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少雲

付少雲

付少雲,男,中共黨員,土家族,湖南永順縣毛壩鄉人,1976年12月出生。1999年7月從鐵道部鄭州人民警察學校畢業後進入鐵路工程公安局第五公安處工作,2008年7月調入韶關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京珠高速公路大隊,生前系大隊二中隊民警。2010年9月26日付少雲同志在京港澳高速公路韶關北路段處置一宗交通事故時,為保護民眾,奮不顧身,捨己救人,被一輛失控的大貨車碰撞,壯烈犧牲,年僅34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付少雲
  • 國籍:中國
  • 民族:土家族
  • 出生日期:1976年12月
英雄事跡
付少雲捨命救護民眾的壯舉感動著三江兒女,他的事跡在社會各界和人民民眾中引起了熱烈反響。韶關市委書記徐建華,市委副書記、市長鄭振濤,市委副書記林耀明分別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付少雲同志在關鍵時刻奮不顧身,用生命救護民眾的行為,充分體現了一名人民警察心繫人民、無畏犧牲的高貴品質,全市要大力宣傳付少雲同志的典型事跡,弘揚他忠誠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9月29日,在市公安局為付少雲舉行的遺體告別儀式上,幾千人為他灑淚弔唁,許多機關幹部、企事業單位職工和人民民眾,自發前往弔唁英雄。公安部黃明副部長、省公安廳領導分別發出唁電並敬獻花圈,對他的英雄壯舉給予高度評價。
人民的生命財產高於一切,這是警察的天職。付少雲,一個年輕的普通交警用他有限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時代壯歌。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9月28日新聞時間報導了付少雲的事跡、《人民公安報》、《文匯報》、《南方日報》、《廣州日報》、《羊城晚報》、《韶關日報》、《中國新聞網》、《中國經濟網》、《中國警察網》、《新浪網》等近300家媒體先後對其英雄事跡進行了報導,受到廣大民眾高度稱讚。付少雲同志犧牲後,被追授為“韶關市優秀共產黨員”,省政府批准其為革命烈士。
生死關頭 用生命救護民眾譜寫壯麗人生
人民警察永遠是人民民眾的保護神!付少雲的英勇行為,再次向世人證明!
2010年9月26日,這天早上的京港澳(京珠)高速公路粵北段,薄霧繞繞,路面潮濕。早上6時25分,京港澳高速公路南行1891KM處發生兩車相撞的交通事故,正在高速公路上巡邏的該大隊民警付少雲、劉林斌接報後立即駕駛警車前往現場處置。
10分鐘後,在途經1890KM+200米處(距接報事故現場800M大橋冷卻場出口)時,付少雲與劉林斌發現有兩輛半掛車因碰刮事故停在超車道和主車道之間,阻斷了交通,而事故現場後面有一輛客車停下來,車上的乘客三三兩兩地站在路面上,絲毫沒有意識到潛在的危險。由於該路段是被司機稱為“死亡高速”路段的連續13公路長下坡路段的底部,如不及時處置極有可能引發連環二次事故。
見此險情,兩民警迅速依法按程式規定展開現場處置。在處置的過程中,他們先是馬上將警車停在冷卻場連線高速公路的匝道上,亮著警燈,然後下車了解情況。
然而不一會,意外發生了,一輛半掛牽引車因制動失靈,高速沖入冷卻場匝道,向警車及其前面的民警和一群乘客撞去。
付少雲發現大貨車衝來的時候,大貨車與他還有一段距離,他要自己逃生的話定是有時間跑向旁邊躲閃。然而,在這命懸一線的關鍵時刻,他發現身前不遠的地方,還有十幾名毫無防備的乘客正在公路上,如果不及時提醒民眾,路面上的乘客就會傷亡慘重。在最危險的時刻,付少雲同志沒有選擇自己躲閃,而是義無反顧地做出了先搶救民眾的抉擇。他快速把靠他最近的民眾推開,並大聲向前方的民眾叫喊:“快閃開,危險!”
就在這時,失控半掛車撞上了付少雲,無情地從他的身上碾壓過去,付少雲同志當場壯烈犧牲。而前方路面十幾名民眾聽到他的叫喊後都趕忙躲閃得以逃過一劫!
