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縣酥梨

代縣酥梨

代縣酥梨,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代縣地貌由山地、丘陵和平川盤結而成,特徵為“兩山夾一川”,“七山一水二分田”,年日照時數2863.6小時,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北風,多發生在春季,氣候特點適宜酥梨生長和養分積累。代縣酥梨其個頭大,色澤金黃、果肉酥脆,含糖量高,果形上保持了酥梨個大、周正美觀的優點,果皮色澤更加光潔金黃。代縣酥梨果型似鴨梨,皮薄肉厚,果核小,酥脆可口,清香濃郁,品質優良,風味獨特。代縣酥梨品質特色含糖高。

2017年4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代縣酥梨”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代縣酥梨
  • 產地名稱:山西省忻州市代縣
  • 品質特點:色澤金黃、果肉酥脆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2017年第2520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7年4月20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藥用價值,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代縣酥梨其個頭大,色澤金黃、果肉酥脆,含糖量高,果形上保持了酥梨個大、周正美觀的優點,果皮色澤更加光潔金黃。代縣酥梨果型似鴨梨,皮薄肉厚,果核小,酥脆可口,清香濃郁,品質優良,風味獨特。代縣酥梨品質特色含糖高,一般不套袋酥梨果實含糖量在16-19%之間,最高可達21%,套袋酥梨在13-16%之間,最高可達18%。比一般鮮梨高3-5%。代縣酥梨具有酥、脆、甜、香等特點,生食適口性強,可加工成梨脯、罐頭等。

藥用價值

代縣酥梨也具有很高的醫療價值,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梨品甚多,俱為上品,可以治病。”並明確指出梨可“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醉酒。”現代中醫臨床經驗認為“梨生食清六腑之熱,熟食滋五臟之陰。”被歷代中醫稱之為“果中甘露子,藥中聖醍醐”。
代縣酥梨代縣酥梨

產地環境

代縣地貌由山地、丘陵和平川盤結而成,特徵為“兩山夾一川”,“七山一水二分田”。代縣酥梨種植區在南北兩山的半坡地,其土壤類型以褐土為主,PH值在7.8-8.2之間,此種植區晝夜溫差大,土壤含磷、鉀量高。獨特的地理條件決定了代縣酥梨含糖量比其他地區高3-5%的獨特品質。境內滹沱河東西貫穿全境,地下水資源豐富,但代縣酥梨90%種植於丘陵坡地,全年均靠自然降水,這也是形成其品質特色(果大核小、皮薄肉厚、含糖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代縣酥梨種植區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四季分明,曰照充足,年平均降雨量492.2毫米,年總積溫3685.9℃,無霜期158天,年日照時數2863.6小時,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北風,多發生在春季,氣候特點適宜酥梨生長和養分積累。
代縣酥梨代縣酥梨

歷史淵源

1957年,代縣由安徽碭山引入梨種培育成金酥梨新品種。
1968年,代縣開始栽植金酥梨。
1978年,代縣酥梨打入國際市場。
代縣酥梨代縣酥梨

生產情況

1992年,代縣酥梨栽植面積達4萬畝,掛果面積2萬畝,年產400多萬公斤。
2000年,代縣發展以酥梨為主的乾鮮果基地10萬畝,成片果園已達1.5萬畝,果品總產量已達870萬公斤。
截至2017年底,代縣酥梨總面積3500公頃以上,年產量12000噸。
代縣酥梨代縣酥梨

產品榮譽

1989年,代縣酥梨被農業部評為優質水果。
2017年4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代縣酥梨”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代縣酥梨代縣酥梨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代縣酥梨分布種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縣境內的上館鎮陽明堡鎮雁門關鄉、磨坊鄉、棗林鎮、胡峪鄉、聶營鎮、峪口鄉、新高鄉9個鄉鎮126個行政村,東鄰繁峙,西接原平。

質量技術要求

  • 質量安全規定
代縣酥梨基地土壤、空氣、水質均符合無公害水果產地環境標準GB/T2798.4-2015,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無公害酥梨生產操作規程》和《無公害酥梨質量控制措施》執行,執行標準NY5101-2002,使產品達到優質、安全、營養、無污染。
  • 特定生產方式
代縣酥梨生產地域90%為丘陵坡地,全年均靠自然降水,一年樹盤鬆土6-7次(俗稱“漫樹間”),一般鬆土次數根據每年生產季節降雨次數的多少而定,每次降雨後就鬆土一次,由於代縣酥梨梨樹鬆土次數多所產酥梨皮薄、核小、糖份高。另外代縣酥梨還有每年春季樹體萌動前,樹幹和主枝刮樹皮的傳統習慣,這些特定的生產方式鑄就了代縣酥梨皮薄、肉厚、含糖量高的獨特品質。具體管理措施如下:
(1)整形修剪:樹形以高光效樹形為主,主要推廣單層高位開心形。修剪的原則是克服大小年,平衡結果。
(2)疏果套袋:在粗枝修剪的基礎上,根據樹枝健壯程度,樹齡、樹冠大小以及枝條開張角度來確定留果量。一般空間距離15-20厘米留一花序,保留單果,以達到控產增質的目的。代縣酥梨為降低春季風的危害實行果實套袋技術,一般在花後40天開始實施。酥梨套袋按套袋技術規程嚴格進行,並做好袋前、袋後的病蟲害防治。
(3)土肥水管理:穴貯肥水、秸稈覆蓋,在樹冠外圍投影處,根系分布最集中的0-40厘米挖坑,貯秸稈、施肥蓋膜,或在樹盤覆蓋秸稈、綠肥、雜草,深度15-20厘米,逐年加覆,以改善土壤結構,利於蓄水保墒,提高土壤有機質。葉面噴肥,主要在7月中旬(果實膨大期噴0.3-0.5%)複方磷酸二氫鉀,以後每隔10天噴一次,連續噴3次,最後一次葉面噴肥距果實採收期20天前進行,以提高果實品質和含糖量。基肥、追肥,基肥主要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為主,追肥也以人糞尿和草木灰為主,總的施肥原則是平衡施肥。
(4)病蟲害防治:該縣生產基地病蟲害發生不嚴重,主要有梨腐爛病、梨小食心蟲、黃粉蚜蟲。防治方法一般採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需進行化學防治的其農藥均使用高效低毒,三證齊全的符合無公害生產的品種,且限制使用次數及時間,特別是最後一次使用時間在採收前20天以上。
(5)採收、貯藏:酥梨成熟期一般在9月下旬,為提高酥梨含糖量一般延後採收10-15天。代縣酥梨較耐藏,采后土窯洞儲藏,可儲至第二年農曆3-4月。
  • 包裝標識相關規定
地域範圍內的代縣酥梨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代縣酥梨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規定生產和使用標誌,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代縣酥梨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結合標註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