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文經之爭

從戰國到西漢,中國文字(漢字)有過兩次大變化。戰國時流行的是“籀書”(大篆),但各國所用差異甚多,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書同文”,將籀書規整為小篆。漢代又通行簡化小篆為隸書。因此,漢代人用隸書書寫的書籍成為“今文”(即當代的、當時的文字),漢以前用籀書寫或小篆寫下來並流傳到漢代的則成為“古文”。漢代的今古文經之爭,雖和書寫所用文字的今古有關,但實際爭論的問題,卻在文字背後,涉及的問題很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今古文經之爭
  • 時間戰國西漢
  • 特點:中國文字(漢字)有過兩次大變化
  • 戰國時:“籀書”(大篆)
主要分歧,歷史演變,西漢,東漢,近代,已結案爭議,

主要分歧

書目不同
》:今文經三家,《魯詩》《齊詩》《韓詩》;古文經一家,《毛詩》
尚書》:今文經三家,伏勝、大夏侯(勝)、小夏侯(建);古文經一種,《古文尚書》
》:今文經三家,大戴(戴德)、小戴(戴聖)、慶氏(慶普);古文經兩種,《逸禮》《周官》(周禮)
易經》:今文經四家,施讎、孟喜、梁丘賀、京房;古文經兩家,費氏《易》、高氏《易》
春秋》:今文經三家,嚴氏(嚴彭祖)《公羊春秋》、顏氏《公羊春秋》、《榖梁春秋》;古文經三家,《春秋左氏傳》、《鄒氏傳》、《郟氏傳》
五經本為六經,又稱六藝,尚有《樂經》。一般認為,《樂經》只有樂譜,沒有文字;也有人認為毀於秦火,所以只存五經。
經典的排列次序各有講究
今文經學者董仲舒、司馬遷等人將六經次序排列為:《詩》《書》《禮》《樂》《易》《春秋》;
古文經學者班固將六經次序排列為《易》《書》《詩》《禮》《樂》《春秋》
對待孔子和五經的態度不同
孔子的評價不同:今文學尊孔子為給後世製法的“素王”;古文學認為孔子是“先師”;
今文經學家認為《六經》皆為孔子所作;古文經學家認為六經是古代史科;
今文經學家認為漢代五經均為全本;古文家認為五經是秦火殘餘,其傳述多不可靠。
社會地位及影響不同
西漢前期,文景之際確立齊魯韓三家《詩》為博士均為今文,至武帝立五經七博士、興太學後,今文經成為官學。讀今文經出身的官員成為封建政權主體,其影響難以估量。
古文經學在經歷漢初的弱勢之後到漢末開始崛起。劉歆主張設立《左氏春秋》為官學,後輔助王莽推行古法,東漢光武帝排除眾異設立《左氏春秋》為博士,到章帝《白虎通議》的頒行,標誌著古文經學逐步躋身顯學之列。

歷史演變

西漢

成帝時,劉歆“校秘書,見古文《春秋左氏傳》” (引自《漢書·楚元王傳》),認為左丘明與孔子好惡相同並親見孔子,故《春秋左氏傳》比以後世口說為據的《公羊》、《穀梁》更為可信,於是引《左傳》解釋《春秋》。哀帝建平元年(前6),劉歆又在今文諸經立於學官並置博士的情況下,作《移讓太常博士書》,爭立古文經傳於學官。但因為在西漢朝廷中,不僅擔任教職的太常博士都是今文家,就連那些達官顯宦也都是通過學今文經而得官的,因此,劉歆的要求遭到諸儒博士的反對,未能成功。

東漢

光武帝時初仍設今文經十四博士,後力排眾議,增設《左氏春秋傳》。章帝鑒於今古文思潮繁雜,為鞏固封建統治,統一學說,召開白虎觀會議,制定《白虎通議》,極大削弱了古文經的勢力,也標誌著漢代經學由盛轉衰。兼通今古文經的鄭玄採用混雜的方式注釋經典,使得漢代今古文經之爭在形式上結束。

近代

到清末,以皮錫瑞康有為為代表的今文經學,與以章太炎劉師培為代表的古文經學,又形成了近代的今古文經學之爭。時起時伏的今文古文經學之爭,影響到了二千年左右的不少學術領域,在中國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已結案爭議

