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留文化

他留文化,彝漢融合結晶,雲南省永勝縣彝族支系他留人,由於種種原因,長期以來一直披著神秘的面紗,凡到過他留山,對他留文化感興趣的人都會提出一些認為是百思不解的問題,渴望得到解答。

諸如:眾口一詞的祖籍來歷,卻又似是而非;既是土著為何有個360戶伍之說?從其祖墓碑上可知,入主時間並不算長,怎么能創造出堪稱奇觀的碑林文化?曾經有過輝煌而在十九世紀中葉毀於戰火的古城堡,其始末尚難說清;演繹著無盡羅曼史的“青春棚”構成雙系對偶婚姻制的縮影,令人心蕩神馳;曾創造過燦爛文化,卻又停留在老原生文化的一定階段;宗教文化的傳承者鐸系所書寫的“鐸系文”和詠誦的“鐸系唱經”所表述的圖騰,使人撲朔迷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他留文化
他留人是土著,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區概述,奇異的婚俗,宗教信仰和習俗,祖先崇拜與祭祀活動,宗教文化的傳承者——鐸系和尼卜,

他留人是土著

他留人,俗稱他魯蘇,意為外路人,是指在古代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過著遊牧生活,隨畜遷徙,居無定所,與“定居”相對。我們說他留人是土著,一是泛指永勝的大環境,世居本地;二是從遊牧到定居,再移駐於此。根據如下:
(一)理論史籍依據
其一,典籍記載,他留人的歷史並未斷代。《乾隆永北府志》、《光緒永北直隸廳志》、《永勝縣誌》均明確記載:永勝古代分為東西兩部,東部為施蠻所據,西部為順蠻所據。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將永勝東部稱為施州,西部為順州,這是根據唐貞元年間由南詔國主異牟尋從西洱河、洱海周圍移來的施順二部人口而定的。施州一名僅用了兩年,即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為北勝州。而順州一名延用至今。施順部落是古氐羌人一支的後裔,唐宋時稱烏蠻之別種,元明清時稱羅羅、倮羅。新中國建立後在民族劃分時歸為為彝族支系。永勝的彝族支系有8個:他留、納咱、崀峨、水田、他谷、土家、鄉談、支里。永勝的彝族支系不同於大小涼山的彝族,通漢語文,以農業為主,有的兼事畜牧,早在元末明初即進入封建領主經濟發展階段。
其二,理論依據。關於民族問題,史達林曾作過四個特徵的著名論斷:“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這是我國民族成份辨別和民族劃分的理論依據。
其三,從城堡遺址上的土司署衙看他留人的隸屬關係。人們進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區的他留山,首先見到石崖上的三幅書法石刻:“棲雲洞”、“引真龍到此”、“誰能超世累,共坐白雲中”。鐫刻年代在清順治至康熙前期,是一個人的手跡“主人高斗光書”。高斗光,字雲滄,就是當時的北勝世守。城堡毀於戰火,迄今已一個半世紀,但在其遺址上尚能清晰地看出土司署衙的建築痕跡,占地18畝,三進院加後園和花廳,可以想像當年金碧輝煌,雕樑畫棟的恢宏壯觀景象。眾所周知,少數民族都受當地土司統治。“改土設流”後,土司依然“世領其土,世長其民”,“以夷制夷”,即民間所說的土司“管夷不管漢”。
(二)高斌祥建小吉都兵寨
唐天寶之戰後,南詔稱強雲南,南詔蒙氏在永勝建崀峨城(兵寨),南詔的奴隸制度已在這一地區形成。南詔後期,永勝稱善巨郡,郡守高方。後晉天福二年(937年),高方助段思平建立大理國。次年,段思平封董伽羅為相國,高方為岳侯,並分封善巨、巨橋(昆明)等地由高氏子孫世襲。高氏統治永勝從高方算起,直至民國後期,長達千餘年。北宋慶曆八年(1048年),大理國在善巨郡設一級軍事重鎮成紀鎮。相國高智升派其孫高泰慧(高升泰第四子)鎮守成紀鎮,高氏世居永勝由此始,同時永勝進入封建領主制社會。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升北勝州為府,世守高王者都任北勝府知府,率土練,從征交趾(廣東),因功賜武德將軍,管轄金沙江東北勝(包括華坪)、順州、永寧、蒗蕖等地。
