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文革

仇文革

仇文革,男,山東煙臺人,1959年8月出生,1982年1月西南交通大學 隧道及地下鐵道專業本科畢業,遂留校任教至今。先後獲工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任土木工程學院地下工程系副主任 、教授、博士生導師,成都市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地下工程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 道及地下工程分會常務理事,國際隧道協會抗震工作組(ITA WG9-Seismic Effect on Tunnel)組長,鐵道部客運專線隧道 專家組組長,鐵道部高速鐵路安全評估專家組成員,《現代隧道技術》和《都市快軌交通》編委。

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點基金及省部級項目10餘項。先後獲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省部級一、二等獎10餘項,發明專利3項。累積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30餘篇。2018年11月7日,以仇文革教授為首席專家的聯合科研攻關小組參與的蒙華鐵路白城盾構隧道工程榮獲“國際隧道協會2018年度技術創新項目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仇文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山東煙臺
  • 出生日期:1959年8月
  • 職業:科學家
  • 畢業院校:西南交通大學
簡介,主要研究領域,學術成果,學術兼職,目前主持科研項目,學術論文,課程教學,榮譽獎勵,科研團隊,課程教學,

簡介

仇文革,山東煙臺人,1959年8月生,工學博士,西南交通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現任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地下工程系副主任。
仇文革
主要從事隧道壽命全過程力學行為與控制技術的研究,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鐵道部重大課題項目、博士點基金及省部級項目10餘項。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省部級一、二等獎10餘項,發明專利3項。累積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30餘篇。

主要研究領域

學科:地下工程
研究方向及內容:
隧道壽命全過程力學行為與控制技術
隧道及地下工程近接施工力學原理與對策
地下工程信息化設計與施工技術

學術成果

近年來主要獲獎情況:
1、“捷運重疊隧道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年);
2、“《鐵路隧道風險評估與管理暫行規定》技術規範”獲得中國鐵道學會二等獎(2009年);
3、“青藏鐵路多年凍土隧道關鍵技術”獲得中國鐵道學會二等獎(2007年);
4、“鐵路隧道新型隧道門的研究”獲得中國鐵道學會二等獎(2006年);
5、“三線近距、斜交、小半徑、大坡度捷運盾構法施工綜合技術研究”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7年);
6、“重慶輕軌佛圖關至大坪區間隧道及大坪車站隧道綜合施工技術”獲得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3年);
7、“富水砂卵石地層土壓平衡盾構施工關鍵技術”獲得成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9年)

學術兼職

  1. 國際隧道協會抗震工作組(ITA WG9-Seismic Effect on Tunnel)組長;
  2.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地下工程與地下空間分會常務理事;
  3.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理事;
  4. 《現代隧道技術》編委
  5. 《都市快軌交通》編委

目前主持科研項目

(1)長大隧道地震回響機理與抗震(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
(2)隧道結構體系耐久性及其設計方法研究(鐵道部重大課題的子課題)
(3)新線建設關鍵技術研究——特大跨度四線隧道支護技術研究(鐵道部科技研究開發計畫)
(4)城市隧道近接高層建築施工安全風險預測與控制模型研究(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
(5)城市鐵路大跨隧道施工安全技術研究——石家莊隧道施工期全過程安全風險動態評估預警技術和信息管理系統的研發(橫向課題,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委託)
(6)長大隧道施工階段投資、工期風險動態預測系統研發(橫向課題,成都鐵路局委託)

