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佩森

何佩森

何佩森,男,1945年生於天津,祖籍河北武邑。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天津師範大學客座教授、天津市南開區戲劇家協會主席、南開區政協(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佩森
  • 出生地:天津
  • 出生日期:1945年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作品,榮譽,

人物經歷

1982年至1984年在天津音樂學院進修戲曲音樂;1990年畢業於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文系(本科);獲國家語委頒發的國語一級甲等證書。退休前就職於天津藝術職業學院。
何佩森
他在孩提時期常隨父母看戲,自幼酷愛戲曲。1952年開始登台串演京劇娃娃生。1953年向郝學易先生學老生,因童聲時期即顯出嗓音適合唱老旦,而且還有真假聲過度的“水嗽”,隨後由李鳳林先生啟蒙改學老旦。1957年隨師效力,以《遇皇后·打龍袍》唱大軸。1959年拜李多奎先生為師,登堂入室深得真傳。親授了《望兒樓》、《哭靈》、《赤桑鎮》和《六月雪》、《鍘美案》等劇之外,李師經常在親自為他操琴吊嗓時,傳授他吐字歸音、氣口兒、勁頭兒的妙用。何佩森的嗓音寬厚,韻味醇醪,尤其在聲腔共鳴和氣息的運用上,頗有乃師風範。他在李師門下受益良多,是李派老旦傳人中的佼佼者之一。五十多年來他與師門情深意篤,1966年浩劫抄家之後,何佩森與李師的子女,為李多奎先生落實政策,以及闔家無著的生活,多方奔走求助。1974年和1995年,師父、師母病危彌留之際,他都在醫院的病榻前盡孝。
半個多世紀的藝海生涯中,何佩森轉益多師是汝師。還先後受到孫玉祥王玉敏劉煜劉少峰趙松樵朱玉良王則昭王金璐李萬春、李艷秀等諸位先生的教誨。
1959年開始先後在內蒙古京劇團、天津市建華京劇團、前進京劇團、京劇三團等單位工作。曾與關正明高寶賢趙慧秋王則昭楊秋玲宋長榮葉少蘭薛亞平袁國林寇春華鄧沐瑋康萬生李經文、關靜蘭、小麟童等名家同台合作。擅演《遇皇后·打龍袍》、《釣金龜·行路訓子·哭靈》、《太君辭朝》、《望兒樓》、《徐母罵曹》和《清風亭》、《六月雪》、《桑園會》等劇目。何佩森是當今仍然活躍在京劇舞台上的老旦行男演員,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天賦條件,對劇本、唱詞、唱腔和表演做過有益的修訂。由於他的演唱頗具乃師李多奎先生的神韻,所以經常是一腔出口震驚四座,深受觀眾歡迎和內行的讚譽。1998年,為紀念李多奎先生百年誕辰,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發行了《京劇李派老旦何佩森演唱專輯》。
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何佩森主要從事藝術教育和研究,以及戲曲節目的主持工作。先後任教於天津戲曲學校、中國曲校、天津藝術職業學院。曾應邀在天津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天津音樂學院、上海戲曲學院、美國各大學聯合漢語中心等院校講學。如今舞台和螢幕上的諸多名家,皆受過他的教益。
何佩森向老旦泰斗李多奎先生學習的15年中,以及向鼓曲大師駱玉笙先生學習和為她做文秘工作的25年當中,有幸學到了大量珍貴的吐字歸韻技巧。加之後來在大學裡學習了音韻學、文字學、語音學和語言學等知識。把半個世紀的舞台、教學實踐和音韻方面的古今理論,有機地結合起來,著出了《梨園聲韻學》。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並二次印刷,填補了當前表演方面音韻教科書的空白。該書影響頗大,已成為當今演藝界字韻方面的工具書,遠播海外。

作品

何佩森曾擔任國家藝術科研重點項目《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天津卷》編輯、撰稿;《中國音樂辭典》撰稿;《中國京劇百老薈》副主編;“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中國京劇流派劇目集成》部分篇章的整理記譜工作。發表藝術論文20餘篇。他運用理論更好的去指導藝術實踐,教學、科研和主持節目的同時,始終沒有脫離他傾注畢生心血的京劇舞台。
1989年至1993年,何佩森擔任天津電視台《戲曲世界》和《戲曲欣賞》兩個專欄節目的撰稿和主持工作;二十多年來,他主持了近千場大型演出活動。向業內外普及了大量的戲曲知識,頗受好評。

榮譽

何佩森1990年獲天津市自學成才二等獎。
由他擔任撰稿和藝術顧問的電視專題片《神鼓金喉駱玉笙》,2001年獲全國電視金鷹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