元朝末年,朝廷腐朽沒落,以紅巾軍為代表的農民起義遍及全國,元朝統治行將覆滅。在這一態勢下,為鞏固自己的地位和領地,維護一方社會穩定,以應付周邊變故,北勝世守、知府高斌祥將施蠻之一遊牧部落集中起來,以元代兵制下千戶之數360戶伍,組建成一支常備武裝——親軍,在今永北鎮靈源箐口建北勝府署和小吉都兵寨。高氏原為大理國藩鎮,藩鎮親軍稱為“都”,親軍駐地稱“兵寨”,土司親軍又稱土練。土練散則為民,聚則為兵,沒有固定的兵營,平時生產勞動,一有征戰便自備武器、乾糧到土司衙署聚集,由把目操演,率隊出征。高斌祥建小吉都兵寨,土練有了固定的兵營,從此定居下來,這支土練故名他魯蘇。他魯蘇部落從遷徙遊牧到定居,從奴隸制到封建制經歷了兩大轉變,完成了歷史上的一大飛躍,可以說是一個里程碑。他魯蘇土練在小吉都兵寨經過嚴格訓練,成為一支能征善戰的精銳武裝。那時,明玉珍率紅巾軍一支主力進四川,占重慶,克成都,建立大夏政權後,企圖兼併雲南。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玉珍兵分三路進取雲南。元梁王逃奔楚雄,請求大理總管段功支援。高斌祥奉段功調遣率親軍(他魯蘇土練)配合段功主力與紅巾軍激戰,明玉珍敗退昆明,撤回四川。高斌祥連戰皆捷,功勞最大,晉封為雲南行省右丞(從二品)。其土練戰功赫赫,聲威大振。
他魯蘇土練後來入主他留山,成為開基創業之始祖。這就是他留人的祖先崇拜是族群崇拜,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族群崇拜祖先的傳統節日,即粑粑節的來歷。
(三)土練入主他留山始末
明洪武元年(1368年),高斌祥率土練出巡至川滇交界的馬喇長官司與華榮(今屬華坪縣)之間的那馬箐,恰逢山寇攔劫從四川馱運鍋鹽、布匹、日用百貨到滇西北的馬幫和行人。高斌祥指揮土練擊潰山寇,救出馬幫和行人。被救的行人是從江西吉州避亂西遷的青年農民,其中有一個叫毛太華。他們聽從高斌祥的勸說和建議,來到小吉都兵寨落腳,成為高府的得力助手,中原文化的早期傳播者。後來,毛太華就地從軍,晉升為百戶,後以軍功奉調攜妻和長子、四子內遷湖南,成為韶山毛氏和永勝毛氏的共同始祖,在其第二十代世裔孫中出了個世紀偉人毛澤東,傳千古佳話。
洪武十五年三月,征滇明軍平定滇西北,土酋高、章、子氏內附。十七年,“改土設流”,降北勝府為北勝州。首任流官知州陶勤在原善巨郡、成紀鎮址上興建北勝州土城。土練他魯蘇從小吉都兵寨移駐工地參與築構北勝州土城(此城毀於1515年大地震,現為國家級地震遺址)。現今當地村民能說清他魯蘇駐地和施工位置。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朝廷調雲南中衛於北勝州,置瀾滄衛。二十九年,首任瀾滄衛軍民指揮使王佐率督本衛官兵和北勝、永寧、蒗蕖三州土司軍民,構築滇西北軍事重鎮瀾滄衛城(今永勝縣城)。他魯蘇土練又參與構築瀾滄衛城。瀾滄衛城是磚石城,工程量非常浩大,建築時間長達一個多世紀。
萬曆初年,北勝世守高承祖奉朝廷調遣,數次率土練出征作戰,屢立戰功,萬曆皇帝欽賜賞銀二次,並頒給“報國忠貞”匾。土司、土練均受到最高獎賞,享受著殷實豐厚的待遇。瀾滄衛城早已竣工,土練已沒有留駐城區的必要,而他留山(時稱營盤),既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又是軍事要塞。洪武年間,朝廷就派有左營步戰守兵20名駐守。高承祖將土練整體移駐營盤,與朝廷左營步戰守兵一道駐守,實行屯墾,並將營盤擴為兵寨,。
明末清初,世守高斗光又將兵寨擴建為城堡,同時從郡城請來一批漢族文人學士和工程技術人員,幫助建城堡、辦學校,發展教育文化事業。這些漢族文人學士順應土司和土練意願,將他魯蘇定名為他留人,城堡定名他留城,寺廟定名他留大德寺,“他留”一名正式載入史冊。清雍正十三年,世守高龍耀同耆民海順清、火頭海馬等人分別在崀峨、他留建書舍、義學館,把文化教育推向民間。