“快,快救他呀,這是一個好警察啊!如果他早點躲閃而不是一邊推開我們並大聲喊我們躲閃,那死的就不是他而是我們啊”。當救援人員趕到時,被救民眾不約而同哭喊著。
“我們看得很清楚,這個警察比我們早發現後面有車撞過來,如果他是先躲一下再喊我們,他極有可能就不會死,但我們這一片卻可能要死很多人”。在做筆錄時,多位民眾含淚反映當時的情況。
後來處理事故的民警說道:“這輛大貨車高速向民警付少雲沖了過來,還有幾秒鐘的時間,就要撞上來。這時候,如果付少雲立即逃離到安全的地方去,應該能夠安然無恙。”
忠誠衛士 愛崗敬業實踐執法為民
付少雲一生雖然短暫,但在他從警十一年裡的時光里卻閃爍出熠熠生輝的人生亮點。
高速大隊一中隊民警田航,既是付少雲警校的師兄,又是他的同事、好友,當年,他曾和付少雲在一個派出所工作。他回憶起與付少雲一些情景時很是感慨。
2000年8月份,田航和付少雲在抓捕一個重大盜竊案的骨幹分子,在與犯罪嫌疑人糾纏的過程中,嫌疑人從一個3米多高的田埂上滾下去,當時付少雲雙手緊緊抓著犯罪嫌疑人的一條胳膊隨嫌疑人一起滾了下去,罪犯被成功抓獲,但是付少雲的頭部被樹枝掛了幾條大口子,血流滿面,縫了好多針。事後田航對他說:“你這樣乾很危險啊!幹嘛這么拚命?”付少雲說:“當時根本想不了那么多,既然抓住了罪犯我就不能鬆手。誰讓我們是警察啊!”
2003年5月,“非典”肆虐,單位派人到外地辦案,沒有人願意去,付少雲自告奮勇,他說:“人民警察應該在關鍵的時候站出來。非典沒有什麼好怕的。”就這樣,付少雲出色地完成了這宗案件的外調。
2008年春節前全國抗冰救災,韶關是重災區,鐵路工程公安局第五公安處四分處抽調十名民警增援京珠高速韶關段,當時分處讓大家報名參戰,付少雲又是第一個主動請纓,由於當時情況緊急,他沒有準備棉鞋,而是穿著皮鞋就上了高速公路,冰冷的路面很快就打濕了他的鞋襪,凍僵了他的雙腳,他用塑膠袋套在自己的腳上硬是在路面上堅守了三天三夜。看到路面上被困大客車上的孩子因為飢餓哭鬧,他毅然把自己僅有的一份快餐和礦泉水分給了孩子們。
付少雲到高速交警隊伍之初,大隊領導當時考慮到他兒子不足4歲,且有辦公室工作經驗,便安排他到辦公室上班以方便照顧家庭。一段時間過後,他感到一線工作,更具有挑戰性,他對同事說:做一個好交警,必須要從最基層做起。於是他向領導提出到路面巡邏,直接處理各種交通事故的請求。在如願分配到基層中隊以後,付少雲在工作上更是任勞任怨,積極主動,他常常替戰友頂班,有時白班夜班一起上,人稱“拚命三郎”,被同事親切戲稱為“小黃牛”。
“和他一起巡邏時,付少雲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強烈的責任感和無畏的精神”。這是高速大隊民警對他的一致評價。
今年9月14日凌晨4時,付少雲和同事巡邏至京珠北南行K48處,發現一輛車牌為湘D牌照半掛車碰撞到一輛陝A牌照半掛車。事故現場燃起熊熊大火,事故車輛隨時都有可能爆炸,其他人都不敢靠近,但付少雲卻毅然跑向2公里外的大橋冷卻場找來一根消防管,接上消防栓後沖向失火的事故車輛進行噴水救火,經過20分鐘的奮戰,終於把大火撲滅,避免了更嚴重後果的發生,為車主保住了車輛和幾百萬元的貨物。
2009年7月28日凌晨3時許,付少雲在高速公路上巡邏中發現一輛大貨車因故障停在車道與路肩之間,司機正趴在車底下更換輪胎。現場並沒有擺放任何警示標誌,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付少雲見到後立即靠邊停車,從巡邏警車上拿出反光錐桶進行安全警示,並在現場守護了近3個小時,直到司機修理好後才駛離現場。
2008年10月的一個傍晚,付少雲和一名同事巡邏到東田路段,天空下著大雨,發現一輛運豬車上的幾頭豬不知怎的竄到了高速公路路面,當時車流很大,天色近晚又下著滂沱大雨,司機和貨主在追趕著跑動的豬,險象環生,他們趕緊分導車流,付少雲冒著大雨,用早年在家鄉乾農活練就的本領,協助司機貨主把豬一頭頭的抓回了車廂,等回到警車上時,渾身已是濕透。在風雨中,貨主緊緊地拉著付少雲的手,聲淚俱下地說:“你們廣東的警察對待我們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太感謝你們了。”付少雲對他親切地說:“不客氣,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他的身影”,戰友們都這樣評價他。以上事例只不過是付少雲工作中的一個個小的縮影。9月26日,就在付少雲犧牲前,他還在處置另外一宗事故現場,維持現場秩序長達5個小時,在接到指令後,才匆匆趕到這一起事故現場。
