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比姓

伯比姓

伯比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令尹斗伯比,屬於以為先祖名字為氏。斗子文,字伯比,公元前?~前666年待考,羋姓,亦名熊伯比,若敖熊儀娶鄖國妻,生子伯比,斗邑人(今湖北鄖西)。是非常著名的春秋時期楚國令尹,斗氏鼻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伯比姓
  • 讀音作:bó bǐ(ㄅㄛˊ ㄅㄧˇ)
  • 單一淵源:源於羋姓
  • 得姓始祖:斗伯比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字輩排行,伯比姓宗祠通用聯,六言通用聯,八言通用聯,

基本介紹

伯比[伯比,讀音作bó bǐ(ㄅㄛˊ ㄅㄧˇ)]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出自春秋時期楚國令尹斗伯比,屬於以為先祖名字為氏。斗子文,字伯比,公元前?~前666年待考,羋姓,亦名熊伯比,若敖熊儀娶鄖國妻,生子伯比,斗邑人(今湖北鄖西)。是非常著名的春秋時期楚國令尹,斗氏鼻祖。
周桓王姬林十四年(楚武王三十五年,公元前706年),斗伯比開始參政,參與楚武王熊通的國政決策。他為楚武王出謀畫策,作用非比尋常。斗伯比識人精闢,據史籍《左傳·桓公十三年》記載,他認為“莫敖屈瑕驕傲輕敵,伐羅必敗”,結果,屈瑕在率楚軍討伐羅國時,果然大敗。可見,斗伯比是楚武王身邊很有才幹的最高統治集團成員之一。斗伯比是楚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人物,他執掌楚國令尹之政時期,正值楚武王稱王發展的時代,在楚武王攻伐有東周王朝支持的姬姓隨國並徹底征服隨國,以及助楚武王稱王的整個過程中,立了大功。熊通自稱楚武王以後,就如何提高楚國的威望,向斗伯比問計。斗伯比說:“大王可來個‘殺雞嚇猴’,先以武力制服一國,即可震懾其它諸侯。”又說:“漢東諸國,只有隨國最大,若出兵討伐隨國,使隨國臣服於楚國了,漢、淮諸國就不敢不臣服楚國,楚國的威望也就提高了。”楚武王讚許道:“這倒是個辦法,但師出無名呀。”斗伯比說:“可以先盟會諸侯,如果隨侯就召而來,就表明他已服從於我們楚國了;他若拒不赴會,就以叛盟之罪去討伐他。”楚武王依計行事,派使者遍告漢東諸國,定於周桓王十四年(楚武王三十五年,公元前706年)農曆4月上旬在楚國的沈鹿(今湖北鐘祥東橋鎮)召集諸侯盟會。