乾隆三十五年,朝廷裁汛,撤走左營步戰守兵,自此由他留人自行防務。他留酋長,即為千戶長。鹹同年間,杜文秀義軍在永勝作戰十年,屢欲打通到四川的通道,與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取得聯繫,都因屢次受阻而未果。鹹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杜文秀義軍虎應龍部攻取永北廳城的同時,其麾下劉以文部攻克他留城,並付之一炬,城堡從此消失。此次戰役中,北勝世守代理州事高鳴廷與他留千戶長藍華遇難,土練和庶民傷亡近千人。倖存者大部分在城堡附近安居下來,一個半世紀後,發展成為現今的雙河、營山、玉水的各個他留村寨。由於城堡不復存在,新移居進來的皆是漢人,又將此地恢復為原來的名稱營盤。
(四)屢建戰功,積澱輝煌
他留人既是世守高氏的常備武裝,必然經常被調遣隨官軍外出征戰、平亂,有時為維護土司統治,參與鎮壓地方民族起義。據不完全統計,從高斌祥建小吉都兵寨起至清鹹同年間的五個世紀中,參與征戰數百次: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由高斌祥率領與紅巾軍作戰,一舉出名,聲威遠播。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七月,受高氏委託,由駐北勝明軍百戶杜金安和毛太華帶領,參與傅友德、郭英部擒原元平章高生。
正統六年(1441年),由高昶率領隨都指揮王善征麓川,高昶受兵部頒給“克平麓川立奇功”獎。
弘治六年(1493年),由高秦率領與麗江土知府木泰前往崀峨彈壓西番具得等寇境釀禍之亂。
嘉靖九年(1530年)、十二年、二十八年、三十三年,相繼由高侖、高德父子率領,參與保固楊林、省城,收復和曲、東川等處之戰;隨征蕎甸、新興、赤石崖、螳螂、古底、我打喇、源江、那鑒等處,數次記功。
萬曆元年(1573年),十一年、十三年,由高承祖率領,征鐵索箐、曩卜、臘底、蓋端、中緬邊境的羅卜恩莊、南甸、乾岩、蠻莫大寨以及永昌、松坡、老姚關、罕銳、騰衝、隴川等處,戰功顯赫,兵備奏請,欽賜賞銀二次。高承祖受朝廷頒給“報國忠貞”匾額。土練獲賞銀豐厚,高承祖以此經濟實力將土練移駐營盤,建兵寨。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二十七年、三十六年、三十八年,由高世懋率領相繼征戰蒙化、大侯州、困蚌、蠻臘、定嘉、大猛馬、蔡硬寨、順寧、武定、騰衝、大隴川、屯寨等處,敘功給賞。
天啟二年(1622年),由高世昌率領征霑益州,攻打米郎、必善等寨,敘功給賞。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由高熙勛率領隨永北鎮總兵馬會伯征西藏。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由高熙勛率領,隨永北鎮總兵柳時昌征四川鹽源臘肉窩。獲賞銀土目1名16兩,土練299名每名1兩2錢。
雍正十年(1732年)閏五月,由高龍躍率領隨總兵柳時昌征料度,土目3名,每名賞馬1匹,土練98名,每名賞銀牌1面。
嘉慶四年(1799年),由高善率領到貴州征苗蠻。七年到維西平亂。道光二年(1822年),仍由高善帶領在境內鎮壓傈僳族唐貴起義。
鹹豐年間,官府與土司一道同杜文秀義軍作戰,到鹹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杜軍劉以文部攻克並焚毀他留城堡。
綜上所述,他留土練,興於元末,隨著世守高氏的興盛而興盛,隨著他留城堡的消失和高氏的衰落而解體。他留人在進入小吉都兵寨時起開始接受漢文化,在明初參與興建北勝州城和瀾滄衛城期間,與中原漢人接觸、相處,為後來興建他留城堡和墳山碑林積澱了極為豐富的文化底蘊。原他留營盤有朝廷派駐的左營步戰兵,高斗光率他留人建城堡時又從郡城請去漢族文人學士和工程技術人員。因此,他留人長期與漢民族相處,融合,接受使用漢文化,並與土著文化有機結合起來,曾有過歷史的輝煌和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
