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闕佛龕

伊闕佛龕

褚遂良(596—658年),字登善,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一作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官至史部尚書右僕射,遷潭州及桂州都督,遠州刺史,封河南郡公,故又有褚河南之稱,比歐陽詢、虞世南稍晚,同為初唐書壇大家。 褚遂良精通文史,尤工隸楷,楷書風格多變,面貌獨特。《伊闕佛龕碑》為其46歲時所作,高252厘米,寬154厘米,作於貞觀十五年(641年)。該碑書法結體打破初唐多見的瘦長形態,放寬架構,趨於方扁,且整體疏鬆,不求緊密,字形外拓,筆畫儘量向四周擴散,具有很明顯的創新意味,一改法度森嚴、正襟危坐之態。字的大小相對不一,疏朗率直,具有平易近人、親切質樸的面目,楊守敬評“方整寬博,偉則有之,非用奇也”。其用筆較平直乾脆,尤其橫堅畫起筆多為露鋒,銳利爽快,收筆簡練,回鋒也不明顯。撇畫較弱,常以捺筆削勁有力、銳角分明對之。總體線條偏細,除捺筆外,粗細變化不大,直來直去,瘦勁如一。此碑風格尚屬沿襲陳隋舊格,不代表褚書典型,晚年褚遂良力求變化,面貌多柔秀婀娜,自是另一番風韻。後輩書家學褚書,多喜先臨習此碑,獲益良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闕佛龕
  • 別稱:伊闕佛龕之碑
  • :5.00米
  • :1.90米
佛碑介紹
屋檐式建築,屋脊中刻有迦陵頻伽鳥,即佛教中的大鵬金翅鳥,是佛的護法。屋脊下是蟠螭碑首,碑體已相當殘缺,字跡也較難辨認。碑的下部原為龜趺座,也早已殘損。碑額上用篆文鐫刻出“伊闋佛龕之碑”六個大字,這就是頗為知名的“伊闋碑”。
《伊闕佛龕之碑》亦稱“褚遂良碑”。篆額題《伊闕佛龕之碑》。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刻於河南省洛陽龍門石窟壁賓陽洞內。這裡因伊水東西兩岸之香山和龍門山對峙如天然門闕,故古稱“伊闕”。《伊闕佛龕之碑》通高約 5.00米、寬1.90米。由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諫議大夫褚遂良書。字共三十二行,滿行五十一字。計一千六百餘字。碑文主要記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為其母長孫皇后死後做功德而開鑿。
《伊闕佛龕之碑》是早期傳世褚書的代表作。為目前國內所見褚遂良楷書之最大者,字型清秀端莊,寬博古質,是標準的初唐楷書。此碑雖說是碑,實際上卻是摩崖刻石。兩者功用相同,都是為歌功頌的。但在創作時條件不同,一個是光平如鏡,而另一個則是凹凸不平,書寫的環境也不會那么優遊自在。於是,摩崖書法的特徵也就不言而喻。因無法近觀與精雕細琢,於是便在氣勢上極力鋪張,字形比碑誌大得多,舒捲自如,開張跌宕。正是在這一點上,像漢代的《石門頌》、《郙閣頌》、《西峽頌》,它們氣度之開張,韻致之飛揚,自然拙樸,即使是如《禮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真正的碑誌精品也無法比擬,褚遂良的《伊闕佛龕碑》,正是這樣一種典型的摩崖書風。
傳世墨拓以明代何良俊清森閣舊藏明初拓本為最佳,拓工精緻、字口如新;比《金石萃編》所載猶多五十餘字,曾經清代畢瀧、沈志達、費念慈等遞藏,現藏北京圖書館。有影印本行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