堅守信念 樸實和正義詮釋警察本色
付少雲常說:“做一個好的交警,必須秉公執法,不徇私情。”在這點上,付少雲始終恪盡職守,用自己的真情和耐心讓違規司機心感悔意。
2009年1月28日,付少雲在京珠高速公路北行51公里觀景台對一輛大客車例行檢查,發現這輛車超載27人,屬嚴重超載交通違法行為。為此,他依法對司機的違法行為予以行政處罰。司機為了躲避處罰,掏出1000元人民幣暗中塞給付少雲。當即被付少雲拒絕了,並對司機的違法行為進行嚴肅批評,司機悻悻地把錢收回。
今年5月22日,付少雲與另一名民警巡邏至京珠高速北行K4處時,發現一輛半掛車因為故障停靠在路肩上,沒有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做任何安全措施。付少雲在做好安全措施後向這位司機指出他的不當之處,當這位司機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受到處罰時,當場拿出200元錢塞給他,被嚴詞拒絕後,司機又將錢放進警車。這時付少雲把錢還給司機後,對他進行了批評,並對司機依法進行了處理。
這樣的拒賄事情在付少雲身上曾多次發生,據他的同事介紹,付少雲在執行任務中拒賄的次數超過20次,拒賄金額達1萬多元。
付少雲家境清貧,家有在湘西農村生活的父母,身邊有下崗待業在家的妻子,還有一個不諳世事的年幼兒子。他是家裡的經濟支柱,日子過得很不容易。妻子伍芳心酸的回憶起一件往事:有一次他帶兒子去吃肯德基,他為兒子買了一份漢堡包而自己卻只要了一杯熱茶,還騙兒子說自己不喜歡吃,其實他是捨不得花錢。
付少雲對自己“吝嗇”,可在民眾遇到困難時,他總是熱情相助。
2008年抗冰執勤中,當他得知滯留民眾中有一對帶著4名小孩趕路的婆媳,身上食品和現金所剩無幾,婆婆生病了,身邊不足40天的嬰兒也沒有奶粉餵哺的情況後,他立即將她們帶到附近的坪石鎮,為老人看病、購買食品和嬰兒的奶粉,還自己掏出了數百元現金給她們應急。
這樣心繫民眾,無私捐助的事例並不是偶然,早在中鐵五局工作期間,付少雲就曾熱心資助一名貧困學生實現了上大學的夢想。2003年8月,重慶彭水縣漢葭鎮一名叫王飛的女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陝西省師範大學,但由於家境貧困,難以承擔高額的學費。在一家人四處求助無門之際,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找到了派出所民警付少雲同志。付少雲了解情況後,向項目部的同志和派出所同事介紹了王飛同學的困境,並率先從自己微薄的工資里捐出300元錢,並號召大家為王飛同學捐款。後來經過多方努力,終於使王飛這個優秀的貧困學生順利進入大學校園。這件事在當地被傳為一段佳話。
2001年的春季,作為鐵路公安的付少雲,在參加渝懷鐵路建設施工中,到重慶市保家鎮清平鄉水井村一帶進行治安情況調查時,看到當地通往山村的道路坑坑窪窪,只要一下雨路面除了水就是泥,上學的孩子只能光著腳丫,圈著褲腿,一手拎著鞋,一手撐著傘,在風雨中搖擺著前進。看到這一情景,這個從農村走出來的民警心裡很不是滋味,付少雲深深體會到農村孩子讀書的辛苦。為了使這些讀書的孩子和村裡的鄉親不再為出行發愁,他回到單位後,立即向鐵路施工領導作了匯報,建議項目部解決民眾實際困難,並以此為契機搞好與當地民眾的關係。項目部領導認為付少雲的意見很好,便採納了,出資修好了通往附近山村的道路。孩子們上學走在平整的路面上,任意的嬉戲,只要看到中鐵五局四公司的車通過,孩子們就不由自主的站在路邊對著車隊行少先隊禮,從此,那一個個稚嫩而純樸的笑臉成了當時沿路的一道美麗風景。
2004年夏天的一個傍晚,在重慶彭水渝懷鐵路施工期間,由於天氣炎熱,每到傍晚,路施工項目部的部分職工都會到旁邊的河裡游泳,一次有一名職工水性不太好,在下水沒多久就順著激流到了河中心,眼看著這名職工在慢慢的下沉,並喊了兩聲“快來救我”,付少雲聽到後,迅速向河中心游去。當時,付少雲的水性也不算很好,但在這個時候他想到的是如何把在水中的同志儘快救出來,憑著救人要緊的信念,他不顧自己的危險,快速游向同事身邊,鼓勵同事不要緊張,在安慰的同時拼力幫助同事游回到了岸邊。