然而,他留人又是一個相應獨立的社會群體,基本生活方式和民風民俗仍保持著土著社會的特徵沒有變,直到建國前夕。即民俗社會:以小型(部落)封閉,不開化和同性質為基本特徵的社會形態。以血緣關係組成,成員群體凝聚力很強,人的行為是自發的,並受傳統習俗和神權的嚴格制約,社會文化基於口頭傳授。這種社會文化主要體現在鐸系詠誦的“鐸系唱經”和書寫的“鐸系文”上。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區概述

現今的六德傈僳族彝族鄉玉水營盤村是他留城堡遺址,遺址東北山林則是墳山碑林。城堡遺址和墳山碑林都已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區。
(一)城堡遺址
城堡占地為130.6萬平方米,東、西、北三面環山,南為開闊的緩坡地。城堡內民居房屋院落台基隨處可見,民居院落特點是簡單的四合院,正房三間,兩側廂房各三間,對面是照壁或對面房。城堡外圍可見土牆殘壁,據說是城垣,前些年當地民眾經常從城內舊基上扒取條石築房。因城堡依山而建,並不規則,故而難以確認城垣。城內地表散見大量的板瓦、筒瓦、瓦當及明清時的青花瓷、陶瓷碎片,花紋依然明晰可辨,青花瓷乃江西景德鎮瓷。城內隨處可見寬約1.5米的石級路道,大都由條石或角石鋪成。多處殘存著圓形或半圓形的古井,井壁系規整的石塊砌成。井口有門道狀的台階進入井壁中部,供取水之便,水井整體形狀頗似半地穴式房基。經調查統計,城內原有古井約一百七十餘口,經多年填埋,現仍有四十餘口古井,水質尚好,仍供今人飲用。城牆四周還斷斷續續的存有一些排水溝,寬約一米,長短不一,最長的排水溝達百米以上。間或可見一些重約四五百公斤的石槽,呈扇形或長方形,名曰“飲馬槽”,石豬槽則為數不少,一直使用著。南半坡田間草坪上有一對呼之欲出的大石獅,據說這裡原是古城南門,石獅是在城門口的,城牆上可以跑馬,設有烽火台、垛口、觀察孔,城池堅固、壯觀。由此可見,當年城堡內人口眾多的熱鬧景象。據傳,城堡被毀時,城內約有二千人。它是彝漢民族智慧、財富和血汗的結晶,是他留人接受、使用漢文化並創造過燦爛文化的見證。
(二)墳山碑林
城堡東北山坡是他留人墓地,面積為30.4萬平方米,過去又稱他留宗支山。古墓群依山而建,鱗次櫛比。塋區內已清點登記在冊的古墓有6340多座,其中保存完好的有2500餘座,有碑文的占45%以上。墓葬始於明萬曆年,晚至民國時期,約400來年。墓群大多面向西南,尤以陳、海、藍、王四姓墳墓據多,大多為包石冢丘,其構造大同小異。碑體由碑框、碑額、碑座、邊柱、供台等部分構成。碑體多為長方形,高0.6至0.8米之間,通高均在1.5至2米之間、寬1.5至4米左右。類型分為一字碑和進深碑兩種。基座由麒麟石居中前,兩側有鹿馬石,花草石,以及羊、鶴或屬相中的相併動物和平盤石構成,中間空出部分為供台。供台兩側又由碑柱和八字石組成,內有鐫刻墓誌的文堂石(又稱神道牌)和內柱,正中是碑心,上方是半圓形的大帽石和長方形平板石二帽。所有鐫刻文字皆漢字,楷書,字型清秀強勁,鐫刻精湛,碑額即大帽是拱形。碑框有單框和內外框兩種。墓面所飾的部落古代人物,神花異草,祥雲寶瓶,珍禽奇獸等圖案多為浮雕,十分精美。半圓形大帽框線上的圖案多種多樣,多為丹鳳朝陽,二龍戲珠,雙鶴對拜,雙龍奪寶、蓮花龍,蝙蝠龍、壁虎龍等,而中央圓球上的標誌則尤為顯眼,圖案為太陽、月亮、珠寶;有的以陰陽魚為標誌,象徵道教的太極符號;有表示死者福壽全歸的篆刻“福”字“壽”字,有祈禱子孫吉祥如意,心想事成的儒家思想祭祖圖案。八字石上鐫刻的一般是童子拜壽,文官武將,臘梅含芯,菊花綻放,喜鵲登枝,寶瓶送喜,如意、筆綻等圖案;兩則為雄獅倒懸以示威嚴;上端為筆鋒劍氣,神獸護衛(他留人稱為狗頭),或飾以瓦屋面;或鑿為花窗、或用八卦圖(間隙均鑿通穿孔)。基座石上的麒麟姿態各異,千姿百態,幾乎找不出同一形態的兩個麒麟,除個別為玉帶、蓮花、雙獅滾火球外,都是麒麟,體現出濃烈的麒麟文化氛圍。在基座石兩則的鹿馬石或夾在麒麟石之間的花草圖案,有相當數量的墓碑上用的是十二屬相的動物圖,奇怪的是十二屬相中唯獨沒有豬。這些鐫刻浮雕無不精湛,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古墓群,大都為一夫一妻並列碑,稱為雙碑並列座,三碑並列座(一夫二妻)的墓有,但為數極少。