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奴役與自由

人的奴役與自由

《人的奴役與自由》是1994年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俄羅斯)別爾嘉耶夫。該書囊括了他所有的基本思想,並藉以反思其一生的哲學歷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的奴役與自由
  • 作者:(俄羅斯)別爾嘉耶夫 
  •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4-4-1
  • ISBN:9787221028747
  • 譯者徐黎明
  • 頁數:200
  • 紙張:膠版紙
  • 裝幀:平裝
  • 字數:23200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了使中國讀者了解西方幾百年來在人文學科方面的研究成果,為了向正處於自身理論建構中的中國思想學術界提供可資借鑑的相關材料,“現代社會與人”名著譯叢圍繞現代社會與人這個主題,精選名家名著或有重要影響的著作,分批陸續出版。從1987年至今,“譯叢”已推出30餘種,廣涉心理學、社會生物學、哲學人類學、宗教哲學、倫理學、文化哲學、心智哲學等領域,是國內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唯一一套沒有中斷過的“譯叢”,在廣大讀者中獲得諸多好評,在思想學術界具有較大影響。
作者通過對“人的救贖”這一問題的沉思,將現實的各個領域納入其視域,對存在、上帝、自然、社會、國家、戰爭、民族主義、資產性、金錢、社會主義、愛欲、美感、藝術等,進行了全面的剖析;同時也對自近代以來困擾諸多哲人的自由與客體化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本書可謂是別爾嘉耶夫的“百科全書”,所觸涉的範圍之廣、力度之深,在別爾嘉耶夫那裡也是僅此唯一的。