付少雲常說:“當上人民警察,就得對得起這身警服!”處事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執法為民的工作熱情,付少雲一次次地贏得了上級和同事的稱讚,然而他卻在評優評先的過程中總將榮譽讓給戰友。大家都說,付少雲一直在默默奉獻,他是我們警隊中的無名英雄。
舍小家 為大家 無私奉獻彰顯高尚情懷
對付少雲來說,工作上的事永遠是第一位的,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他從來不因家庭瑣事而分心。有時對兒子、妻子不能盡到應有的責任,而且對身在湖南的父母也許久沒回家探望過,付少雲也總覺得愧對老人。也許在父母眼裡他不是一個忠孝兩全的兒子,在妻子面前不是一個盡職盡責的丈夫,在孩子心中不是有求必應的好父親,但是,在朝夕相處的同事們的印象中,付少雲愛崗敬業,無怨無悔,他用實際行動踐行“立警為公,執法為民”,體現了一名新時期人民警察的高尚情懷。
在單位領導記憶中,付少雲從未向組織提出任何的困難和要求。高速公路大隊五中隊中隊長劉清全說到一件事:一次我在飯堂看到付少雲悶悶不樂的,便問他怎么了,他說:“沒什麼,我小孩發燒了。”我問:“小孩發燒了你為什麼不跟我講呢?”付少雲卻說:“劉隊,我是不願意跟你講,第一,我怕影響工作;第二,我又沒有車牌。如果我跟你講了之後,你又要派人派車把我送出去,我不想因為我個人的事把大家的精力都牽扯進去。”
因為高速交警勤務工作性質特殊,三天一輪班,上班期間根本照顧不到家庭。今年9月1號,也就是學校開學的第一天,下午七點多鐘,付少雲和同事在雲岩路段巡邏,付少雲的妻子打電話給他,說小孩放學後找不到了,很著急,讓他請假回來,付少雲因怕影響工作,就一直都沒有向領導請假,直到晚上10點鐘妻子才找到小孩。每當提起這件事,付少雲都說對妻子和孩子充滿了愧疚。
付少雲在京珠高速公路大隊的兩年,善於思考,敢於嘗試,找出不少高速公路執法管理的有效方法。當他發現高速公路大車司乘人員不帶安全的現象比較突出,大車司機對安全帶這條“生命線”的意識不強,民警對司機口頭教育難達效果,唯有取證處罰才是有效方法。付少雲想到用數位相機拍攝取證這一“土辦法”,因此,他自費買了一個具有五倍變焦的數位相機,反覆踩點和拍攝測試,最終找到最佳取證效果的拍攝方法,受到單位領導的肯定,並進行試行推廣,受到各中隊執勤民警的推崇。後來大家為這一取證手法取了個名——“付氏簡易相機拍照取證法”!
打開付少雲家裡的電腦,密密麻麻都是他寫的文稿、材料,據他的妻子伍芳介紹,他經常在家裡加班寫稿。付少雲犧牲後,大隊對他的工作數據進行了統計。發現他糾違數超民警平均數一倍以上。從2009年4月1日到二中隊工作至2010年9月26日犧牲,他共完成糾違1983起,平均每工作日達6起,是大隊巡邏民警同期平均值779宗的1.54倍。處理事故數也是民警平均數的一倍以上。今年來處理事故110宗,而一般民警是50餘宗,工作量超出其他民警的1倍。另外,付少雲加班加點寫簡報百餘篇。付少雲在二中隊的18個月中,利用休息時間采寫簡報等108篇,平均每月6篇,他所在中隊的簡報一直是質量最好、數量最多的中隊。
在妻子眼中,付少雲是個好丈夫,好父親。雖然他一心撲在工作上,但生活中,付少雲也很有條理,家裡的開支他管理得井井有條。他還制定了家庭爭先制度,他和妻子、兒子三人做了好事就是在“爭先圖”上畫一顆紅星星,做得不好就畫上一顆黑星星。
今年8月16日,付少雲一家高高興興地搬進了貸款購買的二手房,他親手布置好這個渴望了十二年的家。中秋節,付少雲還和妻子說,打算利用國慶放假的時間,帶妻子和兒子體驗一下武廣高鐵,去廣州走走;和兒子到中山公園開心地玩一天,照個合家照,彌補從未帶兒子去過中山公園的愧疚;國慶後,請同事們到新家來看一看,分享他住進新房的愉悅……
然而這一切,卻隨著付少雲的離去,永遠無法實現了。
這是妻子伍芳心中永遠的痛,也是戰友們心中永遠的痛……
英雄已逝。付少雲在關鍵時刻能捨己救人,無畏犧牲,這不是一時衝動的偶然之舉,而是他長期高尚行為的結果。如果不是平時嚴格要求自己,不是從內心深處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不可能也是根本做不到捨生忘死的。誠如戰友們所說:付少雲能做這樣的壯舉,不是衝動,而是必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