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拉概念

伊波拉(Ebola virus)又譯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剛果(金)(舊稱薩伊)的伊波拉河地區發現它的存在後,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伊波拉”由此而得名。是一個用來稱呼一群屬於纖維病毒科伊波拉病毒屬下數種病毒的通用術語。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產生伊波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間,致死原因主要為中風、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發性器官衰竭。

基本介紹

  • 別稱:伊波拉病毒
  • 中醫病名:伊波拉病毒
  • 英文名稱:Ebola virus
  • 常見症狀:感染後2~5天出現高熱,6~9天死亡
  • 傳染性:經腸道、非胃腸道或鼻內途徑均可造成感染
  • 傳播途徑:血液、腸道、非胃腸道或鼻內途徑
傳播性,敏感動物,敏感細胞,熱點關注,病毒發現,致病性,結構形態,疫苗研製,治療,病毒分型,二級市場表現,

傳播性

敏感動物

各種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普遍易感,經腸道、非胃腸道或鼻內途徑均可造成感染,感染後2~5天出現高熱,6~9天死亡。發病後1~4天直至死亡,血液都含有病毒。豚鼠、倉鼠、乳鼠較為敏感,腹腔、靜脈、皮內或鼻內途徑接種均可引起感染。成年小鼠和雞胚不敏感。
人群普遍易感,無論其年齡和性別。高危人群包括伊波拉出血熱病人、感染動物密切接觸的人員如醫務人員、檢驗人員、在伊波拉流行現場的工作人員等。

敏感細胞

綠猴腎細胞(Vero)、地鼠腎細胞(BHK)、人胚肺纖維母細胞等均可用培養EBV。病毒感染細胞後7h,培養物中可檢測到病毒RNA,18h達高峰,48h後可見到細胞病變。7~8天后細胞變圓、皺縮,染色後可見細胞內病毒包含體。

熱點關注

6月下旬,伊波拉疫情在幾內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等西非國家大規模爆發。據世衛組織新聞公報,截止7月30日已出現1323例伊波拉確診和疑似病例,其中729人死亡。
7月31日晚間,國家衛計委發布《伊波拉出血熱防控方案》,指出目前伊波拉出血熱尚沒有疫苗可以預防,隔離控制傳染源和加強個人防護是防控的關鍵措施,引發國內對該疫情的高度關注。

病毒發現

“伊波拉”是剛果(金)(舊稱薩伊)北部的一條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種不知名的病毒光顧這裡,瘋狂地虐殺“伊波拉”河沿岸55個村莊的百姓,致使數百生靈塗炭,有的家庭甚至無一倖免,“伊波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事隔3年(1979年),“伊波拉”病毒又肆虐蘇丹,一時屍橫遍野。經過兩次“暴行”後,“伊波拉”病毒隨之神秘地銷聲匿跡15年,變得無影無蹤。

致病性

伊波拉病毒粒子的直徑為80納米,長度為970納米,屬絲狀病毒科。較長的奇形怪狀的病毒粒子相關結構可呈分枝狀或盤繞狀,長達10微米。來自剛果(金)、象牙海岸和蘇丹的埃波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學特性不同。第4個伊波拉毒株(Reston)能引起人以外的靈長目動物致命性的出血性疾病;文獻報導有極少數人感染此病毒,臨床上無症狀。1976年在蘇丹流行時,病死率為53.2%;在薩伊,高達88.8%。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對人類危害最嚴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級病毒”。有些患者在感染伊波拉病毒48小時後便不治身亡,而且他們都“死得很難看”,病毒在體內迅速擴散、大量繁殖,襲擊多個器官,使之發生變形、壞死,並慢慢被分解。病人先是內出血,繼而七竅流血不止,並不斷將體內器官的壞死組織從口中嘔出,最後因廣泛內出血、腦部受損等原因而死亡。照顧病人的醫生護士或家庭成員,和病人密切接觸後可被感染。有時感染率可以很高,如蘇丹流行時,與病人同室接觸和睡覺者的感染率為23%,護理病人者為81%。醫院內實驗人員感染和發病也有好幾起。
伊波拉病毒主要是通過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徑傳播。實驗室檢查常見淋巴細胞減少、血小板嚴重減少和轉氨酶升高(AST>ALT),有時血澱粉酶也增高。診斷可用ELISA檢測特異性IgG抗體(出現IgM抗體提示感染);用ELISA檢測血液、血清或組織勻漿中的抗原;用IFA通過單克隆抗體檢測肝細胞中的病毒抗原;或者通過細胞培養或豚鼠接種分離病毒。用電子顯微鏡有時可在肝切片中觀察到病毒。用IFA檢測抗體常導致誤判,特別是在進行既往感染的血清學調查時。實驗室研究有很大的危險性,應該只在有防護措施防止工作人員和社區感染的地方開展(4級生物安全實驗室)。
感染潛伏期為2-21天。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現高燒、頭痛、咽喉疼、虛弱和肌肉疼痛。然後是嘔吐、腹痛、腹瀉。發病後的兩星期內,病毒外溢,導致人體內外出血、血液凝固、壞死的血液很快傳及全身的各個器官,病人最終出現口腔、鼻腔和肛門出血等症狀,患者可在24小時內死亡。
在大約1500例確診的伊波拉案例中,死亡率高達88%。
伊波拉是人畜共通病毒,儘管世界衛生組織苦心研究,至今沒有辨認出任何有能力在爆發時存活的動物宿主,認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為伊波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證實有效,伊波拉被列為生物安全第四級(Biosafety Level 4)病毒,也同時被視為是生物恐怖主義的工具之一。
儘管醫學家們絞盡腦汁,作過許多探索,但伊波拉病毒的真實“身份”,至今仍為不解之謎。沒有人知道伊波拉病毒在每次大爆發後潛伏在何處 ,也沒有人知道每一次伊波拉疫情大規模爆發時,第一個受害者是從哪裡感染到這種病毒的。“伊波拉”病毒是人類有史以來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病人一旦感染這種病毒,沒有疫苗注射,也沒有其他治療方法,實際上幾近自己給自己判了死刑。用一位醫生的話來說,感染上“伊波拉”的人會在你面前“融化”掉。唯一的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經感染的病人完全隔離開來。