2008年7月,清華大學入藏了2388枚珍貴竹簡,經碳14測定證實,系戰國中晚期文物。該批竹簡被定名為清華簡。在隨後的釋讀及研究工作中,多篇《尚書》內容被發現,真正的“古文《尚書》”得以重見天日。經與傳世的今文、古文《尚書》比對,目前古文《尚書》已被確定出於偽造。
相關文摘:
《“清華簡”證實:古文《尚書》確係“偽書”》
(2012年01月06日 新華網)
作為我國最古老的歷史文獻,《尚書》是我國歷代統治者治理國家的“政治課本”和理論依據。然而,由於真正的《尚書》命運多舛,兩千多年來,我國學術界一直對傳世的古文《尚書》存在真偽之爭。
在清華大學入藏的一批戰國竹簡中,專家們激動地看到了失傳兩千多年的《尚書》真正原貌。事實證明,現今傳世兩千多年的古文《尚書》確係“偽書”。
真正的古文《尚書》命運多舛
據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劉國忠教授介紹,《尚書》相傳為孔子編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將上古時期的堯舜一直到春秋時期的秦穆公時期的各種重要文獻資料匯集在一起,經過認真編選,挑選出100篇,這就是百篇《尚書》的由來。相傳孔子編成《尚書》後,曾把它用作教育學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書》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頒布《挾書令》,禁止民間收藏圖書,凡是民間收藏的《詩》、《書》及諸子百家的著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燒毀。秦代的焚書給《尚書》的流傳帶來毀滅性打擊,原有的《尚書》抄本幾乎全部被焚毀。漢代重新重視儒學,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漢代通行文字隸書寫的《尚書》,共28篇,人們稱之為今文《尚書》。
西漢時期,相傳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牆壁時,發現了另一部《尚書》,是用先秦六國時的字型書寫的,人們稱之為古文《尚書》。古文《尚書》經過孔子後人孔安國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書》多16篇。
然而,在西晉永嘉年間的戰亂中,今、古文《尚書》全都散失了。東晉初年,豫章內史梅賾給朝廷獻上了一部《尚書》。這部《尚書》共有58篇,包括今文《尚書》33篇、古文《尚書》25篇。現今流傳兩千多年的《尚書》,全都是根據梅賾所獻的這個本子編修。
我國宋、元、明、清的許多學者,都對梅賾所獻的這本來歷蹊蹺的《尚書》產生疑問。一些學者認為“《尚書》唯今文傳自伏生口誦者為真,古文出自孔壁中者盡為後儒偽作”,清代學者閻若璩還專門寫了一本《古文尚書疏證》,系統論證古文《尚書》為偽作。但也有一些學者堅信東晉以來的古文《尚書》不偽,認為現存的古文《尚書》可能是根據秦火以後所傳的零星斷簡增補而成。
傳世《尚書》與“清華簡”不符
在上海文藝出版集團中西書局出版的“清華簡”第一輯整理報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中,收錄了《尹至》《尹誥》《程寤》《保訓》《耆夜》《金縢》《皇門》《祭公》和《楚居》共9篇簡文。
其中,屬於古文《尚書》一類的文獻有《尹誥》篇,專家將其與傳世的古文《尚書》中《鹹有一德》篇進行比對後發現,“清華簡”《尹誥》屬於秦始皇焚書之前真正的《尹誥》寫本,而傳世的古文《尚書》中《鹹有一德》篇與之沒有任何共同之處
相同的例子還見於《說命》篇。傳世的古文《尚書》中的《說命》篇共由3篇組成,記載了商王武丁與其大臣傅說之間的相關事跡。“清華簡”中也有《說命》篇,題為《傅說之命》,也是由3篇組成,其中部分內容與《國語·楚語》的引文完全一致,證明是先秦時期《說命》篇的原貌。
然而,同《尹誥》篇一樣,傳世的古文《尚書》中《說命》篇與“清華簡”《傅說之命》也完全不同,證明也是後人編造的
“從‘清華簡’提供的這些證據來看,傳世兩千多年的古文《尚書》確實是一部偽書,自北宋以來,許多學者對它的懷疑和否定是完全正確的。”劉國忠說,“通過‘清華簡’,我們不僅真正看到了古文《尚書》的原貌,還可以為長久以來的古文《尚書》真偽之爭畫上一個圓滿句號,這怎能不令人欣喜異常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