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姑塔

仙姑塔

仙姑塔,位於李滄區於家下河社區,始建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是為紀念該村於姑娘,由當地鄉鄰捐資而建。2002年8月,李滄區政府公布仙姑塔為李滄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2月,仙姑塔被列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在仙姑塔挖掘出仙姑坐化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仙姑塔
  • 地理位置: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於家下河社區
  • 建築時間:1923年
  • 文物等級: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 塔高:21.8米
  • 塔的材質:仿木構型磚塔
簡要介紹,建築特點,歷史沿革,出土坐化缸,其他相關,地圖信息,

簡要介紹

仙姑塔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於家下河社區,距離李滄區中心約5公里,308國道由其西側穿過。該塔始建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是為紀念該村於姑娘,由當地鄉鄰捐資而建。2002年8月,李滄區政府公布仙姑塔為李滄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2月,仙姑塔被列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
仙姑塔仙姑塔

建築特點

該塔塔高21.8米,是一座八級八角的密檐式建築。斗拱承檐,疊澀挑出,乃仿木構形之磚塔。塔之輪廓清秀勻妥,微有卷殺。塔基為石質,並嵌有陰刻銘文,銘文記述了於仙姑的生平事跡,民間傳說及修塔緣由、經過。底層神龕內供奉於仙姑塑像,神態逼真,栩栩如生。二層塔身鐫刻由清末法部右侍郎王垿撰寫的“貞閨仙跡”四字,檐角飾獸頭並懸有鈴鐺。塔周院牆環繞,內置花草樹木,更顯高塔之秀美聳傑。
仙姑塔仙姑塔

歷史沿革

仙姑塔始建於民國十二年(1923),為紀念該村貞節奇女於姑娘由當地鄉紳及村民捐資修建而成。
據《於仙姑塔銘》記載:於姑娘,姓於名更,自幼心地善良,“容止莊靜,生而好潔,性婉順,得親心”,“稍長,為議婚,則私於母曰,兒此生無塵世緣,強之嫁,即速之死矣。”父母不聽。婚期日近,“仙姑遂日夜閉目坐,不語亦不食,惟飲清水少許”,後停止飲水,兩日後,忽然睜開眼睛對她妹妹說:“父母恩今生難報矣”,說完,“跏趺而逝”,年僅二十三歲。 三天后,根據佛教的禮儀為其殮葬。令人感到驚奇的是,於姑娘離世三天后仍“體軟而輕,面貌如生”,“鄉鄰驚異,群呼為仙姑”。大家相聚在一起,議定建祠立塔,以紀念“於仙姑”,可是他的父親篤信儒學,力阻此舉,後經多方勸說,最終還是建成了。
仙姑塔傳說圖一仙姑塔傳說圖一
文革期間,塔周院牆被毀,塔身亦遭一定程度破壞。2002年,李滄區政府啟動文物保護工程,仙姑塔的修復保護被列入其中,市文物局的專家與我區文物部門共同制定了具體修複方案。修復工程由區政府和於家下河村共同投資,經過近半年的緊張施工,於2002年12月完成修復工程。

出土坐化缸

2012年11月,根據市民提供的線索,青島市李滄區文物管理所會同李滄區九水路街道辦事處於家下河社區居委會,在仙姑塔附近一居民拆遷房的地基下,挖掘出了一口“坐化缸”。 此缸為陶質,缸面施以黃釉,呈八角八面形,缸蓋缸頂遺失,殘損較為嚴重。缸體高75厘米、最大腹徑90厘米、口徑76厘米,底徑53厘米。缸體釉面呈黃色,色澤晶瑩,燒制考究,圖案精美。八面圖案由底部蓮花圖案托起,堆貼工藝製成,立體感強,造型精緻。整個主題圖案布局嚴謹規整,造型生動形象,線條簡練流暢,寓意深刻易懂,圖案內容包括獅子大象彌勒佛鳳凰、八仙法器、蓮花松樹仙鶴、花鳥、“佛”字等。
仙姑傳說圖二仙姑傳說圖二
據當地居民介紹,此缸為盛殮“於仙姑”的瓮棺,原來埋在仙姑塔“地宮”中,文革期間被人挖出,缸內容物被拋撒,缸蓋缸頂被毀,缸體後來被一有心人埋入自家地基下,得以保存至今。另一說法,此缸內盛殮的是“於仙姑”的一位“香客”,據傳此“香客”臨終前自言“仙姑”託夢給她,讓其離世後葬於仙姑塔前陪伴“仙姑”,家人遵其遺囑,徵得“於仙姑”家人同意後,用瓮棺盛殮,埋在仙姑塔前,文革期間,被李村某學校的學生從塔前挖出,後被人收藏,埋入自家地基下。
坐化缸”又稱和尚棺、瓮棺。用缸盛殮逝者葬於地下,在考古上叫“瓮棺葬”或“缸葬”,是一種流行於黃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墓葬形式,同時在長江流域的江南一帶及雲南廣東也有流傳,其歷史可上溯至約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現在說的缸葬,一般是指僧人“坐化”的一種獨特方式,高僧圓寂後,盤坐在一個特製的陶缸之中,並在遺體四周放入木炭、石灰、香料等物品,用來除濕防腐,密封后連缸體一起安葬。在道教中,也有道士在“羽化”後,採用缸葬的形式。
仙姑塔“坐化缸”的發現,為研究歷史上的制陶工藝、宗教文化及當地的民風民俗,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依據,對於研究早期的工藝美術也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其他相關

地址:九水路街道辦事處於家下河社區
公交線路:在李村坐128路車,在於家下河下車即到;也可從市區直接坐365路車到毛公地下車。

地圖信息

位置:於家下河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