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糍粑

仙桃糍粑

俗稱“麻將塊子”,是一種用糯米做成的一種小吃。在很多少數民族地區也廣為流傳。仙桃糍粑,象徵豐收、喜慶和團圓,是和月餅齊名的節日必備佳品。過去,每到臘月,我市各地,特別是廣大農村,家家戶戶都會製作仙桃糍粑。近些年,傳統雖有些改變,但仙桃糍粑仍是春節不可缺少的元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仙桃糍粑
  • 俗稱:麻將塊子
  • 流行地域:少數民族地區
  • 象徵:豐收、喜慶和團圓
製作工藝,歷史典故,年俗——打仙桃糍粑,湖南紫鵲界——水車打仙桃糍粑,貴州——納灰村里打仙桃仙桃糍粑,湘西土家,桂林,客家,

製作工藝

仙桃糍粑是以糯米為主料,清浸泡後擱蒸籠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製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裡滾動,即可取食,口感香甜。現街頭商販多用腳踩三輪車叫賣,飯泥用保溫性能好的特製鐵桶裝放,搖動把手,飯泥從圓孔鑽出。
具體做法
糯米浸泡一天以上,濾乾水,置木甑里蒸熟。爾後倒入石臼舂爛至膠狀,在乾淨的器皿上灑些糯米粉,將舂爛的糯米置其上揉搓,捏成小團或餅狀,還可以用特製的模具印成各種圖案,置通風乾燥處陰乾。陰乾後可浸泡在水中,能長時期保存。食用方法很多,可油煎,可水煮,可火烤,還可用微波爐加熱。

歷史典故

仙桃糍粑,有些地方也叫年糕,是我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在南方許多地區,人們習慣於在春節前製作,春節期間和春節之後食用。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臣子伍子胥為報父仇投奔了吳國,想從吳國借兵討伐楚國。他來到吳國幫助吳王闔閭坐穩了江山,成了吳國的有功之臣。不久,他實現了自己的宏願,率領吳兵攻破了楚國京都郢都,掘楚王墓鞭屍以報仇雪恨。此後,伍子胥受封申地。有一次吳王令他率人修建了著名的“闔閭大城”,以防侵略。城建成後,吳王大喜。惟有伍子胥悶悶不樂。他自知自己結怨甚多,恐日後有人難以容他。回營後,便對自己的親信說,“大王喜而忘憂,不會有好下場。我死後,如國家有難,百姓受飢,在相門(蘇州八個城門之一)城下掘地三尺,便可找到充飢的食物也。”闔閭的兒子夫差繼位後,多次拒絕伍子胥的忠告,竟聽信讒言,令伍子胥自刎身亡。不出伍子胥所料,他去世後不久,越國勾踐乘機舉兵伐吳,將吳國都城團團圍住。當時正值年關,天寒地凍,城內民眾斷食,餓殍遍野,國家和人民果然遭到危難。在此危難之際,人們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囑咐,便暗中拆城牆挖地,人們驚奇地發現,城基都是用熟糯米壓製成的磚石。原來,這是伍子胥在建城時將大批糯米蒸熟壓成磚塊放涼後,作為城牆的基石儲備下來的備荒糧。人們不禁感嘆道,伍子胥真有先見之明!大家將糯米磚石拙起,敲碎,重新蒸煮,分而食之。後來,在楚天一帶,人們每到豐年年底,便要用糯米製成像當年“城磚”一樣的仙桃糍粑,以此來祭奠伍子胥。至今,仙桃糍粑仍是南方各地人民每年春節前必做的美食。有的地方將仙桃糍粑製作成圓形,有大有小,象徵著豐收、喜慶和團圓。有的地方又稱為年糕,這一名稱也是寓意吉祥如意,人們常說:“年糕,年糕,年豐壽高”。

