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操作實務與法律風險防範

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操作實務與法律風險防範

《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操作實務與法律風險防範》是2019年7月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小兵。

基本介紹

  • 書名: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操作實務與法律風險防範
  • 作者:王小兵
  • 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7月
  • 定價:6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160139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以理論、實務指引為引領,以企業不同類型智慧財產權管理操作實務為框架,以企業常見智慧財產權法律風險及防範措施為核心,對企業智慧財產權戰略管理體系建設、企業專利管理、企業商標管理、企業著作權管理、企業商業秘密管理、企業技術契約管理、企業反不正當競爭管理等專題進行講解,全面展現了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和風險防範方面的理論依據、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並且就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工作中常見的、高發的法律糾紛點進行剖析,給企業以警示。本書旨在為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及相關風險防範提供參考與指引。

作者簡介

  王小兵,上海隆天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合伙人;取得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獲智慧財產權法律碩士學位和青島科技大學獲高分子材料工學學士學位;擔任上海市律師協會競爭與反壟斷業務研究委員會委員和上海市徐匯區專業人民調解中心智慧財產權糾紛特邀調解員。擅長智慧財產權訴訟與仲裁,專利、商標無效宣告,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案件代理,智慧財產權專項法律顧問,反不正當競爭及反壟斷等業務。自2007年3月起,已辦理數百起智慧財產權糾紛爭議案件,其主辦的案件曾入選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獲評中國法院十大智慧財產權案件、全國法院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上海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例、上海智慧財產權十大典型案例、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十大典型案例、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智慧財產權專業委員會十佳案例等。
  王律師2007年獲中國律師執業資格,2011年獲得中國專利代理人執業資格,2013年獲得上海市原閘北區優秀青年律師稱號,2013年獲得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智慧財產權專業委員會十佳案例獎、十佳論文獎和優秀論文獎,2016年獲得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智慧財產權專業委員會優秀著作獎,2019年獲得第二屆上海律師學術大賽“著作類”三等獎。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體系建設
第一節 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目標/ 001
一、企業智慧財產權概述/ 001
二、智慧財產權管理與企業經營風險/ 003
三、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的目標及內容/ 005
第二節 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建設/ 006
一、專利管理制度/ 007
二、商標管理制度/ 007
三、著作權管理制度/ 008
四、商業秘密管理制度/ 009
五、技術契約管理制度/ 010
六、反不正當競爭管理制度/ 010
第三節 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模式/ 011
