興。他熱忱地對紅軍招呼答應著,幫助燒飯、找住宿和宣傳等。在縣中任教的共產黨員徐文烈當天從縣中趕到板橋家中,軍團宣傳部長、雲南迤西人王透,一住下就訪徐交談。王邀徐參加紅軍,徐同意。王又請徐動員何正坤老師莫急於走,留下工作,何說:“不留下了,一同參加紅軍走。”天方黑時,徐與何參加了軍團長羅炳輝、作戰科長劉雄武等幾位軍團領導在何的工作室(羅的住宿處),研究當夜攻打宣威城的方案。
4月27日下午,何回到家中,給父母做了工作,請他們同意參加紅軍。他的妻子東山馬場人毛英,頭天下午聽說板橋住了大兵,就領著兩個女兒避往虹橋他的姐家去了。何又托人去校中,把他的行李書籍背回家。4月28日早,何的妻子在虹橋得了訊息,知道住板橋的是打富濟貧、紀律嚴明的紅軍,也就趕早回家。何亦於是日一早即趕往灰洞去參加紅軍。在乾河橋夫婦相遇。何隔河對妻子說:“不怕得,你好好帶著兩個娃娃,我要參加紅軍打富濟貧去了,兩三個月就回來。”毛說:“我也要跟你去。”何說:“你不能去。”毛說:“你這個做本身的都去了,我這個做枝椏的也要跟著去,不要我去,你就帶著你的娃娃去,我倒是不帶的。”何有點氣急,就穿著鞋涉水過河,過了河又好聲對妻子說:“你好好帶著孩子。”一面說,一面摸著孩子的頭。“你好好種種地,過幾年孩子大些就好了。”隨即忙著趕他的路。毛英和—對孩子,含著淚望著親人的背影遠遠離去。
1948年,何淒及何的大嫂,還被當時設在東屯的擴大鄉鄉公所派武裝人員抓去。鄉長耿慶熙親自審問並指斥毛英說:“你男人裹匪的!”還把她們]妯娌倆關在馬廄里。何妻因之氣瞎了眼。
紅軍過板橋時,由於何在這一帶的教育和影響所及,加上何與徐文烈的帶動,板小學生樊同功、徐文禮等數十人分頭趕往距縣城西南20里的軍團宣傳部駐地灰洞,參加了紅軍。
紅九軍團在懋功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後,改稱紅32軍,何任秘書科長。1936年7月在霑化河遭遇戰中,敵彈從他的迎風骨下穿過,經—晝夜搶救無效,不幸犧牲。時年僅28歲。他的遺體葬於當地山坡一棵老松樹下。
1986年,原紅九軍團政治部主任黃火青致函宣威縣委史志委說:這位老師,沉默寡言,一切生活自理,不願騎馬,完全戰土化。我軍在敵人追堵側擊的艱苦歲月里,—位彝族青年,毅然投入了紅軍行列,真是難能可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