年俗——打仙桃糍粑

打仙桃糍粑是中國南方各地的春節風俗,各地因民族不同而各有差異。臘月里“打仙桃糍粑”是一年中的大喜事,全家都高高興興的,親戚鄰居都來幫忙。小孩子知道,一做仙桃糍粑就快要過年了。民國時期的《永順縣風土誌》中記載:糯仙桃糍粑,系糯米飯在石臼中杵如泥,壓成團形,形如圓月,大者直徑約五尺,尋常者約四寸,厚三分至八分不等。一般的仙桃糍粑只有巴掌大小。直徑五尺的仙桃糍粑,大約是祭祖等特殊場合才用。

湖南紫鵲界——水車打仙桃糍粑

每逢春節來臨,農曆臘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仙桃糍粑。據鄉土志書記載:“糯米飯就石槽中杵如泥,壓成團形,形如滿月。大者直徑1尺5,尋常者約4寸許,3至8分厚不等。”糯米曬乾了,洗淨了,放進木甑,上了氣蒸。蒸到九分熟的時候,起鍋,兩個人提了甑把,疾步走進院落,兜頭倒進一個巨大的石臼里。兩條粗壯漢子舉起手腕粗的棗木大棍,呼兒嘿喲地打起來。這打仙桃糍粑很有講究,追求“快、準、穩、狠”四個字。兩個人圍了石臼,各站一方,手中的木棍下去要快,收起也要快,糯米粘性太強,免得棍子和米粘在一起;準頭要足,兩根木棍此起彼伏,都要打在同一個地方,這樣糯米才能打得均勻,打得瓷實;穩說的是握棍的手要緊,用力要均勻,不能前面噼里啪啦賽疾風驟雨,後面力氣用盡了,軟綿綿的跟不上趟,那這臼糯米就算廢了;狠不用說,當然是手腕子、臂膀的力氣要繃得足,散得暢……如此這般,漢子們一身汗,那臼糯米被打成了粘乎乎得一個團,兩支木棍架起來,擱上撒麵粉的案板,分成大小不一的小團,塞進刻花的木模,那仙桃糍粑就成形了。剛做好的仙桃糍粑是軟的,從木模里拿出來後,手腕一抖,仙桃糍粑在空中轉上幾個圈,圓圓地落在曬席上,再蓋上被單,溫度降下來後就OK了。做仙桃糍粑很講究,手粘蜂蠟或茶油,先搓坨,後用手或木板壓,做得光滑,美觀。小仙桃糍粑做完後,由心靈手巧最會做仙桃糍粑的婦女,再做幾個大仙桃糍粑,小則三五斤,大則十多斤。這叫“破籠粑”,象徵“五穀豐登”,又顯示農家人大方。

貴州——納灰村里打仙桃仙桃糍粑

納灰村,位於貴州黔西南州興義市郊萬峰林風景區下五屯,是一個布依族聚居的村寨。納灰村的遊客不多,隨意去村里任何一家都可以學習到打仙桃糍粑。當地人說如果要做仙桃糍粑,頭天就要把精選的糯米用清水泡在桶里,等完全泡漲了,就裝到專用的蒸飯器具——甑里去蒸。甑是用厚厚的木片箍成,直徑通常在半米左右,上寬下窄,下部置一竹篾片編成尖頂斗笠形的隔板,既可以使米不沾上鍋里的水,又方便蒸汽進入。
濃濃的米香已經開始不斷地從廚房溢出,蒸到九分熟的時候,起鍋,將蒸好的糯米飯倒進石臼里。打仙桃糍粑看起來容易,打起來還真不簡單。一般初學者的木棍不是一會被糯米黏住,提不起來,就是一會相互“打架”,沒多久就會感到手臂軟綿綿地沒有力氣。當地村民結實說打仙桃糍粑其實是個技術活,講究快、準、穩、狠,這樣糯米才能打得均勻,打得瓷實,黏糊糊的有韌性。
把打好的仙桃糍粑從石臼中取出,放在事先鋪好一層黃豆粉的簸箕里,在這裡進行最後的加工。在手上黏蜂蠟或茶油,從仙桃糍粑上取下一小塊,搓成坨,然後壓扁,包上黃豆粉、芝麻、引子也就是蘇麻等佐料,一個熱乎乎的仙桃糍粑團就做好了。一口咬下去,又熱又有韌性的糯米配上又香又甜的佐料,實在是讓人胃口大開,停不下嘴來。