一、最高層直管模式/ 011
二、法務部門管理模式/ 012
三、研發部門管理模式/ 013
四、行政部門管理模式/ 013
五、設立專門公司管理模式/ 014
第四節 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運行控制/ 014
一、智慧財產權管理運行控制的概念/ 014
二、智慧財產權管理運行控制的目標/ 015
三、智慧財產權管理運行控制的內容/ 015
第二章 企業專利管理
第一節 概述/019
一、企業專利權須依申請並由國家授予/ 019
二、授予專利權的條件/ 020
三、專利權的終止和無效/ 022
四、關於專利權保護的基本知識/ 023
第二節 企業專利管理操作實務/ 024
一、企業專利挖掘與專利布局/ 025
二、專利申請前的準備工作/ 027
三、專利授權後的維持工作/ 028
四、企業專利檔案管理/ 029
五、職務發明創造的獎勵與報酬/ 032
六、專利評估/034
七、專利保險/035
八、專利權(專利申請權)轉讓/ 037
九、專利權許可/ 038
十、專利糾紛的處理措施/ 040
第三節 常見法律風險與防範措施/ 043
一、專利申請被視為撤回導致專利無法授權/ 043
二、專利權終止導致喪失專利維權的基礎/ 044
三、企業因專利申請日前公開發明創造的內容而喪失專利權/ 045
四、企業因在委託開發協定中對專利權歸屬約定不明而喪失專利權/ 046
五、企業因在加工承攬過程中未及時申請專利而引發權屬糾紛/ 046
六、專利申請撰寫質量不高導致保護範圍變窄/ 047
七、職務發明創造立項研發管理不規範導致專利權屬糾紛/ 047
八、因生產、銷售產品前未進行侵權檢索分析而產生侵權風險/ 048
九、權利人因超過訴訟時效主張權利而喪失勝訴權/ 049
十、因簽發警告函不當導致被訴侵權/ 050
第四節 典型案例評析/ 052
案例1:徐州聖龍機電製造有限責任公司與王某慈及徐州溥龍泵業有限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案/ 052
案例2:蘇州安特威閥門有限公司與上海開維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案/ 057
案例3:汪某洪與杭州圖強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專利權權屬糾紛案/ 061
第五節 企業專利管理制度範本/ 065
一、總則/ 065
二、專利管理部門/ 066
三、技術項目研發工作機制/ 066
四、專利申請程式/ 067
五、專利維護工作機制/ 069
六、專利運營工作機制/ 069
七、職務發明創造獎勵與報酬/ 070
八、專利保護工作機制/ 071
九、責任與處罰/ 071
十、附則/ 072
第三章 企業商標管理
第一節 概述/073
一、商標的特點/ 073
二、商標與品牌的關係/ 074
三、商標的分類/ 074
四、註冊商標須由國家核准授予/ 075
五、不得作為商標使用的標誌/ 076
六、商標國際註冊/ 076
七、著名商標與馳名商標/ 077
八、商標的異議和無效/ 079
九、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表現形式/ 081
第二節 企業商標管理操作實務/ 084
一、商標申請註冊的基本常識/ 084
二、企業商標申請策略/ 086
三、商標的使用管理與維護/ 088
四、商標許可與轉讓/ 089
五、商標維權實務/ 091
第三節 常見法律風險與防範措施/ 094
一、因不重視申請前的查詢檢索而導致商標申請被駁回/ 095
二、因忽視商標申請戰略規劃導致商標被他人搶注/ 095
三、外國企業因忽視中文商標的註冊導致在中國市場開拓受阻/ 096
四、因企業使用商標不當導致商標淡化而喪失顯著性/ 097
五、因三年未使用註冊商標而被撤銷/ 097
六、因企業管理制度不規範產生商標轉讓糾紛/ 098
七、因商標許可契約未備案導致商標多重許可/ 099
八、因未明確商標許可的類型而引發糾紛/ 100
九、因忽視商標被許可人的商品質量而承擔侵權責任/ 101
十、銷售者因未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而承擔賠償責任/ 101
第四節 典型案例評析/ 102
案例1:合肥美菱環保設備技術有限公司與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案/ 102
案例2:米其林集團總公司與佛山市順德區超潔金屬製品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案/ 105
案例3:上海帕弗洛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與畢卡索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藝想文化用品有限公司商標許可契約糾紛案/ 109
第五節 企業商標管理制度範本/ 113
一、總則/ 113
二、商標管理部門/ 114
三、商標註冊工作機制/ 115
四、商標維護工作機制/ 115
五、商標的使用規範/ 116
六、商標運營工作機制/ 116