從墓碑造型和鐫刻藝術看,大體可分為五個階段。明末清初為第一階段,碑形單一、原始,除現存最最早的一座外均無圖案。康熙三十年後至雍正年間為第二階段,碑形趨於複雜,圖案粗糙,鐫刻線條淺顯。乾隆年間為第三階段,碑形完備,造型美觀,雕刻精細,可以說碑林文化的一個高峰。道光年間為第四階段,小巧別別致,數量最多,幾乎是清一色的“太極”,道家文化標誌,而且出現家譜式碑文。光緒至民國年間為第五階段,墓碑普遍增大,格式複雜,有文堂石有墓誌,碑文中出現提及祖籍來歷“調衛入永”的說法。可想而知,勤勞智慧的他留人在與漢人相處融合中,汲納使用漢文化,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幾乎與當地漢族同步,攀附現象在所難免。到過他留山參觀考察的專家學者都認為,他留碑林文化可稱之:“彝漢融合結晶,隱射歷史之謎。漢文化的包裝,他留人的內涵。”

奇異的婚俗

他留人的婚姻制度直至二十世紀中期仍處於非常寬鬆的雙系對偶狀態。一方面停留在母系與父系過渡階段,以“青春棚”為標誌,女子住棚子,男子串棚子,性開放,自由自主婚姻;一方面是明媒正娶的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形態,以此構成社會的基本細胞。
青春棚,又叫姑娘棚,即女子到了婚育年齡,父母就在院子大門旁為女兒搭一間棚子,讓女兒在棚內完成整個婚戀過程。這個棚子就叫“青春棚”。
他留人把房子稱為“棚”。是在很久以前,他留人住的房子是用栗劃柴搭成,頂部蓋茅草的棚子。後經改進,用土木結構,上面蓋茅草,稱為“茅草棚”,蓋黃板的稱“黃板房”。再後來,又經改造,進化到瓦房。但無論居所怎么變,依然保持著原始的稱呼 “棚子”。他留語表示青春棚的詞有三個。一是“祖馬日喀”,意為姑娘睡覺的地方;二是“擦拉么何各”,“擦拉么”,意為年輕姑娘,“何各”,意為棚子,合起來就是年輕姑娘住的棚子;第三個詞是“何各俠喀”,“俠喀”,是為玩耍,合起來為玩耍的棚子。青春棚妙趣橫生,一間“青春棚”要用幾年,十幾年,幾十年,乃至幾代人。奶奶當年用過的,如今外孫女粉刷布新後繼續使用。若是新立門戶的人家,當然得新建。一旦一對男女情投意合,戀愛關係確定下來,訂了終身。這個男子從此不論寒暑春秋,風狂雨猛,夜黑路爛,每夜必到,夜夜堅守,不再光顧別的棚子,別的男人也就不再來打擾。女子一旦與男方成婚嫁出去,這間青春棚也就完成了它的一次歷史使命。
歲月流逝,人員更替,“青春棚”依存,魅力照舊。每間青春棚都默默記載著無數神秘的羅曼史。
他留女娃兒未成年時穿白麻布短裙,頭戴金邊繡花筒帽,可跟著姐姐們到棚內去玩,但不住棚子,只能算是看熱鬧,初步學到一些感性知識。一旦長大成人到了婚育年齡,父母就要將她從“翅膀”底下擠走,“趕”到她的棚子裡去,讓她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自在地舒展理想的希翼,操練翱翔藍天的本領;自由自在地享受青春美的樂趣,把握命運的尺度;自由自在地醞甜釀蜜,勾勒未來歸宿大廈的框架。
他留青年男女初戀伊始,首先要進行洗禮,換裝。洗禮換裝的年齡,隨著時代的發展有所變化,一般是在女孩子初潮之後,後又推遲到法定婚育年齡。男娃兒以具備社交能力為基準。青年男女經過洗禮換裝,便可進入初戀前的“過七關”。姑娘的洗禮儀式通常由她的母親來完成。母親為女兒洗澡換裝,梳妝打扮。先梳頭,將原來的一根辮子梳理好,用紅頭繩分紮成兩條辮子,象徵成對成雙;將原來戴的繡花筒帽改為黑色蓋頭布,象徵端莊、成熟、賢慧、大方。蓋頭布每塊一尺八寸寬,一頭繡有花邊,另一頭折成三寸左右的皺摺,一塊一塊疊起來,三十六塊合成一塊蓋頭布,戴的時候整齊的一頭在前,花邊的一頭在後,用兩根紅帶子紮起來。將姑娘原來穿的白衣白裙換成藍衣黑裙。母親為女兒洗禮時教女兒做人的道理,傳授終生受益的知識和良方。千叮萬囑要走好人生最緊要的幾步。
洗禮儀式結束,接著就是“過七關”。所謂過七關,實際上就是正式與異性結交之前,先交七個人,每一個人為一關,屬性知識培訓,實習過程。過七關時,由過關人的朋友或親戚A(此人過完七關)把過關人介紹給另一個已過完七關的人B,第一關就由B跟過關人過關。此後六關由B負責給過關人介紹六個異性給過關人。在A向B提出要求時,B就必須保證幫過關人過完七關。並向A交納一些抵押物,如過不了關,則抵押物歸A。
