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紋瓦當

人面紋瓦當

瓦當為泥質灰陶,尺寸在13—15厘米左右,是一種罕見的類型,時代跨度小,演變關係清晰,地域特色十分鮮明,僅見於東吳時期的首都建業(今南京)和東吳境內的一些城市,體現了吳都建業在建築用材上力求展現自身特色的文化追求。現藏於南京市博物館的人面紋瓦當出土於南京大行宮地區,也見於南京江寧的上坊東吳大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人面瓦當
  • 出土地點:南京太行宮
  • 館藏地點:南京市博物館
  • 所屬年代:東吳時期
基本情況,出土地點,基本類型,藝術特點,

基本情況

在南京市博物館《龍蟠虎踞》展廳可以看到展示的一組人面紋瓦當。瓦當為泥質灰陶,尺寸在13—15厘米左右。這種人面紋瓦當是中國古代瓦當中一種罕見的類型,它時代跨度小,演變關係清晰,地域特色十分鮮明,僅見於東吳時期的首都建業和東吳境內的一些城市,體現了吳都建業在建築用材上力求展現自身特色的文化追求。

出土地點

現藏於南京市博物館的人面紋瓦當出土於南京大行宮地區,也見於江寧上坊孫吳大墓。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證實,今天的大行宮地區位於當年孫吳的苑城範圍內,苑城是孫吳宮苑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周圍還有兩座重要的宮城——太初宮和昭明宮。江寧上坊大墓,規模宏大,形制獨特,考古表明是孫吳皇家宗室墓葬。其他在清涼山、張府園等地的考古遺址中也有人面瓦當出土。這些人面瓦當出土的地層無一例外都是在六朝地層的下部,也就是六朝的早期。比如延齡巷口六朝遺址出土的人面瓦當則就是和東吳時期的錢幣、青瓷器殘片在一起,清涼山的人面瓦當也來自於東吳地層。在稍晚地層中“人面”都消失了,繼而代之的是獸面紋及其後的蓮花紋瓦當。值得注意的是少量人面紋瓦當表面塗朱,其色彩明快醒目,雖已是殘跡斑斑,但仍可推想當年的風采。人面紋瓦當在東吳中後期曇花一現,東晉初期以後便銷聲匿跡,轉而流行獸面紋瓦當,這其中究竟有什麼樣的歷史背景呢?
人面紋瓦當
據史料記載,太初宮的前身是孫權於建安十六年(211年)移徙建業所造的將軍府,所以這時的宮苑流行具有東漢風格的雲紋瓦當,後來太初宮因年久而重修,為了節儉和愛惜民力,孫權下詔拆運武昌宮的材瓦來修繕太初宮,在所拆運的建築材料中,瓦當無疑是其中一項,而武昌宮位於湖北鄂州,近年湖北鄂州的考古工作者在武昌宮遺址內東漢至孫吳時期的水井內發現多種人面紋瓦當,其中一種與南京大行宮出土的早期人面紋瓦當極為相似,因此我們推測,人面紋瓦當可能源自長江中游的古武昌。公元280年,西晉滅吳,孫吳宮苑建築遭到破壞,西晉滅亡後,琅琊王司馬睿在南京稱帝,歷史上稱為東晉,這時,人面紋瓦當迅速退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與中原有著直接傳承關係的獸面紋瓦當。

基本類型

人面紋瓦當雖然複雜多樣,但根據人面造型、陶胎及裝飾特徵,大體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圖案清晰飽滿,五官刻畫逼真,邊輪相對較高且寬,胎質細膩純淨;第二類部分紋飾模糊難辨,五官刻畫較抽象,眼、口部多呈“一”字形,或者呈橢圓形、不規則形等塊狀凸起,邊輪淺窄,胎質粗疏,內含一些細碎的稻殼末,根據出土層位可知,第一類時代相對教早,流行於孫吳中期,第二類多屬孫吳晚期,而第三類人面紋瓦當有圓頰,具有人面紋瓦當的典型特徵,但其面部布滿鬚髮,又近似獸面紋瓦當,屬於從人面紋瓦當向獸面紋瓦當過渡的類型,其製作年代晚於第一、二類人面紋瓦當,而早於獸面紋瓦當,推測流行於西晉至東晉早年。

藝術特點

人面紋瓦當雖然出土數量不多,但品類卻很豐富,形狀完全相同的很少見到,瓦當的主體是一個個淺浮雕的人面圖案,刻畫著人的眉、眼、鼻、面頰、口、舌、鬍鬚等,人面樣式雖繁複不一,但有一個共同點,都對臉部的面頰作了誇張處理。這些人面有的長滿絡腮鬍子,有的是長須;有的是鼻樑挺直、有的卻是塌鼻子;有的濃眉大眼,有的卻是修眉秀目;有的張口大笑,有的緘口肅穆。表情或喜或悲,或平和或憤怒,千奇百怪,甚至人面的氣質也不盡相同,有的相貌堂堂,有的卻蹙眉愁容一副苦相。宛如一張張千餘年前生動的臉龐展現在今人面前,人面瓦當的大小不過方寸,面部造型卻如此豐富,融寫實性與誇張性於一體,又富含文化意蘊,是孫吳時期建築造型藝術不可多得的傑出作品。
人面紋瓦當人面紋瓦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