七、商標保護工作機制/ 117
八、責任與處罰/ 118
九、附則/ 118
第四章 企業著作權管理
第一節 概述/119
一、作品的概念和形式/ 119
二、對作品“獨創性”的理解/ 120
三、著作權人及其權利/ 121
四、著作權的保護期限/ 122
五、對著作權的限制/ 123
六、著作鄰接權/ 124
七、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保護/ 125
八、著作權集體管理/ 126
九、著作權侵權判定原則/ 127
第二節 企業著作權管理操作實務/ 128
一、著作權的產生及企業常見作品種類/ 128
二、作品自願登記的作用/ 128
三、著作權的梳理及建檔/ 129
四、法人作品與職務作品的區別/ 130
五、著作權轉讓/ 130
六、著作權許可使用/ 132
七、著作權出質/ 133
八、侵害著作權的常見行為表現/ 133
九、著作權保護的途徑/ 135
十、網際網路環境對著作權管理和保護的影響/ 137
第三節 常見法律風險與防範措施/ 138
一、因忽視對作品創作過程材料的保存而無法證明著作權權屬/ 139
二、因委託創作或合作創作過程中對權屬約定不明確而發生糾紛/ 139
三、著作權契約中因用語不規範而產生糾紛/ 140
四、因未明確著作權契約中的“驗收條款”而產生糾紛/ 141
五、對職務作品和非職務作品的區分不清晰而產生糾紛/ 141
六、對合作作品的著作權行使協商不一致而產生糾紛/ 142
七、演繹作品因未取得原著作權人同意而產生糾紛/ 143
八、因疏於事前審查導致侵犯他人著作權/ 143
九、因不清楚模仿和抄襲的界限而引發侵權/ 144
十、在訴訟中,因對作品類型的選擇錯誤而導致維權失敗/ 144
第四節 典型案例評析/ 145
案例1:福安市珍華工藝品有限公司與成都寶之誠珠寶有限公司、浙江天貓網路有限公司著作權侵權糾紛案/ 145
案例2:左尚明舍家居用品(上海)有限公司與北京中融恆盛木業有限公司、南京夢陽家具銷售中心侵害著作權糾紛抗訴案/ 149
案例3:蔣某男與東陽市樂視花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委託創作契約糾紛抗訴案/ 152
第五節 企業著作權管理制度範本/ 156
一、總則/ 156
二、著作權管理部門/ 157
三、著作權的主要內容/ 158
四、著作權歸屬/ 159
五、著作權維護工作機制/ 159
六、作品使用規範/ 160
七、著作權運營工作機制/ 160
八、著作權保護工作機制/ 161
九、責任與處罰/ 162
十、附則/ 162
第五章 企業商業秘密管理
第一節 概述/163
一、商業秘密概念和特性/ 163
二、階段性的技術信息與經營信息也屬於商業秘密/ 164
三、商業秘密分類/ 165
四、技術秘密與專利之間的區別和聯繫/ 165
五、商業秘密侵權行為的表現形式/ 166
六、判定商業秘密侵權的一般原則/ 167
七、侵害商業秘密糾紛的民事責任承擔方式/ 168
第二節 企業商業秘密管理操作實務/ 168
一、企業商業秘密梳理與歸類建檔/ 169
二、企業商業秘密泄露的主要途徑/ 170
三、企業對商業秘密應採取合理的保密措施/ 171
四、企業商業秘密保密期限設定/ 173
五、注意區別客戶名單與客戶名稱的不同/ 175
六、正確區分保密義務與競業限制義務/ 175
七、正確理解保密義務與保密費之間的關係/ 176
八、商業秘密的保護途徑/ 177
第三節 常見法律風險與防範措施/ 179
一、因對商業秘密的法律概念不了解而忽視商業秘密保護/ 180
二、因未採取合理的保密措施導致商業秘密被侵權/ 181
三、對新入職員工疏於審查和防範導致侵犯他人商業秘密/ 182
四、因對商業秘密界定不清楚而產生糾紛/ 182
五、因對商業秘密權屬約定不明產生糾紛/ 183
六、因客戶基於對職工個人信賴而交易產生糾紛/ 183
七、因對轉讓或許可使用的技術未盡職調查而產生糾紛/ 184
八、因對秘密點的總結不當而在維權中陷入被動/ 184
第四節 典型案例評析/ 185
案例1:朱某基、希施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與吉爾生化(上海)有限公司侵害經營秘密糾紛抗訴案/ 185
案例2:兗州市量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與鄒城兗煤明興達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吳某慶等侵害商業秘密糾紛抗訴案/ 189
案例3:被告人何某亮、劉某剛等侵犯商業秘密罪刑事案/ 192
第五節 企業商業秘密管理制度範本/ 195
一、總則/ 195
二、商業秘密管理部門/ 196
三、商業秘密的內容/ 197
四、商業秘密的認定程式/ 197
五、保密措施/198
六、保密期限/199
七、商業秘密運營工作機制/ 199
八、商業秘密糾紛解決機制/ 200
九、責任與處罰/ 200
十、附則/ 201
第六章 企業技術契約管理
第一節 概述/202
一、契約基本概念/ 202
二、技術契約的內容和分類/ 203
三、技術開發契約/ 204
四、技術轉化契約/ 205
五、技術轉讓契約/ 205
六、技術諮詢契約/ 206
七、技術服務契約/ 206
