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頻電療法

套用頻率1000Hz以下的電流治療疾病的方法,稱為低頻電療法,可用於治療急、慢性疼痛。

特點,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電刺激作用原理,電刺激治療技術和方法,適應證和禁忌證,經皮電刺激神經療法,經皮電刺激神經療法作用原理,經皮電刺激神經療法治療方法,適應證和禁忌證,間動電療法,間動電流作用原理,間動電流的治療技術和方法,適應證和禁忌證,低頻高壓電療法,生理作用和治療作用,適應證和禁忌證,

特點

(1)均為低壓、低頻,而且可調;
(2)無明顯的電解作用;
(3)對感覺、運動神經都有強的刺激作用;
(4)有止痛但無熱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低頻電療法有: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經皮神經電刺激療法、間動電療法、低頻高壓電療法等。

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

是套用低頻脈衝電流刺激神經或肌肉使其收縮,以恢復其運動功能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用以刺激失神經肌、痙攣肌和平滑肌,亦可用於治療廢用性肌萎縮。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NMES)是用於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缺損和重塑周圍神經功能的治療技術。

電刺激作用原理

電刺激對失神經肌肉的治療作用
下運動神經元麻痹後,肌肉即失去神經的支配而萎縮變性。為了減緩這種變化,根據不同的病情,選擇不同的脈衝電流,刺激肌肉或肌群,使之發生被動的節律性收縮,通過鍛鍊,保留肌肉的功能,延遲萎縮及變性的發展。
對痙攣肌的治療作用
這種治療方法的原理,目前一部分還處於假設的階段。痙攣肌電刺激主要是利用刺激痙攣肌肌腱中的高爾基器引起的反射抑制和刺激其對抗肌的肌腹引起的互動抑制來達到使痙攣鬆弛的目的。

電刺激治療技術和方法

電極技術
一般主張用雙極法,因雙極法能使電流集中於病肌而不致因鄰近肌受刺激而影響治療。但當肌肉過小時(如手部小肌)或需要刺激整個肌群時,雙極法就不太適宜,這時應採用單極法,用一小的主電極放於小肌運動點上,用另一較大的電極放在腰骶或肩胛間。
電刺激治療時機的選擇
1、 失神經支配後頭一個月,肌肉萎縮最快,因此宜及早進行電刺激。當不能肯定但疑及肌肉有失神經支配情況時,也應儘早進行這種治療。
2、 失神經數月後,仍有必要施用電刺激治療,但效果已不肯定。此時雖不一定能延遲萎縮的進程,但對防止纖維化仍有效。但在進行電刺激之前,均應判明肌肉是否有恢復神經支配的可能。
電流波形的選擇
理想電流應具備的條件:
1、能選擇性地只刺激病肌而不波及其鄰近的正常肌肉。
2、能只刺激病肌而不引起或少引起感覺性反應。
電流極性的選擇
單極法時一般選用陰極,如用雙極法,陰極多放於遠端。
每次治療時肌肉收縮的次數
起初治療時,每次應使每條病肌收縮10-15次,休息十數分鐘,如無條件可休息3-5分鐘後再使之收縮相同次數,如此反覆4次。在整個治療時間內每條病肌至少收縮80-120次左右。但是不能單以數目來決定,適宜的刺激應符合以下要求:
1、 病肌的收縮要足夠強,否則難以延遲萎縮的出現
2、 收縮時不痛或痛得很輕。
3、 鄰近肌的反應小
4、 收縮幅度每次相近
每日治療次數
有實驗證明,每日治療4-6次比1-3次好。若無條件,應每日至少治療1次,病情好轉,也宜每周治療3次。
電刺激療程長短的估計
1、神經失用是一種肌肉功能暫時喪失但神經無器質性病變的情況,電診斷無失神經反應,估計3-4周或稍長時間即可恢復。此時電刺激應延續6周以上,直至神經功能恢復為止。
2、周圍神經在外傷、擠壓、手術等原因引起損傷時,如果位置明確、局限而又有可能再生時,可以根據周圍神經再生速度加以估計。
3、若損傷部位不確定,無法按上式計算時,只能按一般估計。即:部分變性或部分失神經支配,約需6-12周才能恢復;完全變性或完全失神經支配,約需6-12個月才能恢復。

適應證和禁忌證

適應證:腦血管意外後遺輕度偏癱(神經肌肉電刺激可提高腦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特別是在訓練腕及手指的背伸功能方面套用越來越廣泛)、兒童腦性癱瘓、產傷引起的痙攣性癱瘓多發性硬化癱瘓、腦脊髓外傷引起的痙攣性癱瘓帕金森病
禁忌證: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多發性硬化的病情進展惡化期。