作者簡介

別爾嘉耶夫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俄羅斯思想家,以理論體系龐雜、思想精深宏富享譽西方世界。一生共發表有43部著作、500多篇文章。1874年3月6日生於基輔。他的家庭屬於俄國的開明貴族階層,受到西方文化較大的影響。這使他從小就既有貴族的孤傲,又全身心地追求自由。
作為20世紀最有影響的俄國思想家,別爾嘉耶夫以其對“自由”的執著而著稱於世,其哲學更被命名為自由主義哲學。
別爾嘉耶夫宣稱:在厭倦了這個世界上生活的平庸、枯燥、無奇、醜陋和虛偽之後,所能做的,便是創造性地、積極地改變這一世界,建立新的世界。而哲學便是他所選擇的解放自己的武器,別爾嘉耶夫試圖用他的哲學來闡述一種“新人的新生存”。
別爾嘉耶夫的哲學便是對於人在世界中的悲慘遭遇和痛苦命運的反省,是一種對於世界上的“惡”的解釋和克服。
別爾嘉耶夫終其一生都在思考一個問題便是:人類何以會陷入如此的悲慘的、不自由的境地,究竟是什麼導致了自由的喪失?在他的哲學思想的成熟期,別爾嘉耶夫只用一個辭彙來回答這個問題,即:“客體化”。在別爾嘉耶夫看來,客體化從根本上決定了人與世界的關係,導致了人的自由的喪失,使人陷於了完全異己的世界。
別爾嘉耶夫指責以往的認識論將主體與客體對立起來,導致了主體與客體都不再是“生存”意義上的存在。即如他在其著作《我與客體世界:孤獨與交往的哲學》中指出:“一切層次的客體化認識都脫離了存在主義意義上的主體,也即脫離了人”。“客體化世界是人神皆無的世界”,客體化既抹煞了“人”的存在,更抹殺了人之中的高尚的神的因素。在客體化世界中,人成了依附於客體化世界之上的一種失去了內在生存的存在,人成了受異化、被決定、無個性的生物,人身上的不可重複的精神因素和個性因素受到了貶低。也正因為如此,人自從被拋入了這一世界之後,便不斷地體會到異己感和失落感,人與人的疏遠、淡漠、隔絕由此而生。
無疑,依據別爾嘉耶夫的觀點,“自由”對於“客體化”的產生負有責任,並且人的精神因此而受到了嚴重的異化和扭曲,但是,精神自由卻也具有極大的能動性,自由也可以達到對客體化的意識,引導人們走出客體化的世界,最終徹底地擺脫奴役,走向精神和意義的王國。因而,別爾嘉耶夫指出:雖然“人由於被拋入世界而為客體所奴役,並自視為客體,但他仍然能在自身之中體驗到自己的在,自己的命運”。有感於此,世世代代的人類都在追尋著擺脫奴役,達到自由的道路,都試圖去揭示“未被拋入世界之前的存在”,而在這一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便是耶穌基督。
別爾嘉耶夫認為,在客體化世界的背景下,在“前基督教社會”中,人類社會被自然界所同化,人疏遠了自身中的神性,人的精神滑進了自然必然性的深淵,“墮落的、沉溺於自然界生活的人類精神受到自然界的奴役”。人成為了自然的客體化世界的一部分,失去了紮根於深處的內在生存,人類的生活處於因果律和決定論的支配和統治之下,人類社會成了被異化的、被決定的、無個性的世界,世界上的種種的“惡”與“不幸”便由此而來。
別爾嘉耶夫認為,是耶穌基督首先意識到了真正的“自由”,並將其昭示於世,“基督是帶有自由精神的聖者”。基督教首次將自由精神引入了人類社會,把人類從“受自然界奴役”的處境中挽救了出來。“精神自由”使每一個人都獲得了一種絕對價值,使其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使每一個人都成為無可取代的,因為作為“個性”的人無法被任何存在物所替代,因為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耶穌基督的出現,為人類指明了一條擺脫奴役、走向光明和自由的道路。但是在精神已被歪曲的條件下,人們卻用一種客體化的觀點來看待和解讀耶穌基督,從而歪曲了耶穌基督,歷史上的2000年的基督教史就是對耶穌基督精神歪曲的歷史。歷史上的和現在的基督教,都不是真正的、而是已經被歪曲了的“客體化的”基督教。受到歪曲的歷史上的基督教不知道該如何去追求真正的光明的過渡,便試圖把客體化的世界法則與基督精神結合起來。歷史上的基督教之所以沒有成功,原因便在於此。
也正因為此,當今的基督徒們,也只是在這個客體化的世界中浮沉,依然迷茫、彷徨、掙扎、失落、孤獨。依然未能走出這個客體化的世界,所以基督徒們總是抱怨著自己不被世人所理解,卻不知是因為他們依然身處於客體化的王國之中。在客體化王國中,人與人是永遠都無法真正的相互了解的。在客體化的條件下,人就是這么悲哀的生物。真正的完滿的國度遙不可見
而別爾嘉耶夫所試圖做的,便是糾正歷史上的基督教的道路,徹底拋棄現世的法則,並不妄圖在此世的基礎上建立天國,而是致力於追求人類的真正的光明,追尋著返回客體化之間的美好世界的道路。

圖書目錄

別爾嘉耶夫哲學思想概述——代中譯序
代序——我思想中的諸多矛盾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個體人格
第二章 統治者、奴隸和自由人
第二部分
第一章 存在與自由:人受存在的奴役
第二章 上帝與自由:人受上帝的奴役
第三章 自然與自由:宇宙的誘惑·人受自然的奴役
第四章 社會與自由:社會的誘惑·人受社會的奴役
第五章 文明與自由:文化價值的誘惑·人受文明的奴役
第六章 自我與自由:個人主義的誘惑·人受自我的奴役
第七章 王國的誘惑與奴役:國家具有兩重意象
第八章 戰爭的誘惑與奴役
第九章 民族主義的誘惑與奴役:人民和民族
第十章 貴族主義的誘惑與奴役:貴族主義具有兩重意象
第十一章 資產階級性、財產、金錢的誘惑與奴役
第十二章 革命的誘惑與奴役:革命具有兩重意象
第十三章 團隊精神的誘惑與奴役:烏托邦的誘惑·社會主義具有兩重意象
第十四章 愛欲的誘惑與奴役:性、個體人格和自由
第十五章 美感的誘惑與奴役:美、藝術和自然
第三部分
第一章 人的精神解救:戰勝恐懼和死亡
第二章 歷史的誘惑與奴役:三種時間·對歷史終結的兩種理解·積極創造的末世主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