少女“過七關”是由七個有經驗的小伙子分別完成的。每晚一個,不間斷,不重複,方式方法大同小異。至於效果,既有各個小伙子的才能技巧,也有姑娘自己的悟性。七個伙子逐個都跟姑娘過完七關,受委託的第一個伙子就將她領去交給她姐姐,說明他已完成了“培訓”任務,她可以單獨接待男朋友,選擇意中人了。
男青年的洗禮是由其兄長來完成的,如果本人是長子,則由堂兄或叔叔來完成,男式服裝為多縐上衣,自製的火草麻布,右邊開領,胸襟式,銀紐扣,包頭布用一塊六尺黑布,一破兩爿,兩頭繡有花邊,內包一塊白花毛巾。兄長為弟弟洗禮時講的是怎樣立身處世,一旦成家立業,使家庭興旺發達等等道理。祝願他心想事成,吉祥如意,幸福美滿,天長地久。男青年過七關又由七個姑娘分別完成。即該青年的兄長把他領去交給一位富有經驗的姑娘在棚內過頭一夜。並由她負責找六個姑娘輪流同他過夜,每夜串一個棚子,不間斷,不重複。他連續串完七個棚子,第一個受委託的姑娘便把他領去交還給他的兄長,說明她和她的女友們不負重託,圓滿完成了“培訓”任務,他可以自己單獨去串棚子,自行去物色對象了。
“過七關”似乎是做艷福遊戲,其實不然,它是對初戀者的膽識、才能、智慧、耐力、感情和意志的全面考驗和挑戰。

宗教信仰和習俗

他留人的宗教信仰活動和傳統習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是人類在遠古時期社會生產力極端低下,無力與自然界鬥爭,把自然現象和自然物神化的結果。他留人信仰萬物有靈,他們把周圍的自然現象和自然物與日常生產生活活動緊密聯繫起來,附以種種幻想和人格化,認為它們是有神靈的。它們既可以賜福於人類,也可以給人類帶來災禍。人們對於給人類帶來好處的自然現象和自然物,便經常加以祈求,對不利於人類的自然現象和自然物,則乞求避免。
他留人的自然崇拜劃分為:天地崇拜以及創世神話所蘊涵的生殖崇拜意義、精靈崇拜、自然崇拜、動物崇拜和占卜等五個方面。自然崇拜。這裡所說的自然崇拜,是指自然神,就是指自然物、自然現象和自然力的神靈化。它既有人格,又有神性、神職。而這種自然神的產生往往又是由主體所處的環境緊密相連。他留人的自然神崇拜主要有:
獵神崇拜。他留人認為,獵神是由被打死的所有獵物的靈魂形成的。人如果打獵太多,獵神就會使人犯病,症狀為口吐白沫。請人占卜後如果是獵神所為,就要請“尼卜”祭祀獵神。
糧神崇拜。據傳,有一天獵人上山打獵,一不小心打斷了獵神的腿,非常害怕。獵神告訴人,只要在田邊祭祀他,就可以免受懲罰。由此,可以看出,人類活動的場所由山上轉移到了田地間。這也許是他留人從遊獵社會向農耕社會轉變的一個反映。糧神一般一年祭兩次,每年正月初八(糧食節),他留人要在院裡肥堆上插上香、松枝,擺上湯圓,燒紙錢祭獻。
山神崇拜。他留人的山神崇拜,根據祭祀的人群及職能,可分為“公山神”和“小山神”。“公山神”。公山神是指全村人共同祭祀的山神,一般在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以前祭祀,祈求保佑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小山神”。小山神是他留人山神崇拜中最有特色的一面。他並不保佑其他人,只保佑自己的一家人。小山神一般設在各戶的房屋後面,家家的房後都有各家安的山神。
土地神崇拜在他留人之中亦相當普遍,許多時候他的職責與山神相同。
(二)動物崇拜。
從墓碑上鐫刻的屬相圖案中已體現得很充分了。以及民間廣泛流傳中,都可以找到動物崇拜的痕跡,其中最為突出的是猴子。在考察鐸系來源時就能發現,所有的鐸系都認為,猴子比人聰明,人是猴子變的,鐸系那一套是從猴子那裡學來的。
(三)占卜
占卜是迷信的一種。在中國古代,“占”是觀察的意思,“卜”是以火灼龜殼,認為就是其出現的裂紋形狀,可以預測吉凶禍福。人通過儀式向神請教。他留人的占卜種類很多,其中最為常見的是羊骨卜(俗稱“羊膀卦”或“卜羊膀”)。他留人羊骨卜無論卜問何事,方法均一樣,只有祈禱時列舉的卜兆不同.一塊羊骨頭可以用一二十次。
(四)喪葬習俗