當時巴、庸、濮、鄧、絞、羅、軫、申、貳、鄖、江等諸侯國國君都親自應召按期赴會,只有黃、隨二諸侯國君自恃東周嫡姓國,未到會場。楚武王立即抓住機會,派大夫蒍章去責備黃國,並派大夫屈瑕去責備隨國。黃侯害怕楚國勢大,立即派使臣來楚國告罪,但隨侯卻不服。這樣楚武王就有了征伐隨國的理由,於是親自統率大軍,直抵隨國邊境問罪。隨侯面臨楚國大軍壓境的嚴重形勢,急忙召集群臣計議對策。大夫季梁說:“楚國初會諸侯,用兵伐隨其鋒方銳,不可輕敵。不如備上厚禮去與他們講和,重修舊好。如果楚國不同意,就是楚國的不是。這樣,楚軍必有懈怠之意,我軍必有怒氣。彼怠我怒,一戰必勝。”少師卻揚起胳臂說:“為何如此害怕?楚軍遠來,必定疲憊,速戰可以破敵,否則失去打敗楚軍的機會,讓楚軍象上次那樣逃回去,豈不可惜!”隨侯聽了少師的意見,就親自率軍出擊。隨侯以少師為右,要季梁趕車,來到陣前,季梁站在隨侯的戰車上觀望楚軍陣營,對隨侯說:“楚國習慣以左為上。今楚兵分左右二軍,其君必在左。君之所在,必有精兵聚集。我們可集中兵力攻他的右軍。右軍敗,左軍也就喪失銳氣了。”少師又反對說:“避開楚君不攻,不被楚國人恥笑嗎?”隨侯又按少師的意見,先攻楚左軍。楚武王令左軍排開陣勢,讓隨軍入陣。隨侯殺入楚軍陣後,四面伏兵皆起,團團圍住廝殺。少師與楚將斗丹交鋒,不到十個回合,就被斗丹斬於車下。季梁保護著隨侯死戰,楚軍不退。隨侯棄了戰車,穿上小兵的衣服混在軍中,隨季梁殺開一條血路突出重圍。事後清點軍卒,所剩不過十分之三四。隨侯十分痛心,對季梁說:“我沒聽你的話,才落得如此下場!”他聽說少師被殺,又嘆息不已。季梁說:“死了個誤國之人,有何值得嘆息的?當今之計,只有去講和為上。”隨侯說:“今天的國家大事,我都聽你的。”季梁召集一些殘兵敗將保護隨侯,自己到楚國軍營去求和。楚武王怒氣衝天地說:“你們的國君判盟拒會,以兵相抗,今兵敗講和,不是誠心。”季梁面不改色,從容地說:“以兵相抗並非我君本意,是奸臣少師恃寵貪功,強要我君興兵相抗。今少師已死,我君知罪,特派下臣來請罪。如蒙赦免。當稱頌楚國功德,倡議江漢諸侯永遠服從楚國。望大王裁決!”斗伯比覺得“殺雞嚇猴”的計策已起功效,就乘機對楚武王說:“隨國雖然戰敗,但未大喪元氣,且有賢德的大臣季梁,要滅掉隨國不容易。不如乘勝收兵。”楚武王接納了斗伯比的建議,就同隨侯訂立盟約,然後退兵。漢東最大的隨國敗於楚國,隨侯又稱頌楚國的功德,使楚國的威望大大提高,漢東諸侯無不向楚國稱臣進貢。這就是斗伯比對成語“殺雞嚇猴”的機巧運用。
周惠王姬閬十一年(楚成王熊惲六年,公元前666年),斗伯比病逝。
斗伯比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伯比氏,戰國時期著名的伯比仲華,就是斗伯比的後代。伯比氏的後裔子孫中有省文簡化為單姓伯氏、斗氏、比姓者。

