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喪神(日本妖怪傳說)

付喪神(日本妖怪傳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付喪神為日本的妖怪傳說概念、指器物放置不理100年,吸收天地精華、積聚怨念或感受佛性、靈力而得到靈魂化成妖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付喪神
  • 外文名:付喪神(つくもかみ)
  • 傳說記載:《金閣寺》
  • 別稱:九十九神、九九神
  • 源於:傳說
角色設定,傳說記載,

角色設定

付喪神為日本的妖怪傳說概念,指器物放置不理100年,吸收天地精華、積聚怨念或感受佛性、靈力而得到靈魂化成妖怪。
付喪神又稱為九十九神、九九神,“付喪(つくも)”一詞,傳統上的正確表記為“九十九(つくも)”;“九十九”的含義是象徵著“漫長的時間(九十九年)及經歷”、“多種多樣的萬物(九十九種)”等等;“九十九神”有時也表記為“九十九發”,其中的“發”同樣象徵著漫長的時間及經歷,概念類似中國的物久成精。
現今日本傳承妖怪中有相當一部份均為付喪神。基於江戶時代日本畫師鳥山石燕等的妖怪畫,付喪神的形象大致確立。
由此看來,付喪神雖名為神,實則為精靈鬼怪,是歷經百年的舊器物幻化而成的。之所以說是“差一年不足百年的付喪神”,是因為“付喪神”一詞的日文發音為「つくも‐がみ」(Tsukumo gami),其語源來自同音的另一個日語辭彙「九十九髪」。九十九為百減一,而一百減一即得“白”字,因此「九十九髪」意即白髮,意味著漫長時間的流逝。而在最早使用這個詞的平安時代的歌物語(以和歌為中心構成的短篇故事集)《伊勢物語》(第六十三段)中,「九十九髪」就已經被冠以“差一年不足百年”這個了。

傳說記載

《金閣寺》中的故事
三島由紀夫的名作《金閣寺》裡面曾經提到過中世物語《付喪神記》,並引用了其中的故事,講述了康保年間(平安時代村上·冷泉天皇的年號。964—968)被掃地出門的一堆舊器物,幻化成精後找人類復仇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
《陰陽雜記》雲,器物經百年,得化為精靈,誆騙人心,人們稱之為付喪神。由是,世間有一習俗,即在每年立春前夕,家家清除舊的家什道具,棄置路旁,這叫做掃煤煙。如此便可躲過差一年不足百年的付喪神之災了。
康保年間,都城內外的人家照例於立春前夕將舊器物棄置路旁,而這些被主人拋棄了的舊器物聚到一起商議道:我們多年以來一直盡心竭力地侍奉主人,沒有恩賞也就罷了,誰成想竟然被棄置街頭,任牛馬踐踏,真是可恨啊。我們何不化為精怪來報仇雪恨呢?
這時身為念珠的一連入道上前阻止道:各位且慢,我們這樣被拋棄,也是因果報應,請各位以恩報怨吧。
可眾器物那裡聽得進去,憤怒的大棒荒太郎將一連入道打得落荒而逃,進而眾器物聽從博聞多識的古文先生的意見,決定於節分(春分和秋分,這裡應是指春分)時祈求造化大神將他們變為妖魔鬼怪。
到了節分這日,眾器物按照古文先生的指點,自絕性命,委身於造化大神,於是果然幻化做了各種妖物:有的成了男女老幼的樣子,有的成了魑魅魍魎的樣子,有的成了飛禽走獸的樣子。這些妖怪們找了一個離都城不遠的去處作為據點,時常進城騷擾,他們不僅吃人,而且連牛馬也不放過。京城裡的人們恐懼萬分,卻拿他們束手無策。而這些妖怪每日尋歡作樂,飲酒賦詩,過著天仙一樣的日子。
一日,妖怪們突然想到要供奉他們的再造父母——造化之神,於是在住處附近築起神壇,命名為變化大明神,不僅朝夕參拜,而且還學著其他神社的樣子,製作神輿,舉行祭禮,在4月5日的深夜,妖怪們抬著神輿順著一條大路(京都街道名稱。位於皇宮北側)由西向東行進。
正巧,當時的關白殿下因為那天有臨時任官的公事要進皇宮,所以也沿著一條大路由東向西行進,和妖怪們的行列撞個正著兒,結果護衛關白的隊伍人仰馬翻。不過關白倒是鎮定自若,還從車內仔細盯著妖怪們看。當妖怪們接近關白的車時,忽然從關白的護身符中噴出火來,燒得妖怪們四散奔逃。
原來關白所佩戴的護身符是一位高僧親手製作的勝尊陀羅尼,他一直隨身攜帶,所以這次才得以化險為夷。由於遇上了這檔子事兒,關白沒進成皇宮,於是就將此事上奏給了天皇。天皇得知後大驚,趕快請這位高僧來做法祈禱。高僧在皇宮的清涼殿上做法,派遣了7、8名護法童子去降妖驅魔。護法童子飛到妖怪們的住處,將妖怪們打了個落花流水,並讓妖怪們發誓永生不得再騷擾人類。
撿了條命的妖怪們聚到一起又商議說:看來我們平日作惡多端,這次是遭了神佛的懲罰了。既然神佛留我們一條性命,我們何不皈依佛祖呢。於是眾妖怪想起了當初被他們趕走的一連入道,便到深山中去尋得入道的所在並拜他為師,皈依了佛法。最後這些妖怪們潛心修行,終於遂了往生大願,全部即身成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