八、技術培訓契約/ 207
九、技術中介契約/ 207
十、技術進出口契約/ 208
第二節 企業技術契約管理操作實務/ 208
一、技術契約談判/ 209
二、技術契約訂立及主要條款/ 210
三、技術契約認定登記/ 212
四、技術契約履行過程中的管理/ 213
五、技術契約糾紛解決/ 215
第三節 常見法律風險與防範措施/ 216
一、因簽約主體不具有民事主體資格而產生糾紛/ 216
二、因技術契約被撤銷產生糾紛/ 216
三、因技術契約被無效產生糾紛/ 217
四、因契約相對方不具有履約能力而導致契約不能履行/ 218
五、因驗收標準約定不明而產生糾紛/ 219
六、因技術契約用語不規範而產生歧義/ 219
七、因未及時制止違約行為而導致損失擴大/ 220
八、因對技術成果歸屬約定不明而喪失智慧財產權/ 220
九、因侵犯第三方智慧財產權而導致契約不能履行/ 221
十、因未及時主張權利而導致超過訴訟時效/ 221
第四節 典型案例評析/ 222
案例1:成勢廣告(上海)有限公司與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技術委託開發契約糾紛抗訴案/ 222
案例2:汾州裕源土特產品有限公司與陝西天寶大豆食品技術研究所技術契約糾紛再審案/ 225
案例3:欽州銳豐釩鈦鐵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技術契約糾紛抗訴案/ 229
第五節 企業技術契約管理制度範本/ 233
一、總則/ 233
二、技術契約管理部門/ 234
三、技術契約的主要條款/ 235
四、技術契約簽訂流程/ 236
五、技術契約履行監督/ 237
六、技術契約糾紛解決機制/ 238
七、責任與處罰/ 239
八、附則/ 239
第七章 企業反不正當競爭管理
第一節 概述/240
一、常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類型/ 240
二、仿冒行為/241
三、商業賄賂行為/ 244
四、虛假宣傳行為/ 246
五、違反規定的有獎銷售行為/ 247
六、商業詆毀行為/ 248
七、網際網路領域不正當競爭行為/ 249
第二節 企業反不正當競爭管理操作實務/ 250
一、熟悉各種類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251
二、建立企業合規審核制度/ 252
三、注意相關權益的證據形成和保存/ 253
四、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補救措施/ 254
五、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反擊措施/ 255
六、對涉網際網路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規制/ 257
第三節 常見法律風險與防範措施/ 258
一、因商品知名度證據不足而未能獲得保護/ 258
二、企業名稱的使用證據不足導致維權困難/ 260
三、商業廣告中的用語不當導致虛假宣傳/ 261
四、企業對外宣傳不當構成商業詆毀/ 261
五、網路惡意競價排名構成不正當競爭/ 262
六、非法使用大數據信息構成不正當競爭/ 263
七、流量劫持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 263
八、因主體不適格導致維權障礙/ 264
第四節 典型案例評析/ 265
案例1:上海藝想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與上海帕弗洛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糾紛再審案/ 265
案例2:南京途牛科技有限公司與同程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抗訴案/ 269
案例3:北京淘友天下技術有限公司等與北京微夢創科網路技術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抗訴案/ 272
第五節 企業反不正當競爭管理制度範本/ 277
一、總則/ 277
二、反不正當競爭管理部門/ 278
三、不正當競爭行為/ 278
四、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管理與防範/ 280
五、反不正當競爭糾紛解決機制/ 281
六、責任與處罰/ 281
七、附則/ 282
附錄一:關於全面推行《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規範》國家標準的指導意見/ 283
附錄二:工業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指南/ 287
附錄三:常用智慧財產權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 301
參考文獻/ 304
後記/ 30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