學術論文

[1] 仇文革,李俊松等. 基於的地下工程安全風險管理系統.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2011.12.
[2] 仇文革,李俊松. 小淨距大跨度公路隧道安全風險管理與施工技術. 現代隧道技術. 2011.10.
[3] 仇文革,章慧健. 考慮峰後效應的圍岩特徵曲線研究. 中國鐵道科學. 2011.5.
[4] 仇文革,孫兵. 寒區破碎岩體隧道凍脹力室內對比試驗研究. 冰川凍土. 2010.6.
[5] 仇文革,孫兵. 凍土三軸凍脹應力應變試驗方法研究. 冰川凍土. 2010.2.
[6] 仇文革,凌昊等. 引水隧洞下穿既有鐵路隧道爆破施工振動影響及對策. 中國鐵道科學. 2009.11.
[7] 章慧健,仇文革,馮冀蒙. 小淨距隧道夾岩力學特徵分析. 岩土工程學報.2010.3.
[8] 章慧健,仇文革,馮冀蒙等. 近距離重疊隧道盾構施工的縱向效應及對策研究. 岩土力學. 2010.11.
[9] 凌昊,仇文革,孫兵,余峰. 雙孔盾構隧道近接施工離心模型試驗研究. 岩土力學. 2010.9.
[10] 章慧健,仇文革,胡輝等. 富水砂卵石地層土壓平衡盾構帶壓換刀技術研究. 施工技術. 2010.1.
[11] 章慧健,仇文革,高揚. 用Matlab工具箱最佳化鐵路四線隧道斷面. 路基工程. 2010.2.
[12] 王海彥,仇文革,馮冀蒙. 提高侵蝕環境下山嶺隧道襯砌混凝土耐久性施工對策研究. 現代隧道技術. 2011.12.
[13] 李俊松,仇文革. 近接房屋的隧道基坑失穩風險分析與管理. 中國鐵道科學. 2011.11
[14] Junsong Li, Wenge Qiu, Guang Huang. Study on Instability Risk Analysis for Excavation Building.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and Design, 2010.11.
[15] 凌昊,仇文革等. 雙孔盾構隧道近接施工離心模型試驗研究. 岩土力學. 2010.9.
[16] 孫兵,仇文革,周超. 飽和粘土三軸凍脹應力應變關係試驗研究.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2009.4
[17] 高新強,仇文革,高揚. 山嶺隧道高水壓下襯砌結構平面數值分析. 岩土力學. 2005.3.
[18] 高新強,仇文革,高揚. 山嶺隧道高水壓下襯砌結構三維數值模擬. 中國鐵道科學. 2005.3.
[19] 高新強,仇文革. 山嶺隧道突水對襯砌結構受力影響數值分析. 中國鐵道科學. 2004.12.
[20] 高新強,仇文革. 深埋單線鐵路隧道襯砌高水壓分界值研究. 岩土力學. 2005.10.
[21] 高新強,仇文革. 新型鐵路隧道門洞口段結構受力特徵現場試驗研究.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5.6.
[22] 高新強,仇文革. 深埋高水位山嶺隧道作用於襯砌外表面的水壓力計算方法. 現代隧道技術. 2004.12.
[23] 張俊儒,仇文革,王飛. 逆斜切式隧道門的受力機理. 中國鐵道科學. 2005.7.
[24] 高新強,仇文革. FEM Analysis the Boundary Value of High Water pressure upon Lining in Deep-lying One Track Railway Tunnel. 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06.5.
[25] 張俊儒,仇文革. 隧道單層襯砌研究現狀及評述.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 2006.4.
[26] 龔倫,仇文革,曹義. 下穿樓房隧道近接施工爆破控制技術研究. 鐵道標準設計. 2006.1.
[27] 鄭余朝,仇文革. 重疊隧道結構內力演變的三維彈塑性數值模擬,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6.3.
[28] 仇文革. 地下工程近接施工影響程度分區理論的探討,第五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與技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3.

課程教學

主講《山嶺隧道》、《地下空間利用》等本科生課程與《隧道力學》、《地下結構損傷與壽命評估》等研究生課程, 主持土木工程國家級特色專業地下工程方向教改、教材及實習基地建設項目,已培養博士7名,碩士50餘名,指導本科畢業設計100餘名, 獲校級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獎一次和2007級本科生產實習優秀指導團隊一等獎。

榮譽獎勵

(1)“捷運重疊隧道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年);
(2)“《鐵路隧道風險評估與管理暫行規定》技術規範”獲得中國鐵道學會二等獎(2009年);
(3)“青藏鐵路多年凍土隧道關鍵技術”獲得中國鐵道學會二等獎(2007年);
(4)“鐵路隧道新型隧道門的研究”獲得中國鐵道學會二等獎(2006年);
(5)“三線近距、斜交、小半徑、大坡度捷運盾構法施工綜合技術研究”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7年);
(6)“重慶輕軌佛圖關至大坪區間隧道及大坪車站隧道綜合施工技術”獲得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3年);
(7)“富水砂卵石地層土壓平衡盾構施工關鍵技術”獲得成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9年)
(9)“客運專線鐵路穿越城區修建技術”獲得中國鐵路總公司科學技術獎(2014年)

科研團隊

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
團隊動態
· 該院地下工程系仇文革教授率隊參加中國工程科技論壇
· 該院地下工程系仇文革教授參加第11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與技術研討會
· 該院仇文革教授受聘為“青島市軌道交通專家委員會專家”
· 【教授面對面】仇文革教授做客教授面對面
· 攜手全球 構建可持續發展社會——記仇文革教授參加2011年世界隧道大會的報告
· 該院地下工程系仇文革教授率團參加2011年世界隧道大會

課程教學

主講《山嶺隧道》、《地下空間利用》、《隧道力學》、《地下結構損傷與壽命評估》等本科和研究生課程, 主持土木工程國家級特色專業地下工程方向教改、教材及實習基地建設項目,已培養博士7名,碩士50餘名,指導本科畢業設計100餘名, 獲校級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獎一次和2007級本科生產實習優秀指導團隊一等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