得姓始祖

斗伯比。

遷徙分布

伯比氏複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群體,今已不再,皆省文簡改為單姓羋姓、熊氏、伯氏、斗氏、比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河東、楚州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河東郡:古代河東郡有四:一是指今整個山西省。二是秦朝初期(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夏縣、臨汾市、萬榮縣、永濟市、聞喜縣一帶地區。東晉時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隋、唐兩朝為蒲州河東郡。隋朝時期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在明朝被並河東縣,劃入蒲州。三是唐朝時期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在蒲州,節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四是宋朝時期有河東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陝西東北角。大金國時期分為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地區。明朝時期並河東縣入蒲州。
楚 州:春秋戰國時期,楚州先後屬吳、越、楚等諸侯國。秦統一後建淮陰縣,楚州部分地區屬淮陰縣。楚漢之際,屬項羽西楚。漢高祖劉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封韓信為楚王,楚州屬楚王國。同年,貶韓信為淮陰侯,封劉纏為射陽侯,楚州分屬二侯國。西漢高祖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淮陰侯國降為縣。西漢惠帝三年己酉(公元前192年),射陽侯國為縣。西漢朝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置臨淮郡,淮陰、射陽縣屬臨淮郡。王莽稱制,改射陽為臨淮亭,淮陰為嘉信。東漢朝建武十五年己亥(公元39年),封皇子劉荊為山陽公(治白馬湖北),山陽之名始見。東漢末年,廣陵郡移治射陽。東晉義熙七年(公元411年),廣陵、臨淮二郡改為臨淮、廣陵、山陽等五郡,山陽郡治所在山陽縣。時射陽與山陽並存,分屬臨淮、山陽二郡。蕭齊時,陽平郡寄治山陽。南齊永明七年己巳(公元489年),割山陽官瀆(邗溝)以西三百戶置壽張縣,割直瀆(盱眙禹王河)、破釜塘以東淮陰鎮下流雜一百戶置淮安縣,淮安縣之名始見。兩縣屬原先寄治山陽的東平郡。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置楚州,治淮陰。隋開皇十二年壬子(公元592年),移楚州治山陽縣,州旋廢。隋朝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去淮陰縣入山陽縣,不久復置。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置東楚州,治山陽縣。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裁西楚州,東楚州改稱楚州,仍治山陽縣。南宋朝建炎三年己酉(公元1129年),置楚、泗、承州。漣水軍鎮撫使、淮東安撫制置使、京東河北鎮撫大使等均駐節楚州山陽城。南宋朝紹定元年戊子(公元1228年),李全火燒楚州城,遂廢楚州,升山陽縣為淮安軍,隸寶應州。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設淮東安撫司于山陽。次年,改為淮東總管府,時縣境設有山陽、淮安、淮陰、新城四縣。元朝至元二十年癸未(公元1283年),改總管府為淮安府路,並淮安、新城、淮陰三縣入山陽縣。元朝至正二十六年丙午(公元1366年),朱元璋置淮安府,治山陽。清朝雍正九年辛亥(公元1731年),析淮安府山陽、鹽城二縣地置阜寧縣。中華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淮安府裁撤。中華民國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山陽縣改稱淮安縣。抗日戰爭時期,楚州分屬兩個縣級抗日民主政權。運西地區屬中華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8月成立的淮寶縣抗日民主政府,運東地區屬中華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10月成立的淮安縣抗日民主政府。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2月,淮城市由淮安縣劃出,為蘇皖等五行政區直轄市;9月,淮城市又併入淮安縣。中華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12月,淮城等二次解放,與清江市合組成立兩淮市。次年(公元1949年)3月,裁兩淮市,淮城區仍屬淮安縣。1950年庚寅3月,淮寶縣裁撤,其部分轄地歸淮安。時淮安屬鹽城專區。1954年甲午8月,淮安縣由鹽城專區劃入淮陰專區。1983年癸亥3月,成立省轄淮陰市,淮安縣屬淮陰市。1988年戊辰2月,撤銷淮安縣,建立淮安市(為縣級市)。2001年辛巳2月,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淮安撤市建區,更名為楚州區。

堂號

河東堂:以望立堂。
楚州堂:以望立堂。

字輩排行

山東地區伯氏(伯比裔)字輩:“雲景培金紹先大德……繼世永昌”。
河南臥龍熊氏(伯比裔)字輩:“國兆□百桂志昌士運傳祖德仁辛延澤長金玉啟元惠錫慶樂榮光”。
湖北應城熊氏(伯比裔)字輩:“楚國光輝遠榮華繼祖開溫良恭謹讓存仁必世昌”。

伯比姓宗祠通用聯

六言通用聯

遠祖楚為太宰;先人晉有大夫:上聯典指春秋時期楚國太宰伯州犁,楚康王時在任。下聯典指春秋時晉國大夫伯宗,賢而好以直辨,氣勢凌人,後遭受害。

八言通用聯

儒行著稱,聖門篤學;直言及難,賢婦進規:上聯典指春秋時魯國人伯虔,字子析,孔子弟子,勤奮好學,以儒行著稱。下聯典指春秋時晉國大夫伯宗,賢能又敢於直言。每次上朝時,妻子常規勸他:“您好直言,那些行為不端的人都厭惡您,一定有禍到您身上!”他不聽。後來在欒弗忌之難中,果然被進讒言而遭殺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