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水傳染病

介水傳染病

介水傳染病(water-borne infection disease)是指通過飲用或接觸受病原體污染的水而傳播的疾病,又稱水性傳染病。介水傳染病存在於人類糞便、污水和垃圾中的病原體污染水源,人們接觸或飲用後所導致的傳染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介水傳染病
  • 外文名:water-borne infection disease
  • 病原體:人類糞便、污水等
  • 表現:霍亂、痢疾
  • 別稱:水性傳染病
  • 病原體:污染水源
簡介,病原體類別,病情表現,危害,

簡介

介水傳染病指通過飲用或接觸受病原體污染的水而傳播的疾病,又稱水性傳染病,其流行原因有二:
①水源受病原體污染後,未經妥善處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飲用。
②處理後的飲用水在輸配水和貯水過程中重新被病原體污染。地面水和淺井水都極易受病原體污染而導致介水傳染病的發生。

病原體類別

介水傳染病的病原體主要有三類:
①細菌,如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痢疾桿菌等。
②病毒,如A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和腺病毒等。
③原蟲,如賈第氏蟲、溶組織阿米巴原蟲、血吸蟲等。
它們主要來自人糞便、生活污水、醫院以及畜牧屠宰、皮革和食品工業等廢水。

病情表現

介水傳染病的流行特點表現為:
①水源一次嚴重污染後,可呈爆發流行,短期內突然出現大量病人,且多數患者發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潛伏期內,若水源經常受污染,則發病者可終年不斷。
②病例分布與供水範圍一致。大多數患者都有飲用或接觸同一水源的歷史。
③一旦對污染源採取處理措施,並加強飲用水的淨化和消毒後,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
介水傳染病

危害

介水傳染病一旦發生,危害較大。因為飲用同一水源的人較多,發病人數往往很多;且病原體在水中一般都能存活數日甚至數月,有的還能繁殖生長,一些腸道病毒和原蟲包囊等不易被常規消毒所殺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