他留人重喪葬,他們認為去世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他(她)從現實的世界中離去,回到祖先們居住的地方,是一種超脫的回歸,完成了在人間的一切活動,得到寧靜的升華。可以說辦喪事是他留人之間進行互相聯繫的一種特殊方式。平時他留人各自從事自家生產,種地、下田栽稻、放牧牲畜,難得相聚,通過喪葬這一盛大的儀式他留人可以聚到一起,交流感情和工作經驗,互相聊一聊家常,為加強他們之間的了解提供一個機會。也可以說是由於死者而使生者更加團結,促進了內部的整合。
他留人的喪葬形式為土葬,早已形成了一整套喪葬儀式。從時間上來講,一個喪禮一般需要3—5天時間,從死者亡故到入棺修墓完畢;從人力上來講,一個人去世後,要請到他的所有有交往的親戚朋友,而這些人往往又都是一個村子和鄰近村子裡的人,所以經常是一個村子裡的人集體為一個人辦喪事。喪事一般按下述程式進行。喪事由鐸系和漢族先生兩人共同主持,土著部分由鐸系主持,漢族部分由漢族先生主持,意為彝漢融合,團結合作,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各展其能,取長補短。

祖先崇拜與祭祀活動

中國人對祖先有著一種莫名的敬畏和崇拜,被視為標準的祖先崇拜的國度:家中供有祖先的靈牌,家廟中供奉著祖先的神位,墳墓中安放著祖先的靈柩,腦海中蘊藏著祖先的功績和風範。可以說,對祖先的崇拜是中國民眾宗教意識的核心,它深深地影響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這種情況同樣也適用於他留人。
他留人的祖先崇拜在自家住房內設定分兩部分,一是堂屋供放祖先的神位,屬漢族部分,平時堂屋的門緊鎖,無大事不能輕易進入。二是土著部分,在炕床左上方的土洞裡設定神先牌位。火塘周圍為家中的長輩留出最好的位置,以示孝意。每逢過年過節和先人的誕辰、祭日時都要祭祖,還要為死者選擇好的墓地下葬,有條件的要修墓以示對祖先的重視。也可以說,有關祖先的各種教化已成為其行為的方式和思想的前提,通過代際聯繫的方式傳承下去,成為其文化的主線。
他留人祖先崇拜是族群崇拜,族群崇拜又集中體現在祭祀活動中。他們的主要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節、宗支節、粑粑節等。這裡重點介紹粑粑節。
粑粑節是他留人最隆重的節日,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舉行,連續三天。粑粑節是整個他留人集中統一過的傳統節日。
六月二十四日一大早,各家都蒸好糯米飯,用石碓舂糯米飯,做好糯米粑粑,這糯米粑粑實際是糍粑。這粑粑從大到小,比例勻稱,共有十二個,用瓷盤子盛著,壘成塔形。全家人用過早餐,剛好旭日東升,一個個身著節日盛裝,打扮一新,由家庭主婦托盤子,戶主領著全家老小到村口集中,以村為單位,由把目(村長)帶隊到他留人墓地聚集,舉行祭祖活動。
人們在墓地草坪上端用360根松枝搭成祭獻台,又叫“祭獻堂”(他留語:卓我告)。為紀念和緬懷入主開基的360戶伍先民,因而後人用360根松枝搭成祭獻台,以此作為象徵標誌。所謂祭祖,就是紀念這三百六十戶伍。這是祖先崇拜的主要標誌和特徵。
祭祀活動由他留酋長主持。上午十時,參加祭祀活動的人都到齊了,酋長宣布祭祀活動開始,頓時鑼鼓喧譁天,鞭炮齊鳴,響徹長空,震撼山嶽。十餘個精幹伙子負責在大鼎前宰牛、殺羊,負責祭祀事務的祭司鐸系便忙開了,將接到的牛羊血拿到祭獻台,向祖先進香點血,詠頌鐸系唱經,向創業始祖(360戶伍)祈禱。爾後,在酋長的統一組織指揮下,各個卡事、把目、把總(相當村、甲、保長)率領所屬目民(村民),以村為單位排成若干縱隊,由各戶主端著粑粑,井然有序地通過拱形彩門湧向祭獻台向祖先敬獻粑粑。
