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眠效果

休眠效果是美國實驗心理學家霍夫蘭等人提出的概念。霍夫蘭等人在進行信源與說服效果的實驗之際發現,信源的可信性對傳播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信源的可信度越高,說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說服效果越小。但是,由可信性帶來的說服效果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說服效果會出現衰減,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說服效果則有上升的趨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休眠效果
  • 外文名:sleeper effec
  • 又稱:“睡眠效應”
  • 創始人:卡爾·霍夫蘭
簡介,實驗,結論,

簡介

英譯為sleep effect,即“睡眠效應”,根據艾賓浩斯的忘卻曲線原理,人腦對信息的記憶量隨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而忘卻是從信息的次要屬性開始的。也就是說,由高可信度信源或低可信度信源發出的信息,由於人們對信源的信任感不同,其說明效果可能會分別大於或小於信息內容本身的說服力。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信源與信息內容相聯繫的記憶會逐漸淡漠。這時,由信源居於主導地位的可信性效果趨於減弱或者消失,內容本身的說服力才能較為完全地發揮出來。

實驗

睡眠效應被系統地研究始於卡爾·霍夫蘭。他在1946—1961年期間,與合作者們就傳播和態度的改變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研究即耶魯計畫,並於 1953年出版了《傳播與說服》一書。在涉及傳播者的可信性問題時,他們的假設是:不同可信度的信源將影響客群對傳播的感知和評價方式,也影響客群的意見和態度改變的程度。
卡爾·霍夫蘭和衛斯(Walter Weiss)設計了一個系列實驗,對兩組大學生進行完全相同的傳播,傳播內容涉及四個話題。對一組對象說明這些內容來自高可信性的信源,而對另一組對象則告知來自低可信性的信源,並對每個話題的觀點都使用正反兩個版本。研究者分別於傳播前、剛結束時和結束一個月後對被試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首先確認了被試對象對信源可信性高低的觀點與研究者是一致的。隨即發現,被試對象對來自低可信性信源的信息內容,被評價為“不公正”、“不合理”,這一點驗證了研究的假設。但是,四周后再次調查時,卻發現高可信性信源帶來的傳播效果降低了,而低可信性信源的效果卻在上升,甚至最初的負效果正轉化為延遲的正效果。於是,霍夫蘭最終的結論是,信源對傳播效果的影響,在即時效果上更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差異逐漸縮小。也就是說,從長遠看,不管客群感知的信源如何,他們從傳播中得到的信息內容是一樣的,信源可信性的影響僅限於客群對傳播的接受動機。這即是所謂的睡眠效應。

結論

這種現象表明,低可信度信源發出的信息,由於信源可信性的影響,其內容本身的說明力不能馬上得以發揮,處於一種“睡眠”狀態,經過一段時間,可信性的負面影響減弱或消失,其說服效果才能充分表現出來。
亦表明儘管信源的可信度是很重要的,但是並不是影響傳播效果的唯一因素,態度改變是一個多因素作用的異常複雜的過程。
在傳播學客群的進程中,關注說服方式對客群態度改變的有效性,亦即尋找增進傳播效果的魔力要素,是自經驗功能學派以來一直令人感興趣的論題。今天的商業廣告傳播,人們對廣告效果的期待,與早年盛行的“魔彈論”很相似,但結果卻難遂人願。這使我們有必要對當今廣告傳播效果研究做出新的理解和思考。睡眠效應便是這樣一個值得關注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