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首狀三孔塤

人首狀三孔塤

人首狀三孔塤是一個南北朝年代的吹奏樂器,出土於邢台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人首狀三孔塤
  • 出土地點:邢台市
  • 所屬年代:南北朝
唐穆宗時期,做過宰相的段安節精通音律,在他撰寫的《樂府雜錄》中有:“擊甌。武宗朝,郭道源後為鳳翔府天興縣丞,充太常寺調音律官,善擊甌,率以邢甌越甌共十二隻,旋加減水於其中,以筋(箸)擊之,其音妙於方響也。鹹通中有吳繽,洞曉音律,亦為鼓吹署丞,充音律官,善於擊甌,蓋出於擊缶。”
邢甌作為打擊樂器,而且高登大雅之堂,無愧大唐崇尚舞樂的歷史見證。其實,邢窯從一開始還燒造一種古老的樂器— 塤,而且多為人首三孔塤,不同的時期人首面目有所不同,有陶、有瓷。它們不但反映了邢窯陶瓷製作在各個時期的生產技藝,更能展示不同時期的社會風貌和人文心態。
塤是一種古老的吹奏樂器,相傳,塤源於一種叫做“石流星”的狩獵工具。起初常常用繩子繫上一個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擊打鳥獸。有的球體中間是空的,掄起來一兜風能發出聲響。後來人們就拿來吹,慢慢演繹成了塤。最早發現的卵形陶塤,距今約7000多年了,僅一個吹孔。而在河北省發現最早的塤是張家口市蔚縣三關遺址出土的紅陶塤,屬於仰韶文化時期,呈球形的兩孔塤,一個吹孔,一個音孔。後來到了殷商時期,發展了三孔塤,一個吹孔,兩個音孔。《詩經·小雅》中有“伯氏吹塤,仲氏吹篪”。所以“塤”常與“篪”被喻為“伯仲”(兄弟)樂器。塤,土音剛而濁,篪,竹音柔而清。再後來,為了吹奏更加優美的聲音,產生了四孔、五孔、六孔、七孔塤等,更有現代人還製造了九孔、十孔塤。不論幾孔塤,都是在頂部有一個吹孔。
帶沿的青瓷塤,年代大約在南北朝,製作非常樸拙和厚重。整體呈圓形,帶邊沿直徑約6厘米,面部寬約4厘米。釉色大多脫落,面目基本清晰,鼻樑高挺。兩個音孔在臉頰上,捏住邊沿雙手食指按住音孔吹奏,便發出低沉剛勁的聲音。還有一個是粗白瓷塤,高約五公分,寬約四公分,年代約隋代。製作比較精細,面目清晰,髮絲分明,尤其雙眼球上的瞳孔用兩個黑點來表現,神態活靈活現,只是釉色侵蝕較重。兩音孔在兩嘴角處,吹奏起來清脆悅耳。再就是一個較大的陶塤,年代在隋唐時期,器物較大,高約8厘米,寬約6厘米。製作比較粗糙,面目模糊,可能是製作過程中泥胎較軟,而變形的緣故,入燒時只施以化妝土而已,吹奏時音質也不太響亮。從這些塤來看,其製作都是模製而成,分前面和後殼,是前後捏到一起的,這從帶沿的青瓷塤能看出來。其邊沿就是捏出來的,然後用刀削一圈,再在頂部削一個槽,旋一個吹孔。
“模”不同於“范”,是最原始的模樣的“模”,“脫模成范”的“模”。它用瓷土實心捏就,器形碩大,老人頭面目,入火輕燒,未施釉。可明顯看出面部精雕細的痕跡,尤其額頭皺紋凸顯,鼻樑高挺,連鼻孔都有。
內丘縣文保所也有兩顆唐代的人首三孔青瓷塤,胡人頭,堪稱邢瓷精品,工藝非常值得稱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