祭祀儀式結束後,以村為大單位,戶為小單位,取回祭獻的粑粑,在墳山上找好自己的位置,以粑粑和原帶去肉食食品,作為午飯,就地聚餐。一邊就餐,一邊召開村民會議,商量研究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和生產生活大事。繼而,在草坪上舉行歌舞大聯歡,青年男女們在聯歡中互相結識交友,物色意中人。人們在葫蘆笙、笛子旋律的引導下,攜手挽臂跳起歡樂的舞蹈,稱為“打跳”。打跳的舞型有慢調、二門合腳,三門合腳,甩水跳,龍擺舞等,大型龍擺舞,捲簾舞則把打跳推向歡樂的高潮。參加打跳的人除他留人外,凡到場的各個民族的男女老少都可以參加,參跳人數數以千計。甚是渾宏狀觀,令人嘆為觀止。仿佛整個山鄉都在起舞,都在歌唱,連沉靜無言的墳林都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中,直到夜幕隆臨,人們依然留連忘返。

宗教文化的傳承者——鐸系和尼卜

鐸系的“鐸”,意為詠誦法經的人,“系”,意為死,直譯為與死相關,與靈魂有關。“鐸系”,直譯為“詠誦與生死有關與靈魂有關的法經的人”。鐸系是祭司,即宗教活動的神職人員,相當於納西族的東巴、達巴,藏族的喇嘛,彝族的畢摩,傈僳族的韓規等,是他留原始宗教信仰方面的專家,主持各種宗教祭祀活動,同時也是他留文化的繼承者,傳播者。鐸系宣揚萬物有靈,靈魂不滅。它把自然崇拜,神靈崇拜和祖先崇拜等結合起來,把它們納入宗教活動範圍之內,滲透於他留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鐸系在他留人中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十分受人尊敬。他們都是男性,平均年齡71歲,一個村有一名。師承關係大多是世代祖傳,父親傳給兒子。成年男子有意者也可以通過拜師學藝成為鐸系,但是在老鐸系引退前,他卻不能出山。這樣。即使年過花甲,也還是徒弟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因為只要老鐸系健在,徒弟學藝再精也不能出師。鐸系所從事的宗教文化活動沒有固定的場所,與東巴相比有以下共同點:其一,信仰同源於原始宗教的薩滿思想,相信萬物有靈和靈魂不滅;其二,他們是神化傳說的傳述者,職業具有世襲性,終身性;其三,類似於日本的語部,同屬於原始宗教信仰專家。其主要職責是,在氏族宗教節日或重大事件發生時為氏族祭祀祈禱;為氏族成員祈求兒女,保佑興旺;為氏族成員跳神,占卜“治病”。隸屬於酋長(族長),在酋長(族長)的領導下,在祭祀等場合參與主持傳承的詠誦,同時也是定居的農牧(漁)民,祭司之職只占副業性地位。
鐸系的主要職責,一是擔任喪葬等禮儀的祭司,二是擔任他留人傳統節日祭龍節、粑粑節、宗支節等集體祭祀活動的祭司。他留人非常重視人生的歸結,亡靈的所去,葬禮非常隆重,最少三天,多則持續七天。村寨中除去無法行動的老人外,男女老幼人人參加,所以人們最常見到的是喪葬儀式上的鐸系。
鐸系頭戴崗度(純麻製成的羊角孝冠),手持竹節、鋩鑼、蘆笙三樣法器,在靈場上邊奏邊敲邊舞,邊唱邊寫。唱的經文稱為鐸系唱經。寫也是畫,完成一套固定的符號,在棺材兩旁的靈板上書寫一套圖畫性極強的符號(鐸系文),每寫一個符號,鐸系都要詠唱出這個符號的來龍去脈及與這個符號相關的全部內容。這個符號起到提示經文的作用,具體的經文全靠鐸系自己的記憶。整個儀式上,鐸系不停地吟唱,內容是:超度亡靈,評述亡人,講述民族傳統,神話傳說,倫理道德,講述生產生活知識,等等。
鐸系唱經和鐸系文相似於納西族的東巴經和東巴文,與之有著同工異曲之妙,是極為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支奇葩,只是未被人們認識,發掘整理而沉睡於民間而已,況且將消失貽盡,急需發掘搶救。
尼卜。尼卜是他留人的巫師,專門從事占卜和巫祝行當,社會地位僅次於鐸系。尼卜做法事,只有唱腔而無文字也無符號圖畫,全憑世世代代口傳身授所學所悟。尼卜唱完法經時大吼一聲,接著用嘴去銜擺在神桌上的燒得火紅的犁鏵尖,表示將惡鬼驅趕出屋,使家人無病無痛,吉祥如意。尼卜銜著燒紅的犁鏵尖在家人的炕床上轉三圈,然後送到百米以外丟下,丟犁鏵時如果犁尖朝外,表示吉利、法事成功;如果犁尖倒回來,則表示不吉利,鬼還沒有攆完,還必須重新攆。
鐸系和尼卜同屬宗教範疇,同一行業,只是分工不同而,都是宗教文化的傳承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