湘西土家

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說法。每逢春節來臨,農曆臘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仙桃糍粑。據鄉土志書記載:“糯米飯就石槽中杵如泥,壓成團形,形如滿月。大者直徑1尺5,尋常者約4寸許,3至8分厚不等。”小仙桃糍粑做完後,由心靈手巧最會做仙桃糍粑的婦女,再做幾個大仙桃糍粑,小則三五斤,大則十多斤。這叫“破籠粑”,象徵“五穀豐登”,又顯示土家人大方。打糯米仙桃糍粑是一項勞動強度較大的體力活,一般都是後生男子漢打,兩個人對站,先揉後打,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做仙桃糍粑也很講究,手粘蜂蠟或茶油,先搓坨,後用手或木板壓,要做得光滑,美觀。
仙桃糍粑,一般在湘西的冬日裡才能吃到,吃它的方法很多。最過癮的吃法,就是烤仙桃糍粑,冬日的湘西陰寒潮濕,為了作熱取暖,一般人家都會燃起火爐火桶。仙桃糍粑便是放在其中的火盆木炭上烤炙的,火盆通常有鐵架,沒有我們就用火鉗作支架。似乎有倔性的仙桃糍粑,讓它軟化可不容易。烤仙桃糍粑的過程,最考驗人的性情,性急的人是吃不上的。仙桃糍粑得放在微微明滅的炭火上慢慢烘烤,火氣不能太大,要不然外皮烤焦,內里卻是生硬的。而且要不停的翻邊倒面,使它兩面均勻受熱。
具體做法:
糯米洗淨蒸熟。
茶油中放入黃色的蜂蠟,加熱融化,塗抹在桌面、門板、石臼、木槌等用具的表面。
把糯米放進石臼中,用丁字型的大木槌用力捶搗。糯米粘性很強,一般是兩個強壯的男人來,一上一下地“打”。大冬天的,光著膀子還要流汗。
糯米搗成泥以後,取出放在桌子上,乘熱揪出拳頭大的米糰,壓扁成餅,再用門板加重物壓住,等糯米涼了就成型了。
仙桃糍粑可以存放很長時間,如果放在大水缸里,用水浸泡,定時換水,可以吃到六七月份。
烤好的仙桃糍粑可粘糖,或將糖灌入仙桃糍粑中,等其中的熱度將糖溶成糖水,此時仙桃糍粑入口甜香無比。糖是常見的白砂糖,如有土製的紅糖片,那就更好。也可將仙桃糍粑中裹入豆腐乳(湘西叫霉豆腐),薄薄的鋪上一層,如有廚房設備,仙桃糍粑亦可用油煎熟吃, 切塊用甜酒煮熟吃,各有風味。

桂林

仙桃糍粑製作工藝精細。把上好糯米蒸熟後,用力杵打,直到糯米飯全融,像棉團狀,然後再取出糯漿做成圓團,放入蒸籠蒸熟而成。水仙桃糍粑多放內餡,如豆蓉、蓮蓉、芝麻桂花糖等,質地細膩柔韌、 潔白晶美,如趁出籠時熱氣騰騰,再裹上點白糖或熟豆粉,更是色美味鮮,口感細滑沁甜。

客家

在梅州客家地區,每逢傳統節日或家庭喜慶,都有做仙桃糍粑的習俗。仙桃糍粑的製法是:取上等糯谷,最好是殼薄質軟的紅谷糯,經加工成白淨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進木甑里蒸糯米飯,放進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仙桃糍粑”。舂仙桃糍粑的杵槌,要用光滑的木杵,糯米飯粒便粘不住。經過用力舂搗,使之成羹狀,然後做成如雞蛋般大小的仙桃糍粑。蘸上炒米、花生、芝麻、黃糖等配製的佐料粉,吃起來柔韌鮮滑,香甜可口。客家農村有句俗話:“十月朝,仙桃糍粑粄子碌碌燒。”說的是每逢農曆十月初一,家家戶戶做的仙桃糍粑熱氣騰騰。
仙桃糍粑仙桃糍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