結構形態

伊波拉病毒(EBV)屬絲狀病毒科,呈長絲狀體,單股負鏈RNA病毒,有18959個鹼基,分子量為4.17×106。外有包膜,病毒顆粒直徑大約80nm,大小100nm×(300~1500)nm,感染能力較強的病毒一般長(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環形,分支形較常見。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長的纖突,純病毒粒子由一個螺旋形核糖核殼複合體構成,含負鏈線性RNA分子和4個毒粒結構蛋白。
“伊波拉”病毒的形狀宛如中國古代的“如意”,利用電子顯微鏡對伊波拉病毒屬成員的研究顯示,其呈現一般纖維病毒的線形結構。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現“U”字、“6”字形、纏繞、環狀或分枝形,不過實驗室純化技術也可能是造成這些形狀產生的因素之一,例如離心機的高速運轉可能使病毒粒子變形。病毒粒子一般直徑約80納米,但長度可達1400納米,典型的伊波拉病毒粒子平均長度則接近1000納米。在病毒粒子中心結構的核殼蛋白由螺旋狀纏繞之基因體RNA與核殼蛋白質以及蛋白質病毒蛋白VP35、VP30、L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從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納米長,另外10納米則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這層套膜來自宿主的細胞膜,在套膜與核殼蛋白之間的區域,稱為基質空間,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組成。
EBOV在常溫下較穩定,對熱有中等度抵抗力,56℃不能完全滅活,60℃30min方能破壞其感染性;紫外線照射2min可使之完全滅活。對化學藥品敏感,乙醚、去氧膽酸鈉、β-丙內酯、福馬林、次氯酸鈉等消毒劑可以完全滅活病毒感染性;鈷60照射、γ射線也可使之滅活。EBOV在血液樣本或病屍中可存活數周;4℃條件下存放5周其感染性保持不變,8周滴度降至一半。-70℃條件可長期保存。
EBOV的自然宿主雖尚未最後確定,但已有多方證據表明猴子及猩猩等野生非人靈長類動物以及其他動物有EBOV感染現象。證據1:1976年、1996年、2002年的流行,源於人類接觸野外死亡的猩猩;證據2:菲律賓出口的猴子多次查出EBOV,但沒有發現發病;證據3:2003年8月剛果(布)衛生健康部的調查表明,野外黑猩猩、野豬體內可查到EBOV。

疫苗研製

2014年8月9日,中國宣布已掌握伊波拉病毒抗體基因,同時具備對伊波拉病毒進行及時檢測的診斷試劑研發能力,這讓世界為之驚喜。於此同時,世界衛生組織高官也不斷提醒各國重視中國在應對疫情方面的豐富經驗。
世界衛生組織助理總幹事福田敬二8日說了這樣一段話:“西非國家可借鑑中國防治H7N9禽流感等公共衛生事件的經驗,增強公共衛生領域投入,應對當前已升級為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伊波拉疫情。”

治療

英國科學家研究顯示切勿吃含有蛋白質成分的食物,而在象牙海岸流傳了一種方法,把牛尿煮沸飲用。
現今唯一對抗方法為注射NPC1阻礙劑,伊波拉病毒需透過NPC1進入細胞核進行自身複製,NPC1蛋白於細胞間進行運輸膽固醇,即使阻礙劑會阻擋膽固醇的運輸路線造成尼曼匹克症但那是可以容忍的。絕大多數的爆發都是短暫的時間。NPC1阻礙劑也能對抗馬堡病毒。

病毒分型

已確定伊波拉病毒分4 個亞型,即伊波拉-薩伊型(EBO-Zaire)、伊波拉-蘇丹型(EBO-Sudan)、伊波拉-萊斯頓型(EBO-R) 和伊波拉-象牙海岸型(EBO-CI)。不同亞型具有不同的特性,EBO-Z和EBO-S對人類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致病性和致死率很高;EBO-R對人類不致病,對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具有致死性作用;EBO-CI對人類有明顯的致病性,但一般不致死,對黑猩猩的致死率很高。
2009年7月9日,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導,在菲律賓一些農場的豬身上鑑別出一種名為reston的伊波拉病毒(EBO-R)此但與其他類型的伊波拉病毒不同,到目前為止,它還沒有對人造成威脅。

二級市場表現

二級市場層面,資本市場公認的“疫情三劍客”率先暴動。8月1日,魯抗醫藥和萊茵生物雙雙漲停,達安基因、聯環藥業等醫藥股大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