經皮電刺激神經療法

以一定技術參數的低頻脈衝電流,經過皮膚輸入人體,用於治療急、慢性疼痛的方法。

經皮電刺激神經療法作用原理

(一)鎮痛機制
經皮電刺激神經療法的主要作用是鎮痛。產生鎮痛作用的經皮電刺激神經療法的強度往往只興奮脊髓后角中的膠質細胞。
(二) 治療急性疼痛
常用於軟組織損傷、神經痛、手術後的止痛。
(三)治療慢性疼痛
腰背痛、關節炎、神經源性疼痛、頭痛

經皮電刺激神經療法治療方法

(一) 治療方法
1、 電極的放置 電極的放置部位比較靈活,常用的方法有:
(1) 電極置於痛區、運動點、扳機點、穴位上
(2) 電極置於病灶同階段的脊柱旁,沿著周圍神經走向、病灶上方節段、病灶對側同節段上,兩個電極或兩組電極的放置方向有並置、對置、近端-遠端並置、交叉形等。
(3) 眼-枕經顱法
(4) 電極放在術後切口兩旁
2、 參數選擇
目前分為3種治療方式:常規型、類針刺型、短暫刺激型。
3、 治療時間
最常用的是常規型,治療時間可很長,從每天30-60分鐘至36-48小時不等。類針刺型能同時興奮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治療時間一般為45分鐘,根據受刺激的肌肉疲勞情況決定。短暫強刺激型的電流很大,肌肉易疲勞,一般每刺激15分鐘左右後休息幾分鐘,一般情況,每次治療30-60分鐘,每日1-2次。每星期3-6次。

適應證和禁忌證

適應證:急慢性疼痛、短期疼痛、周圍循環障礙、長期疼痛、用於小手術及致痛性操作過程中加強鎮痛效果。
禁忌證:帶有心臟起搏器者、嚴禁刺激頸動脈竇、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眼睛部位、腦血管意外的患者頭部、電極置於人體體腔內的治療等。

間動電療法

將50HZ交流電經整流後疊加在直流電上構成的一種脈衝電流。

間動電流作用原理

(一) 物理特徵
1、間動電流的種類 密波、疏波、疏密波、間升波、斷續波、起伏波
2、間動電流特點
(1)間動電流每組電流的波形、頻率、脈衝持續時間和間歇時間是固定的,治療時只能調節電流強度。
(2)間動電流屬於半波正弦電流。
(3)間動電流具有直流電性質,有電解作用,治療時需要明確陰陽極,並要用襯墊 。
(4)間動電流的載波頻率較低,故作用不深。
(二)間動電流的治療作用
1、止痛作用
2、有較明顯的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
3、興奮神經肌肉組織

間動電流的治療技術和方法

(一)電極的作用方式
1、痛點 以小圓電極連線陰極,放在痛點上,陽極放在痛點近端距陰極2-3CM處。
2、神經根 脊柱旁相應節段的橫並置。
3、神經乾 並置,沿神經走行。
4、上肢周圍血管 用電極作用於病側頸交感神經節。
5、下肢周圍血管 雙側病變於脊柱面下行通電,陽極放於頸部,陰極放於骶部;單側病變時在腰部相應節段橫並置安放電極,陰極在病側。
6、肌肉 肌肉起止點處
7、局部 電極對置
(二)電流量
直流電:電極面積小時1-2mA,面積較大時2-3mA。
脈衝電流:在電流基礎上再加入脈衝電流,其電流量以增加到病人能夠耐受的最大限度為準。
(三)通電時間
一般每次部位僅3-6分鐘。
(四)頻度和療程
急性期每日一次,5-6次為一個療程。
慢性疾病每日或隔日一次,10-12次為一個療程。

適應證和禁忌證

1、適應證 枕大神經痛、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耳大神經痛、神經根炎、坐骨神經痛、交感神經綜合徵,挫傷,扭傷骨折後遺症,網球肘
2、禁忌證 急性化膿性炎症,急性濕疹,出血傾向,嚴重心臟病,安裝心臟起搏器者,對電流過敏者。

低頻高壓電療法

生理作用和治療作用

1、促進皮膚傷口癒合
2、止疼
3、促進周圍血液循環
4、抗菌消炎作用

適應證和禁忌證

1、適應證
各種急慢性疼痛、因疼痛引起的反身性肌肉痙攣、廢用性肌萎縮、血液循環不良性疾病
2、禁忌證
高壓電刺激可以誘發肌肉收縮,但不能用於興奮大的肌肉群,亦不能興奮失神經支配的肌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