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樹科

伯樂樹科

中國特有的、古老的單種科,伯樂樹( Bretschneidera sinensis) ,多年生高大木本植物,系我國特有分布的單種科植物,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統發育和古地理、 古氣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該種零星分布在長江以南各省區的山區地帶,但因長期以來破壞嚴重,天然更新困難,處於珍稀瀕危的境地, 被列為瀕危植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國家一級珍貴樹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伯樂樹科
  • 拉丁學名:Bretschneideraceae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Archichlamydeae
  • :罌粟目Rhoeadales
  • 亞目伯樂樹亞目Bretschneiderineae
  • :伯樂樹科Bretschneideraceae
  • :鐘萼木屬
  • 分布區域:中國西南部
  • 引種狀況:非引種
簡介,科號,分布量,所有屬,

簡介

伯樂樹科:喬木,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對生或下部的互生,有小葉柄,全緣,羽狀脈;無托葉。花大,兩性,兩側對稱,組成頂生、直立的總狀花序;花萼闊鐘狀,5淺裂;花瓣5片,分離,覆瓦狀排列,不相等,後面的2片較小,著生在花萼上部;雄蕊8枚,基部連合,著生在花萼下部,較花瓣略短,花絲絲狀,花葯背著;雌蕊1枚,子房無柄,上位,3-5室,中軸胎座,每室有懸垂的胚珠2顆,花柱較雄蕊稍長,柱頭頭狀,小。果為蒴果,3-5瓣裂,果瓣厚,木質;種子大。

科號

恩格勒:76 哈欽松:198b

分布量

世界:1屬, 1種;中國:1屬,1種

所有屬

Bretschneidera Hemsl.
屬的特徵與科同。
本屬的模式種:
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
喬木,高10-20米;樹皮灰褐色;小枝有較明顯的皮孔。羽狀複葉通常長25-45厘米,總軸有疏短柔毛或無毛;葉柄長10-18厘米,小葉7-15片,紙質或革質,狹橢圓形,菱狀長圓形,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多少偏斜,長6-26厘米,寬3-9厘米,全緣,頂端漸尖或急短漸尖,基部鈍圓或短尖、楔形,葉面綠色,無毛,葉背粉綠色或灰白色,有短柔毛,常在中脈和側脈兩側較密;葉脈在葉背明顯,側脈8-15對;小葉柄長2-10毫米,無毛。花序長20-36厘米;總花梗、花梗花萼外面有棕色短絨毛;花淡紅色,直徑約4厘米,花梗長2-3厘米;花萼直徑約2厘米,長1.2-1.7厘米,頂端具短的5齒,內面有疏柔毛或無毛,花瓣闊匙形或倒卵楔形,頂端渾圓,長1.8-2厘米,寬1-1.5厘米,無毛,內面有紅色縱條紋;花絲長2.5-3厘米,基部有小柔毛;子房有光亮、白色的柔毛,花柱有柔毛。果橢圓球形,近球形或闊卵形,長3-5.5厘米,直徑2-3.5厘米,被極短的棕褐色毛和常混生疏白色小柔毛,有或無明顯的黃褐色小瘤體,果瓣厚1.2-5毫米;果柄長2.5-3.5厘米,有或無毛;種子橢圓球形,平滑,成熟時長約1.8厘米,直徑約1.3厘米。花期3-9月,果期5月至翌年4月。
產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區。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的山地林中。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勐遮和思茅。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